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2.77KB ,
资源ID:80014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014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病理名词解释txt.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病理名词解释txt.docx

1、病理名词解释txt病理名词解释txt病理学一、名词解释1、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2、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也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过程。3、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4、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整状态。5、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是机体受严重损伤的最终阶段。6、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

2、性停止。7、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8、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9、增生:是指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加。10、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11、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物质显著增多。12、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13、坏疽:是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14、机化:是指坏死组织不能溶解吸收或完全排出时,由肉芽组织逐步取代的过程。15、凝固性坏死:是指组织、细胞坏死后,细胞内的蛋白质与细胞器凝集,形成灰白色或黄白色干燥的固体性物质。16、干酪样坏

3、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于结核病的坏死组织。17、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18、动脉性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动脉输入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19、淤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20、心衰细胞:肺淤血时,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将血红蛋白分解成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这种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21、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22、栓塞:在循环的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

4、,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栓塞。23、梗死: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动脉血流供应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梗死。24、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25、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26、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中弥漫性化脓性炎症。27、炎细胞浸润:渗出到血管外的白细胞,由于趋化性而进入炎区组织内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28、炎性假瘤:是指炎症局部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肉眼观及X线等辅助检查均似肿瘤的结节状团块。29、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全

5、身性病理过程。30、炎性肉芽肿: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31、肿瘤:是机体在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在局部形成肿块。32、异型性:肿瘤组织与其起源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为异型性。33、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迁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成形与原发瘤性质相同的肿瘤,此过程称为转移。癌前病变:指具有癌变潜能的良性病变。34、原位癌:指局限于上皮层内的癌,尚未突破基底膜。35、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全身性独立性疾病。36、支气管肺炎:由于病灶多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并

6、累及其周围所属肺泡,故又称支气管肺炎。37、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最终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慢性肝脏疾病。38、CIN:将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9、葡萄胎:又称水泡状胎块,是胎盘绒毛的一种良性病变。40、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常见传染病。41、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42、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4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4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

7、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急性化脓性炎症。45、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46、脱水:是指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变化的病理过程。47、高渗性脱水:以体液容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48、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49、低钾血症:是指血清K+浓度低于3. 5mmol/L50、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时,远曲小管内K+-Na+交换减少,而H+-Na+交换增多,重吸收Hco3-增多,尿排K+减少,排H+增多。此时血液呈碱性,而

8、尿呈酸性,称为反常性酸性尿。51、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52、积液:过多的体液积聚在体腔称为积水或积聚。53、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在机体上,只存在一种酸碱平衡紊乱称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54、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在机体上,如果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称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55、代谢性酸中毒: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酸碱平衡紊乱。56、呼吸性酸中毒:是指血浆中H2CO3原发性增加而导致的酸碱平衡紊乱。57、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是一种主动性体温升高。58、过热: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散热障碍或者

9、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引起的体温升高称为过热。59、发热激活物:是指能够激活体内产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并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60、缺氧: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61、乏氧性缺氧:指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为低张性缺氧。62、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质或量的改变,致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这型缺氧的PaO2正常,故又称为等张性缺氧。63、循环性缺氧: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64、组织性缺氧:在供氧正常的情况下,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导致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又称为氧利用

10、障碍性缺氧。65、休克: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使组织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重要器官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66、暖休克: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脉压可增大,使皮肤温度升高,故称为“暖休克”。67、冷休克:由于脉压降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低,使皮肤温度降低,故称为“冷休克”。68、休克肺:病情恶化损伤较严重,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称为休克肺。69、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临床综合征。70、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将这种因微血管发生病理变化而导致红细胞破裂引起的贫血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71、心力衰竭:又称泵衰竭,是指

11、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障碍,使心输出量减少,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72、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73、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的病理过程。74、肾衰竭: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时,出现代谢产物,毒物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称为肾衰竭。75、尿毒症:是急性和慢性肾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体内代谢终末产物和内源性毒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二、填空1、病理学研究

12、疾病的方法有(活体组织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死体解剖)、(组织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等。2、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3、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停止)、(颅神经反应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停止)等。4、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损伤主要有(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5、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常见的类型有(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和(结缔组织化生)。

13、6、坏死的主要类型有(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和(坏疽)。坏死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和钙化)。7、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和血液凝固性增高)。8、梗死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两类。前者多见于(组织结构改变)及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心)、(脑)、(脾)、(肾)等实质器官;后者多见于(组织结构疏松,高度淤血)并具有双重血液循环或侧支循环丰富的(肺)、(肠)等器官。9、致炎因子可归纳为(生物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免疫反应异常)等。10、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14、)。11、炎症蔓延扩散的方式有(局部蔓延)、(淋巴道扩散)、(血道扩散)。12、肿瘤细胞异型性反映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异型性越高,(分化程度)越低。13、肿瘤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和(外生性生长)三种。14、常见的肿瘤转移途径有(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三种。15、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16、高血压病引起脑的病变主要有(脑水肿)、(脑软化)和(脑出血)。17、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形成)和(胃肠道淤血)。18、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是(肝细胞变性)、(肝细胞坏死)、

15、(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及(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19、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是(渗出性病变)、(增生为主的病变)和(坏死为主的病变)。20、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常见类型有(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肺炎)、(结核球)及结核性胸膜炎。21、细菌性痢疾根据病理变化及临床经过不同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和(慢性细菌性痢疾)三种类型。22、根据血浆渗透压的不同可将脱水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23、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容量明显减少,早期即可发生(细胞外液明显减少)。24、低钾血症时骨骼肌的兴奋性(降低);高钾

16、血症时骨骼肌的兴奋性随着钾离子的浓度升高先(静息电位变小)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25、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原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26、心性水肿早期容易发生在(下垂);肾性水肿早期容易发生在(面部),肝性水肿的表现形式是(出水)。27、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PaCO2代偿性(升高)。28、酸中毒常伴(高)血钾;碱中毒常伴(低)血钾。29、呕吐常引起(呼吸性酸中毒)。30、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措施是(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与细胞内缓冲);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措施是(肾的代偿调节)。31、发热的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

17、和(体温下降期)三期。32、发热激活物作用的部位是(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作用的部位是(体温调节中枢)。33、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和(体内产物)两大类。34、发热时物质分解代谢(加快),这是体温升高的物质基础。35、发热与过热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的上移。36、(肺血管收缩)及(血流重新分布)是急性缺氧时主要的代偿方式,但这些代偿活动本身消耗能量和氧。慢性缺氧时的主要代偿方式是(细血管增生)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37、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的缺氧类型是(循环性缺氧)。38、根据发展过程,典型的DIC可分为(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9、D

18、IC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40、休克分(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瘀血期)、(微循环衰竭期)三期。41、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积增大)、(心输出量急剧下降)。42、休克时(心脏)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43、心力衰竭时心脏自身的代偿方式包括(心率加快)、(心脏紧张源性扩张)和(心肌肥大)。44、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和原因有( )、( )、( )、( )。三、选择题A型题1、化生不可能发生于(D) A.结缔组织 B.膀胱黏膜上皮 C.支气管黏膜上皮 D.神经组织 E.贲门部黏膜上皮2、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

19、脂肪变性的是(B) A.心脏 B、肝脏 C、脾脏 D、肺脏 E、肾脏3、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C)A.栓塞 B.脂肪坏死 C.坏疽 D.梗死 E.凝固4、淤血时扩张充盈的血管主要是(D)A.动脉 B.静脉 C.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D.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E.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5、左心衰竭首先引起淤血的是(B) A.肝 B.肺 C.脾 D.肠 E.四肢6、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E)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 E.肺动脉7、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D)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 E.胰脾8、急性化脓性炎症的早期,炎症部位浸润的炎细胞主

20、要是(B)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9、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引起(C)A.蜂窝织炎 B.纤维素性炎 C.脓肿 D.浆液性炎 E.出血性炎1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D)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11、肿瘤实质指的是(B)A.结缔组织 B.肿瘤细胞 C.血管 D.淋巴管 E.神经12、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B)A.恶性程度越低 B.恶性程度越高 C.转移越晚 D.预后较好 E.生长时间越长13、“癌症”是指(C)A.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B.所以肿瘤统称 C.上皮组织

21、发生的恶性肿瘤 D.癌和肉瘤 E.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1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D)A.肿瘤生长方式B.肿瘤的生长速度C.肿瘤细胞的异型性D.肿瘤是否转移 E.肿瘤的组织结构15、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发生于(A)A.大、中等动脉 B.小动脉 C.细动脉 D.微动脉 E.后微动脉16、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多见于(D)A.左心室前壁 B.左心室后壁 C.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 D.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壁大部 E.右心室前壁17、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A)A.细动脉玻璃样变B.中层动脉硬化C.大动脉粥样硬化D.中动脉粥样硬化 E.微动脉粥样硬化18、关于大叶性肺炎,下列哪项是错

22、误的(C)A.主要是由肺炎球菌引起 B.造成整个肺大叶破坏 C.属纤维素性炎 D.咯铁锈色痰 E.可并发休克19、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时,最有可能是(D)A.小叶性肺炎 B.支气管扩张症 C.肺癌 D.大叶性肺炎 E.肺结核20、肝硬化时蜘蛛痣发生的主要原因是(E)A.侧支循环形成 B.凝血机制障碍 C.低蛋白血症 D.雌激素增多 E.毛细血管内压增高21、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C)A.脾大 B.腹水 C.肝掌 D.“海蛇头”现象 E.消化不良2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性质是(E)A.化脓性炎 B.出血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变质性炎 E.增生性炎

23、23、下列关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哪项最具有特征性病变(B)A.、肾小球出血 B.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增多 C.肾小球内有较多中性粒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 E.肾小管内见到各种管型2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C)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B.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C.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性 D.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 E.肾小球入球动脉玻璃样变性25、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A)A.外上象限 B.外下象限 C.内上象限 D.内下象限 E.乳头部26、下列哪项不符合葡萄胎(E)A.绒毛间质水肿,血管消失 B.滋养层上皮细胞明显增生 C.子宫

24、体积比正常妊娠月份大D.无胎动及胎心音 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27、绒毛膜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E)A.脑 B.肝 C.肺 D.骨 E.肾上腺28.乳腺癌患者乳腺皮肤出现橘皮样外观,是因为(B)A.癌细胞侵犯乳腺导管 B.癌细胞阻塞真皮淋巴管 C.癌细胞侵犯胸大肌 D.癌细胞侵犯乳腺腺泡 E.癌细胞侵犯乳腺小叶29、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A)A.多饮、多食、多尿 B.消瘦 C.乏力 D.高血糖 E.尿糖阳性30、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或形成桥接坏死见于(C)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度肝炎 D.急性普通型肝炎 E.慢性轻度肝炎31、X射线检查,

25、右肺上部有透光区,两肺有散在条索状、斑点状阴影,这位病人可诊断为(C)A.右肺结核球B.浸润型肺结核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干酪样肺炎E.局灶型肺结核32、最易发生休克的水、电解质失衡是(B)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33、高渗性脱水时(A)A.细胞外液明显增多 B.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C.细胞内液少量减少 D.细胞内液明显增多E.细胞内液量正常34、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C)A.代谢性碱中毒 B.低钾血症 C.高钾血症 D.低钠血症 E.高钠血症35、低钾血症可出现(B)A.反常性碱性尿 B.反常性酸性尿 C.中性尿 D.酸性尿 E.碱

26、性尿36、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D)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E.淋巴回流障碍37、水肿和水中毒的相同点是(D)A.低钠血症 B.细胞外液增加 C.细胞内液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E.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38、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而发生水肿的机制是(E)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淋巴回流障碍 E.以上都对39、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A)A.碳酸氢盐浓度 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缓冲碱D.碳酸氢根与碳酸比值 E.标准碳酸氢盐40、血浆碳酸浓度代偿性降低可见于( )

27、A代偿性酸中毒 B代偿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四种酸碱失衡都可发生41、高热骤退时,患者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D)A.呼吸加深加快 B.抽搐 C.烦躁不安 D.大量出汗致虚脱 E.呕吐42、发热体温上升期(E)A.皮肤温度高于调定点 B.皮肤温度等于调定点 C.皮肤温度低于调定点D.皮肤发红 E.以上都不对43、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A.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B.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碳氧血红蛋白化验阳性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 E.血液中血红蛋白量小于7g/dl44、下列那种病人临床上不出现发绀(E)A.急性肺炎 B.严重贫血 C.法洛四联症 D.

28、右心衰 E.休克45、DIC时凝血功能障碍的特点是(B)A.先低凝后高凝 B.先高凝后低凝 C.血液凝固性增高 D.血液凝固性降低 E.血浆纤溶酶活性增强46、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主要是由于(C)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 B.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C.微循环血流淤滞D.纤溶系统活性增高 E.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加47、休克的本质是(D)A.动脉血压下降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中心静脉压下降D.微循环障碍 E.以上都不是48、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E)A.心功能不全 B.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 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微循环障碍 E.血中儿茶酚胺含量过低49、不属于心力衰竭

29、诱发因素的是(C)A.呼吸道感染 B.输液过多过快 C.重度二尖瓣狭窄D.摄入钠盐过多 E.情绪激动50、急性肾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C)A.氮质血症 B.低钠血症 C.水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高钾血症51、给肝性脑病病人灌肠时应禁用(B)B型题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溶解坏死D.干酪样坏死E.脂肪坏死1、肺结核可发生(D) 2、脑梗死属于(B)A.血栓栓塞 B.空气栓塞 C.氮气栓塞 D.脂肪栓塞 E.细菌栓塞3、股骨骨折可能引起(D) 4、颈静脉破裂可能引起(B)5、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可引起(A) 6、潜水员浮水上升过快可发生(C)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化脓性炎 D.

30、纤维素性炎 E.肉芽肿性炎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8、流行性乙型脑炎(E)9、结核病(E)10、大叶性肺炎(D)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骨肉瘤 D.葡萄胎 E.淋巴瘤11、皮肤可发生(A) 12、来自间叶组织(C)A.心肌短暂性缺血缺氧 B.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 C.心肌慢性缺血缺氧D.心肌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 E.心肌脂肪浸润13、心绞痛(A) 14、心肌梗死(B) 15、心肌硬化(D)A.烧瓶状溃疡 B.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浅溃疡 C.环形溃疡D.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E.火山口溃疡16、肠结核为(C) 17、细菌性痢疾为(B)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

31、中毒 E. 水肿18、酷暑劳动只饮水可发生(B) 19、尿崩症患者易出现(D) 20、脱水热(A)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淋巴回流障碍 C.肾小球肾炎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醛固酮分泌增加21、丝虫病(B) 22、面部水肿(C)A.血pH B.PaCO2 C、血尿素氮 D.SB E.BE23、反应血液酸碱度变化的指标是(E)24、反应血浆碳酸浓度变化的指标是(B)25、反应血浆碳酸氢跟离子浓度变化的指标是(D)A.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 B.作用于产热原细胞,使体温调定点上移C.作用于发热激活物,使内致热原产生、释放D.作用于产致热原细胞,使内致热原产生、释放 E.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中枢发热介质改变26、外致热原(C) 27、内致热原(D)A.乏氧性缺氧 B.组织性缺氧 C.一氧化碳中毒 D.肠源性发绀 E.高铁血红蛋白 28.皮肤呈鲜红色或玫瑰红色(B)29.皮肤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E)30.皮肤呈樱桃红色(C)A.异型输血 B.恶性肿瘤转移 C.严重感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