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26KB ,
资源ID:80667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667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docx

1、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 17世纪就是哲学与科学兴盛的时代;在此一时期,许多哲学家(如培根、笛卡尔、莱布尼兹等)同时也是科学家。 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使他们在认识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普遍运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二是对各种观察材料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和理性分析、推理的方法。 而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这种哲学起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这是外在的经验。而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这种哲学产生于对理性自我的反省,这是内在的经验。 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亦即,17-18世纪的西欧哲学,其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知识来源、

2、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差异:经验论(经验主义)唯理论(理性主义)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笛卡尔、斯宾诺沙、莱布尼兹主要的思想特质强调观察实验的方法,在对感觉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的基础上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强调数学推理的方法,以天赋观念原则作为逻辑起点而发展了理性演绎法。认知的方法从具体事物的感觉经验出发;把感觉经验当作知识的来源,通过经验归纳法上升到真理性的知识。把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当作认识的来源,通过理性演绎法建立起整个知识体系。理论发展之结果如何通过经验的归纳上升到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呢?因此,其理论主张,最终将陷入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所以,经验论

3、在休谟那里发展成为一种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它对经验之外的任何存在(精神实体等)都采取悬而不决的态度,否定了知识的客观和普遍必然性,从而使得精神对自然的认识实际上成为不可能的。但是如何说明其演绎的前提或出发点本身是确立的呢?因此,它最终将陷入教条主义或独断论。所以,唯理论在莱布尼兹那发成为一种独断论;它把知识看作由天赋根据矛盾律推演出来的,这样就否定了对客观世界进行广泛的经验观察之必要性。这样,经验只是诱发理性推理的机缘而已,精神只须根据先验的天赋原则进行理性演绎就可以建立起全部的知识体系。休谟的不可知论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莱布尼兹的独断论则直接把思维等同存在。直到康德至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

4、学时期,才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辩证综合。 经验论哲学1、 早期的经验论 产生于17世界的英国,因应当时科学之兴盛而产生的思想潮流。(1) 培根知识即力量、四假象说、科学归纳法、双重真理1. 经验论哲学的开创者;根据科学的实验精神,首先建立了经验归纳法。2. 他强调科学知识必须以自然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起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对自然形式或规律的认识。3. 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真正的科学认识应该从感性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逐步上升到真理性的知识,4. 他的名言:知识即力量;认为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此一主张,成为近

5、代科学理性冲破蒙昧的宗教思想专制的第一声吶喊。5. 四假象说:培根认为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被他们心中各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偏见所遮蔽,因此,无法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1) 族类的假象:亦即,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曲。(2) 洞穴的假象:这是指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导致了认识的偏差。(3) 市场的假象:这是由于语词的误用而引起的谬见;亦即,人们相互之间如果使用的概念不当,就会造成理解力方面得障碍。(4) 剧场的假象:它源于人们对权威、教条、传统的哲学体系之盲目信仰,丧失了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6. 科学归

6、纳法:强调把握单纯现象背后的本质性联系,寻找事物的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从若干个别事例中发现普遍的因果规律。7. 双重真理:认为从理性的自然之光中得出的哲学真理可以与神意启示中得到的宗教真理并行不悖。(2) 霍布斯实体与偶性、社会契约论、君权民授1. 实体与偶性:霍布斯把物体称为实体,而把物体的各种属性,如广袤、动静、颜色、气味等称为偶性。(1) 物体是不生不灭的实体,偶性是变化无常的性质。物体可以离开偶性而存在。(2) 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或者是我们认识物体的方式。(3) 偶性分两类:一类是广袤或形状,它构成了物体的本质属性,与物体共存亡。另一类是动静、颜

7、色、气味、冷热、软硬等,这些偶性并不属于物体本身,它们发生了改变,物体并不会因之而消灭。2. 承认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进行了批判,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天赋观念,人们只有对于可以感觉、观察到的物体才能产生真正的知识。3. 社会契约论:他主张所谓的权力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最终导致了国家和法律的产生。他强调社会契约的订立是为了使人们免于相互残杀。(3) 洛克人心如白板、观念的两个来源、两种观念、两种性质、两种实体、两种本质、知识三等说、三权分立说1. 人心如白板:洛克主张人心就如同一块没有写字的白板,上面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经验;亦即,他认为我们底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

8、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2. 观念的两个来源:感觉与反省(1) 感觉:是我们的感官对外界物象刺激的感受,它构成了我们大部分观念的来源。(2) 反省:是我们对各种心理活动的注意,我们由此而获得了知觉、思维、怀疑、信仰、推理、认识、意愿等观念。(3) 感觉是一种外在经验,它以外物为对象;反省是一种内在经验,它以心灵为对象。感觉得到的观念在先,反省得到的观念在后。3. 两种观念: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1) 简单观念:即是那通过感觉与反省得到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心灵既不能制造,也不能毁灭的,心灵在接受他们时事被动的。(例如:对物体形状、颜色等的观念。)(2) 复杂观念:心灵通过对简单观念的组合、

9、比较和抽象得来的观念,是心灵主动随意做成的。(例如:样式、实体、关系。)4. 两种性质: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1) 第一性质:指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物体相分离的性质;例如广袤、体积、形象等。我们关于这些性质的观念,是物体的真正肖像,反映了物体的客观状态。(2) 第二性质: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东西,而是物体借其体积、形相和运动等等第一性质在我们心中产生诸如颜色、声音、滋味等观念的能力。5. 两种实体: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1) 物质实体:来自感觉的简单观念所寄托的基质。(2) 精神实体:来自反省的简单观念所寄托的基质。6. 两种本质:实在本质和名义本质(1) 实在本质:是指潜藏在物体的各种可感属

10、性背后,并且支撑着这些属性的实在构造,这种构造是我们无法认识的。(2) 名义本质:则是指我们通常所使用的种名、属名,如人、黄金等,这些抽象的名称,这些都只是人们为了传达知识而制造出来的复杂观念,他们并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物体的实在构造。7. 知识三等说:洛克所谓的知识,来自于观念与观念的相符合。(1) 知觉的知识:是指心灵直接在两个观念中的观察得到的,例如红的。他认为这一类知识是最清楚、最可靠的知识;它构成了全部知识可靠性的根本保证和证明的知识之基础。(2) 证明的知识:这是次一等级的知识,是心灵通过其它观念的媒介而推出两个观念之间是否相契合而得到的知识。(3) 感性的知识:这是关于特殊外物存在

11、的知识,它所处理的不是观念之间的契合与否,而是观念与外物之间的契合与否。(4) 洛克认为,直觉、证明和感觉分别给我们提供了关于自我、上帝和外物存在的知识。8. 三权分立说: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主张不同的权利应该由不同的机构来掌管。9. 洛克的三权分立思想后来经过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进一步修改,最终发展成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彼此分立、相互制衡的政治学说,它对于防止权利滥用和政治腐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晚期的经验论 贝克莱在贯彻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方面仍然是一个半途而废者,他否定了洛克的物质实体,却保留了他的精神实体。休谟则接着贝克莱把经验论推到更加彻底

12、的地步,不仅对各种实体都进行了根本性的执疑,而且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从而使经验论最终陷入了怀疑论。(1) 贝克莱视觉与触觉、存在就是被感知1. 他把洛克关于物体的两种性质转换为主体的两种感觉;亦即用触觉对象和视觉对象来取代洛克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2. 视觉与触觉:(1) 触觉:对象是广延、形相等,是客观实在的、绝对的和恒常不变的。(2) 视觉:对象是光和色等,是主观的观念、是相对的且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有差异。3.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认为事物都是可感物,而可感物是由各种可感性质集合而成,而观念就是可感性质与感觉的统一。因此,事物是观念的集合;亦即存在就是被感知。也就是说,观念(或

13、物质之存在)不能离开心灵独立存在,因而它们离开能感知它们的心灵或能思想的东西,便不能有任何存在。所以,心外并不存在什么物质实体,整个世界只不过是精神或自我的一种感知而已。(2) 休谟知识只是印象和观念、否定任何实体之存在、否认有普遍必然的因果法则、反对理性神学1. 休谟像一切经验论者一样,把感觉经验确立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并表示思想中的一切材料都是由外部的或内部的感觉来的,人心和意志所能为力的,只是把它们加以混合和配列罢了。2. 休谟像贝克莱一样把事物说成是印象或观念的集合,坚持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认为我们的观念超不出我们的经验;并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对实

14、体进行了根本性的怀疑。3. 休谟把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的东西称为知觉,而又把知觉分为两类,即印象和观念。4. 印象和观念:他把观念说成是印象的摹本,认为通过感觉和反省而获得的印象是强烈的、活跃的和界限精确的,不容易陷入错误。而思维和推理中抽象的观念,都是微弱的、暧昧的,常常容易与其它观念相混淆而导致错误。5. 否定任何实体之存在:休谟坚持除了印象和观念之外别无他物的彻底经验论立场,他不仅把物质实体知觉化,而且把精神实体和上帝知觉化了。6. 否认有普遍必然的因果法则:(1) 强调因果联系的根据不是理性,而是经验。(2) 他认为各观念间的联系原则有三种:一是相似联系;一是时间或空间中的接近联系和因果联

15、系。我们正是依据这三条原则,通过联想的作用而把各种观念联结起来的。(3) 他认为所谓的因果联系不过是对事物之间恒常出现的先后联系和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联想或心理错觉而已。(4) 并主张任何事物本身都无所谓必然性,必然性只不过是人思想中的一种决定作用而已。7. 反对理性之神学:(1) 他主张我们对于神的观念都是缺乏经验基础或虚构的。(2) 他认为人们对于万物起源或者宇宙终极原因的解释,只是出于我们的生活习惯、文化教养和思想信念,这些解释并不能在经验中得以验证。(3) 他将宗教信仰的根基建立在个人的良知和情感之上。休谟强调,一个怀疑主义者并不怀疑上帝的存在,而只是怀疑关于上帝存在的各种理性证明,怀疑

16、人们凭着自己的有限理性而对上帝的性质妄加臆断的做法。8. 其理论主张的缺点:(1) 他将经验论推向极端,坚持除了印象和观念之外别无他物,也坚决反对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这样一来,整个世界就成为一推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是什么的知觉集合。(2) 如此,知识本身同时也就成为一推凌乱的印象、观念碎片的随机拼凑、没有任何规律性可言。这样使经验论做为一种知识论的有效性本身受到了挑战。唯理论哲学发生于欧洲大陆的哲学思潮。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笛卡尔)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观念的三个来源、两种实体(1) 我思故我在1. 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

17、。2.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把清楚分明的理性,确立为判定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我在那些东西里找到哪管是一点点可疑的东西,就足以使我把它们全部都抛弃掉。3. 笛卡尔认为,虽然我们可以对一切存在物进行怀疑,有一样东西却是不可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情本身。4. 因为,即使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仍然证明了我在怀疑。5. 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了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6. 亦即,笛卡尔把思维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2) 观念的三个来源1. 天赋观念:它包括几何学的公理、逻辑的基本规律,以及关于上帝的观念。例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2. 感觉提供的观念:这类观念不以我

18、的意志为转移,它们经常不由我自主而呈现给我。例如,声音、颜色等3. 关于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东西的虚假观念:例如,美人鱼。4. 在笛卡尔看来,由感觉来的观念是相当不可靠的;我们无法用感官来断定真假,只有依靠理性才能使我们获得真理性的知识。5. 因此,只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才是真正的知识来源和前提,所有真理性的知识都是以天赋观念为依据而清楚明白地演绎出来的。(3) 两种实体:1. 实体的定义:凡是被别的东西作为其主体而直接寓于其中的东西,或者我们领会的某种东西由之而存在的东西。2. 绝对实体:是自因的存在,即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这种绝对实体就是上帝。3. 相对实体:只依靠上帝而不依靠其它事物就能存

19、在的东西。甲、 物质实体:其唯一的本质属性是广延,即占有空间,它遵循自然规律而运动。乙、 精神实体:其唯一的本质属性是思维,它根据自由意志而行动。丙、 物质无思维,精神无广延,这两个实体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涉的,他们构成了两个相互平行的世界。丁、 这就形成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立场。(4) 理论缺点:1. 在笛卡尔那,上帝的存在不仅在认识论上保证了我们观念和知识的真实可靠性,而且也在本体论上成为整个世界由以确立的逻辑基点。2. 亦即,为了解决天赋观念或原则的来源,他不得不求助于于上帝,以上帝作为整个知识系统和形上学的最终保证。3. 如此,其理论将会发展成形上学的独断论。2、 斯宾诺沙神即自然的泛神论

20、、四种知识(1) 神即自然的泛神论:1. 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绝对无限的实体,他不动、不变,这就是神或自然。2. 神既是万物由以产生的原因,也是万物得以活动的原因。3. 而神作为万物的原因是内在于万物之中,而不是超越于万物之外的。亦即,神内在于自然之中。4. 斯宾诺沙把自然万物都看作是神性的具体表现,这即是所谓的泛神论。5. 在斯宾诺沙那,神不再是有人格、有意志、超越于自然之外并且随时用神秘的奇迹来干预自然进程的纯粹精神力量,而是按照其自身规律必然运行的自然界本身。(2) 四种知识1. 斯宾诺沙把知识分为四种:(1) 由传闻或任意的名称得来的知识。(2) 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知识。(3) 由推理

21、得来的知识。(4) 由对一件事的本质认识而得来的知识。2. 他把前两种合并为一类,并称为想象或意见,由推理而得到的知识被称为理性知识,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得到的知识则被称为直观知识。3. 他认为想象或意见是不可靠的。理性知识是可靠的,但其可靠性最终来自于直观。而直观知识才是最可靠的,这就是真观念。4. 亦即,在斯宾诺沙那,关于神或自然(一个必然存在的实体)的真观念构成了一切理性知识即推理的前提。5. 他并且明确地表示必需首先有一个真观念作为天赋的工具存在于我们心中。(3) 伦理学与政治观:1. 他认为,人的情感和欲望是造成人奴役状态的根源,只有克服它们才能得到自由。2. 认为心灵具有不正确的观

22、念愈多,则它便愈受情欲支配。3. 他强调,政治的真正目的就是实现自由,而在所有政体之中,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3、 莱布尼兹单子论、前定和谐说、有纹路的大理石、两种真理、矛盾原则和充足理由原理、最好的世界理论(1) 单子论1. 莱布尼兹认为,由于任何具有广延的东西都是可分的,所以真正单纯的和不可分的单一实体必须是没有广延、没有部份、没有量的规定性之东西,它称之为单子。2. 单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实体的和有生命的点。它们是构成事物的绝对的最初本原,也是事物运动的终极根源。3. 他常常把单子称作形式或灵魂。是无形体的自动机,它们自身中的自发能动性成为它们内在活动的源泉。4. 单

23、子本身是单一的,但数量上不是唯一的,而是无限多的,世界万物都是由这种精神性的实体构成的。5. 单子的特点:(1) 单子没有部份,因此它们不能以自然的方式合成或解散,只能突然产生,突然消灭。而上帝是最原始的单纯实体,是创造一切单子的单子;所以单子的产生和消灭都是由上帝的奇迹决定。(2) 每一单子都是自身封闭的,彼此孤立而不发生相互作用的。(3) 单子是精神性的实体,它们之间不存在量的差别,只有质的差别。(4) 不仅在构成不同类别的事物单子之间,而且在构成同一类事物的单子之间也存在着知觉能力上的细微差别。亦即,来布尼兹,不仅主张单子的数量是无限的,而且认为宇宙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单子。6. 因此,

24、所有的单子都是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固有的内在原则而运动变化。7. 因为,莱布尼兹认为上帝在最初创造每个单子的时候,就把能够使它们相互协调一致的程序放进单子里面去了。8. 所以,上帝就如同宇宙秩序总谱的作曲者,彼此孤立的各个单子正是根据上帝的前定和谐来进行各自的自然变化,从而使得整个单子世界保持了一种有条不紊的秩序。(2) 有纹路的大理石1. 莱布尼兹认为人心并不像洛克所说的,是一块没有任何痕迹的白板,而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板。2. 他认为观念和真理,就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天赋在我们心中。3. 因此,他认为感觉经验的作用,只不过是把这些感觉不到的知觉唤醒为可被心灵自觉地加以注

25、意的统觉而已。4. 莱布尼兹不像笛卡尔那样只把某些观念说成是天赋的;而是更积极的主张,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只是清晰的程度不同而已。5. 因此,他认为理性的观念是清晰的观念,感觉经验则是模糊的观念,它们是引起我们反省以达到清晰观念的机缘。(3) 两种真理1. 推理的真理(必然的真理):是根据理性而来的;是逻辑的、必然的,奇反面是不可能的。2. 事实的真理(偶然的真理):是从感性经验来的;是感性的、偶然的,奇反面是可能的。(4) 矛盾原则和充足理由原理1. 矛盾原则:我们可以判定相互矛盾者何者为假,何者为真。适用于纯粹数学和逻辑学中的分析命题,它完全不依靠感觉经验的例证,只需从不证自明的公理

26、出发,依据天赋的内在原则进行演绎就可以达到普遍性的真理,而此即是推理的真理。2. 充足理由原理:我们可以断定一个真实的事物,必有其如此存在的充足理由。适用于经验科学中的综合命题,它从经验的事实出发,通过大量例证的归纳,从各种事物的纷繁复杂的偶然性联系中寻找出某一种事物的动力因和目的因;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是事实的真理。(5) 最好的世界理论:1. 在莱布尼兹看来,我们这个宇宙中虽然存在着大量的罪恶和不幸,似乎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但这只是从我们人类的有限眼光看来才是如此。2. 因为他主张,任何在人看来是不好的事情,在上帝那里都是有用意的,本身就是上帝运用完美无缺的智慧、仁慈和权能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因而都是好的。【此一观点影响黑格尔所说的凡存在的即是合理的。】3. 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没有恶,也就不会有善,或者说善也就不会有表现出来的机会。因此,有了善和恶,也才有了自由意志选择的余地,人的自由也才是可能的。4. 而上帝创造这个世界是一个保证善能够得到最大表现的世界,也是一个能够让人发挥其最大自由的世界。5. 所以,我们的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4、 理论的缺点:承认事实的真理,这在某种程度已经有经验论的倾向,所以他算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调和。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