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增加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子女留守问题也日益凸显,笔者认为,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一、留守儿童现状据中国妇联今年二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十四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
2、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笔者通过对所在地老厂乡进行调查,全乡在读中小学生共有留守儿童887人,占学生总数的22.26.。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与监护等多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一)安全问题。伴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工涌入城镇打工经商等现象,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总体来说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事故的伤害,危及生命安全;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攻击、欺负和侵害的对象;三是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控,或因偷窃、伤害他人等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四是有
3、一个群体更特殊,那就是留守女童。在留守女童中,被猥亵、被虐待、被诱奸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二)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出现扭曲和变形。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状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性格比较孤僻,在家主要跟上了年纪的祖
4、辈生活,性格不如其他同龄人开朗、自信;另一类却调皮捣蛋,喜欢搞恶作剧,这主要是因为老人对孙辈的溺爱,不忍心管教,发展到后来就管不住了。(三)道德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
5、、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四)学习问题。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不良学习习惯越来越多,具体表现为:学习时间不固定,课堂上思想好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对知识消化不及时,不懂也不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善于他人交流,学习情绪化。有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
6、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严重弱化甚至缺失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这样的话:“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父母为主体施行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品德、人格、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来自父母的管理和监护则是保障孩子人生安全的根本所在。但在我们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里,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监管伴随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的外出而被严重地弱化了,甚至是缺失的。2010年5月25日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同孩子联系一次,21.1%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
7、长每年才和孩子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和孩子没有联系。家庭教育的缺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外出父母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后,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对于留守在家孩子的教育和监护,他们基本上是爱莫能助的。父母外出以后与在家孩子的联系和沟通是少之又少的,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情感与生活上的爱护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与引导,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有的甚至滑向犯罪边缘。2、临时监护人基本不能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多达84.6的孩子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
8、有限,防护、防范能力弱,无法保护和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文化层次偏低,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二)学校缺乏有效管理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的那样:“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在某些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许多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还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样,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失去
9、了判断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1、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化。部分学校只看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而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学校缺乏人性味的管理方式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2、一些学校认为学校教育主要侧重学生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至于在社会上犯的错事学校难以管理到位;农村基层村(居)委会则认为学生就应该归学校管。这种教育思想正好助长了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滑坡,放纵了他们行为的越轨。3、还有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要比非留守儿童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一种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
10、多,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少的“马太效应”。4、有的老师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视为一块“心病”。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老师,说起留守儿童时能够罗列他(她)们的毛病、缺点和错误数十种。(三)社会的不良环境影响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年纪小,判断力差,往往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网络游戏、色情影像、黑社会势力等等,很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把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进而使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比如,抽烟
11、酗酒好爽,奇装异服好酷,哥们义气拔刀相助是英雄等等一切,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都存在的问题。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思考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一)强化政府职能,构建社会监护网1、政府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政策,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要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条例细则落到实处,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2、加快户籍改
12、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加快户籍改革,逐步弱化、取消与户籍相关联的城乡分离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逐渐实现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3、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
13、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4、重视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老年监护人,探索采取适当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二)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宣传,多方协作,共同构建社会监护体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1、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帮扶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邀请“四老”当好校外义务辅导员,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和成长教育的“大手牵小手”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
14、人委托制度”和开办“家长学校”。重视和加强对监护人的管理和教育培训,提高其管理、教育孩子的能力;相关部门多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利用各种传播媒介的传载功能,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教育活动,宣传保护留守儿童的各项法规及政策。3、加强农村乡村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4、建立留守儿童利益维护平台,听取留守儿童倾诉、投诉和建议。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依托现有的司法和妇联法律援助渠道,为有需要的留守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充分发挥好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
15、的特殊作用,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5、实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既要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乡域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本地转移就业,要引导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做到务工增收与子女教育两不误。(三)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机制针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1、要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全面负责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16、,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2、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监护人、托管人联系制度。详细记载这些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托管人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记录他们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等个人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地真实情况。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间地联系交流,有条件地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邮箱。3、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各中小学教师要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帮助解决教育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每月定期召开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座谈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4、有条件
17、的学校开要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制度,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在农村学校要配备心理教育教师,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或聘请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帮助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5、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即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教师代行家长职责,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这是学校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措施。6、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
18、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7、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四)、加强家庭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家庭以及存在于家庭中的子女与家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第一所学校。”儿童成长过程中,健全的人格发展,离不开父母爱的呵护。父母的爱与教育,犹如阳光之于幼苗。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
19、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生活在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是儿童心理健康发育的最为有利的环境。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影响。1、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并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外出父母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较好的学习环境、有一定责任感、能较好地指导孩子学习的亲朋好友处。父母与学校的联系要经常,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每个月与子女就读的学校老师联系,掌握孩子的动态,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
20、地引导和教育;其次要与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理念,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忌过度的物质满足。与孩子相处时间少导致外出父母对孩子普遍有一种物质 “补偿心理”,如给很多的零花钱、买衣服等,其实这种补偿弥补不了子女长期远离父母对其造成的心理“创伤”。相反,过度的物质满足往往会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温床、提供条件,使他们难以抵御外界的诱惑,如沉溺于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21、没钱了就引发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所以,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的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成长。3、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经常了解孩子的信息,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节假日,回家探亲。父母若不能回家,可以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与父母同住,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给留守儿童坚定的信念、温暖的关怀是父母、老师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相信通过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里教育问题,让农村留守儿童带着五彩斑斓的梦,健康快乐的成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