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说自学版师说韩愈一、作者介绍籍贯与家世1. 韩愈,字退之,唐 河南 河阳(今河南省 孟州市)人。因昌黎(今河北省 昌黎县)是韩氏郡望(一郡之中显贵的世族、大族),故撰文常自称昌黎 韩愈。2. 韩愈自小即命途多舛,三岁而孤,由长兄韩会及嫂郑氏教养成人。独尊儒术深具孔、孟传统思想,以孔、孟继承人自命,逐渐建立发扬儒学、倡导古文的信念。当此之时,佛、老盛行,自皇室以至文人学士多所崇信,唯韩愈则极力推崇孔、孟,排斥佛、老。数次被贬因好直言无隐,多次被贬。最著名的一次是谏宪宗纳佛骨一案,他甘冒不韪,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被贬为“潮州刺史”。学术思想1. 推行古文运动。2. 文以载道:韩愈认为写作文章必“
2、出入仁义”。3. 务去陈言:韩愈作文章,不肯蹈袭前人一言一句。他认为:师法古贤应当“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辞力求创新的结果,使他的文章难免会有佶屈聱牙的现象。4. 提倡过程:古文运动并不是从韩愈开始的,在其前有元结、独孤及、柳冕等人,都是提倡古文运动的先驱。5. 韩愈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1)既有理论,又能创作杰出的作品。(2)能抗颜为师,加上在国子监三任博士,一任祭酒,所以门生众多,形成庞大的势力。 (3)有朋友同道的帮助,例如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与韩愈互相声援。散文1. 主要特色在其气势雄健,字句怪奇,具有阳刚之美。2. 宋人李耆卿的文章精义:“韩(韩愈)如海,柳(柳
3、宗元)如泉,欧(欧阳修)如澜,苏(苏轼)如潮。”后以“韩潮苏海”形容文章壮阔优美。诗歌务去陈言,富于独创。1. 以文为诗,把散文的篇章结构、句式、虚词等运用于诗歌写作,使诗的形式散文化。2. 用奇字,造拗句。3. 对宋诗的影响很大:欧阳修诗文皆学韩愈,由于欧阳修的大力提倡,王安石、苏轼、苏舜钦、梅尧臣、王令、黄庭坚多少都受到韩愈的影响。赵翼在瓯北诗话亦评论:“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奇险诗派:韩愈、孟郊,贾岛、卢仝()、李贺等属之。二、题解补充1. “说”:古代文体之一,主要为“说明事理、阐述己见”。2. “师说”:即说师,意思是“阐述师道”。观其文末段
4、意,乃是为了嘉许李蟠好学从师之赠文,故又可列入赠序类。3. 本篇形式上是应用文(赠序),内容则属于论说文。“说”体文接近于今日的说明文,其内容、写法、风格都比较灵活多样,包含有生活杂感、读书心得、札记之类的杂文。“说”体文有不少著名篇章,例如:韩愈的杂说四首、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周敦颐的爱莲说等。三、国学常识(一)韩愈与柳宗元之比较韩愈柳宗元时代中唐中唐字号字退之,自称昌黎 韩愈,宋神宗封昌黎伯,世称韩昌黎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生平1. 三岁孤,靠兄嫂抚养,自幼刻苦勤学2. 倡导古文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学术1. 发扬儒学,排斥佛、老2. 后人以“文以载道”来
5、代表韩愈的思想3. 诗属奇险诗派1. 思想博通儒、释、道三家2. 长于山水游记、寓言3. 山水游记文笔清丽,为后世游记的楷模著作昌黎先生集柳河东集备注1. 唐 宋古文八大家之首2. 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3. 名篇:师说、送董邵南序1. 与韩愈并称“韩 柳”2. 名篇: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二)散文与骈文之比较骈文散文性质同属无韵文,不押韵别名四六文古文起源东汉末年尚书发展盛于六朝,定型于唐,衰于宋后,复兴于清1. 初唐 陈子昂、柳冕等人,舍骈文而作散文,为古文运动先驱2. 唐 韩愈、柳宗元出,复倡古文,宋 欧阳修力尊韩文,王安石、曾巩、
6、三苏随之,古文因此大振,古文运动方成3. 元、明、清亦重视特色对偶工整,平仄和谐,用典繁多,词藻华丽,追求形式美朴实无华,涵蕴教化代表作家陆机、初唐四杰、李商隐、袁枚等唐 宋古文八大家、归有光、桐城三祖、曾国藩等备注李商隐自定其所作之骈文为樊南四六甲乙集,于是“四六”之名乃确定(三)“序”体概述说明备注赠序类赠人以言,以表敬爱或陈忠告之谊者,唐初赠人始以序名,又称“引”、“说”。如:韩愈 师说序跋类说明著作之旨趣及经过,又分“书序”及“诗序”书序1. 自序:台湾通史序、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2. 他序:黄花冈烈士事略序1. 序原置于书末,如史记 太史公自序、说文解字叙;而因后人于序后又有增补,乃移
7、序于书前,书前者称“序”,书后称“跋”,合称“序跋体”2. “序”又称叙、引言、前言、弁言“跋”又称后序诗序桃花源记、琵琶行并序、正气歌并序(四) 唐代古文运动介绍朝代文风特色或主张唐初1. 唐之前文章演变:(1)秦、汉以前:质朴无华。(2)汉、魏、六朝:骈散兼用,文风日趋华靡,注重文章形式及辞藻之修饰,内容流于空洞。北魏 苏绰便已主张文章复古,欲扫除华靡风气,乃仿尚书行文。2. 犹尚骈体。陈子昂、王通、柳冕、李华、元结、张说等人主张不用骈俪,初步要求实用文学,乃建立道统文学之理论,合文学、儒道、教化为一体,为古文运动之先驱。中唐1. 韩愈(1)认为“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为文乃欲阐明先王之
8、道,“文”只是要达到“明道”此一目标的工具而已。以复古为革命,启“文以载道”之先声。(2)主张用“散文”代替“骈文”,以“儒学”抵排“佛、老”。(3)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4)苏轼评“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5)韩愈虽然认为“文”是明道的工具,但他并未明言“文以载道”四个字,他的弟子李汉 昌黎先生集序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北宋 周敦颐据此改为“文,所以载道也。”后人从而截取“文以载道”四字来代表韩愈的文学思想。2. 柳宗元与韩愈唱和,主张“文以明道”,韩愈评“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3. 韩愈友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弟子李翱、李
9、汉、张籍、皇甫湜等附和韩愈之主张,古文运动得以初步完成。晚唐骈俪文再盛,文坛复以骈文诗赋为主。(五)“唐宋古文八大家”名称“唐 宋古文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的八个散文代表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这一称号出自明代散文家茅坤所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但茅坤的这个提法并不是自己的独创,而是有渊源的。远在明初,朱右已采录韩、柳、欧、曾、王、三苏的作品编为八先生文集,这是把唐 宋八个散文作家合称的最早说法。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散文家唐顺之在他所纂的文编中,除收录左传、国语、史记等古文外,唐 宋两代也只选取韩、柳、欧、三苏、曾、王的文章,进一步肯定了唐 宋八
10、大家的地位。稍后的茅坤,最敬崇唐顺之,文学主张也和唐相似,就在文编的基础上,编纂唐宋八大家文钞,正式地提出了“唐 宋八大家”的名称。由于这书刊行以后,得到广泛传播,因此“唐 宋八大家”的称号就一直流行至今。四、课文深究(一)内容分析思想主题内容说明首尾呼应本文首句开门见山点出主旨:“古之学者必有师。”语气斩钉截铁。将“必”字嵌入其中,把从师学习的必要,提升到不容置疑的程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的重要,为什么要加“古之”两个字?这是针对当时的学者以从师为可耻而说的。这个开头和结尾相呼应,结尾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的“古道”,即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从师问学之道”。援古论今作者援
11、古以立论,一方面包含着“是古”而“非今”的褒贬,一方面深藏着以“古”而律“今”的用意。“必有师”的根据是什么呢?先从“传道、受业、解惑”来概括老师的作用,接着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来暗示老师的作用,后从“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来肯定老师的解惑作用。这紧密相连的三层句意,为“必有师”作了注脚,发人深省。择师的标准韩愈以“闻道”作为择师的标准。他认为,只有“闻道”于前的人,才能负起“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为师者,非此莫属。文章围绕“闻道”来论述择师的标准。士大夫之族那种以出生的先后、地位的高低来判定能否堪称为师的见解之谬误,自然不言可喻。韩愈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12、师之所存也。”这就有力地扫荡了世俗的狭隘观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从师的重要择师标准既已确立。第三段再进一步申论“从师”的重要。韩愈举“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比较,二者天资已经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二者差距愈来愈大,自然可知。第四、五段正是“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举例与说明。士人不如百工第五段举“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当时这些地位低的人都能知道“不耻相师”的道理,来衬托出“士大夫之族”的见识浅陋和虚荣心理。归根结柢,这些士大夫是因为不懂得以“闻道”作为择师的标准,而荒谬地把年龄、地位作为择师的标准,甚至怕有“近谀”、“足羞”之
13、嫌,而拒绝向“官盛”、“位卑”者请教。李蟠不拘于时作者赞许李蟠“不拘于时”,拜自己为师,这便与“拘于时”的“今之众人”有天壤之别;嘉许李蟠“能行古道”,即能行古人从师问学的正道,这与士大夫耻学于师大相径庭。若人人像他,何愁“师道之不复”?可见作者说明作师说赠送给李蟠的旨意,还在于表明,当以李蟠为楷模,倡导从师的良风!再者,本篇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开头,以嘉许李蟠“能行古道”作结,既能首尾呼应,又从而凸显了全文的主旨。因此,本文最后一笔可说是画龙点睛之作。(二)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内容说明立论独到而精辟本篇的主要论点是“学者必有师”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为了反复说明这两个主要论点,作者首先揭示师
14、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像这样明确的概括,在韩愈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是他独到而精辟之处。而从“解惑”方面阐发从师的必要,道理说得既准确又深刻。至于以“闻道”作为择师的准则,摒弃以贵贱长少作为能否为师标准的陈腐观念,并由此推演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见解,突破封建等级观念,针砭当时竞以门第相尚,不重真才实学的弊俗,更是精辟独到。论据确凿而有力论据是否确凿有力,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说服力。本文的论据,既包含事理,也包含事例。以事例而言,作者择取孔子从师的言行为证。如前所说,孔子在唐代被奉为“至圣”,而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其贤不及孔子”,孔子却能以他们为师
15、;“今之众人”,包括“士大夫之族”应当从师,更是情理之所必然。对比深刻而气势充沛对比,就是把是与非、正确与谬误的事物放在一起作对照比较的写作技巧,使正确的愈见正确,错误的愈见错误。本文为了论述从师之道,批判耻于从师的风气,设置三组对比,构成精彩的文笔。(参见:六、师说中“对比”用法)三组对比,纵横交织,多方比照,笔锋犀利,气势充沛,使人信服。说理中抒情寄慨作者在说理中抒情,在抒情中说理,具有“一唱三叹”之妙,他一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见以从师为耻无日不有,就时间说,此风盛长已根深蒂固;再叹“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可见以从师为耻危害之大,就后果说,此风盛长已酿成时弊。“无惑”的“难”,是“不传
16、”已“久”的必然结局。因此,“嗟乎”之情的奔流,颇能打动人心。由于作者在说理中抒情寄慨,抒发感慨又使说理生辉,情至理来,一放而不可收。于是“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接踵而至,于层层推进之中,臧否极为鲜明。语言流畅而洗炼本篇以散行奇句为主,也用了一些整齐的偶句,散行奇句的句读(句逗)、音节的多少,富于变化,句中句末间用表示语气的虚词,如“也”、“矣”、“乎”、“焉”、“欤”,读来抑扬顿挫,流利畅达。整齐的偶句两两对称,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读来感到整齐匀称,回环往复。奇句与偶句、散体与骈体的适当结合,文章
17、的语言就具备了音乐的韵味。布局章法富于变化1.从语气上看,本篇以陈述句为主,但也间以感叹句。2.以顶真增加文字张力。3.以错综与对话增加变化的趣味。4.适时融入骈文的特质,以对偶、排比强化文章气势。五、师说中“师”字探究(本课文眼:师)词性意义句子形容词从师问学的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名词老师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5.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8、。6.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7.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8.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9.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动词从师、学习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4.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5.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六、师说中“对比”用法
19、对比作用古vs今“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对比言圣愚之由(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小学vs大遗学句读的“小学”与道与业的疑惑“大遗”作对比 点出“小学而大遗”的错误百工vs士大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能够“不耻相师”;而士大夫不但耻于从师,对从师的人“群聚而笑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了士大夫们的愚蠢七、修辞举隅错综错综格是一种要求“变化”的修辞,它是将上下句词语的次序故意安排得参差不同,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感。例如: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2. 山猿谷鸟,哀鸣啾啾。(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 山猿哀鸣,谷鸟啾啾。顶真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句法,可以使读者感到全文天衣无缝,一气呵成。例如: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回文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回环。回环运用得当,可以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关系。例如:1.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