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汉语修辞部分第一节 修辞概说一、修辞的含义:1.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2.修辞知识或修辞学; 3.运用特殊手段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活动。二、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情景语境跟修辞的关系更为密切。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1.主观语境因素(交际双方的身份、职业、思想、心情等);2.客观语境因素(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一)同语音的关系: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上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言表达功用。 (二)同词汇的关系: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修辞从筛选词语的角
2、度研究词汇运用,使词汇在语言中发挥更为广泛而深刻的作用。 (三)同语法的关系:语法为修此现象和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为修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修辞具有扩大语法效能的功用。四、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异同。 同:二者都研究语言的运用。 异: 1.研究的目的不同:语用学注重解释性,目的在于分析语言运用的原则,建立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言运用规律。修辞学注重规范性、变异性和实用性,注重研究修辞手段和技巧。 2.研究方法不同:语用学注重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修辞学注重运用归纳的方法,如辞格的确立、语言变异的表现方式。3.研究内容不同:语用学以言语行为、会话结构、预设、含义、指示语等为具体研究内容;修辞学以词语、句
3、子、辞格、预提风格等为具体研究内容。4.研究要求不同:语用学重在研究话语交际的全过程;修辞学使语用学里面的一个分支学科。五、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1.提高说话、写作能力和阅读欣赏水平;2.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 3.更准确畅通地传递社会信息。第二节 词语锤炼一、词语锤炼的含义: 对语言的词汇进行有目的的选用和调遣,从而使语句表达更加完美的语言活动。二、词语锤炼的目的: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准确,而且要求词语用得鲜活。三、词语锤炼的要求。 1.需要富于创新精神。2.必须要锤炼思想内容。 内容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因此词语锤炼一般从内容(意义)和形式
4、(声音)两方面入手。四、意义锤炼的要求。P174 1.要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2.要力求准确、妥帖。 3.要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 4.要力求色彩鲜明: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要鲜明。五、声音锤炼的要求。P178 1.注意音节整齐匀称。 2.注意声调平仄相间。 3.力求韵脚和谐。 4.讲求叠音自然。 5.讲求双声叠韵配合。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一、选择句式的三条依据(原则):1.根据表达的目的和内容。 2.根据句式的修辞功能 3.根据语境,主要是上下文语境。二、长句和短句的含义与修辞功能。 1.长句的含义: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 2.短句的含义:词语少、结构
5、简单、形体较短的句子。 3.长句的修辞功能:长句丰满细腻、严肃庄重。具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多用于公文事务、科技、政论等语体。 4.短句的修辞功能:短句简洁明快、干脆有力、活泼自然,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多用于叙事、描写和抒情。5.长句化短句的两种常见方法及示例。P185三、整句和散句的含义与修辞功能。1.整句的含义:由长度和结构相近的若干句子组成的言语单位。2.散句的含义:由长短不齐、结构相异的若干句子组成的言语单位。3.整句的修辞功能:结构统一、形体对称、声音和谐、语气畅达,具有整齐美的特点,能够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4.散句的修辞功能:长短交错、结构多样、舒卷自如、无拘无束,可以避免单调板
6、滞,给人以自然灵动、富有生气之感。四、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含义与区别。(一)含义:主语是施事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叫被动句。(二)区别:从语用上,主动句和被动句主要存在两点区别。 1.主动句中,施事为陈述对象,通常反映已知信息; 被动句中,受事为陈述对象,通常与已知信息联系。 2.主动句中的“把”字句,具有较为明显的处置意味; 被动句中的“被”字句,具有较为明显的被处置意味。五、口语句式和书面句式 1.从修辞角度看,句式内部还可划分为:口语句式、书面语句式、通用句式。 2.含义:口语句式指一般只在口语语体中出现的句式,书面语句式指一般只在书面语体中出现的句式。通用句式使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
7、式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二者相互渗透后的产物。3.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区别(1)口语句式结构比较简单松散,多用短句;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复杂严谨,多用长句。(结构上)(2)口语句式要求简练,关联词语用得少甚至可以不用;书面语句式因为要求严密的逻辑性,关联词语用得较多。(关联词运用上)(3)书面语句式比较讲究语言规范,注意句子的加工,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口语句式则无此特点。(加工上)(4)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用词风格上)4.修辞功能:口语句式简洁活泼自然,书面语句式严谨周密文雅。第四节 辞格(一)含义: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各种修饰加工语言的特
8、定形式。别称:修辞格、修辞方式、修辞格式。分类:第一类: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 第二类:双关、仿词、反语、婉曲。 第三类: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 第四类:对比、衬映、反复、设问、反问。一、比喻(一)含义:即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甲事物来描绘乙事物、或用甲道理说明乙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被比方的事物称作“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称作“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称作“喻词”。(二)比喻的作用1.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2.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3.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三)比喻的基本类型。 P192根据比喻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9、的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四)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常用“像、如、似、仿佛、犹如、一般”等一类的喻词。 (五)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其中用“是、变成、成(为)了、等于”等喻词。(六)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七)比喻的灵活用法。P193 1.没有喻词的比喻。不出现喻词,把喻体和本体排列成结构相似的平行句式。如“大地母亲”、“我的朋友书籍”、“思想感情的潮水”。2.程度不等的比喻。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特征,为了突出本体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成都不如或超过本体,如“一粒汗珠一颗星,星星不如汗珠明”。 常用“不如”、“不及”
10、、“比还”等喻词,往往借突出喻体的特征使本体得到强调。3.否定方式的反喻。本体不具有喻体的某方面特性,以反托正,相反相成。通过联想,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如:困难不是铁不是钢,困难是弹簧。 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 (八)运用比喻要注意的问题 P1941.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的。 2.比喻要贴切。 3.要注意思想感情。 4.要注意区分比喻和非比喻。 5.多留心比喻的灵活用法。二、比拟(一)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辞格。被比拟的事物称作“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作“拟体”。(二)基本类型:1.拟人 2.拟物(三)比拟的作用。1.使
11、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2.可以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四)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五)拟物:把人当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乙物写。(六)运用比拟要注意的问题 P1961.运用比拟必须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而感情又必须符合所描写的气氛、环境。2.用来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有相似之处。(七)比喻和比拟的异同。同:二者都是两事物相比。 异:比喻重点在“喻”,即以B事物“喻”A事物,二者一主一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A事物“当作”B事物,二者彼此交融浑然一体。三、借代(一)含义: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与它
12、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被代替的事物称“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二)作用: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巧妙关系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使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三)类型1.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在这些光头、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2.专名代泛称。如:我们需要千里马,我们需要伯乐。 3.具体代抽象。如:他唯恐丢了乌纱帽。4.部分代整体。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5.结果代原因。如: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四)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P1981.借体与本体要关系密切。 2.借体在语境中
13、有褒贬色彩。(五)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喻是借中有喻,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不能。四、拈连(一)含义: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甲事物一般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相反。(二)作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使语言生动别致,也有含蓄、风趣、简练的修辞效果。(三)类型:1.全式拈连。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例: 大风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地好年景,刮来个富强的好日子。2.略式拈连。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的拈连词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例: 我只是伫立凝望,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止
14、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四)拈连要注意的问题。1.拈连要自然。 2.拈连要注意甲乙两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在联系。甲事物使乙事物的依据或条件,乙事物只有联系甲事物才能得到确切深刻的理解。五、夸张(一)含义: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二)作用:对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使人感到不真实,却胜似真实。(三)类型 P2011.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处说。如: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2.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如:五岭逶迤腾细浪。3.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如: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儿来
15、了。(四)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P201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2.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真实。3.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运用时要注意表意的一致性。第五节 辞格(二)一、双关(一)含义: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作用:1.使语言幽默、饶有趣味。(二)作用:使语言幽默有趣;能适应特殊语境需要,使语言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三)类型:1.谐音双关。利用同音或近音使词句语义双关。如:洋贵妃醉酒。 2.语义双关。如: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摊平(理发店春联)(四)运用双关要注意的问题 P204 略
16、二、仿词(一)含义: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的辞格。也叫“仿化”,还包括仿句和仿调。(二)作用: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相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三)类型:1.音仿。如:实事求似、草木皆冰、笼的传人、郎财女貌。2.义仿。如:小众化、白毛男、内交家.(四)运用仿词要注意的问题 P205略三、反语(一)含义: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
17、彩的辞格。(二)作用:反语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方面,使文章具有战斗性;也用在风趣幽默诙谐方面,使语言多有变化。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反语比正面论述更为有利。(三)类型:1.以正当反。皇军好,皇军好,皇军给中国人民造福来了!2.以反当正。几个女人有点伤心,各自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四)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 P206 略四、婉曲(一)含义: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也称为“婉转”。(二)作用:可使读者在品味中体察所表达的本意,使认识深化、感受强烈。(三)类型:1.婉言。不直接说出本意,故意换一种含蓄的说法。如:你的个人问题怎么处理呀?(此例中
18、个人问题指恋爱问题)2.曲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通过描述与本意相关的事物来烘托本意。如: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烘托罗敷的美丽)(四)运用婉曲要注意的问题 P207 略第六节 辞格(三)一、对偶 P209(一)含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二)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三)类型:1.正对。从两个角度说明同一事理。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反对。上下联表示矛盾对立的关系。如: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3.串对。上下联根据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等关联,连成复句,一顺而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19、又生。(四)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略二、排比 P210(一)含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使内容和语势得以增强的辞格。(二)作用:使行文有节奏感,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三)类型:1.句子排比。单句和复句都可以排比。例: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2.句法成分排比。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句子成分都可以排比。如: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浅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的背景。(主语的排比)(四)运用排比要注意的问题 略三、层递 P212(一)含义:根据事物的而逻辑关系,利用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
20、层递进的事理,这种辞格叫层递。(二)作用:层递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三)类型:1.递升。如: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一月一月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2.递降。如: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又如: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四)运用层递要注意的问题 略四、顶真 P213含义: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辞格的一种,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注意: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作用: 1.议事说理准确、严谨、周密。 2.抒情写意格调
21、清新。五、回环 P214(一)含义: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二)作用: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例:1.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 2.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三)顶真和回环的异同顶真和回环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同)。顶真是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联而下,其轨迹是直线形。回环是从A到B,再从B回到A,其轨迹是圆周形。第七节 辞格(四)一、对比 P216(一)含义: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这种辞格叫对比,也叫对照。(二)作用: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
22、关系表达得更加集中、更加鲜明突出。(三)类型:1.两体对比。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进行对比。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2.一体两面对比。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如: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是懒惰者的包袱。(四)运用对比要注意的问题 略二、映衬 P217(一)含义: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相异的事物作陪衬,这种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二)作用:突出正面或反面或相异的事物的主体,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三)类型:正衬。利用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如: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偏巧这天又风和日暖,鸟语花香。反衬。利用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
23、作陪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五)运用映衬要注意的问题 略三、反复(一)含义: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二)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三)类型: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如: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间隔反复。间隔反复是相同词语或句子的间隔出现,即有别的词语或句子将反复的部分隔开。如: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四)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略(五)排比和反复的区别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
24、接起来运用的一种辞格。恰当地运用排比,能加强语言气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五、设问P220(一)含义: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或听众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二)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六、反问 P221(一)含义:用疑问的形式变大确定的意思,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这种辞格叫反问,又叫激问。(二)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第八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 P222 含义:一组语句里,同时使用几种辞格,这种现象就
25、是辞格的综合运用。类型:辞格的连用、辞格的兼用、辞格的套用。其中辞格的连用包括同类辞格连用和异类辞格连用。作用:可以收到多重修辞效果。第九节 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 P226一、韵律配合不协调(一)音节不匀称 (二)平仄不相间 (三)押韵不和谐二、词语选用不精当(一)词语表意不确切 (二)词语感情色彩不相宜 (三)词语语体色彩不相称三、句子表意不畅达(一)句式选择不恰当 1.单句和复句方面的 2.常式句和变式句方面的 3.长句和短句方面的 4.整句和散句方面的(二)句子不简练 1.语意重复 2.词语堆砌(三)句子表达不连贯 1.分句之间脱节 2.句子之间脱节(四)辞格运用不恰当 比喻、比拟、借代
26、、拈连、夸张、仿词、对偶、排比、顶真、映衬、设问不当。第十节 语体一、含义: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他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二、类型: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三、公文语体(一)含义:为适应事务交往目的而形成的语体,也叫事务语体。(二)特点:总体上,公文语体简明、准确、平实、庄严。词语上,多用专用词语、文言词语;多用“的”字短语、介词短语和联合短语。句式上,以陈述句和祈使句为主,句法完整严谨。修辞上,较少用比喻、比拟等辞格,有时选用对偶、反复、排比。四、科技语体(一)含义: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内容、范围焦急需要而形成的语体。(二)分类:通俗科技语体、专门
27、科技语体。(三)专门科技语体的特点: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准确性和严密性1.词语上,大量使用专业术语,不断吸取外来词和国际通用词。2.句式上,比较单一,句式严整而变化少。3.修辞上,在辞格的选用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很少使用比喻、映衬、排比等。五、政论语体含义:为了适应社会政治领域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体,也叫宣传鼓动语体和时评语体。特点:具有宣传鼓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主要)词语上,具有广泛性,且不断吸收新词语。句式上,多用陈诗句、祈使句;多用复句(尤其是多重复句)。修辞上,经常使用歇后语、谚语;长短句并用;辞格运用有较多的选择。六、文艺语体(一)含义: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形成的文体。(二)语言特征:1.具有形象性,带有描绘色彩。2.具有情感性,广泛运用各种表情手段,引人共鸣。(三)类别:1.散文体:小说、散文和特写用的语体。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是多样化;风格繁丰藻丽2.韵文体:包括诗歌、词曲和快板等。语言讲求韵律和节奏,具有音乐美;风格韵趣、含蓄。3.戏剧体:话剧、歌剧、地方剧等用的文体。语言特点是口语化、个性化;风格通俗明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