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0.14KB ,
资源ID:80180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180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皖江城市带发展问题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皖江城市带发展问题研究.docx

1、皖江城市带发展问题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年论文论文题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姓 名 江安庆 学 号 109104099 所在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102班 指导教师 李光英 日 期 2012年6月25日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统计显示,1978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然而,快速的发展带来了地区经济差距的日益拉大,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特殊的开放政策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国家对西部实行“西部大开发”,对东北实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

2、兴计划”,一度导致中部区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与其他地区。出现了“中部塌陷”现象,为此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随着近年来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不断攀升,东部地区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移有待升级或转移。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设施基本健全,交通网络不断延伸,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不断显现,已经具备了承接产业的条件。 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决策,对中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安徽省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如何在新规划的框架里协调,快速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

3、求,实行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皖江城市带总体概况,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历史机遇及产业转移的现状。然后,再研究示范区发展的问题,找出制约示范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最后,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促进示范区快速发展的方法。为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而做出贡献。关键字:皖江城市带; 产业转移;产业现状; 问题; 对策;目 录中文摘要 目 录 1 引言2 背景2.1改革开放的成果 2.2时间的机遇2.3良好的基础条件 3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3.1区位优势 3.2资源优势 3.3劳动力优势 3.4工业发展基 3.5市场优势4

4、 产业现状4.1政策体系不断完善4.2集中区日益成熟4.3承接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加快 4.4转移拉动效益日益显现 5 产业转移的问题5.1产业转移区域粘性制约5.2产业综合配套优势不足5.3 集中区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6.1 坚持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 6.2 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 6.3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 6.4 加大宣传推介,改善产业承接软环境 6.5 政策激励和财政投入方面的策略 6.6金融方面的策略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皖江城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一.引言 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5、国内外资本都看好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近几年,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利用外资增速达4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利用的省外境内资金55%来自长三角。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安徽沿江九个城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构成皖江城市带,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这是迄今全国惟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本文将对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和如何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探索分析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的背景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东,

6、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三十年间,东部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给予的对外开放政策,东部沿海地区在吸引,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等方面做到了极致,实现 了飞跃式的发展。近些年,随着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东部地区一小儿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东部沿海高 梯度地区面临着产业结构化,调整的问题,需要将一些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向中西部的低梯度地区转移。 2.2, 2008年胡锦涛主席来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与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跟据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7、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想,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要求皖江城市带为家级示范区,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充分用八百里皖江的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良好的工业基础等多方有利因素使更好的承接东部的企业转移,也是安徽融入泛长三角必经之路。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2.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着力推进皖江开发开放,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为设立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2

8、008年,这个区域以全省45%的人口,创造了66%经济总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同时,在20052008年期间,皖江九市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年均增长达65%;2008年达到了2163.9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占55%;而在2009年1-10月份,安徽全省利用长三角的资金1000万以上的项目共8821个,投资总额9282.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12亿元,同比增长56.9%。皖江城市带显然已经成为长三角联系最为密切,承接产业转移较多的区域之一。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连结中西部,战略定位是: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

9、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经济总量大幅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升华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带动安徽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以先进制造业好现 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3.1区位优势 与中部其他地区相比,皖江城市带地

10、处长江下游,长三角的西缘。东临长三角,接中原腹地,是华北与华南的过渡带,东部紧邻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两个经济大省,是长三角经济辐射的直接受益地区,在承接长三角的产业梯度转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皖江城市带的区位优势将会更加凸显。3.2资源优势 皖江城市带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突出表现为:水资源充沛,这为发展高耗水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总面积达到633万公顷,可开发利用潜力大,而且土地价格较低,减少了土地开发的成本;矿产资源充裕,铜、金、铁、硫、石灰岩和方解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赋存集中、便于开采,能有效缓长三角地区资源不足带来的压力。3.3

11、劳动力优势 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皖江地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成本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较低,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皖江地区的人均工资不仅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地区,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这虽然说明了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但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皖江地区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具有较大的成本潜力优势。3.4工业发展基础良好 皖江地区已经形成了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基础,具有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奇瑞、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断发展。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长期融合中,形成

12、了产业发展的共生圈,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合肥、芜湖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承接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的优势更加凸显。3.5市场优势 安徽省人口将近7000万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另外,安徽中间产品需求和技术需求市场广阔。安徽IT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加快,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愿望迫切,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作为国家启动内需的重点区域,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皖江城市带具有良好的创新传统和发展基础,其所受政策支持力度正不断

13、加大,载体逐步成形,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日益显现。4.1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仅是安徽的事,也是国家的事”。 从国家层面看:允许示范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先行先试,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等各方面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将加大对示范区的转支付力度,支持示范区的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法制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从省级层面看,支持力度也很强劲:一方面,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具体落实方案,从金融、土地、人才、环境、税费、社会事业等十个方面共40条进行部署(简称“皖江40条”), 如规定从2010年起连续6 年,每年安排不少

14、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集中区和示范区建设;合作园区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市、县留成部分,全额补贴给合作园区;全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留15% ,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区内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可有偿调剂等。另一方面,安徽省科技厅等五部门也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措施,围绕“加快产业技术升级”、“ 支持产业和技术同步转移”、“ 加大自主创新政策激励”等多个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如皖江示范区可复制“合芜蚌”优惠政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各项行政性收费的省、市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创新型企业所缴纳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3 年内全额奖励企业等。4.2 两大省管集中区将成为大规模

15、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东部沿海地区已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转移不仅规模大,而且对承接地产业集群及其配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较大面积的开发园区来承接。目前虽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拥有5 个国家级开发区和65个省级开发区,且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园区,但从总体来看,皖江城市带内现有开发区面积过小,基本不具备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因此,依据规划要求,“ 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 2010年6 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成立了分别以巢湖

16、市和县沈巷镇为核心的江北集中区和以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为核心的江南集中区两大省管集中区。两大集中区的建立和崛起,一方面将成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可看作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特区;另一方面还有望成为未来的两座滨江产业新城,是一个实践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地区。目前,两大集中区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4.3 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快 2010年上半年,皖江城市带承接省外投资项目共9627个,投资总额15052.8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68亿元,占全省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的75.5% ;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9755户,比2009年同期增加1720

17、户;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197 户,比2009年同期增长46% ;投资总额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74% ;注册资本6.45亿美元,同比增长95.4% 。其中外方认缴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50% 。从产业转移资金和项目的来源地看,主要是长三角地区,比例约占60% 左右;从承接的产业类别看,主要是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2010年14 月,皖江城市带1000万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在三次产业的分布分别为1.9% 、54.8% 、43.3% ;其中加工制造业吸纳省外资金701.8 亿元,同比增长53.6% ,占1000万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的45.7% ;房地产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9

18、6.4 亿元,同比增长71.2% ,占25.8% 。此外,第三产业利用省外资金也呈逐渐加快态势。4.4 承接产业转移的拉动效应日益显现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对安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2009年,皖江城市带土地面积7.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50万左右,地区生产总值6600.3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 、45.2% 和66% ;实现工业增加值2661.4 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3.2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6.3% 、74.3% 和64.78% ;工业化率达到44.5% ,高出全省2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占全省六成以上。2010

19、年上半年,皖江城市带生产总值3564.4 亿元,同比增长16.5%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1.1 亿元,同比增长26.8% ,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8.4% ;完成城镇固定投资3690.5 亿元,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6.9% ,同比增长35.4% ,增速位居全省三大区域之首。皖江城市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引领安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虽已扬帆起航,并取得一些成绩,但从整体来看,基于内外关系的统筹与协调,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面临诸多问题。5.1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的制约 在相同条件下,虽然经

20、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空间距离越近,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越大,具有区域相关性,但产业在原产地形成的多种关联性也会对产业转移产生阻力,即形成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毫无疑问,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会削弱产业转移的区域相关性,从而给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出新挑战。 5.1.1. 创新产业的转移存在区域粘性。由于创新产业需要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的人才支撑,而具备这些条件的区位是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在我国主要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基于创新产业的区位选择,产业转移具有向沿海地区集聚的倾向,而不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5.1.2. 成熟产业的转移也存在区域粘性。虽然成熟阶段的产业本身具

21、有向外转移的愿望,但受产业转移成本的约束,对于市场占有率高的成熟产业而言,基于区位选择的市场指向,若向外部转移,其机会成本较高;对于资本密集型的成熟产业而言,基于企业投资巨大、回收期长,若向外部转移,其沉没成本较高。同时,基于所在地的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研发水平、经济外向度、市场化程度,以及体制、机制和法制等环境因素影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不会忽视产业转移成本而贸然向外转移。 5.1.3. 区域行政壁垒同样会导致产业转移存在区域粘性。为追求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产业移出地政府往往会使用一些行政手段来阻碍那些应该也愿意向外部转移的企业,或要求那些非外迁不可的企业迁到本省欠发达地区。如浙江省

22、提出走重化工业化道路,鼓励浙商在本省投资制造业;江苏省很早就提出苏南支持苏北的区域发展战略等。5.2 产业综合配套优势不足的制约 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拥有马钢、芜湖奇瑞汽车、合肥江淮汽车、马鞍山星马汽车、铜陵有色、安庆石化、芜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现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虽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尚未形成综合配套优势。 5.2.1. 产业层次偏低。目前皖江城市带基本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2009年除合肥、芜湖、铜陵和马鞍山4 市工业化率较高外,巢湖、滁州和六安农业比重较大,一产比重都超过20% ,工业、服务业发展不快;安

23、庆、宣城和池州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比较单薄。 5.2. 2. 产业规模偏小。虽然皖江城市带拥有不少过百亿元产值的大企业,集中了全省80% 的汽车企业、83% 的钢铁企业、71% 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和92% 的家电生产企业,但产业的规模优势仍不凸显。在刚刚揭晓的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虽然有12家皖企(其中皖江城市带有9 家)入围,但100 强之内没有一家皖企的身影;位居安徽第一的马钢集团虽然以5467526 万元营业收入排在第108 位,但其营业收入也只相当于排名第一的中石化的3.9% ;即便与同行业排名最高的上海宝钢相比,也仅相当于宝钢的28%。 5.2.3

24、. 高新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缺乏。皖江城市带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资源初加工项目较多,高消耗、高污染、低层次产业项目仍占有一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根据制造业的“微笑曲线”原理,制造业的高附加值主要存在于前端的设计研发与后端的销售服务环节,而生产性服务业不足无疑制约制造业的升级和优化。 5.2.4. 产业特色不明显。区域之间的各种经济联系是以产业联系为载体,以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基础。皖江城市带部分地区的主导产业大体相似,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竞争多于协作。目前,合肥、滁州、芜湖3 市都同时将家电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芜湖、宣城、巢湖、马鞍山4 市

25、也都在大量生产水泥;合肥和芜湖2 市都在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和动漫产业。产业同构不仅加剧了区域间的无序竞争,形成新的重复建设,而且也阻碍着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 5.2.5. 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目前,皖江城市带仍处于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化过程中,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部分产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一些产业集群、企业集群的态势还处在成长阶段,尚未形成经济带和块状区,集聚效应不够明显。即便某些企业转移过来,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仍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因此,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这也使得转移来的企业难以在集群植

26、根。 5.3 两大省管集中区建设中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 5.3.1. 集中区建设充满挑战性。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探索了一些以“飞地经济”为主的模式,如承接地政府提供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转出地提供资本、技术和管理;园区经济产业链;三来一补等。但这些模式在为承接地带来经济总量和税收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粗放式增长、不平衡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和劳资关系恶化等诸多问题;如何借力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互动互融,承接产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互利互进,至今仍无更优的解决方案。两大集中区的建设不仅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挥着先行先试、率先示范的作用,而且肩负

27、着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探索创新产业承接模式的重任。虽然集中区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集中区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在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中找不到一个完整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这无疑使集中区建设充满挑战性。 集中区和示范区的关系,集中区和非集中区的关系,集中区管委会和所在地政府的关系,集中区和产业转出地的关系等。六、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皖江城市带要直挂云帆济沧海,就必须坚持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宣传推介,改善产业承接软环境。 6.1坚持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在

28、承接产业转移时,单纯依靠规划资金项目支持等优惠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要用足用活规划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权利,在体制机制、行政区划、跨区合作、优化产业发展、土地、价格、环保、电力、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应“大胆闯、大胆试”,鼓励创新,支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举措、新做法;提倡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做结论,鼓励和支持基层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 6.1.1. 以规划为蓝本,做足先行先试的文章。 5.3.2. 集中区建设面临要素瓶颈的制约。首先是如何解决集中区融资问题。集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按照园区开发规律,每平方公里的开发成本至少要投入34 亿元资金。据初步估算,

29、集中区仅基础设施一项就需要近百亿元。虽然“皖江40条”中规定,从2010年起连续6 年,安徽省每年安排不少于6 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集中区建设,但对于集中区建设所需巨额资金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其次是如何解决集中区建设用地问题。纵观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实无不表明,土地供应紧张已成为制约承接产业的突出瓶颈。虽然把“承载空间大,地质条件好,基本农田少,拆迁成本低”作为集中区选址的五大依据之一,但是在集中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优化土地存量和调整土地增量”的目标仍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 6.1.2. 集中区建设面临内外部关系的制约。两大集中区的建设现在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涉及到内外部多重关系。

30、这些关系协调成效如何不仅影响集中区建设的步伐,而且也关系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进程。首先是集中区内部关系的协调问题。比如,集中区内部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集中区内大规模承接的企业和内部中小企业的关系,集中区内部本土与外来人力资源的关等。其次是集中区外部关系的协调问题。比如,大凡国家批准改革试验的区域,当地政府无不在积极谋划,以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我们应当充分借鉴。作为省政府,既要对规划批复中的政策内容进行梳理,争取尽快落实,又要通过项目实施来争取新的政策优惠;对省各相关部门而言,不仅要开展对口协调,而且要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支持,落实相关政策。为此,可将支持政策分为两类,一类是各改革试验区共同享受的政策,如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这类政策只要给予一个国家层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