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48.11KB ,
资源ID:80272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272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数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数学.docx

1、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数学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中学数学2008年第1期目录2008年第2期目录2008年第3期目录2008年第4期目录2008年第5期目录2008年第6期目录2008年第1期目录【专家论坛】1、 谈概率与统计(概率篇中)/张饴慈摘要: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内容进入中学数学已有一段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并不是很到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也与预期有所偏离。本文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课标组专家张饴慈教授撰写,旨在对概率和统计本质的理解和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教学目的进行介绍。本期刊登的是概率部分的第二部分。【新课程研究专题】2、 说探究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胡南,金玲摘要:

2、本文例说了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研究中,探究学习的四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针对不同形式的特点初步探讨了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应对的策略与方法。【风采展示】3、北京二中数学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本刊编辑部4、教学案例: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邱松摘要:本案例的设计以理解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概念作为重点和难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注重了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实现原有认知结构的顺应和迁移。5、教学案例: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赵中华摘要:本案例的整体设想是设计一个合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学生已有的二面角的概念、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等知识,让学生

3、对用向量工具解决某些二面角问题时的优势有所体会。本案例使用的是体验式教学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6、教学设计:应用导数求参数取值范围/燕轶摘要:本文是“应用导数求参数取值范围”一课的教学设计。“应用导数求参数取值范围”是高三复习第二轮的复习课,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知识纵向的顺序复习,使学生建立导数知识的知识结构体系。7、教学设计:求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庄肃钦摘要:本文是“求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一课的教学设计。本课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掌握求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基本方法,并以正方体中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为载体,通过学生的思考

4、、练习、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8、分形及其Mathematica软件绘制实现/姜则善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实例介绍了一些作者的亲身经验。9、对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认识与探讨/武建荣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分形的一些知识及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软件给出了两种分形实例-koch曲线,sierpinski地毯。【理论探索】10、运用网络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赵建波摘要: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人们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网络资源功能的开发与利用。设计合理高效的数学网络课,实现计算机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5、成为当前我们高中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本堂课比较抽象的数学课函数的图象,原本枯燥乏味、苦涩难咽,而且更因为抽象难懂是学生对此类知识失去兴趣,借助网络和多媒体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收到了不错的效果。11、如何在数学课堂上体现多媒体技术工具性的思考/南建朋摘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一切的教学手段的利用,只是为了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也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地位早就得到了准确的定位: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

6、具!于是,如何最充分的发挥其工具性作用,便是教师备课时最需要思考与课堂上最应该把握之事。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比较,阐述了新时期下数学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黑板的信息强化与解题示范功能,更明确指出了课件的使用只应该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数学问题或教学矛盾时使用,课件的使用只是为了辅助教学。12、信息技术下数学教学模式的架构/张小凯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紧密结合,深刻地改变着数学教学的方式.本文论述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新模式的架构,提出了几种架构模式,以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操作实践等过程变得具体而清

7、晰,数学思维的目的性更强,数学推理的逻辑基础更加稳固,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自我求证过程中实现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整合实例】13、五巧板与勾股定理/吴利萍等摘要:本案例包括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成果等内容。教师采用课前单任务主题探究的模式:围绕一个主题布置单个任务,所有学习小组分任务相同、班级交流后,课堂交流后,能够在纵向向层面,让学生深入的去获取理解知识。很有交流和借鉴的价值。14、统计图的选择/刘景蔚等摘要:本案例为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统计图的选择.本课采用课堂即时探究模式: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学生即时的在网上获取信息,然后加工信息,形成作品,锻炼了学生的即时信息处

8、理能力。【课件交流】15、掷骰子试验/史艳华摘要:本课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概率实验,体现了计算机在进行高速重复运算方面的优势,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显示各项数据,有着很强的交互性和操作性。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技术功底。16、函数的奇偶性/王有增摘要:在函数的学习中,数形结合是需要被强调的一个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反复体会从数到形,从形到数的转化过程,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都是有利的。本课件从这个角度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价值。17、二面角/黄焕新摘要:本课件适用于高中数学课堂的辅助教学。既可供教师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供学生单机使用,帮助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学习。件运用了大量的图

9、片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等概念。体现多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多、生动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感性认识,为重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18、只含二次项的二次函数图象/常运虎摘要:这是一个用PowerPoint制作的绘制“只含二次项的二次函数”图象的教学素材,可以反应出二次项系数a对函数图象的影响。使用时须打开PowerPoint的宏功能。19、生活中的旋转/冯英永摘要:本课件通过动画形象的展示旋转的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旋转的相关概念。20、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罗香红摘要:本课件运用动态手段展示图形的放缩,直观的反映位似图形的性质

10、,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姜飞翔摘要:本课件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对称,将数学分析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点。22、数据表与扇形统计图/巫和邦摘要:本素材可以在已输入数据的情况下自动生成相应的扇型统计图,使扇型统计图的特点变得一目了然。23、三角函数图象变换/吕杨春摘要:本动画是由几何画板制作的正弦函数复合变换的课件,反应了参数及变换次序对图象的影响。【高三复习】24、2007年北京市数学高考试题全析(二)/关闳等摘要:本文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头,由16位教师对2007年北京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说明,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

11、析,并再此基础上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具有很高的借鉴参考价值。本期开始刊登计算题的部分。25、2007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的特点与解析/黄栈谊摘要:2007年广东省新课程改革后首次的高考数学遵循“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材,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命题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26、2006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选择题(网络试卷)/刘清摘要:本课件为2006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选择题的网络试卷,

12、可自动判断正误,并包含对试题的分析点评,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使用。【多媒体题】27、中考中的网格问题/徐晓义摘要:本文介绍了2004年至2006年河北省中考中出现的网格问题,并辅以动化解析说明。28、200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0题的探究和拓展/刘清摘要:这是2007年高考江苏卷数学第10题的多媒体题,不但对该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更将里面的基本规律由特殊情形推广到了一般情形。29、2006高考数学试题陕西卷第21题/李存保摘要:本作品为2006年高考陕西卷数学第21题的多媒体题。【教学研讨】30、“举三反一”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袁竞成摘要:本文是重庆市涪陵五中开展“举三反一”教学模式研

13、究的成果论文。在这项研究中,参与教师的研究方案科学、严谨,研究工作细致扎实,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对“举三反一”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得出了有价值的成果。31、“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田明摘要: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学习是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数形结合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本文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去认识所学的内容,不但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而且可以提高观察、比较、概括等能力的发展。32、数形结合在函数中的应用/步志刚摘要:在函数内容的学习中,“数形结合”是一种学生应掌握的重要数学思想方

14、法。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例题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在解函数问题时的使用技巧和独特作用。33、关于二次函数的探究性学习/李存保摘要: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更为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锥曲线等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作者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平台,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进而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技术漫谈】34、利用PowerPoint制作函数演示课件/陈东倾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PowerPoint制作“正弦型函数”演示课件的过程及其演示效果。35、浅析任意三角形或四边形铺地板积件功能的实现/巫和邦摘要

15、:本文介绍了任意三角形或四边形铺地板积件设计思路和制作技巧。任意三角形或四边形铺地板的交互功能比较多,比如修改图形形状、点击拖动鼠标删除多个图形、按住按钮连续执行函数等等。本文通过定义一个函数实现了这种功能。【编读往来】36、郑重声明/本刊编辑部37、2007年度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优秀作品评选结果揭晓/本刊编辑部【专题报道】38、优化教学手段发展学习能力/李长文返回顶部2008年第2期目录 【专家论坛】 1、谈谈概率与统计(概率篇 下)/张饴慈 摘要: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内容进入中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并不是很到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也与预期有所偏离。本文

16、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课标组专家张饴慈教授撰写,旨在对概率和统计本质的理解和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教学目的进行介绍。本期刊登的是概率部分的第二部分。【新课程研究专题 】2、“函数的零点”在高中数学中所处地位的分析/王建民摘要:函数的零点是新课程标准中数学1模块的内容,与旧教学大纲相比属于新增内容。本刊主编特级教师王建民老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上,讲解函数的零点这一内容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所处的地位,并对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这部分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3、二分法详解/李志军 摘要:二分法是“函数的零点”内容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既联系到函数、方程,又是数学3

17、模块中算法初步内容的前导。本文介绍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内容,供老师们参考。【风采展示】 4、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数学教学成果展示/本刊编辑部摘要:北京十二中原为北京市丰台区的唯一一所市级重点中学,现为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北京十二中无论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还是教育理念、教学成效方面都已成为北京市的一流名校。5、圆锥曲线间的相互变换/李有毅摘要:本作品是“圆锥曲线间的相互变换”一课的教学设计。该节课是高二圆锥曲线的一堂专题研究课:使学生将各种圆锥曲线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熟练应用常用的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本节课以问题教学的形式,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达到

18、预设的教学目的。6、解斜三角形/刘荣琴摘要:本作品是“解斜三角形”一节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作者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寻找答案。7、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樊建先摘要:本案例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课题思想指导下的研究成果。本课中,授课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作为引导,通过师生对问题的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将锐角的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的情形。8、指数函数/张燕春摘要:本案例是“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学习过指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函

19、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并且为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作好准备。9、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樊建先,李有毅摘要: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针对现阶段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从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出发,依据现代教学论,通过理论探究与实践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景师生共同探究揭示问题本质总结引申反思。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的双向协作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尤其是在新的情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引领中学数学

20、课堂教学。10、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探究能力/郑拴平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本文列举了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常用的一些方式,综合的运用这些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各种不同情境的能力。11、二次函数系数转换与最值求法/赵维悦 摘要:二次函数问题,是高中数学中内容最丰富,方法最多样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并讨论了二次函数系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系数转换的方法.【理论探索】 12、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教学实践体会/何棋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对教学观念、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21、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数学实验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探究学习情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合作学习空间;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本文通过实例综合阐述了多种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方式,对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整合实例】 13、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陈锦平摘要:本案例是新课标数学3模块算法初步中的“秦九韶算法”一课。算法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新增内容,不少数学老师对此感到有困难。本课中陈甦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算法的精髓

22、,引导学生探究算法的形成过程,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本课荣获2007年全国中小学新课程多媒体教学案例评选一等奖,有很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14、几何体的最值/袁竞成 摘要:本案例中,作者以“如何切割正方形钢板得到最大容积”为课题,引导学生对几何体的体积进行探究。教师通过让学生计算和比较多种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节课的设计新颖,发挥了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对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认识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课件交流】 15、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杨宏军摘要:本课件以圆和点、线的位置关系的复习入手,通过“日食”的实例引入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为基础进行教学。

23、课件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进而以数量关系探讨各种位置关系间的性质,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16、函数图象的变换/桂艳红摘要:本课件用于显示函数的8种基本变换,动态、形象的展示了函数变换与函数图象的平移、对称、翻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在函数中的价值。17、线面、面面位置关系/范章元摘要:本课件通过图形展示立体几何中线面、面面的平行位置关系,通过颜色区分使相关的图形元素更清晰的表现出来,同时图形也更具有立体感。对提升学生的空间感和识图能力很有帮助。18、算法案例最大公约数(修改)/刘清摘要:本课件展示了用辗转相除法计算最大公约数的算法步骤和流程图,并利用Flash的程序功

24、能对算法加以实现,可计算任意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19、圆线点的位置关系/赵春雷,赵志红摘要:本素材可以演示圆与圆、圆与直线、圆与点之间的各种位置关系。本素材允许教师自行设定圆的半径和图形位置,具有较高的交互性,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灵活特点。此素材也可由学生操作,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20、探究性活动:镶嵌/张银萍摘要:本课件中大量使用动画演示图形的镶嵌,直观明了,发挥了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课件采用直观的图形和抽象的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镶嵌本后数学本质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数学中的美感。21、图形的平移/姜飞翔摘要:本课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运用动画展现平移的特点和性质,使平移的过程

25、变得直观。同时课件也体现了数学问题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特点,符合课程标准中的要求。22、三角形的“三心”/桂艳红摘要:本课件演示了三角形的重心、内心、垂心的定义和做法,用于教学实践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3、有理数的加法自测/常运虎 摘要:本课件可以随机出现所选范围内的加法试题,并能自动判断结果的正误。本课件可以用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测试,有助于初学代数的学生掌握和熟悉带负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运行本课件时,需要启用PowerPoint中的“宏”。【几何画板】 24、通过圆的性质探索圆锥曲线中作切线的快捷方法/宋书华,王新敞摘要:本作品介绍了圆锥曲线作切线的简

26、单方法、易操作,在作图中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应进行推广. 并按照这个方法完成了圆锥曲线的切线及其作图原理几何画板课件.25、与两定圆均相切的动圆圆心轨迹/江玉军摘要:本课件中讨论了与两个定圆相切的动圆圆心轨迹。课件中分别讨论了动圆与两定圆均内切、均外切、一外切一内切的三中情形。在使用此课件时,可调整定圆的位置,得到不同的圆心轨迹。26、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江玉军摘要:本课件运用几何画板展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将静态图片与动态投影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制作技巧。27、椭圆及其方程的研究/赵海龙 摘要:本课件运用动画方式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运用几何画板的“跟踪功能”,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动态轨迹,

27、体现出了课件的价值。学生通过体验方程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逐渐理解数形结合的想,掌握解析几何的本质。【高三复习】 28、2007年北京市数学高考试题全析(三)/关闳等摘要:本文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头,由16位教师对2007年北京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说明,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再此基础上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具有很高的借鉴参考价值。本期继续刊登计算题的部分。29、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数学)解读/王建民摘要:本刊主编王建民老师对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数学)进行解读,对高考中知识、能力的要求和第二论复习的要点进行分析,并以辅以例题说明。

28、30、“导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谭渊 摘要:在导数一章里,隐含着很多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和总结出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学习导数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导数一章里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总结。【多媒体题】 31、2007年高考全国()卷数学文科第22题/李存保摘要:本作品为2007年高考全国I卷数学第22题的多媒体题。本题为文科试卷最后一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能否综合运用坐标法处理几何问题。32、2007年高考湖北卷数学理科第18题/郭惠英摘要:本作品是2007年高考湖北卷数学理科第18题的多媒体题,通过动画对该题的解法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几何解法和向量解法两种思路。33、2007年高考湖南卷数学理

29、科第18题/吕为民 摘要:本作品为高考湖南卷数学理科第18题的多媒体题。本题运用动画分析题目所给的几何条件,将题目中所给出的动态过程清晰的展现出来。【教学研讨】 34、一道例题的探究与反思/顾立佳摘要:本文讲述了作者在上“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是遇到的一个小插曲。作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及时抓住偶然出现的契机,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个性,进而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35、对数函数/崔平社摘要:本作品是“对数函数”一节的教学设计,作者在学生学过指数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反函数引入对数函数并研究对数函数的相关性质,展现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有利于学生

30、用联系的观点去理解知识。36、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陈东倾 摘要:本作品是“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作者在学生学过抛物线的概念后,让学生通过类比双曲线的方式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发现抛物线的相关性质。作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电脑的直观、动感等优势,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7、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刘荣锋摘要:本作品是“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设计,作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通过学生已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知识。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作者通过几何画板创设情景,演示各种二元二次方程所对应的曲线,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8、平面图形的镶嵌设计的探究/

31、骆文娟 摘要:本作品是“平面图形的镶嵌设计的探究”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是一堂探索活动课,通过对六种平面几何图形的镶嵌设计的探究活动,体现出数学实验与论证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精心设计的PPT动画和几何画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验活动中,提供一些资源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技术漫谈】 39、精通PowerPoint公式编辑/翁永平摘要:本文介绍在PowerPoint中灵活使用公式编辑器的一些技巧,对数学教师做好PPT课件很有帮助。40、在Flash8中实现幻灯片效果/杨淑芬,曹郑凯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在Flash中实现幻灯片效果,及如何做出简洁漂亮易用的模板和艺术字。41、Hypersnap-DX一款让文章增色的软件/董华,胡小蒙42、图表幻灯片的制作技巧/刘锋返回顶部2008年第3期目录 【专家论坛】 1、谈谈概率与统计(统计篇上)/张饴慈 摘要: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内容进入中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并不是很到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也与预期有所偏离。本文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课标组专家张饴慈教授撰写,旨在对概率和统计本质的理解和这部分内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