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387.63KB ,
资源ID:79950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950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附练习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附练习及答案.docx

1、人教版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附练习及答案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知识体系:一、中国古代政治1历代政权的时代特征及表现朝代时代特征表现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分封制;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和社会大变革春秋争霸、战国兼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和巩固统一;汉武帝推进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三国鼎立;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隋唐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对外开放;文化昌盛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的并立和民族融合;经济

2、重心南移和两宋经济的发展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君主集权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中外交往与冲突;“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关联提醒】(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三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时期;四个统一时期:秦汉时期、西晋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西晋(280年)、隋朝(589年)、元朝(1279年)。(2)古代著名的治世局面汉朝“文景之治”、汉武帝的鼎盛局面;隋朝“开皇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康乾盛世”。(3)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纵观中国古代历史

3、,既有统一,又有分裂,但分裂只是暂时的,而且在局部分裂中依然孕育着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因素,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2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禅让制: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其基本原则是选贤任能。世袭制:启继承禹的位子,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秦朝科举制:隋朝确立行省制:元朝开创行省制度,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程概况战国萌芽理论层面: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实践层面: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

4、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朝确立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巩固政治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隋唐完善开创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科举制度北宋加强重文轻武,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调动,调换军队将领。行政上: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频繁调动;在各州府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央掌控税收;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元朝新发展行省制度,中央设宣政院加

5、强对西藏的管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朝极端强化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达到高峰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康熙、雍正、乾隆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民国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重点区分秦、汉、元、明、清这五个朝代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秦、汉、元、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考考查频度较高,关于这几个朝代的核心措施或特点鲜明的措施要强化对比记忆。【关联内容】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两个方面,专制主

6、义是指皇帝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专制主义是相对决策方式而言的,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而言的。这一制度引发了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和地方机构不断完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如秦、汉、明、清四个朝代。(3)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服从中央;思想控制不断加强;文化专制不断强化。(4)评价: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和抵御外来侵略,具有积极作用;但容易激化阶级矛盾,导致专制独裁、暴政统治、政治腐败,在明清时期,阻碍

7、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消极作用。(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制度名称概况相同点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至春秋时期,王权衰微,被分封的诸侯成为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导致西周衰亡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郡县制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行省制元朝开创行省制度,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3)科举制的发展阶段及评价朝代皇帝措施阶段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完善唐朝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为读书人提供了

8、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增强了国家机构活力和办事效率。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僵化明朝明太祖“八股取士”: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文体必须是“八股文”废除清末1905年废除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评价积极影响改变了魏晋以来按门第选官的弊端,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消极影响“八股取士”培养了大批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限制了科技文化的发展(4)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帝王帝王统治措施秦始皇功:灭六国,完成统一;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郡县制,影响深远;统一文字(

9、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车辆形制。北击匈奴(蒙恬),修筑长城,南修灵渠,加强南北交流;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推残了文化;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酷。总之,观其一生,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汉武帝政治:颁布“推恩令”(主父偃),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经济:实行盐铁专卖;统一货币五铢钱;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军事:北击匈奴,稳定边疆(卫青、霍去病)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总之,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光武帝建立东汉后,多次下令释放女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

10、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出现“光武中兴”局面隋文帝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出现“开皇之治”局面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选贤用能、虚心纳谏、轻徭薄赋;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减省刑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文化政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和武举;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11、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明太祖建立明朝;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设立锦衣卫;设立廷杖制度明成祖为加强皇权,设立特务机构东厂;营建北京城,迁都北京;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叛乱;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称号;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1727年,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妥善安置1771年返回新疆的土尔扈特部;命人为六世班

12、禅修建须弥福寿庙;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二、中国古代经济1古代农业的发展类别时期概况农作物先秦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水稻和粟;商周时期“五谷”已经齐备西晋西晋后期以来,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东晋南朝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唐代唐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南方水稻多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宋朝由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大面积推广,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南方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的种植扩展至长江流域元朝元世祖大力推广棉花的种植明清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高产作物,并在清朝得到推广;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

13、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种植面积在清代不断扩大生产工具先秦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商周有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唐代发明了曲辕型和灌溉工具筒车宋代发明了插秧工具秧马水利工程先秦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战国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朝为开发岭南等地,秦始皇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元朝元世祖治理黄河,为便利南粮北运,开通了漕运和海运【关联提醒】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其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

14、发展的表现是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等;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另外要依托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农业政策及土地制度等。2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方面发展概况陶瓷业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唐代陶瓷业的代表是“越青邢白唐三彩”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也很有名清代青花瓷畅销海内外冶铸业商朝时期青铜铸造业发展,采用“泥范铸造法”,著名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举世闻名纺织业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三国时期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唐朝丝织工艺水平高超,蜀锦精美冠

15、绝全国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南宋时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纺织业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明代的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广到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清代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造船业三国时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关联提醒】在古代小农经济之下,手工业只是农业的补充,二者都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3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朝代发展概况南朝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南朝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唐代出现商业大都市,长安、洛阳等,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临安,打破坊市界限,有早市、夜市、草市等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16、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东京城内出现瓦子元代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明清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代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明朝,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晋商、徽商等商帮;清朝,形成商业网,晋商、徽商得到发展。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口对外通商,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关联提醒】中国古代一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作为“末业”发展受到限制,但仍有所增长。唐宋元时期,我国商业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以宋元为临界点,到了明

17、清时期,由于闭关、海禁政策的推行,商业发展明显受限。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初步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开始:唐朝中后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完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2)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4)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关联提醒】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阶

18、段特征先秦走在世界前列;春秋战国封建经济产生和发展;秦汉封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封建经济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宋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休养生息政策:多出现在战乱之后或新王朝开国前期,其核心内容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典型代表是汉初和唐初。(2)“重农抑商”政策: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思想的表现,从战国商鞅变法到清代统治者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国家安定,政权巩固和社会经济发展;但长远来看,它压制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近代中国的长期落后。(3)“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推行的一种自

19、卫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表现。该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但造成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绝,长期闭目塞听,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成为中国由先进到落后的转折点。3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1)继承性因素:在前一朝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2)社会环境因素: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3)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5)经济交往因素: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联系以及中外交往的加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6)人民群众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0、7)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8)其他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等,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热点速递】热点中国首设“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日期为公历2018年9月2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发端,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命题链接】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的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中国土地制度及农村政策的演变“三农”是指:农业、农民、农村一、中国古代史土地制度(政策):1、井田制: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田,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商鞅变法有“废井田、开阡陌”)(说明: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但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在秦始皇时为郡县制所取代。)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1)确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变革。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2、。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2)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3)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二、中国近代史土地政策: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其革命思想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核心是“平均地权”,目的是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孙中山平均地权的理论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广大农民对土地渴望之情,顺应了历

23、史潮流,是巩固辛亥革命成果的一个必要举措。但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可循,仅仅是理论逻辑上的设想。三、中国现代史土地制度(政策):1、土地改革:(1)实行: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仍然是土地私有制)(2)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3)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1957年)(1)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

24、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2)形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集体土地公有制)(3)结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次历史巨变,使中国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个体小农经济成为集体所有制经济,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人民公社:(19581978年)(1)原因: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2)形式: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全体社员共同所有、共同经营的农村经济管理格局。(3)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25、共产风”、吃“大锅饭”等。(4)核心:“一大二公”。(扩大公有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实行平均主义,刮“共产风”)(5)评价: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严重脱离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使农村生产停滞不前。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至今)(1)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2)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即:“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3)进程:安徽

26、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4)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5)意义: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使农业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5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1)原因:a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b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发。(2)启示: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专题启示: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制定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一定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从调动农

27、民的生产积极性出发。3、制定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放设问】一、趋势类1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发展的哪些趋势?(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皇权专制不断加强。(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中央集权不断强化。(3)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二、因素类2影响政治制度创立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三、影响(作用)类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

28、定政体;官僚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和抑制暴政。四、认识(启示)类4从古代制度与机制创新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制度与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治制度创新要与国情相适应;政治制度创新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政治制度可以相互借鉴等。5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利弊。(1)积极影响(明清之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影响:专制皇权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

29、历史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思想上容易造成“独尊一家”现象,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6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1)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3)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4)发展经济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注意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为人民谋福利;必须注意国民经济

30、比例协调发展;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精选配套练习非选择题1自古以来,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并且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材料二: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