1、历史江西省吉安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江西省吉安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卷一、单项选择题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夏商周三代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普遍使用石器、骨器,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B、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C、农作物的种类增多,后世的主要农作物此一时期已开始种植 D、普遍采用铁犁牛耕2、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铁农具和牛耕
2、出现,生产效率提高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4、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即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山居( ) A、从事商品生产 B、田庄里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过着自耕农的生活 D、田庄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该词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 )
3、A、人口众多 B、市民殷富 C、商业繁荣 D、雇佣关系出现6、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 ) 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 B、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宋代社会风尚的变化7、明代漳州名士张變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转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
4、难 C、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8、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记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9、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含义是( )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10、“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
5、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其中,它“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的方式是 ( )A、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逐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11、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18世纪初,一位叫罗伯特克莱夫的英国人在到达印度后的几年里,曾写信告诉父亲:“我得到的财富使我能在祖国过上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我已经给姐妹们每人汇去2000英镑,并将在适当时候照顾弟兄们”。罗伯特克莱夫信中“我得到的财富”最有可能来自于( ) A、对殖民地的掠夺 B、大规模商品输出的回报 C
6、、贩卖黑人奴隶D、海外资本输出的回报12、以下各项,对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的是日益扩大的海外殖民地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 A、 B、 C、 D、1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包括( )生产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形成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密切结合 A、 B、 C、 D、14、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配上一个共同的主题,最合适的应是( )A、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人物 B、抵御外国侵略的清朝官员C、实业救国的倡议者 D、洋务派的代表15、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
7、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商展开竞争C、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 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16.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 824 000270 7171920年1759500 620 000527 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最终登上历史舞台17、
8、阅读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资料生产比例变化图,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近代中国消费资料工业稳步增长 B、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C、近代中国工业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18、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A、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 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 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19、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9、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A、 B、 C、 D、20、“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21、1984年电视荧屏上曾出现过盐城燕舞电器厂“燕舞”牌收录机的广告画面,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怀抱吉他,以一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使“燕舞”收录机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这反映出( ) A、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
10、时代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D、广告成为引领人们消费的最重要的方式22、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承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23、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城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
11、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24、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 ) A、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 B、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 C、给企业压力和活力,实现优胜劣汰 D、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25、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这说明他认为历史学家( )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要有
12、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C、要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悟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卷 非选择题(共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其中,外资首先投资建立现代工业企业,从项目确立、技术设备引进等方面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起了示范作用。以清朝地方督抚为主体的洋务派是中国工业化发轫期真正主要的推动力,使工业化在短
13、期内即发动起来。私人资本和中资私营企业在这一时期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行业分散,故贡献有限。但这些企业生产活动与国内经济密切相关。材料三 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就的。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产生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产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托庇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 材料二、三均摘自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与“明清商业革命
14、”的表现(4分)。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分别指什么?(3分)(3)通商口岸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使中国日益殖民地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2分)。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2分)。27、(9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近代历史影响深远,请回答以下问题:(1)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分)(2)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3分)(3)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分)28、(1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行业企业名称经营者面粉、棉纱茂新、福新、中新等公司荣宗敬、荣德生兄弟酿酒张裕酿酒公司张弼士(华侨)火柴鸿生火柴公司刘鸿生卷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华侨)化工永利制碱公司范旭东机器制造求新机器制造厂朱志尧材料三 下图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图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16、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政治影响(4分)。(3)出现材料三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材料三 过去商品紧缺,购物
17、要凭票抢购;今日商品丰富,物美价廉,任你挑选。请回答(1)材料一中“不幸趋势的转向”的转折点是什么(1分)?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进步的原因(2分)。(2)概述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4分),并说明其发展趋势(2分)。(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为什么会首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4分)?参考答案1-5 DAADD 610 DCDDC 1115 ABCAC 1620 DCDBD 2125 CABDD26题(1)宋代: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写出两点即给2分
18、)明清: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商帮。(写出两点即给2分)原因: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对外贸易的刺激。(2分)(2)势力: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3分)。(3)原因:原有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随着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较早解体;便于获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免受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写出两点即给2分)作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和重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是了解、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写出两点即给2分)27题(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西方殖民者开
19、始殖民扩张,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3分)(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和原料产地,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的贸易额增加三倍以上,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开始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写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就可以给3分)(3)对西方:促进西方世界的发展和富裕。对东方: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对世界:改变世界面貌,使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3分)
20、28题(1)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写出两点即给4分)(2)特点:轻工业发展较快;新兴的化工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分)。政治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实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4分)。(3)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国民政府推行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开展“国济建设运动”(4分)。29题(1)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原因: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2分)(2)主要内容: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进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实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4分)发展趋势:根据党的十四大决议,经济体制改革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发展。(2分)(3)历史事件:建立经济特区。(1分)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吸收西方的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广东、福建华侨众多,便于引进外资。(写出两点即4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