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部文件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建设部文件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通知建建19982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江苏、山东省建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解放军总后营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1994年我部提出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以来,得到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建筑企业积极响应,10项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适应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实际情况,需要对原有10项新技术内容加以调整。现将修订后建筑业10项新技术(详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加强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促进新技术推广应
2、用政策措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广10项新技术重大意义,把新技术推广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行业素质、振兴建筑业重要工作来抓,为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要明确推广应用工作组织领导,制订推广应用工作计划,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调控手段,逐步建立起推进新技术应用激励机制。二、建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使新技术推广应用落到实处。为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我部提出建立多层次新技术示范工程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施工企业要认真总结示范工程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使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三、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新技术推广
3、应用做出贡献。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涉及工程建设和社会生活很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建筑施工企业是难以实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和相关学会、协会等群众团体,共同努力,做好新技术推广工作。附件: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一、深基坑支护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由排桩或排桩加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组成挡土结构和按基坑平面设计内支撑体系,是软土地区应用最多一种深基坑支护形式。根据基坑周围土质、开挖深度可设置成单层或多层支护结构,一般用工具式钢构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形成对撑、角撑、水平桁架或拱圈等,以保持基坑开挖时
4、边坡稳定,并还可一步发展成利用地下结构楼层作内支撑逆作施工技术。(2)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锚杆能将桩、墙等挡土结构所承受荷载通过拉杆(索、管、栓)传递到稳定土(岩)层上,形成锚拉体系。锚杆可带扩大体或采用二次高压灌浆以提高与土体锚固力,并可采用可拆式锚杆。该法适应土质范围广(当土质过软时应慎用),在采用多层锚杆情况下,基坑开挖度不受限制。(3)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和加筋水泥土挡墙。由喷浆型深层搅拌桩组成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可为实体式或格栅式。该挡墙具有挡土和止水双重功能,一般用于开挖深度不大于6m软土地区基坑支护。当基坑深度超过6m时,可在水泥土中插入加筋杆件,形成加筋水泥土挡墙。必要时还可辅以内支
5、撑或锚杆支护加筋水泥土挡墙,以加大基坑支护深度。(4)土钉墙支护技术。土钉是一种利用经加固后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支护方法。它是由土钉、钢丝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和加固后原位土体三部分组成。该支护结构轻型,施工操作方便,是一种较有前途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粘性土或密实性较好砂土地层,开挖深度一般不大于15 m。(5)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基坑工程变化因素多,在目前设计中尚难做到全面、准确、合理。对于开挖深度较大、坑壁土质较差、周围环境复杂基坑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挡土结构位移、支撑锚拉系统、基坑周围环境变化严密监测,以反馈数据信息调整基坑工程计与施工,确保基坑安全
6、。2、目标与措施:基坑工程技术复杂,在推广应用中除必须遵循现行规范标准外,尚应遵照地方相关标准。要求基坑工程内支撑为逐步实现工具化、模数化、系列化、并设置警报系统,以便重复使用;基坑挡土结构(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尽量与永久性结构相一致;预应力锚杆应采用可拆除方式,进一步扩大土钉墙支护应用范围,发展土钉与锚杆等结合使用深基坑综合支护技术;开发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深基坑工程管理,凡技术条件比较复杂基坑工程,开工前必须由有资格单位对基坑工程进行周密设计,内容包括支护体系选型,支护结构强度、变形计算,场内外土体稳定性、渗透稳定性计算,降水对环境影响,挖土要求,监测内容等,因地
7、制宜地选用上述先进适用技术,并报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必要时,还应组织专家论证,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目。基坑施工必须全面贯彻设计要求,按照设计工况组织土方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设计、施工、监理要密切配合严密监视支护结构与环境变化,确保基坑工程安全。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方面总结基坑支护新技术应用经验和新技术示范工程,编制典型工程应用实录,开展学术交流。要推广技术成熟、符合规范要求基坑设计计算机软件。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加强搅拌站技术改造,以适应现代混凝土拌制要求。
8、搅拌站改造重点是采用先进搅拌设备和可靠计量装置。搅拌站应逐步做到机械上料、计算机计量控制和管理;选用强制式或倾卸式搅拌机;应用散装水泥,并有外加剂和超细活性掺合料贮存和加入装置;要有与企业资质相适应实验室,以满足各种性能混凝土配制和拌制要求;有污水处理和回用装置,严格控制粉尘、噪声和水质污染。从工艺、材料和设备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成本。(2)应用当地材料,配制多种性能要求高强混凝土。继续提高C50、C55、C60级高强混凝土应用比重,切实解决工程应用中匀质性、不透水性、低收缩性和可泵性要求,并相应提高其耐久性。扩大C70、C80级高强混凝土工程试点;开发配制C10
9、0级高强混凝土,并应用于试点工程。(3)开发应用超塑化剂。超塑化剂又称高性能外加剂,必须具有高减水率和良好保塑性能。减水率应不低于25,120min坍落度损失不大于20mm。同时,也应严格控制氯离子含量与总碱量,以及对水泥适应性要求。在混凝土主要组成水泥、砂、石、掺合料用量不变,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流淌性等要求不变情况下,采用超塑化剂取代一般高效减水剂配制混凝土用水量可进一步降低,28d强度再高出10以上,混凝土耐久性也相应改善。(4)开发应用超细活性掺合料。超细活性掺合料不仅改善混凝土中亚微观结构,提高粗骨料与砂浆之间界面强度,而且可充填混凝土内部毛细管,起到增强和密实作用。超细活性掺合料是由
10、工业废料(硅灰、超细矿渣、粉煤灰、沸石粉或其他工业废渣)经磨细加工而成一般比表面积应不低于4000cm2/g。应用超细活性掺合料,不仅可改善混凝土性能,而且还可节约水泥。(5)开发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结合工程需要,制订性能指标,应用超塑化剂和超细活性掺和料,配制各种高性能混凝土。当前工程中应用自密实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都属于高性能混凝土,应扩大在工程中推广应用。2、目标与措施发展预拌混凝土仍应遵循巩固东部,发展中西部方针。要求全国每年仍以不低于15幅度递增;2000年产量达到4000万立方米,2005年达到7000万立方米。全国城市预拌混凝土产量达到占现浇混凝土总量20,部分大中城市预拌混凝
11、土产量不低于现浇混凝土总量60,并在技术和质量上达到或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搅拌站监督和管理,建立与本地区条件相适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提高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并在政策上给予必要支持。大中城市普及C60级以下高强混凝土工程应用,扩大C60级以上高强混凝土技术试点,切实解决C80级以下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开发性能更佳超塑化剂和超细活性掺合料,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与市场供应体系,有效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2000年使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在部分工程中使用,2005年达到在工程中较普遍地使用。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术团体,要广泛开展高强度、高性能和绿色混凝土优越性宣
12、传,及时组织学术交流,抓好一批示范工程。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三、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新级钢筋。新级钢筋是专门为建筑结构应用开发新型钢筋,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比普通级钢筋强度提高20%左右,而价格却增加不多。该钢种已列入新修订国家规范标准,应大力推广,使之成为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导性钢种。(2)冷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是以普通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热轧圆盘条为母材,经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具有三面或二面月牙形横肋钢筋,其直径为412mm,强度分别为550、650和800N/mm三个等级,它们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相当于光面钢筋3倍以上。可用于现浇
13、钢筋混凝土结构板类构件中受力主筋、箍筋和构造钢筋,以及中小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受力钢筋。(3)钢筋焊接网技术。以冷轧带肋钢筋或冷拔光面钢筋为母材,在工厂专用焊接设备上生产加工而成网片或网卷,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取代传统人工绑扎。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工程实践表明,应用焊接网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钢材消耗和工程成本。(4)低松驰高强度钢绞线。这种钢材强度级别为17201860N/mm2,强度高,松驰小,伸直性好,延伸率高,是现代预应力混凝土首选高效钢筋。国内已引进近10条生产线,形成年产20多万吨生产能力,除国内使用外还有少量出口。目前已在重要桥梁、高层建筑和大型
14、公共建筑中使用。(5)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预应力混凝土能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结构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在土木和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它不仅用于桥梁、房屋、轨枕、电杆、桩、压力管道、水池、贮罐、水塔及电视塔等工程,而且在技术要求复杂核电站、石油钻井平台、地下结构等工程中也有广泛应用。高效预应力混凝土除采用高强钢丝或钢绞线外,还应具有符合建筑和使用功能要求合理结构体系与先进预应力工艺体系。对房屋建筑,高效预应力混凝土主要用于大柱网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楼盖、井式梁以及框架、桁架和吊车梁等。现浇混凝土平板、密肋板宜优先选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2目标与措施:拓宽各类钢筋供需渠道,建立全国钢材信息
15、库和调剂配剂中心。使2000年新级钢筋应用量达到粗直径钢筋总量20%,冷轧带肋钢筋年用量达到120万吨;2005年分别达到40%和300万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每年要以15%幅度递增,到2000年预应力混凝土达到4000万m3,其中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年用量达到500万;2005年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楼盖分别达到8000万m3和1000万m3。各地区、各部门和群众学术团体要大力宣传推广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重要意义,使之形成以新级钢和低松驰高强度钢绞线为主钢筋供应体系。2000年前必须限期淘汰低碳冷拔钢丝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应用。有条件地区应建立预应力专业机构或服务中心,按I
16、SO9000标准,搞好一条龙服务。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四、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电渣压力焊技术。电渣压力焊属于熔化压力焊范畴,适用于14-40mm、级竖向钢筋连接,但28mm以上钢筋连接技术难度较大。该技术已在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最近试制成功全自动电渣压力焊机,可排除人为因素干涉,使钢筋焊接质量更有保障,应优先予以采用。电渣压力焊不适用于水平钢筋或倾斜钢筋(斜度大于41)连接,也不适用于可焊性差钢筋,对焊工水平低、供电条件差(电压不稳等)、雨季或防火要求高场合应慎用。(2)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套筒挤压连接是把两根待接钢筋端头插入一个优质钢套筒,然后用挤压机在
17、侧向加压数道,套筒塑性变形即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达到连接目。套筒挤压连接优点是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安全,无明火,不受气候影响;适应性强,可用于垂直、水平、倾斜、高空、水下等各方面钢筋连接,还特别适用于不可焊钢筋、进口钢筋连接。近年来推广应用迅速。挤压连接主要缺点是设备移动不便,连接速度较慢。(3)锥螺纹连接技术。锥螺纹连接是用锥形螺纹套筒将两根钢筋端头对接在一起,利用螺纹机械咬合力传递拉力或压力。所用设备主要是套丝机,通常安放在现场对钢筋端头进行套丝。套完锥形丝扣钢筋用塑料帽保护,防止搬运、堆放过程中受损。套筒一般在工厂内加工。连接钢筋时利用测力扳手拧紧套筒至规定力矩值即可完成钢筋对接。锥
18、螺纹连接现场操作工序简单,速度快,适用范围广,不受气候影响,受施工单位欢迎。但锥螺纹接头破坏都发生在接头处,现场加工锥螺纹质量,漏拧或扭紧力矩不准,丝扣松动等对接头强度和变形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重视锥螺纹接头现场检验,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必须从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试件进行现场检验规定。绝不能用型式检验证明材料或送样试件,作为判定接头强度等级依据。(4)直螺纹连接技术。直螺纹连接是近年来开发一种新螺纹连接方式。它先把钢筋端部镦粗,然后再切削直螺纹,最后用套筒实行钢筋对接。由于镦粗段钢筋切削后净截面仍大于钢筋原截面,即螺纹不削弱钢筋截面,从而确保接头强度大于母材强度。直螺纹不存在扭紧力矩对接头性能影响
19、,从而提高了连接可靠性,也加快了施工速度。直螺纹接头比套筒挤压接头省钢70%,比锥螺纹接头省钢35%,技术经济效果显著。2目标与措施:进一步推广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与焊接,不断提高我国钢筋连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2000年,粗钢筋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经比重超过70%,2005年超过来80%。机械连接和焊接设备进一步改善,全自动电渣压力焊机逐步普及,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技术也将迅速发展,钢筋接头质量与施工技术水平会出现一个新飞跃。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五、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开发新型模板,满足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继续开发钢框胶合板模板、中型钢
20、模板、钢或胶合板可拆卸式大模板、以及塑料或玻璃钢模壳等工具式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模板制作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2)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支模方法。根据建筑结构特点,继续发展爬模、滑模、合模、筒子模、隧道模等支模方法和专用工具。推广工具式大模板和楼板快拆支撑体系,采用小流水段施工工艺,并搞好模板配板设计。(3)提高新型脚手架应用比重。提高碗扣式脚手、门架式脚手架应用技术水平。在桥梁施工中,推广应用方塔式组合脚手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积极慎重地推广整体爬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开发低合多钢管脚手架,以逐步取代普通钢管脚手架。2目标与措施:逐步提高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比重,到2005年,使我国新型模板
21、和脚手架数量达到总拥有量30%。施工企业在更新模板和脚手架时,应优先选用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及其相应工具式支撑体系。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中国模板协会六、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发展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体系。为节约资源,必须尽快减少实心粘土砖用量,积极发展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努力提高砌体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切实解决墙体渗、漏、裂等工艺与技术问题。(2)发展框架轻墙建筑体系。积极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或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体系,开发轻质保温隔热墙体材料和框架轻墙多层建筑工艺体系。(3)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主要应发展外保温技术。将发泡聚苯乙烯板粘贴在围护结构基层墙体外侧,
22、上抹聚合物砂浆,并于其内用满铺耐碱玻璃纤维布增强。外保温技术成败关键是在于认真选材,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外保温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成功应用。(4)积极采用节能保温门窗和门窗密封技术。改进节能型门窗构造,重点推广塑料门窗和门窗密封条,切实保证其制作质量与安装技术水平。(5)高效先进供热、制冷系统。应用高效锅炉及鼓引风机、水泵、换热器和先进制冷设备;直埋式保温管道、水力平衡阀和管网双管接户系统,以及分室控制温度,按户安装热表等先进节能技术与设备,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2目标与措施:新设计采暖居住建筑应按当地1980年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50%。对集中供暖民用建筑,先进行安设热表及有关调节设备,并
23、按表计量收费试点,要求2000年在重点城市新建小区中试行。对采暖区热环境差或能耗大既有建筑,也应从2000年起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采暖区城市应有采暖系统节能达标样板。节能保温门窗要在确保质量前题下,大力推广应用。发展砌块建筑试点城市,要在2000年前提出本地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产品系列、墙体及节点构造、以及防治渗、漏、裂等质量通病措施。2005年完成全国砌块建筑与框架轻墙建筑体系标准图集、工法与工艺技术标准,促进新技术推广与墙体改革工作顺利进行。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改革办公室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七、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一)建筑防水1主要技术内容:(1)新型防水
24、材料应用技术。新型防水材料是化学建材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片材、防水涂料和密封材料,以及刚性防水材料和堵漏止水材料等。新型防水材料具有强度高、延性大、高弹、轻质、耐老化等良好性能,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应用比重日益提高。根据工程实践,屋面防水重点推广中、高档SBS、APP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厕浴间防水重点推广石油沥青聚氨酯等低污染型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地下室防水重点推广以自防水混凝土为主并与柔性防水相结合防水措施。(2)发展新防水工艺技术。根据工程特点和使用部位合理选材,制订合理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当前,建筑防水
25、工程由单一材料防水,转向卷材与涂膜防水相结合、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相结合多道设防、综合治理方向发展。在保温隔热屋面工程中,也将扩大倒置式(防水层做在保温层下面)屋面工程试点。施工工艺应采用当前比较成熟热熔法、热焊接法、冷粘法、冷涂法等。在可能出现变形或裂缝地方,应优先选用强度高、延伸性好防水材料。当卷材延伸率较低且基层含水率较高时,应选用条粘、点粘、空铺、机械固定等新施工方法。2目标与措施:进一步提高建筑防水工程质量和新技术应用水平,降低屋面渗漏率。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比重每年要以1.5%幅度递增,到2000年全国应用新型防水材料比重将达到25%,2005年达到35%。逐步减少或淘汰传统纸胎沥青
26、油毡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应用。屋面防水渗漏率也将由目前5%降低到2005年3%。为确保防水工程质量,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把防水材料质量关、防水施工人员资质关,做到先培训后上岗。认真贯彻国家现行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行业和地区性标准以及行业推荐做法等。同时,应加快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标准图集和防水工程配套部件标准编制。有条件地区和企业可以实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二)塑料管应用(1)硬聚氯乙烯管材应用技术。该管材主要用于城镇给水、室内排水、电线穿线管、水落管等,年用量约8万吨。要提高塑料管材在建筑中应用比重,必须处理好管材与
27、管件生产比例,进一步提高管件配套能力与供应水平;接口必须使用粘结剂;为避免塑料排水管噪声超标,应尽量采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管道;立管出墙拐弯处就尽量用45弯头,并设置安装支墩,防止因位移造成渗漏。同时要研究解决塑料管材在高层建筑中防火问题。(2)铝塑复合管在建筑中应用技术。铝塑管材是多层复合管材,中间铝合金层是管道骨架,内外层是聚乙烯。这种管材致密性能好,耐压强度高,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广泛用作供水和燃气管道。国内已有小批量生产,并在部分公共建筑和高级住宅中应用。推广铝塑复合管材,首先要抓好技术标准制订和总结工程应用经验,然后逐步扩大工程应用。2目标与措施:在城镇供水管线和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管线、电
28、线穿线管和雨水管中,进一步提高塑料管材应用比重,到2000年使室外和室内管线中塑料管材应用比重分别达到20%和40%;2005年分别达到30%和50%,塑料管材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量将达20万吨以上。同时,还应积极推广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管材,抓好铝塑复合管材工程试点。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八、钢结构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高层钢结构技术。根据建筑高度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框架、框架一支撑、筒体和巨型框架结构,其构件可采用钢、劲性钢管混凝土。钢构件质轻延性好,可采用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适用于超高建层建筑;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大、防火性能好,适用于中层建筑或底部结构;钢管混凝土施工简便,
29、仅用于柱结构。(2)空间钢结构技术。空间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以钢管为杆件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主网壳等是我国空间钢用量最大结构型式。具有空间刚度大,用钢量低优点,在设计、施工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有专门设计、施工和检验规程,并可提供完备CAD软件。除架结构外,空间结构尚有大跨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等。(3)轻钢结构技术。伴随着轻型彩色钢板制成墙体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新结构形式。由5mm以上钢板焊接或轧制大断面薄壁H型钢墙梁和屋面檩条,圆钢制成柔性支撑系统和高强螺栓连接构成轻钢结构体系,柱距可从6m到9 m,跨度可达30 m,或更大,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可设轻型吊车。
30、用钢量2030kg/m2。现已有标准化设计程序和专业化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好,安装速度快,重量轻,投资少,施工不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各种轻型工业厂房。(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以型钢或钢管与混凝土构件组成梁、柱承重结构为钢-混组合结构,近年来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组合结构兼有钢与混凝土两者优点,整体强度大、刚性好、抗震性能良好,当采用外包混凝土构造时,更具有良好耐火和耐腐蚀性能。组合结构构件一般可降低用钢量1520。组合楼盖及钢管混凝土构件,还具有少支模或不支模、施工方便快速优点,推广潜力较大。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多层或高层建筑框架梁、柱及楼盖,工业建筑柱和楼盖等。(5)高强度螺栓连接与焊接技术。高
31、强螺栓是通过摩擦力来传递应力,由螺栓、螺母和垫圈三部分组成。高强螺栓连接施工简便、拆除灵活、承载力高、抗疲劳性能和自锁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工程中已取代了铆接和部分焊接,成为钢结构制作及安装中主要连接手段。在车间内制作钢构件,厚板应采用自动多丝埋弧焊,箱形柱隔板应采用熔咀电渣焊等技术,现场安装施工中,应采用半自动焊技术和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及自保护药芯焊丝技术。(6)钢结构防护技术。钢结构防护包括防火、防腐、防锈,一般是采用在防火涂料处理后无需再作防锈处理,但在有腐蚀气体建筑中尚需作防腐处理。国内防火涂料种类较多,如TN系列、MC10等,其中MC10防火涂料具有防火、防腐功能。防腐防锈涂料有醇酸磁漆、氯化橡胶漆、氟橡胶涂料及氯磺化涂料等。在施工中应根据钢结构型式、耐火等级要求及环境要求选用合适涂料及涂层厚度。2目标与措施:钢结构工程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在推广应用中必须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就重视钢结构工程专业化队伍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