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13.43KB ,
资源ID:80450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450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设计.docx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设计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预习内容(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出现:。2.影响。(二)文艺复兴1.条件。2.实质:。3.核心:。4.表现“文学三杰”a.。b.。c.。艺术:。5.传播:。6.意义。(三)宗教改革1.背景。2.兴起序幕:。主张a.。b.。扩展a.。b.。影响:。合作探究1.有人认为,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单纯地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这种说法正确吗?2.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要借助古典文化形式?3

2、.如何理解“宗教改革”中“改革”的含义?4.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有何差异?课堂练习1.下图是欧洲中世纪晚期的一幅漫画,体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思潮。下列观点与该漫画体现的思潮相符的是 ()被丑化的神父A.“存天理,灭人欲”B.“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C.“人可以努力追求物质财富和生活享受”D.“世俗权力服从于教权,教权高于王权”2.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3.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有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

3、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4.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仪式。”这个人是

4、()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7.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学者推崇古典作用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8.下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

5、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的实质是()A.信仰即可得救 B.教皇权力至上C.圣经权威下降 D.教会从属于国家9.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

6、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当时(1517年)还是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守仁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

7、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什么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守仁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检测反馈1.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2.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A. B. C. D.3

8、.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太人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作意在()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 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4.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工业革命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5.下列漫画的寓意为“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对其表述准确的是()A.德国的养牛业发达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

9、削D.表达了德国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6.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7.“1525年7月23日,这位不受法律保护的僧侣娶了逃亡的修女。路德结婚的消息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这说明马丁路德()A.开始向现实世俗生活转变B.努力实践其“因信称义”的主张C.其行为严重背离了新教伦理D.坚持国家权力

10、与罗马教会平等8.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诸侯们几乎都从路德的理论中读出了政府权力和威信的扩张。一个在德意志的一个小角落

11、里进行的宗教研究,竟然和许多群体的利益及热望联系在一起。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运用。以语言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国社会的矛盾。(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

12、。(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不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一种形式,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2.提示:(1)封建神学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2)封建神学理论体系多以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成果为依据。(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3.提示: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教会与宗教思想即天主教及其教义,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而是把原来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教会改造成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精神工具。4.提示:因行称

13、义是天主教会的主张,教徒向上帝忏悔必须经过教会,突出了教会的作用;而因信称义则主张教徒可以直接阅读圣经,可以直接向上帝忏悔,教会的作用被严重弱化。课堂练习1.C解析:C项强调人们应该追求现世的享乐,与漫画反映的思潮一致。2.C解析:题干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项。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说明了研究、学习古典可以使人的素质提高,选C项。4.C解析:文艺复兴反对宗教神权,它的成就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但在科学上也有哥白尼、布鲁诺、培根等代表,他们提倡科学研究

14、方法,故选C项。5.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马丁?路德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获得拯救,而不是靠行善来赎罪,这个故事反映了他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选A项。6.C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思想发展。考查对知识的比较辨析能力。根据李贽思想和文艺复兴思想的相关知识可知,A项是二者的意义,B项是二者出现的背景,D项是二者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李贽是封建儒家思想知识分子,只是对原来的理学进行批判和完善,不属于资产阶级,因此选C项。7.A解析: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等因素,1416世纪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

15、以出现题干中所叙述的现象。8.A解析:在宗教改革之前,圣经的解释权属于教皇,教皇是最高的权威,而从材料信息看,圣经重于教皇,肯定基督教的最高权威是圣经,否定教皇、教会的权威,这也就体现了信仰即可得救,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圣经。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可结合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2)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第(3)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二者都强调信仰的力量,敢于挑战权威。答案:(1)基本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发明本心”(答“灵明即是本心,是良知”也可);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地位:完善了陆九渊

16、的心学体系,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观点:“上帝之语”(或真理)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人的灵魂得救无需教士作为中介,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答“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也可);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上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将西欧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3)相似之处:强调人的信仰的自由;敢于挑战正统(或具有叛逆的思想),敢于批判权威;促使社会的主流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检测反馈1.A

17、解析:材料强调文艺复兴是中世纪的结束,即结束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对人性的束缚,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项是宗教改革的影响之一,C、D两项为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和影响。2.D解析:人文主义关注人,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人的情感;体现了人们追求现世的享受;体现了人对自身修养的重视;圣经的翻译、解读等原为教会所垄断,人们只能以教会为标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出现,说明教会对圣经解读的垄断被打破,也满足了不同地区国家人们的不同需要。故都正确。3.A解析: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从画面看来,人性被表现出来,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4.C解析: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新航路的开辟最早兴起于葡萄牙和西

18、班牙,意大利统一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和要求。只有C项反映了现代世界的曙光。5.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图片反映的是罗马教皇在宗教改革前对德国的剥削非常严重。6.D解析:材料中的第一个“权威”是指教会和教皇的权威,第二个“权威”是指信仰上帝的权威。马丁路德仍然坚持宗教信仰,故D项表述错误。7.A解析:马丁路德娶了逃亡的修女,体现了他主张教士过世俗的生活。C项表述错误。B、D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8.D解析: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以看出强调世俗权力应高于教权。在教会垄断一切的中世纪,无疑是对教皇权威、地位的极大否定。所以选D项。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1)题可从材料内容中概括得出。第(2)题从材料中“惟独圣经”“惟独信心”可以得出“信仰得救”的主张。第(3)题可从政治、思想及社会的进步来回答。答案:(1)矛盾: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罗马教廷与德国世俗封建主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天主教会控制着德国教民的思想。(2)主张:圣经至高无上,“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3)影响: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