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50.11KB ,
资源ID:801141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114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护理学基础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护理学基础复习题.docx

1、护理学基础复习题第一章 环境【目的要求】1了解环境的定义、范围及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2掌握医院的物理环境的要求,熟悉医院的社会环境的内容。 第二章舒适与安全【教学目标】1. 了解舒适的含义,熟悉导致不舒适的原因及护理原则。2熟悉卧位的性质,掌握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和要求。3熟悉疼痛的概念、发生机制、原因。4. 掌握影响疼痛的因素、疼痛的护理5. 熟悉影响病人安全的常见因素。6了解保护具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第三章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目的要求】1熟悉医院感染的形成和类型。2掌握以下几个概念: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3掌握煮沸、压力蒸汽灭菌、紫外线消毒灭菌法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4

2、掌握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5熟悉乙醇、碘酊、含氯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新洁尔灭等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用法、注意事项。6了解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7了解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的原则、方法、效果监测。8熟悉洗手技术。9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及方法。10熟悉隔离病区的管理。11掌握隔离的原则。熟悉隔离的种类和措施。12熟悉各种隔离技术操作法及注意事项。13了解穿、脱隔离衣技术。 第四章 休息与活动【目的要求】1了解休息的意义、条件。2熟悉协助病人休息的措施。3熟悉睡眠的生理、需要、评估。4掌握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5了解活动的重要性、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6熟悉对病人活动的指

3、导,全范围关节活动的方法和概念。7了解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五章 饮食与营养【教学目标】1了解饮食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热能的单位、来源、供给量。2熟悉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来源。3熟悉医院饮食的种类。4掌握治疗饮食的适用范围和原则。5熟悉各种试验饮食的适用范围和方法。6了解营养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7熟悉鼻饲饮食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8了解要素饮食的概念、目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六章 排泄【教学目标】1了解大肠的结构和功能2熟悉排便活动的评估3掌握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的处理。熟悉粪便嵌塞、肠胀气病人的处理。4掌握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目的和操作要点。5熟悉小量不保留灌肠、口服

4、高渗溶液清洁肠道、保留灌肠灌肠、简易通便法、肛管排气法的目的和操作要点。6掌握以下概念: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灌肠法、肛管排气法、导尿术、尿潴留、尿失禁。7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8熟悉排尿活动的评估。9掌握排尿异常的护理。10掌握导尿术的目的及操作方法。 11熟悉留置导尿病人的处理。第七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教学目标】1掌握安全用药原则。2熟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3掌握处方常用外文缩写。4掌握安全注射原则。5熟悉吸入给药法的目的,掌握超声雾化吸入法的原理、目的、操作方法,熟悉手压式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的目的和操作方法。6掌握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的目的、部位、方法和注意

5、事项。7熟悉动脉注射的目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8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9熟悉链霉素、TAT、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掌握TAT脱敏注射法10了解细胞色素C、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11了解局部给药第八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教学目标】1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2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作用。3掌握周围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部位、操作步骤、注意事项。4熟悉颈外静脉输液法的定位方法。5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和时间的计算。6掌握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7掌握输液反应及其防治。8了解输液微粒污染及预防。9熟悉血液制品的种类及特点,熟悉血型和相容性检查。10掌握输血的目的、输血前准备、注意事项。11掌握输血反应

6、及其防治。12了解自体输血的应用范围。13掌握以下概念:静脉输液、输液微粒、静脉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溶血反应。第十二章 饮食与营养 一 .选择题 A1型题 1.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可引起佝偻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2.下列哪种维生素具有维持正常的夜视功能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E D.维生素B6 E.叶酸 3.维生素K的主要功能是 A.促进细胞发育成熟B.参与糖代谢C.改善微循环D.促进凝血功能E.抗氧化的作用 4.普通饮食的适用范围是 A.无发热和无消化道疾病者B.消化不良,术后恢复期阶段C.发热,体弱,消化道疾病D.病情

7、严重,吞咽困难,口腔疾病E.术后和急性消化道疾病者 5.下列哪项属于医院的基本饮食: A.高热量饮食B.高蛋白饮食C.低蛋白饮食D.低盐饮食E.流质饮食 6.管喂饮食时,胃管插入深度为 A.3035cm B.3540cm C.4550cm D.5055cm E.5560cm 7.以下哪种病人需高纤维素饮食 A.胃十二指肠溃疡恢复期的病人B.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 C.患腹泻,痢疾,慢性肠炎的病人D.糖尿病的病人 E.胃,肠,肛门手术的病人 8.采用潜血试验饮食的病人在试验期3日内,应禁食下列哪些食物 A.奶类食品B.猪肝绿色蔬菜C.黄豆制品D.白萝卜菜花E.西红柿土豆 9.李先生,35岁,

8、体温38度,口腔糜烂,自诉疼痛难忍。请根据李先生的病情,应给予哪种饮食: A.软食B.半流质饮食C.流食D.高热量饮食E.高蛋白饮食 10.氮质血症病人应选用下列哪种饮食 A.低盐饮食B.低蛋白饮食C.低脂肪饮食D.高脂肪饮食E.高热量饮食 11.选用低蛋白饮食的病人,每日饮食中蛋白质供应量 A.不超过20g B.不超过30g C.不超过40g D.不超过50g E.不超过60g 12.大手术后的病人宜采用的饮食 A.高热量低蛋白饮食B.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C.高维生素低蛋白饮食D.高脂肪高蛋白饮食E.低脂肪高热量饮食 13.低钠饮食除无盐外还需控制摄入食物中自然存在的含钠量,每日摄入 钠量 A

9、.200mg B.300mg C.400mg D.500mg E.600mg 14.下列哪项属于试验饮食 A.低胆固醇饮食B.高蛋白饮食C.低盐饮食D.低纤维素少渣饮食 E.胆囊造影饮食 15.在鼻饲插管时.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嘱病人深呼吸B.嘱病人做吞咽动作C.托起病人头部再插 D.停止操作取消鼻饲E.拔出管子休息片刻再重新插管 16.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A.1g B.2g C.3g D.4g E.5g 17.低脂肪饮食每日摄入脂肪总量应 A.30g B.40g C.50g D.60g E.70g 18.为昏迷病人插胃管时至15CM处要托起病人头

10、部,目的是 A.加大病人咽喉部通道的弧度B.减轻病人痛苦C.避免损伤食道粘膜D.避免出现恶心E.使病人喉部肌肉放松 19.肾病综合症病人应选用下列哪种饮食 A.低盐饮食B.低蛋白饮食C.低脂肪饮食D.高糖饮食E.高蛋白饮食 20.心功能不全伴水肿的病人应选用下列哪种饮食 A.无盐饮食B.低蛋白饮食C.低脂肪饮食D.含钙低的饮食E.高蛋白饮食 21.下列哪项属于治疗饮食 A.低蛋白饮食B.高脂肪饮食C.普通饮食D.半流质饮食E.忌碘饮食 22.习惯性便秘病人应选用下列哪种饮食 A.低盐饮食B.少渣饮食C.高脂肪饮食D.高纤维素饮食E.高蛋白饮食 23.下肢烧伤面积达20%的病人应选用下列哪种饮食

11、 A.流质饮食B.低脂肪饮食C.高脂肪饮食D.要素饮食E.高蛋白饮食 24.消化道溃疡病人应选用哪种饮食 A.无刺激和膳食纤维少的食物B.少量多餐无需定时定量C.高脂肪饮食D.适量带有刺激性的食物E.膳食纤维多的饮食 25.采用吸碘试验饮食的病人在检查期2周内,应禁食下列哪些食物 A.河鱼B.白菜C.紫菜D.鸡蛋E.土豆 26.下列哪种病人服药时需将药碾碎溶解后服用 A.鼻饲病人B.发热病人C.腹泻病人D.呕吐病人E.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A2型题 1.下列哪种病人不适于低盐饮食 A.心血管病B.慢性肾炎尿毒症C.水肿腹水D.妊娠毒血症 E.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2.下列哪种病人不适于高

12、蛋白饮食 A.烧伤B.肝硬化低蛋白血症C.氮质血症D.肾病综合症E.孕妇乳母 3.不符合要素饮食特点的是 A.由各种营养素天然合成B.无需消化也能被吸收C.有利于纠正正负氮平衡D.适于胃肠道瘘急性胰腺炎E.符合正常生理营养需要 4.护理长期鼻饲的病人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A.每日做口腔护理B.每次喂食间隔不少于2小时C.注入流质饮食及药物前后应注入少量温开水D.胃管每日更换,晚上拔出,次晨由另一个鼻孔插入E.所有鼻饲用物应每日消毒一次 5、下列哪项属于试验饮食 A.低胆固醇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低盐饮食 D.低纤维素少渣饮食 E.胆囊造影饮食 6.在鼻饲插管时.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

13、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嘱病人深呼吸 B.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C.托起病人头部再插 D.停止操作取消鼻饲 E.拔出管休息片刻再重新插管 7、肝硬化腹水患者宜进:A.低盐饮食B.低蛋白饮食C.低脂肪饮食D.高脂肪饮食E.高热量饮食8.下列哪项属于医院的基本饮食:A.高热量饮食B.高蛋白饮食C.低蛋白饮食D.流质饮食E.低盐饮食9、潜血试验饮食在试验前3天应禁食下列哪些食物: A.奶类食品B.猪肝与绿色蔬莱 C.黄豆制品D.象牙萝卜、菜花 E.西红柿、土豆10、李先生,35岁,体温38度,口腔糜烂,自诉疼痛难忍。请根据李先生的病情,应给予哪种饮食: A.软食 B.半流质饮食 C.流食 D.高热量饮食

14、 E.高蛋白饮食 11、氮质血症病人应选用下列哪种饮食 A.低盐饮食 B.低蛋白饮食 C.低脂肪饮食 D.高脂肪饮食 E.高热量饮食 12、选用低蛋白饮食的病人,每日饮食中蛋白质供应量 A不超过20g B.不超过30g C.不超过40g D.不超过50gE.不超过60g X型题 1.护理长期鼻饲的病人时应注意 A.每日做口腔护理B.认真记录出入液量C.先将药碾碎,溶解后服用 D.胃管每日更换E.所有鼻饲用物应每日消毒一次 2.要素饮食特点的是 A.由各种营养素天然合成B.无需消化也能被吸收C.有利于纠正正负氮平衡D.适于胃肠道瘘急性胰腺炎E.符合正常生理营养需要 3.要素饮食适于下列哪些病人

15、A.消化不良及急性胰腺炎B.晚期癌症营养不良者C.严重烧伤,低蛋白血症D.大手术胃肠道瘘功能紊乱E.胃肠道瘘,短肠综合症 4.下列哪项属于基本饮食 A.高蛋白饮食B.高热量饮食C.软质饮食D.流质饮食E.低脂肪饮食 5.普通饮食应遵循的原则是 A.营养素平衡B.少食多餐C.易于咀嚼D.易于消化无刺激性E.少用含糖高及油煎食物 6.为昏迷病人插胃管时为提高成功率,正确的做法是,目的是 A.插管前让病人去枕平卧位B.协助病人头向后仰C.当胃管插入15CM处要托起病人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D.边插胃管边抽吸胃液,并将胃管插至所需长度E.嘱病人做吞咽动作,插管时动作迅速 二 .填空题 1.人体所需的六大

16、营养素包括 ( )、( )、( )、( )、( )、( ),其中产热营养素为( )、( )、( )。 2.测量皮脂厚度最常用的部位是 ( )。 3. 医院膳食包括基本膳食、 ( )、( ),其中基本膳食又分为( )、( )、( )、( )。 4.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ml,间隔( )h以上。 三 .判断改错题 1.我国常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男性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四 .概念题 1.要素饮食2.鼻饲法 五 .简答题 1.简述饮食护理的一般措施。 2. 简述确定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 3.管喂饮食的目的有哪些? 六 .论述题和病例题 1.姜平,女,43岁,身高155cm,

17、体重65kg 1)该女士的营养状况怎样? 2)应采取的治疗膳食是什么? 3)举例说明应禁忌的食物 2.张女士,50岁,腹痛两天,查体胆囊肿大,有压痛,疑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拟行胆囊造影,应如何对病人进行饮食护理? 3.如何护理管饲法要素饮食的病人? 第二讲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 .选择题 A1型题 1.以下关于医院感染说法正确的是 A.出院后发病的病人不属医院感染的范畴 B.感染和发病应同时发生 C.一定是在病人住院期间遭受的感染 D.陪住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E.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就属于医院感染 2.关于医院感染传播途径说法正确的是 A.感染源经医护人员的手转移给易感宿主属于直接接

18、触传播 B.飞沫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粒传播的 C.空气传播是通过感染者咳嗽谈笑时所喷出的微小液滴传播的 D.蚊虫叮咬造成的疾病传播属于间接接触传播 E.内源性感染是通过病原体在人体内的移位实现的 3.关于医院感染传播途径说法正确的是 A.经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属于直接接触传播 B.由于输液器受污染而引起的传播属于共同媒介传播 C.通过污染的血液制品传播属于间接接触传播 D.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播属于直接接触传播 E.母婴柯萨奇病毒感染属于飞沫传播 4.关于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说法正确的是 A.外源性感染又称难预防性感染 B.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来自于病人体内或体表的致病菌 C.应用消毒灭

19、菌等技术不能有效控制外源性感染 D.对内源性感染很难达到有效的预防控制 E.内源性感染即使在病人健康状况良好时也能发生 5.为了确保煮沸消毒的效果,以下注意事项哪项是正确的 A.物品一般不超过消毒容器容量的1/2 B.玻璃制品应在水沸后放入 C.浸入水中部分应达物品3/4以上 D.橡胶制品应冷水时放入 E.消毒时间应从水沸后算起 6.关于化学消毒剂的作用以下正确的是 A.高效消毒剂只能杀死细菌芽孢,不能杀死真菌芽孢 B.中效消毒剂能杀死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 C.低效消毒剂不能杀灭亲脂类病毒 D.化学消毒比热力消毒可靠 E.低效消毒剂对真菌无作用 7.以下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正确的是 A.操作

20、前戴好帽子以防微生物污染头B.清洁后的手可用来拿取无菌物品 C.只要遵照无菌原则操作室内可不必限制人员流动 D.用未经消毒的手给病人换药时弯盘的内面及边缘视为无菌 E.无菌包潮湿后其内物品有效期为24小时 8.以下关于清洁区的隔离要求正确的是 A.病人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时不得接触墙面 B.各类检验标本应有一定的存放架 C.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 D.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后不得再进入清洁区 E.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务必穿隔离衣 9.以下关于半污染区的隔离要求正确的是 A.病人不得进入半污染区 B.医护人员只有脱去隔离衣方能进入半污染区 C.病人的物品不得放入半污染区 D.病人通过走廊时

21、不得接触墙面 E.病人舆洗间属于半污染区 10.以下隔离原则正确的是 A.帽子、口罩及隔离衣穿戴齐全的工作人员可在任何场所活动 B.病人用过的物品应分为已被污染和未被污染两类 C.护理人员穿隔离衣后必须尽快备齐用物 D.已经落在地上的物品均视为污染物品 E.传染源离开后所进行的消毒属随时消毒 11.以下隔离原则正确的是 A.病人被服应放入污物袋经消毒后再清洗 B.入院后病人的衣物应立即交由家属带回 C. 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排入下水道 D.病人落地的物品分为已被污染和未被污染两类 E.病人死亡应立即用无菌干棉球填塞口鼻孔道 12.以下为血液或体液隔离的隔离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每名病人都应施行单

22、间隔离B.废弃的血标本应及时倒入水池内冲刷掉C.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应及时送回处置室内进行消毒 D.必要时应 戴手套 采血 E.血液若溅出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擦拭掉 13.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可以用来夹取所有无菌物品 B.不可到远处取物品以免污染 C.不可干燥保存 D.容器口以内部分钳端均可碰触 E.容器及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 14.煮沸灭菌时水中加入何种药物可将沸点提高105度: A.碳酸氢钾 B.碳酸氢钠 C.碳酸钙 D.亚硝酸 E.乳酸钠 15.以下哪个区域是传染病区的半污染区: A.治疗室,库房 B.浴室,盥洗室 C.内走廊及病区化验室 D.病室,厕所 E.配餐

23、室,更衣室 16.除芽孢以外可将一切微生物杀死称为: A.灭菌 B.制菌 C.消毒 D.无菌 E.清洁 17.下列消毒剂,哪种能杀灭芽孢: A.1%过氧乙酸 B.1%新洁尔灭 C.70%酒精 D.0.5%洗必泰 E.75%苯酚 18.对传染病人用过的票证最好的消毒方法是以下哪一项; A.喷雾法 B.熏蒸法 C.擦拭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燃烧法 19.以下哪个区域是传染病区的污染区 A.库房 B.病人浴室 C.走廊 D.化验室 E.更衣室 20.浸泡无菌持物镊的消毒液应达到镊子的 A.1/2处 B.1/3处 C.2/3处 D.3/4处 E.1/4处 21. 浸泡无菌持物钳的消毒液应达到钳的

24、 A.轴节以上1-2cm B.轴节以上2-3cm C.轴节以上4-5cm D.轴节以下1-2cm E.轴节以下2-3cm 22. 能 杀灭所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称为 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无菌 E.间歇灭菌 23.使用无菌持物钳应保证钳端 A.平持 B.朝上 C.朝下 D.朝上朝下均可,只要在持物者腰以上 E.朝上朝下均可,只要消毒液不流到浸泡罐内 24.长28cm的持物镊浸泡消毒时,容器内的消毒液面高度为 A.10cm B.12cm C.14cm D.16cm E.18cm 25.炭疽病人接触过的被单应 A.先清洁后消毒B.先消毒后清洗C.先灭菌后清洗D.先日光下曝晒后清洗 E.先

25、清洗后日光下曝晒6小时 26.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金属器械时,为防锈可加入 A.3%碳酸钠B.4%碳酸氢钠C.0.5%氢氧化钠D.0.5%亚硝酸钠E.0.5%硝酸钠 27.病人急需用便盆,你将采用何种消毒法 A.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B.紫外线照射30分钟 C.新洁尔灭溶液擦拭 D.煮沸消毒法 E.酒精燃烧法 28.终末消毒指 A.病房每日一次清扫和消毒 B.已消毒过的物品可疑污染后再重新消毒 C.对传染病人每日物品的消毒处理 D.对传染病人用过的器械进行消毒 E.传染病人转院后对其接触过的物品消毒处理 29.以下取用避污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由别人代递 B.掀页撕取 C.须掀起页面再抓取第2

26、页 D.在页面抓取 E.一般在病室准备 30.对中效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是 A.结核杆菌 B.真菌C.细菌繁殖体D.亲脂类病毒E.芽孢 31.紫外线最佳杀菌波长为 A.230-250nm B.250-270nm C.270-290nm D.290-310nm E.310-330nm 32.内窥镜消毒常使用 A.微波照射消毒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戊二醛浸泡法 D.紫外线照射消毒法 E.煮沸消毒法 33.精密仪器消毒首选方法为 A.戊二醛浸泡 B.环氧乙烷酸密闭气体消毒 C.压力蒸汽灭菌 D.过氧乙酸擦拭 E.酒精浸泡 34.使用隔离衣的正确方法是 A.保持袖口内外清洁 B.隔离衣潮湿后

27、立即晾干 C.应完全盖住工作服 D.挂在走廊应外面向外 E.每周更换一次 35.穿隔离衣后禁止进入的区域是 A.走廊 B.隔离病室 C.化验室 D.护士办公室 E.出院处 36.下列哪组病人可安排在同一病室 A.白喉,百日咳B.伤寒,痢疾C.破伤风,绿脓杆D.流脑,乙脑E.肺结核,流感 A2型题 1.关于紫外线消毒法注意事项以下不正确的是 A.灯管表面至少每两周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B.消毒是应按时翻动各面 C.照射时应关闭门窗,保证消毒效果 D.物体表面消毒有效距离为25-60厘米 E.应定期检测灯管照射强度,记录使用时间 2.关于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至少每两周用

28、无水酒精棉球轻轻擦拭一次 B.病室内适宜温度 为2040度C.每次照射完毕记录使用时间 D 病室内 相对湿度为30%-40% E.如用无臭氧紫外线 灯消毒空气,可连续照射24小时 3.对于消化道隔离的护理措施以下错误的是 A.病人排泄物或者呕吐物经消毒后方可倒掉 B.室内用于清扫的物品应固定专用 C.病人出院后应做好隔离单位的终末消毒 D.与病人接触的所有人员必须穿隔离衣 E.与病人接触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口罩 4.以下施以保护性隔离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允许病人将所喜爱之物消毒后带入隔离房间 B.隔离房间应备有电视,日历,电话等设备 C.护士应 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病人在一起 D.护士应向病人介

29、绍隔离知识 E.如果不接触病人身体,家属探视可不必穿隔离衣 5.下列哪种做法违反了隔离原则 A.隔离单位的标记要醒目 B.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治疗室 C.对转科的病人及其所用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 D.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 E.病人用过的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 6.下列哪项操作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 A.手持无菌容器应握住边缘部分 B.打开无菌容器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 C.取用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无菌油纱布 7.以下铺无菌盘的方法哪项不正确 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 B.治疗巾应边缘对齐C.有效期不超过5小时 D.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

30、侧反折 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 8.穿脱隔离衣时应避免污染 A.领子 B.胸前 C.背部 D.袖子的后面 E.腰带一下部位 A3型题 问题 1-3 呼吸病房新入院一名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作为护士在护理该病人 时应明确 1.该病的传播途径 是 A.直接接触传播 B.间接接触传播 C.飞沫传播 D.共同媒介传播E.生物媒介传播 2.对该病人来讲,隔离区域的划分和隔离方法是 A.走廊属于污染区 B.存放病人的各种标本处属于清洁区病人不得进入 C.医护办公室属于清洁区,护理人员穿隔离衣可进入清洁区 D.医护人员值班室属于清洁区 E.护理人员离开病房等污染区前不必洗手 3.对病人的护理措施为 A.必须单间隔离 B.注意开门开窗使病室内空气流通 C.病人离开病房应不受限制 D.严格洗手对该病的隔离很重要 E.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必须竟消毒后方能丢弃 B型题 问题 1-5 A.炭疽 B.狂犬病 C.脊髓灰质炎 D.百日咳 E.病毒性肝炎 应用血液隔离的是 应用严密隔离的是 应用接触隔离的是 应用呼吸道隔离的是 应用肠道隔离的是 问题 6-10 A. 严密隔离 B. 接触隔离 C.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