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98.30KB ,
资源ID:79963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96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1、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临川二中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考试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高二命题小组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题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 B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C王都的实力与文化自信 D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2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

2、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A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B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C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3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此举意在A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 B促进南北学术的交流C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 D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4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

3、蜀汉政权为正统。这一现象体现出A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 B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C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客观 D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5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A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B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

4、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D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7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A注重技术传承 B严格制作程序 C保证产品质量 D强化市场垄断8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

5、变化的原因是A中原人口的日渐流失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 D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9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月,下了“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的诏令。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再次下诏:“京城内庄宅使界诸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这从侧面反映了A市民与政府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城市市政建设工程破坏相当普遍C坊市制度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D资本主义萌芽大量存在10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自给自足封

6、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B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11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A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B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C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 D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12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表明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13楚辞产生受

7、到楚地民歌和音乐的直接影响。当时,诗书礼等已成为楚辞作者诵习的对象,九歌中橘颂的句式与诗经几乎一致。这表明A楚辞融浪漫与现实主义风格于一体 B楚辞是中国诗歌的源头C楚辞带有文化融合痕迹 D儒家文化是楚辞的核心文化内涵14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A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D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15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三部著述道光洋舰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于是北犯定海。“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

8、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对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人们已经开始接受平等的外交理念 B林则徐能够决定战争的最终胜负C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认识 D当时人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16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 B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C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17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

9、。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A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B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C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18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A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 B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C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19丁文江在五十年来之中国矿业中

10、指出:民国3至7年,南方金属矿与北方煤矿在产额产值上均有了飞速发展。“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作者认为南方金属矿业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 B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劣C技术与组织管理落后 D工人的整体素质较低20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 B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C国民经济建设深入开展 D工

11、农革命根据地壮大2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都是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的。这一条十分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民战争,而且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这一论述旨在说明A工人运动与农民战争同步进行才能保证胜利 B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只重视城市工人运动实践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22七七事变以后,国内戏剧空前繁荣,到1938年底,全国共发表剧本142个,涌现出了如最后的胜利、难民曲等精品。戏剧在这一时期获得极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适宜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 B剧本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C适宜动员民众支持抗日

12、 D直面抗日战事人民生活23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查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所有过去原有专商引岸及其他关于私人独占盐业之特殊待遇及权益,应即自专卖实行日起一律废除。”这一政策A其目的是适应战争特殊环境 B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C顺应了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D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的势头24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A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B表明解放战争已取

13、得基本胜利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二、非选择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计52分)2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公然提出“富国贫民”论,即“上藏”和重征赋税。他甚至要求剩余的粮食必须集中在国家手中,农户除留下一定口粮外,不得有任何剩余。他主张“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桑弘羊是西汉著名理财家,他认为从经济上巩固封建中央专制主义政权,必须采取赋税改革措施,包括在全国推行酒类专卖、盐铁官营、统一铸币、平准等,力图由中央政府完全控制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经济权益,使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得以充分保证。自此以

14、后,重农抑商、经济干涉主义成为两千年里贯彻始终的封建社会正统赋税思想。 宋代,由于工商业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走向繁荣,人们开始质疑“贵义贱利”的传统赋税思想,提倡讲求财利。于是,国家较以前朝代放松了铁、盐、茶、酒等物品的专卖权。但在“摧抑兼并”的政治口号下,以后的朝代国家仍然继续实行经济干涉主义,推行一系列专卖和垄断财利政策。摘编自聂慧丽中国古代农业赋税思想及演变材料二:晚清财政税收结构对比表 单位: 两注:厘金制度创设于1853年,它的产生与镇压太平军筹饷直接相关,属于商品流通税性质。摘编自邓绍辉晚清赋税结构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赋税政策的思想并简析其影响。(1

15、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财政税收结构的变化及原因。(12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在近代史上,面对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新型士大夫群体、知识分子群体都在悲愤地探寻如何摆脱被西方列强鱼肉、实现民族自强与独立的出路。于是,从甲午战争至19世纪20年代,围绕救亡图存展开的争论,大的思想辩论达7次之多:时 期思想辩论甲午战败告急时“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之争“学校”与“科举”之争“八国联军”瓜分中国之时“革命与改良”之争“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之争“欧化”与“国粹”之争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新道德”与“旧道德”之争“中西文化”摘编自宫京成浅论中国近代报刊对社

16、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提取材料有关信息,围绕“思想辩论”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整合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史实展开阐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隋文帝开国之初,就确定朝廷官制。在中央:有内吏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度支部(后改为民部)、工部六曹。地方官制:开皇三年,隋文帝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合并了一些州县,简化行政层次,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后又改为郡、县)。中央还经常对地方官进行考核。地方官及其重要僚属每年年终要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称为“朝集”。中央还常派使臣出巡各地

17、,考察州县官政绩的好坏。选用贤能,隋文帝废除了三百年来为世家豪族所把持的“九品中正”制度。设科取士,根据考试成绩取决做官与否。制定开皇律,在实施法治的过程中,奖励良吏,严惩贪官污吏。 摘编自董维慎略论“开皇之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官制改革的措施。(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官制改革的积极作用。(8分)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ADACCCCBA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DDCBCCDBCAA二、非选择题25.【参考答案】(1)思想:富国贫民;重农抑商;经济干涉主义;贵义贱利。(7分)

18、影响: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加强了中央集权;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6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变化:田赋比重逐渐降低;盐课、厘金等商品流通税比重相对稳定;关税比重大幅度提高。(6分,答“盐课比重先降后升,厘金比重缓慢下降”也可得分)原因:西方经济侵略不断加剧;清政府的赔款等财政负担加重;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等经济主权的不断丧失。(6分)26. 【答案示例】示例一 观点: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思想辩论的出现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集中体现。阐述: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之冲突与论争相当突出,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发展都是由于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的结果。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上,才会有了维新派与顽固

19、派“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学校”与“科举”的对峙,才会有了革命派与保皇派“革命与改良”、“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才会有了新文化运动中“新道德”与“旧道德”、“尊孔复古”与“打倒孔家店”的激烈论战。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进既受到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是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必然结果。期间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进现代的必然。示例二 观点: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思想辩论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阐述: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同时也开始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型。甲午战败中国开始学习西方

20、社会制度,维新思潮倡导“君主立宪”,开启了民智,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革命思潮主张“民主共和”,在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中国封建帝制。武昌首义,清帝退位,民国肇造,革命的结果却是一系列的复辟闹剧与军阀混战。陈独秀最先抨击“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遍地开花。在这些载入史册的辩论中,启蒙思潮、革命思潮、西学思潮等如一波波潮涌惊涛拍岸,开启着民智,荡涤着国人的心灵,也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示例三 观点:“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题。阐述: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都是作为治国和救国方案,都是为了救亡图存,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

21、题。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妄图瓜分、吞并中国。在此情势下,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君主立宪”,发动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一期间, 孙中山组织兴中会,主张“民主共和”,发动辛亥革命。 思想领域的斗争则转为新学与旧学的斗争。总体而言,都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寻求救亡图存的精神,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主线息息相关。 虽然不同思潮互相矛盾、互相对立和互相激荡, 但中国近代各种社会思潮,不管其成败与内容如何,都归结了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27.【参考答案】(1)措施: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合并州县,实行二级制,建立朝集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科取士

22、;制度开皇律,严明赏罚。(7分)(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整顿吏治;有利于抑制门阀士族,提高官员素质。(8分)江西省三校高二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ADACCCCBA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DDCBCCDBCAA二、非选择题25.【参考答案】(1)思想:富国贫民;重农抑商;经济干涉主义;贵义贱利。(7分)影响: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加强了中央集权;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6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变化:田赋比重逐渐降低;盐课、厘金等商品流通税比重相对稳定;关

23、税比重大幅度提高。(6分,答“盐课比重先降后升,厘金比重缓慢下降”也可得分)原因:西方经济侵略不断加剧;清政府的赔款等财政负担加重;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等经济主权的不断丧失。(6分)27. 【答案示例】示例一 观点: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思想辩论的出现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集中体现。阐述: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之冲突与论争相当突出,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发展都是由于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的结果。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上,才会有了维新派与顽固派“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学校”与“科举”的对峙,才会有了革命派与保皇派“革命与改良”、“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才会有了新文化运动中“新道德”与

24、“旧道德”、“尊孔复古”与“打倒孔家店”的激烈论战。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进既受到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是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必然结果。期间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进现代的必然。示例二 观点: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思想辩论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阐述: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同时也开始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型。甲午战败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社会制度,维新思潮倡导“君主立宪”,开启了民智,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革命思潮主张“民主共和”,在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辛亥革命最终推

25、翻了中国封建帝制。武昌首义,清帝退位,民国肇造,革命的结果却是一系列的复辟闹剧与军阀混战。陈独秀最先抨击“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遍地开花。在这些载入史册的辩论中,启蒙思潮、革命思潮、西学思潮等如一波波潮涌惊涛拍岸,开启着民智,荡涤着国人的心灵,也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示例三 观点:“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题。阐述: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都是作为治国和救国方案,都是为了救亡图存,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妄图瓜分、吞并中国。在此情势下,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君主立宪”,发动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一期间, 孙中山

26、组织兴中会,主张“民主共和”,发动辛亥革命。 思想领域的斗争则转为新学与旧学的斗争。总体而言,都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寻求救亡图存的精神,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主线息息相关。 虽然不同思潮互相矛盾、互相对立和互相激荡, 但中国近代各种社会思潮,不管其成败与内容如何,都归结了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27.【参考答案】(1)措施: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合并州县,实行二级制,建立朝集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科取士;制度开皇律,严明赏罚。(7分)(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整顿吏治;有利于抑制门阀士族,提高官员素质。(8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