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0.61KB ,
资源ID:80331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331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传热学学习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传热学学习要点.docx

1、传热学学习要点传热学杨世铭 陶文铨、文章框架1绪论1.1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科学技术和工程上的应用1.2吸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1.4 传热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2 稳态热传导2.1 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2.2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2.3 典型以为稳态导热问题分析解2.4 通过肋片导热2.5 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2.6 多稳态导热的求解3 非稳态热传导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3.2零维问题的分析法集中参数法3.3 典型一维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3.4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3.5 简单几何形状物体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4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4.1 导热问

2、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4.2 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4.3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4.4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5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5.1 对流传热概况5.2 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5.3 边界层型对流问题的数学描写5.4 流体外掠平板传热层流分析解及比拟理论6 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1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6.2 相似原理的应用6.3 内部强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4 外部强制对流传热流体横掠单管、球体及管束的实验关联式6.5大空间与有限空间内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6 射流冲击传热的实验关联式7 相变对流传热7.1凝结传热的模式7.2膜状凝结分析解及计算关联式7.3 膜状

3、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7.4 沸腾传热的模式7.5 大容器沸腾传热的实验关联式7.6 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化 7.7 热管简介8 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8.1 热辐射现象的基本概念8.2 黑体热辐射的基本定律8.3 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8.4 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与辐射关系8.5 太阳与环境辐射9 辐射传热的计算9.1 辐射传热的角系数9.2 两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9.3 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9.4 气体辐射的特点及计算9.5 辐射传热的控制(强化与削弱)9.6 综合传热问题分析10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计算10.2 换热器的类型10.3 换热器中传热

4、过程平均温差的计算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设计10.5 热量传递过程的控制(强化与削弱)11 传质学简介11.1 质扩散与斐克定律11.2 对流传质及表面传质系数一、绪论1.1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科学技术和工程上的应用 P11.1.1传热学的研究内容传热学就是研究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规律的科学。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凡是有温差存在的地方,就有热能自发的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1.1.2传热学中的连续介质假定传热学的连续介质假定:将物体中的温度,密度,速度,压力等物理参数都是空间的连续函数。1.1.3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的关系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的区别:工程热力学是研究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其中不

5、存在温度差和压力差,而传热学研究的就是温度和压力的差别。工程热力学不关注时间参数,而传热学与时间密切相关,关注单位时间里传递多少内能。1.1.4传热学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的应用(1)强化传热(2)削弱传热(3)温度控制1.2吸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P4热传导,热对流,热扩散1.2.1热传导热传导:物体各个部分不发生位移时,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过程,简称导热。1.2.2热对流热对流:流体的宏观流动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混掺导致的热量传递过程1.2.3热辐射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热辐射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P12传热过程:热量由壁面

6、一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为传热过程。1.3.1传热方程式从热流体到壁面高温侧的热量传递1.3.2传热热阻l/(Ak)1.4 传热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 P151.4.1传热学发展简史1.4.2世纪后半叶的近代发展1.4.3传热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测定2理论分析3数值模拟补充知识传热学: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规律的科学。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自从焦耳以无以辩驳的精确实验结果证明机械能、电能、内能之间的转化满足守恒关系之后,人们就认为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的基本规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克劳修斯表述: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但不

7、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开尔文-普朗克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熵表述随时间进行,一个孤立体系中的熵总是不会减少。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或者绝对零度(T=0K即-273.15)不可达到。二、稳态热传导2.1 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 P332.1.1各类物体导热机理2.1.2温度场等温面:同一瞬间相同温度的各个点连成的面成为等温面。等温线:在任何一个二维的截面上等温面表现为等温线。2.1.3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在导热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界面的导热量,正比于垂直该截面方向上的

8、温度变化率和截面面积,而热量传递的方向则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2.1.4导热系数2.1.5工程导热材料一般分类2.2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P4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定律来建立物体中的温度场应当满足的变化关系式,称为导热微分方程。导热微分方程是所有导热物体的温度场都应满足的通用方程,对于各个具体的问题,还必须规定相应的时间和边界条件,称为定解条件。导热微分方程及相应的定解条件构成了一个导热问题完整的数学描写。2.2.1导热微分方程描写导热过程共性的数学表达式 2.2.2定解条件第一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称为第一类边界条件第二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称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9、第三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及周围流体的温度t,称为第三类边界条件。2.2.3热扩散率的物理意义以物体受热升温的情况为例作为分析。在物体受热升温的非稳态导热过程中,进入物体的热量沿途不断地被吸收而当地温度升高,此过程持续到内部各点温度全部扯平为止。a=/pc2.2.4傅里叶定律及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基于热扰动的传递速度是无限大的假定之上的,对一般工程技术中发生的非稳态导热问题,热流密度不是很高,过程作用的时间足够长,过程发生的尺度也足够大不适用情况:(1)导热物体温度接近0 K(2)当过程的作用时间极短(3)当过程发生的空间尺度极小2.3 典型一维稳态导热问题

10、分析解 P46一维导热:物体温度仅在一个方向变化2.3.1通过平壁的导热1单层平壁2多层平壁2.3.2通过圆筒壁的导热1单层圆筒壁2多层圆筒壁2.2.3通过球壳的导热2.3.4带第二类,第三类边界条件的一维导热问题 以电熨斗底板为例2.3.5变截面或变导热系数的一维问题2.4 通过肋片导热 P57肋片是依附于基础表面上的扩展面,+通过肋片,有效的增加换热面积2.4.1通过等截面直肋的导热(1)物理模型。将所研究的问题简化为一维稳态导热问题(2)数学描写。(3)分析求解。(4)解的应用2.4.2肋效率与肋面总效率(1)等截面直肋的效率。P62几个公式(2)其他形状肋片的效率。P63几个公式2.4

11、.3肋片的选用与最小重量肋片肋片增大了导热面积但是同时增加了导热阻力,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大小。2.4.4接触热阻肋片与管子接触会有空隙,这就是附加的接触热阻。2.5 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 P70上述问题都是讨论一维无内热源的导热问题。2.5.1具有内热源的平板导热2.5.2具有内热源的圆柱体导热2.6 多稳态导热的求解 P762.6.1稳态导热问题求解方法简述(1)分析解法。分离变量法,积分法。(2)数值解法。通过计算机获得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方法。(3)模拟方法。通过电势的传递规律进行研究2.6.2计算导热量的形状因子法形状因子法:通过平壁、圆筒壁、球壁及其他变截面以为问题导热量的计算式总结

12、出一个方程:2.6.3求解稳态导热分离变量法举例三、非稳态热传导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P112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导热过程称为非稳态导热。根据物体温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特性。3.1.1 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类型根据物体温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特性可以分两类:1、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趋近于恒定值;2、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本书不讨论周期性非稳态导热。3.1.2导热微分方程解的唯一性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式连同初始条件以及边界条件,完整的描写了一个特定的非稳态导热问题。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求解,实质上是规定的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下求解导热微分方程式。3.1.3第三类边界条件下Bi

13、数对平板中温度分布的影响无量纲数一般被称为特征数,习惯上又被称为准则数。3.2零维问题的分析法集中参数法 P117当固体内部导热热阻远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任何时刻固体内部的温度都趋于一致,以致可以认为整个固体在同一瞬间均处于同一温度下。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分析方法称为集中参数法。比如测量变化着的温度的热电偶。3.2.1集中参数法温度场分析解各个公式P1183.2.2导热量计算式、时间常数与傅里叶数1导热量计算公式。2 时间常数。3 傅里叶数的物理意义。傅里叶数Fo,意义为两个时间间隔相除得到的无量纲时间。3.2.3集中参数法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举例当Bi很小时可以采用集中参数法。小于

14、等于0.13.3 典型一维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 P123所谓的一维,是指:对平板,温度仅延厚度方向变化;对圆柱和球体,温度仅沿半径方向变化。3.3.1三种几何形状物体的温度场分析解1平板2圆柱3球3.3.2非稳态导热正规状况阶段分析解的简化1非稳态导热正规状况阶段的物理概念与数学含义2正规状况阶段三个分析解的简化表达式3一段时间间隔内所传导的热量计算式3.3.3非稳态导热正规状况阶段的工程计算方法1图线法2近似拟合公式法3.3.4分析解应用范围的推广及Fo、Bi对过程影响的讨论3.4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 P133半无限大物体是指向上下无限延伸,并且在每一个与x坐标垂直的界面物体的温度都

15、相等。可以看做是一维平板的一种特殊情况。3.4.1三种边界条件下半无限大物体温度场的分析解这种状况的三类边界条件1温度突然变化到tw,并保持恒定2受到恒定的热流密度加热3与温度为t无穷的流体进行热交换3.4.2导热量计算式P1353.4.3分析解的讨论3.5 简单几何形状物体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 P138在多维导热问题中,几种简单几何形状物体的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可以用几个相应的一维非稳态导热分析解相乘得出,成为乘积解法。3.5.1获得无量纲温度场的乘积解法P1383.5.2二维问题的证明P1403.5.3导热量的计算P142四、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P1624.1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

16、本思想 P1624.1.1基本思想对物理问题进行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把原来在时间空间坐标系中的连续的物理量的场,如导热物体的温度场,用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值的代数方程,来获得离散点上被求的物理量的值,。这些离散点上的被求物理量的值的集合成为该物理量的数值解。4.1.2导热问题数值求解基本步骤1建立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2区域离散化3建立节点物理量的代数方程4设立迭代初场5求解代数方程组4.2 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 P165建立节点离散方程的方法有泰勒级数展开法,及热平衡法两种。4.2.1泰勒级数展开法4.2.2热平衡法对每个节点所代表的

17、元体用傅里叶导热定律直接写出其能量表达式。4.3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 P 1674.3.1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第一类边界问题直接求解,二三类则补充相应的未知量的代数方程(如温度)4.3.2处理不规则区域的阶梯型逼近法当计算区域中出现曲线边界或者倾斜的边界时,常常用阶梯型折线代替真实边界,然后再用上述方法建立离散方程。4.3.3求解代数方程的迭代法直接解法:通过有限次运算获得代数方程的精确解方法。迭代法:在迭代法中先对要计算的场做出假设,在迭代计算过程中不断改进,直到计算前的假定值与计算后的结果相差小到允许值为止。1高斯-赛德尔迭代法2迭代过程是否以收敛的依据3迭代过程能否收敛的判据4

18、.4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P 174非稳态导热与稳态导热的主要差别在于控制方程多了一个非稳态项,而其扩散项的离散方法和稳态导热一样的。4.4.1时间-空间区域的离散化4.4.2一维平板非稳态导热的显示格式4.4.3非稳态导热方程的隐式格式4.4.4边界节点的离散方程4.4.5一维平板非稳态导热显示格式离散方程组及稳定分析五、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P1975.1 对流传热概况5.1.1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1流体流动起因2流体有无相变3流体的流动状态4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5流体的物理性质5.1.2对流传热现象的分类1有相变(1)混合对流(2)强制对流内部流动A圆管内强制对流传热B其它形状截面管道内

19、的对流传热外部流动A外掠平板的对流传热B外掠单根圆管的对流传热C外掠圆管管束的对流传热D外掠其他截面形状柱体的对流传热E射流冲击传热(3)自然对流大空间自然对流有限空间自然对流2无相变(1)沸腾传热大容器沸腾管内沸腾(2)凝结传热管外凝结管内凝结5.1.3对流传热的研究方法1分析法2实验法3比拟法4数值法5.1.4如何从解得的温度场来计算表面传热系数5.2 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对流问题完整的数学描写包括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以及定解条件,牵着包括质量守恒,动量守恒以及能量守恒这三大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5.2.1运动流体能量方程的推导1简化假设2微元体能量收支平衡的分析3几点讨论5.2.2对流传

20、热问题完整的数学描写1控制方程式2定解条件5.3 边界层型对流问题的数学描写5.3.1流动边界层及其厚度的定义1流动边界层及其厚度的定义2流动边界层内流态3流动边界层内的动量方程5.3.2热边界层及热边界层能量方程1热边界层及厚度定义2热边界层内的能量方程5.3.3二维、稳态边界层型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述5.4 流体外掠平板传热层流分析解及比拟理论5.4.1流体外掠等温平板传热的层流分析解5.4.2特征数方程努赛尔数Nu5.4.3普朗特数的物理意义普朗特数表征了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的相对大小。5.4.4比拟理论的基本思想比拟理论:利用两个不同物理现象之间在控制方程方面的类似性,通过测定其中一种

21、现象的规律而获得另一种现象的基本关系的方法。如测电流推断热流。5.4.5比拟理论的应用六、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1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6.1.1物理现象相似的定义6.1.2 相似原理的基本内容6.1.3导出相似特征数的两种方法6.2 相似原理的应用6.2.1应用相似原理指导实验的安排及试验数据的整理6.2.2应用相似原理指导模化实验6.2.3应用特征数方程应注意之点6.2.4对实验关联式准确性的正确认识6.3 内部强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3.1管槽内强制对流流动与换热的一些特点6.3.2管槽内湍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6.3.3管槽内层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6.3.4微细尺度通道内的流动与

22、传热及纳米流体传热简介6.4 外部强制对流传热流体横掠单管、球体及管束的实验关联式6.4.1流体横掠单管的实验结果6.4.2流体外掠球体的实验结果6.4.3流体横掠管束的实验结果6.5大空间与有限空间内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5.1自然对流传热现象的特点6.5.2自然对流传热的控制方程与相似特征数6.5.3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5.4有限空间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5.5混合对流简介6.6 射流冲击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6.1单个圆喷嘴射流的流场结构及局部换热强度的分布特点6.6.2单个圆喷嘴射流平均传热特性的实验关联式6.6.3单个狭缝喷嘴射流平均传热特性的实验关联式七、

23、相变对流传热7.1凝结传热的模式7.1.1珠状凝结与膜状凝结7.1.2凝结液构成了蒸汽与壁面间的主要热阻7.1.3膜状凝结是工程设计的依据7.2膜状凝结分析解及计算关联式.7.2.1努赛尔的蒸汽层流膜状凝结分析解7.2.2竖直管与水平管的比较及实验验证7.2.3湍流膜状凝结7.3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7.3.1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7.3.2膜状凝结的强化原则和技术7.4 沸腾传热的模式7.4.1大容器饱和沸腾的三个区域7.4.2临界热流密度机器工程意义7.4.3气泡动力学简介7.5 大容器沸腾传热的实验关联式7.5.1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的无量纲关联式7.5.2大容器饱和沸腾临界热负荷计

24、算式7.5.3大容器饱和液体膜态沸腾传热计算7.6 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化 7.6.1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7.6.2强化沸腾传热的原则技术7.7 热管简介7.7.1热管的工作原理7.7.2热管壳体材料与工质之间的相容性7.7.3热管中各个传递环节的热阻分析八、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8.1 热辐射现象的基本概念8.1.1辐射定义及区别于导热对流的特点8.1.2从电磁波角度描述热辐射的特性8.2 黑体热辐射的基本定律8.2.1斯忒潘玻耳兹曼定律8.2.2普朗克定律8.2.3兰贝特定律8.3 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8.3.1实际物体的辐射力8.3.2实际物体的光谱辐射力8.3.3实际物体的定向辐射

25、强度8.4 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与辐射关系8.4.1实际物体的吸收比8.4.2灰体的概念及其工程应用8.4.3吸收比与发射率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8.4.4温室效应8.5 太阳与环境辐射8.5.1太阳常数8.5.2太阳能闯过大气层时的削弱8.5.3环境辐射8.5.4部分物体对太阳能的吸收比九、辐射传热的计算9.1 辐射传热的角系数9.1.1角系数的定义及计算假定9.1.2角系数的性质9.1.3角系数的计算方法9.2 两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9.2.1封闭腔模型及黑体表面组成的封闭腔9.2.2有效辐射9.2.3两个漫灰表面组成的封闭腔的辐射传热9.3 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9.3.1两表面化热系统的

26、辐射网格9.3.2多表面封闭系统网格法求解的实施步骤9.3.3三表面封闭系统的两种特殊情形9.3.4多表面封闭系统辐射传热计算的几点说明9.4 气体辐射的特点及计算9.4.1气体辐射的特点9.4.2光谱辐射能在气层中的定向传递9.4.3平均射线程长的计算9.4.4水蒸气,二氧化碳发射率,吸收比的经验确定突显9.4.5气体与黑体包壳间的辐射传热计算9.5 辐射传热的控制(强化与削弱)9.5.1控制物体表面间的辐射传热方法9.5.2遮热板的原理及其应用9.6 综合传热问题分析9.6.1测定炉膛辐射热流密度简易方法的原理分析9.6.2遮热罩抽气式热电偶为什么能减少气体温度的测量误差9.6.3辐射传热

27、系数十、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计算10.1.1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计算10.1.2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计算10.1.3通过肋壁的传热过程计算10.1.4临界热绝缘直径10.2 换热器的类型10.2.1换热器的分类10.2.2间壁式换热器的主要形式10.2.3提高换热器紧凑型的途径10.3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平均温差的计算10.3.1简单顺、逆流换热器的平均温差计算10.3.2其他复杂布置时平均温差计算10.3.3不同流动布置形式的比较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设计10.4.1两种类型的设计和两种设计方法10.4.2换热器热设计平均温差法10.4.3换热器热设计的效能传热单元数法10.4.4换热器的污垢热阻10.4.5关于换热器的补充说明10.5 热量传递过程的控制(强化与削弱)10.5.1强化传热问题概说10.5.2强化传热技术分类10.5.3强化单相对流传热技术理论进一步探讨10.5.4热阻分离法10.5.5隔热保温技术十一、传质学简介11.1 质扩散与斐克定律11.1.1混合浓度的表示方法11.1.2质扩散菲克定律及典型扩散过程11.2 对流传质及表面传质系数11.2.1对流传质表面传质系数11.2.2对流传热与传质的类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