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97.07KB ,
资源ID:79792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792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报告.docx

1、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报告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报告课程名称: 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 任课教师: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2011年06月11日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报告 中西方思维模式研究综述一,研究主题的确立与分析1、需求分析 根据5W法对课题进行需求分析:(1)(Where)全面性/专深性:全面地查找介绍中西方思维模式研究综述方面的文章。(2)(Why)本课题的目的:完成一篇中西方思维模式研究综述方面的文章。(3)(Who)文献类型: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网络信息。(4)(When)相关文献的时间范围:近五六年内相关的文献数量较多,时间范围确定在20052010

2、年。(5)(What)相关文献的作者:主要来自于各大高校、研究所、从事研究中西方文化的专业人士,并在该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6)相关文献的文献加工深度:选择一次文献中的论文、译文、专著;二次文献中的文摘、搜索引擎信息;三次文献中的综述文献。 (7)相关文献质量:主要为核心期刊上,被引用率较高的文献。(8)语种:定所查的相关文献语种为简体中文。2、关键词分析直接从课题中提取的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模式、研究、文化差异关键词的同位词:观察、教育、理念、社会习惯、风俗、地理差异关键词的下位词:欧美人口、中东地区、中国大陆、香港二、课题的信息检索过程和方法1、检索方法:根据题目要求,明确查询需要,确定查

3、询方法。根据所需信息,笔者选择采取综合法,包括了顺查法、追溯法、二次检索法。2、检索工具: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3)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4)谷歌学术搜索(5)国外标准数据库3、主要检索词:中西方 思维模式 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 人性观 文化内涵4、检索过程(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a.使用标准检索检索词一:中西方 检索项:题名;检索词二:思维模式 检索项:题名;布尔逻辑关系:and 构建检索式为:(题名=中西方)and(题名=思维模式); 限定条件为:期刊年期:2005年到2010年 ;来源类别:核心期刊;结果排序方式:发表时间; 得到结果记录数68

4、条: b.对标准检索的结果进行二次检索: 增加检索词三:差异 检索项:主题 布尔逻辑关系:and;对68条记录进行二次检索,得到记录数30条;c.对二次检索结果进行结果分组(缩检):使用学科类别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组,属于“基础研究(社科)”记录数为24条:d.改变检索式(扩检):检索词一:中西方 检索项:题名;检索词二:思维模式 检索项:题名;布尔逻辑关系:and;检索词三:文化差异 检索项:关键词;布尔逻辑关系:or 构建检索式为:(题名=中西方)and(题名=思维模式)or(关键词=文化差异); 限定条件为:期刊年期:2005年到2011年 ;来源类别:核心期刊;结果排序方式:发表时得到结果

5、记录数11969条; (2)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a. 使用标准检索检索词一:中西方 检索项:题名;检索词二:思维 检索项:题名;布尔逻辑关系:and 构建检索式为:(题名=中西方)and(题名=思维); 限定条件为:期刊年期:2005年到2011年 ;结果排序方式:发表时间; 得到结果记录数45条: b.追溯法检索与引文检索 选择一篇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追溯法检索:通过检索此篇论文可以得到其参考文献记录数4条;引文检索:通过检索此篇论文可以得到其引证文献记录数10条;(3)谷歌学术搜索 使用谷歌学术搜索的高级搜索:包含全部字词:中西方 and 思维模式;包含确切的词语:思维

6、模式差异; 出现搜索字词的位置:文章中的任何位置; 年期:20052010; 得到搜索结果记录数1390条;三、检索结果的筛选与整理检索结果的评价和筛选。依据检索结果,根据评价文献的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标准,对检索获得的相关文献进行选择;得到了下列的重要文献(包括追溯法检索与引文检索法获取的文献)的外表特征及摘要是:1,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与翻译【作者】严苡丹【导师】冯庆华 【出版授权与投稿人】上海外国语大学 【发表年期】2007年02期【作者基本信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6年,硕士【摘要】在目前语言比较与语言对比研究中,除了作表层结构的对比以外,更重要的要作语义结构的对

7、比,而语义结构对比就一定要深入到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语言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去。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讨论。究竟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抑或是二者存在着双向作用,学术界对此说法不一。可以说语言对比研究,特别是服务于翻译目的的对比研究已经拓展到宏观的层面,就是不局限于语言的对比,还要进行相关语言的文化对比。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2,思维方式差异的文化追问【作者】李敏【导师】尹鑫 【出版授权与投稿人】广西师范大学 【发表年期】2008年09期【作者基本信息】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008年,硕士【关键词】人论; 思维方式; 文化;

8、中西; 多元文化【摘要】精髓,人论在影响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时,会对中西方传统思维的走向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文章深入探讨中西“人论”的理论知识,对中西人论作一比较分析,对于理解和把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传统思维的差异特征有着重要意义。在新时期多元化文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现今的思维方式面临着困惑与挑战,文章就根据中西方人论中的重人意识,以及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改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了人论、文化与思维方式三者之间的具体联系。首先,人 3,论批判的思维方式【作者】陈爱梅【导师】韩秋红 【出版授权与投稿人】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年期】

9、2005年01期【作者基本信息】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004年,硕士【关键词】批判的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中西融通【摘要】哲学思维方式是无形的,它却像“灵魂”一样贯彻并支配着哲学的整个内容。批判作为哲学思维环节中最核心的环节,贯穿着人类哲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批判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而是一种更为根本的哲学思维方式。本文就是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对批判的思维方式展开理论探讨,并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蕴含着的批判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期望以一种中西融通的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哲学未来的发展进行有价值的研究与思考。文章主体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批判的思维方式与

10、哲学。这一部分主要是在4, 英汉句法中体现的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对比【作者】张远【导师】罗亦君; 郑欢; 刘永志 【出版授权与投稿人】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年期】2010年02期【作者基本信息】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9年,硕士【关键词】语言; 思维; 思维模式; 句法结构; 中式英语【摘要】史,环境特色,心理倾向,传统经济和政治体系促使中西方民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迥异的思维方式也使得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国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惯性思维方式局限,造成一定的语言使用错误。例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期间所犯的典型语言错误中式英语。即用汉语句法的思维来构成英语句子。尽管不会影响读者

11、的理解,但中式英语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不利于他们掌握地道、标准的英语。本论文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中外语言学家们探索语言和思维关系后得出的一系列结论,其中,包括语言决定5,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语篇差异【作者】李英春【导师】杨敏 【出版授权与投稿人】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期】2002年01期【作者基本信息】山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1年,硕士【摘要】语篇分析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计划着怎样去和别人展开交谈,提出话题,得出结论。但是,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却会运用两种不同的语篇去表达同一个意思。这除了是因为语言上的差异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12、?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语言,尤其是语篇组织的差异入手,窥探中西心智深层结构的不同,并借此显示这两大文明存在方式的径庭。 论文的第一章阐述了早期和当代学者们对于语篇所作的理论研究。对于语篇的定义至今仍未达到统一。本文对于语 6,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再认识【作者】代杰【导师】尹鑫 【出版授权与投稿人】广西师范大学 【发表年期】2002年01期【作者基本信息】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001年,硕士【关键词】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现代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摘要】大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表现为思维的整体性与个体性、致用

13、性与求知性、曲线性与直线性、保守性与创新性、直觉与抽象等多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关键是看哪一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辩证思维、整体思维、直觉顿悟思维、实用性思维、意象思维,自古至今一直以绝对的优势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但在思维目的和内容方面,思维方式及手段方面也存在着缺陷。 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 7,论思维方式对英语经济新闻和经济评论写作方式的影响【作者】董继荣【导师】窦卫霖 【出版授权与投稿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发表年期】2006年08期【作者基本信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6年,硕士【关键词】中西

14、方思维方式; 经济新闻; 经济评论; 写作方式【摘要】文报纸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新闻和评论写作方式上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别。这里写作方式是区别于写作内容而言的,即使是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或评论也会有所不同。虽然新闻报道或评论具有特定的写作规范和格式,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写作,但它们同样和其他文体一样要受写作者思维方式的影响。因为第二外语的写作也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干扰,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选取中国日报中中国记者用英文写的经济新闻和经济评论,和英国的金融时报中的经济新闻和经济评论作为调查样本。通过比较来找出在写作方式上的差异并试图用中西思对其中较为重要的三篇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如下:文献序号文献名称主要内容的简要总结

15、选择原因质量的分析作者或引用程度的分析1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再认识大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表现为思维的整体性与个体性、致用性与求知性、曲线性与直线性、保守性与创新性、直觉与抽象等多个方面。文献来源自于核心期刊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有关于中西方文化方面的论文1篇,此篇文章被引次数为16次。2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更深层次的思维方面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语言的差异入手,窥探中西心智深层结构的不同,讨论了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通过思维方式的转换,使译文地

16、道、自然,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本文来源自于核心期刊 作者发表有关于中西方文化模式差异方面的论文2篇,此篇文章被引次数为6次。3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与翻译在目前语言比较与语言对比研究中,除了作表层结构的对比以外,更重要的要作语义结构的对比,而语义结构对比就一定要深入到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语言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去。本文来源自于核心期刊作者发表有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文章1篇,此篇论文被引次数为19次。4论批判的思维方式本文就是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对批判的思维方式展开理论探讨,并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蕴含着的批判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期望以一种中西融通的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哲学未来的

17、发展进行有价值的研究与思考。本文来源自于核心期刊作者以发表有关于思维模式模式方面的文章2篇,此篇论文被引次数为7次5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语篇差异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语言,尤其是语篇组织的差异入手,窥探中西心智深层结构的不同,并借此显示这两大文明存在方式的径庭。本文来源自于学术论文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有关于中西方文化模式差异方面的论文1篇,此篇论文被引次数为6次四、检索结果的比较与归纳总结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这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我们生产经营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怎样去摸索中西方思维差异,是我们讨论的课题。本人

18、从翻译,翻译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思维的比较来探讨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我的题目 中西方思维模式研究综述检索结果的比较与归纳文献序号:1文献序号:2文献序号:3文献序号:4文献序号:5文献名称: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再认识文献名称: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文献名称: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与翻译文献名称:论批判的思维方式文献名称: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语篇差异研究的目的(目标、任务)研究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演进,以此判断中外文化发展进程差异中式翻译发展研究中国式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以一种中西融通的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哲学未来的发展进行有价值的研究与思考。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语言

19、,尤其是语篇组织的差异入手,窥探中西心智深层结构的不同,并借此显示这两大文明存在方式的径庭。提出研究的问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学在中国的发展造成思维方式区别及其原因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翻阅书籍,查阅历史资料观察法;归纳法;经验方法;统计法。观察法;归纳法;案例说明法;观察法;归纳法案例说明研究的结论中国古人崇尚无为而治,以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与同时代西方文化发展相差较大。中国式思维模式下下,翻译多少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中国式思维与西方式思维的立足点,价值观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批判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而是一种更为根本的哲学思维方式。人们不会计划着

20、怎样去和别人展开交谈,提出话题,得出结论。但是,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却会运用两种不同的语篇去表达同一个意思。文献的创新点从众多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成因从翻译学的发展,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以对立面来反观思维模式比较之间的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性文献间关系的归纳三篇文献间是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承前启后的关系,先是研究中国思维方式的演进,接着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最后思考对策。因此三篇文献的作用不同,并共同构成了完成课题的参考文献保证体系。五、综述写作 中西方思维模式研究综述1、引言中西方思维模式比较思维模式是指一件事情该怎么处理或者如何反映,在人的

21、头脑中所作出的一个结论。同样一件事情,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究其原因,就是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 2、中西方人思考方式的比较具体来说,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立体性的,是一种阴阳互补的,内向性,是由远到近,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个别的。比如说领导讲话,习惯性地都会先讲国际形势,然后讲到国内,再讲本单位。西方人则不是从大范围讲,一般先讲很小很小的事,从小事深化开来,慢慢演化到大事。而中国人更喜欢从大讲到小。这都是习惯,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外部反映。西洋人兼具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不但使他们的艺术流光溢彩,也能向科学的未知领域不断扩展。洋人的绘画,为了

22、写实对人体解剖学都要进行研究,并很早就解决了焦点透视和光线色彩等技术问题,而中国绘画,一直到西洋画传到中国都未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中国古传统画确实比西洋画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的一些文人和国画家却表现出极不老实的态度,说什么洋人的画是写实,我们是写意,洋人是求真,我们是追求意境,这有些太牵强附会了。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主要表现由于生成中西方文化的哲学观念、经济制度以及地理环境不同,且两者又各自固守极富个性的文化本位,坚持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特殊的认知方式,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内部机制和外部表现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往往特别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

23、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推测别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处,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模式是在自己特殊文化背景中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并发展起来的,存在某种惯性 。中国人自古以来发展起来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特点是模糊性:概念是模糊的,思维是模糊的,对事物的认识是模糊的,概念模糊就很难清晰的认识未知的世界,因此混乱而僵化,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是西方以逻辑思维为主,是一种高级抽象思维形式,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事物的本质。 西方在逐渐建立起一个精致而完备的知识概念体系的同时,开始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其哲学中的思维论证方法很多

24、,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就是在完备定义、精确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严密的演绎推理,很早就形成较完备的概念运展体系:形式逻辑。其演绎推理的每一步行进都要求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将其应用于演说、辩论、论著及相关的活动中,对其民主法治诸制度无疑也起到推进作用。中国在没有建立起严谨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主要进行的是直觉思维。所以先秦诸子的思维模式主要是一种没有严格定式的任意直觉的意会性判断。名家与后期墨家虽然对于某些概念也提出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然而在模糊性定义和意会性思维的习惯基础上,加上家长制君主统治的有关文化束缚,无法发展出系统严密的形式逻辑学。古人也或进行相关的类比推理,其根据是有关对象某些方面的相似性

25、而推出其他相似方面,如儒家的“推己及人”、“闻一知十”、“举一反三”之类,乃至重大命题:“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也都建立在此类比推理的基础上。这类比推理依然离不开形象,它不是以概念为基础,而是以经验为基础,只具模糊性与笼统性。 西方人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规则性,其推理环环相扣,要求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再考虑价值判断,这才有说服力,所以整个判断的基点是客观的事实基础,就是说其价值判断服从事实判断。遇事首先考虑其是“真”还是“假”,真理至上成为悠久的传统。其科学精神就是一种热情追求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一种真理至上而超越功利的精神,所以其纯学理的各学科都得到发展。中国人

26、直觉思维无须严密的推理,以领悟力为贵,所以遇事首先考虑的是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或者说整个判断的基点是主观的价值观念,而事实常常被纳入到价值判断的框架中加以裁剪和理解。对人首先考量他的道德素质如何,不管他有多大才能,如果道德上有问题,不忠不孝之类,那就一无是处,忠孝道德至高无上,它凌架于一切价值判断之上。对事物首先考虑的是实用价值如何,所以中国古代纯学理的科学发展极为贫乏,几乎是空白,而所谓“科技”主要都是应用型的,大多为统治者需要的大一统技术。 中西方人们思考问题的顺序:如西方人姓名的排序,先是自己的名字,其后或是父名,最后才是族姓。其地址的排序也同样,先是个人所居屋的门牌号,然后才是街

27、道、区、市,最后为省份和国度。记时也是由小到大,以秒、分、时、日、月、年为序。而中国人的相关思维排序则正好相反。这种完全相反的思维顺序排列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其特定的思维文化所支配的,它体现出中西方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有着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和思路特点。概括讲,西方人的思路是从个体开始,由小到大,从个体出发去理解整体,把现实事物看作是无数的细小部分组成的复合体,以个体组合成群体,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方式来解释世界与万物,去描述世界与万物的生成,建立的是个体本位的思维路向。如西方哲学最初是用元素论、原子论来解释宇宙;医学也把人体看作由无数最小元素按照一定规律组合出来的集合体,在发展到用细胞学来解释生物,其治疗

28、方案建立在解剖学(即结构组织学)的基础之上。其世界观认为这些能分割的基本粒子的地位很重要,个体有独立的价值,形成个人主义和机械整体观。其“分析、综合”诸方法,为科学发展打下基础。而中国人的思路则从整体开始,着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强调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不注重它的基本元素,建立的是整体本位的思维路向。中国人从整体出发去理解个体,由大到小,以整体化生的方式去理解个体,去描述世界与万物的生成。如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用元气论来解释宇宙,元气是连续的、无边界且无形的整体,它充斥并运动于宇宙之间,然后生化万物,所以宇宙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中医把人的生命看作是宇宙中元气的一种特殊状态,用气的运动来说明人体功能,把

29、生命归之于“一口气”,用气功追求健身、养生的目的。从而认为生命是不可分解的,解剖是违背生命原理的,通过解剖是不可能得知生命的真正奥秘的。其世界观认为整体联系紧密而地位重要,形成有机整体观而轻视个体的独立性。中国人理解事物的思维模式是:“阴阳五行”方法。即对事物的整体运动形态进行一些有关的测验,然后在信息反聩基础上作出意会性的直觉判断,中医有关的 “经络”、“针灸”、“气功”、“按摩”诸理论,及传统社会的“易经”、“看相”、“算命”、“风水”之类的神秘文化,都是其特有思维模式下的杰作。 与上述思维模式相关,西方人视“知”为一种思辨性和实证性的纯粹理性思辨。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

30、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通过古希腊智者的一系列思辨探索,确立了“知识”的独立性、至上性和权威性。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追求科学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实用。所以在西方,与其说是生产力的需要推动了科学,还不如说是其对真理的追求而创造了科学。中国人则视“知”为一种实践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的实用性思维,可称实用理性思维,或说是一种渗透着感性,又与经验、价值相联的悟性思维。它把客体的知识主要维系在主体的使用上,使求知与道德、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所以其哲学不是探求纯粹的“知”,而是与“行”结为一体的“行知”,即受实用功利支配的“知识”。这种“知识”相当大的比重为政治

31、、人伦、道德之类的规范,它一旦和统治需要相结合,即可上升为先验的原则、绝对的真理,然后由士人们去编造一些相关实用的理论,以作进一步的解释。人们只须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它,不能否定和怀疑它。两汉统治“独尊儒术”后,人们便不能怀疑和批判儒学,只能在有限的几部经典上一代又一代地重复进行注释。中国没有“知识”独立性和至上性的传统,所以“知识”往往成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乃至玩具。 观察中西方古代社会思维模式的主流形态,可以从两者的不同路径中感觉到其中存在的极大差异。我们认为,古代西方倾向于一种理性思辨型的思维方式,善长用比较精确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较有系统和条理地把握事物,寻找因果关系和重视纯粹理论探讨,且有一种多元化的不断求知探索的精神;而古代中国则倾向于一种表象意会型的思维方式,注重直观经验的综合而短于实证分析,大都用一些模糊概念进行整体性的含混解说,满足于玄幻博大的把握及其实用价值,表现出一种经验主义与感觉主义的倾向。 4、结论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或可简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