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7.77KB ,
资源ID:79759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759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发现深度长文看完才知道这里是宁夏盐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发现深度长文看完才知道这里是宁夏盐池.docx

1、新发现深度长文看完才知道这里是宁夏盐池新发现深度长文,看完才知道这里是宁夏盐池 我们试图让更多宁夏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这次,我们将探寻的目光锁定在灵州官道上曾经的边陲要邑、军事重镇盐池。据宁夏交通史介绍,从甘肃环县到灵武、吴忠,它的中段要经过盐池的萌城、隰宁堡、惠安堡等地,是古都长安北通灵武的交通大道。唐广德元年7月,吐蕃入大震关(今陕西陇县),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贞元初年,原州及六盘山诸关也相继失陷。至此,丝绸之路凉州以东的南北两道全部中断,中西交通线改经灵州,一直使用到北宋初年。“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这个古称昫衍、盐州、花马池的地方,让我们回

2、望它厚重的历史的同时,更希望记录它当下的变迁新消息报记者 邱青春 马骋 倪会智 文/图沿灵州古道,一路向南盐池,举目皆有“门户”之重从蒙古铁骑到回乡美食,一盘炒糊饽见证“门户”变迁“西北门户灵夏肘腋”,古人用八个字概括盐池地位之重要,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盐池“区位优势突出”。的确,翻开中国地图,我们会看到在宁夏唯有盐池县与三个省区接壤,北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邻陕西省定边县,南靠甘肃省环县。盐池也因此被如今的地方政府称为宁夏“东大门”。“在古代,能称为门户之地的,要么是军事重镇,要么是商贸往来频繁的地区”,已经撰写出版盐池多个乡镇地方志的侯凤章认为,自盛唐以来,盐池兼具军事重镇和商贸通道两大重要

3、地位。在很多民俗学家看来,衡量一个地方曾经是否是重要的“门户”之地,有一个细节不能忽略,那就是看如今这个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炒糊饽,很多宁夏人都熟悉的面食,干饼子切条,拌以羊肉臊子炒制,出锅前点缀些许红、绿辣椒,干饼条充分吸收了汤汁,口感甚佳。因为制作方便,且有肉有面,在宁夏吴忠广为流传。久而久之,炒糊饽也就成为吴忠回乡美食,吃了这么多年炒糊饽的宁夏人可能还不知道,炒糊饽居然不是宁夏人原创的美食。在盐池县惠安堡,沿街很多清真餐厅都有炒糊饽。当地年长的回族老人回忆,解放前惠安堡的回族就会做炒糊饽,他们小时候听老人说炒糊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朔到明朝。对此,业余研究盐池历史的刘国君介绍,炒糊饽最早是由

4、蒙古族人发明的,特别是蒙古人在南征北战时代,行动迅速,就餐简便。风干肉、炒面、干饼子是蒙古军队必备食物。将羊肉和干饼子炒后食用也就从蒙古军队流传开来。战争能带来灾难,也往往伴随着文明的交流,这其中就包括语言、文字、饮食、服饰等很多元素的融合。而作为千百年来兵家必争的盐池,蒙古铁骑多次到来,擅长经商的回族与蒙古人做生意的同时,也学会了炒糊饽的制作方法。聪明手巧的回族妇女改进了炒糊饽的制作过程,用现炒的羊肉臊子代替风干肉,用更有弹性的面粉取代蒙古人做的干饼子,再配上辣椒和肉汤,就连蒙古人都称赞回族做的炒糊饽味道更鲜美。风沙盖住了城门,却盖不住希望盐池县城西南方向约35公里处有一座明朝古城铁柱泉古城

5、。古城不大,长、宽不到400米,明朝修建这座城主要是为了防御鞑靼部落侵扰,争夺食盐和水草。当年“水涌如柱、泉水甘洌,日饮数万骑弗涸”的局面今已不见,不过在如今的铁柱泉古城遗址,却能看到另一种“风景”。没有高大山脉阻挡,鄂尔多斯高原的季风在盐池任性地肆虐,加之盐池从地理学划分属于鄂尔多斯台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空气中游走的沙土味或许是盐池人最熟悉的气味。每一个盐池人都深切感受过风沙肆虐,但是他们一定说不出这么多年来究竟有多少风沙落在盐池?当我们站在铁柱泉古城遗址前,才真正目睹了大自然残酷的一面,十多米高的城门被沙土掩盖得只剩不到一米的缝隙,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座古城建于公元1536年,距今400

6、余年,也就是说,这几百年中,风沙几乎可以掩埋一座城。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如何生存的。“所谓的战略要塞,门户之地都是建立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没有人类的争夺,怎么能显示出这些地方的重要”,侯凤章认为,研究盐池的历史一定不能忽略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从人类繁衍的角度看,盐池人自古以来生活在一片兵家必争之地,还要对抗风沙侵袭,他们才是这片“门户”最执着的守护者。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生生不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这一点,从100多年前当地人对待甘草的态度就可以看出。野生甘草,曾经是盐池人最引以为傲的特产,这种可以入药和食补的植物颇受南方人喜爱。100多年

7、前,野生甘草在盐池随处可见,当地人也早已学会了采摘甘草入药的方法,也有村民采摘甘草卖给药店。不过大家都遵循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挖嫩根。“70年代在盐池还能挖到很粗的甘草,有铁锹手柄那么粗,后来就很难见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来往盐池做生意的老马回忆说,后来很多外地人来挖甘草,不论嫩根老根,见到就挖,彻底毁了野生甘草继续生长的希望。不过随着当地政府严格限制采挖野生甘草,实行封山禁牧,让植被修养恢复,如今开春后草原繁茂的景象又回到人们视线中。行走盐池,在现实与历史中不停切换在宁夏,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像盐池一样,现实社会和历史遗址和谐相融。有人肯定会提固原,固原的确也有很多历史遗址,但是固原的很多

8、历史遗址都在大山中,如烽火台、堡子、古道等,孤零零地守在山中,遥望着繁华的城镇。但是盐池却不同,新城中有古城,古城墙包着新城镇,新修的公路边还有几百年前的墩子,甚至有农家的窑洞就建在古城墙下,这些在外地人看来有点不伦不类的搭配,在盐池人眼中早已习惯,他们生活在当下,同时也与身边的历史遗址不离不弃。从盐池县城出发前往惠安堡的路上,能看到很多被当地人称为墩子的黄土建筑,外形有点像西夏王陵的陵墓,保存完整的在墩子外围还有一圈外墙。据记载,明朝在边塞要地设置军政合一的卫、所,主管军事防务和屯垦。由于主要防御对象鞑靼、瓦剌族驻牧于河套,与之相邻的宁夏也就成为边防重地。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设宁夏卫,

9、辖左、中、右三个屯卫及宁夏前后卫,后又增设宁夏中卫(治中卫)及后卫(治花马池)辖之,受陕西都指挥使司节制,其防兵遍驻今宁夏中北部。自洪武九年后,整个宁夏除一度有固原州外,其余时间再无州、府、县建制。军事管理下的明代大道,留下了一座座墩台。本来,墩台是在长城沿线建筑的守望台。由于宁夏的一些道路或是鞑靼族的“入寇总路”,或是明军的给养线,所以在路边也建起了墩台。经灵州南下环庆的驿道,每5里一台,总计有58个墩台。庆阳、环州通花马池、定边营的道路,则是20里一台,共有34座。由花马池经铁柱泉、惠安堡、韦州、下马关南去固原的道路,沿途水草丰美,是鞑靼“入寇总路”,也是5里一墩。这种墩台用黄土夯筑,呈长

10、方形,上小下大,约两层楼高,终年有士兵站在台上守望。驾车行驶在公路上,随处可见的墩子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烽火硝烟。盐池的古城也很有特色,它不是孤零零地在荒野中,正如萌城遗址,公路就从城中穿过,城墙下仍然住着村民,村民在城墙下开了窑洞。说起修建城墙,刘国君介绍,古代修建城堡绝对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动辄就需要数万人,城墙用夯土一层一层夯筑而成,不怕风吹,不怕雨淋。在盐池走的地方越多,越发感受到这里曾经被称为“门户”之重要,从众多古城、长城、烽火台、墩子、古道,甚至居民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无处不体现着多样性和融合性。这些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始终安静地守候在那里,等待人们更深入地去挖掘其价值,讲述更多

11、不为人知的故事。惠安堡,这个紧邻甘肃环县,坐拥盐地、煤矿、石矿资源的小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商家聚集之地。这里也是盐池的回族聚居区,走在惠安堡街上,虽然见不到昔日的刀光剑影、商贾云集,却依然能感受到小镇厚重的商贸氛围。灵州道上,惠安堡“旱码头”的地位从未变过。惠安堡,永远的“旱码头”爆炒羊羔肉来揽客惠安堡,永远的“旱码头”惠安堡街上最显眼的招牌就是那几家清真羊羔肉餐厅。中午刚过11点,餐厅门前就已经停满了私家车,看车号有吴忠本地的,也有银川和中卫的,还有不少甘肃庆阳的车辆。在盐池县城,就有当地人极力推荐惠安堡爆炒羊羔肉,来到惠安堡后,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极力推销:“我们镇的爆炒羊羔肉绝对是盐

12、池最好的,现在很多甘肃人都慕名而来,吃完了还要打包带上一份”,听大家如此夸赞,记者也忍不住走进一家餐厅。和餐厅老板娘聊天中得知,惠安堡爆炒羊羔肉好吃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肉质上佳,二是炒制过程有秘方。大约20多分钟后,一大盘热腾腾的爆炒羊羔肉端上桌,仅从卖相上看就很诱人,羊羔肉质鲜亮,再配以红、绿辣椒和葱节做点缀,色香够足,夹一块入口咀嚼,肉质滑嫩,爆炒过后的羊肉鲜味和辣椒大葱粉条混合在一起,口感甚佳,难怪大家都推荐惠安堡的爆炒羊羔肉。不过记者也发现,虽然镇上爆炒羊羔肉好吃,但是这个仅有两万多人口的小镇显然不可能承载这么多家羊羔肉餐厅。餐厅老板笑言:“要是靠本地人消费,餐厅早就关门了,我们这里

13、的羊羔肉餐厅主要靠过往客商”。餐厅老板说的没错,听镇上的老人讲,惠安堡自古就是“旱码头”,运煤的、拉盐的、贩羊的都从这里往来,久而久之镇上就开了不少餐厅和旅馆。除了爆炒羊羔肉,惠安堡的爆炒牛蹄筋、羊杂碎也颇有口碑。在汉餐馆里,惠安堡的黄鼠肉很出名。当地人都说盐池真正的小吃在惠安堡。据统计,这个小小的乡镇,经营餐饮、住宿的个体户达到800家,交通经济很发达。惠安堡是个交通枢纽。211国道纵贯南北,盐兴公路横穿东西,惠平(惠安堡至平凉)路、惠大(惠安堡至大水坑)路东接西连。中太铁路在此路过,远望,长长的运煤列车在黄昏中缓缓驶过,充满着诗情画意。这里可谓四通八达。由此向西、向北,可至吴忠、灵武、银川

14、;向东北,近至盐池县城,远到鄂托克前旗、陕西省定边等地;向东至陕北榆林、延安各地;向东南是甘肃环县、庆阳;由这里向南,近至本县萌城,远通甘肃庆阳一线;西南方向,是同心县太阳山、韦州、下马关、豫旺堡一线。丝路古道远去,银西高铁来了“听说这里当时有一条官道经过,专门派兵把守,运送军需,也保护往来客商和货物”,镇上的老人已经说不清这条官道具体的位置,不过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撰写过惠安堡镇志的侯凤章告诉记者,当时的确有一条官道,因为这里是边塞,又有盐池,官府肯定要重点保护道路的安全和通畅,这样就可以确保边境安宁,往来商贸能够正常运营。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曾驾临灵州(今吴忠

15、)接见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遣使数千人,举行空前规模的民族团结盛会。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灵武(灵武郡即灵州,今吴忠)登基,使今吴忠一带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因此,长安与灵州之间,使节往来不断,商旅频繁,使得这条丝绸古道变得更加繁华。处在这条古道上的惠安堡,则是必经的一站。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唐肃宗李亨来灵州,他们华丽的车辇很可能就是行走在灵州道上,往来长安,也可能都曾在惠安堡停留休息,文臣武将、商旅墨客,在这里歇脚进食更是司空见惯了吧。如今丝路古道早已不见踪影,惠安堡这个“旱码头”似乎缺了个响亮的名头,不过镇上的干部介绍,银西高铁将路过惠安堡,并且要在惠安堡设立车站。

16、银西高铁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惠安堡能搭上宁夏首条高铁,足以看出地方政府对这个“旱码头”的重视。为此,镇上也开始早早谋划,借道银西高铁发展地方经济,“希望能在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旅游方面有发展”,镇干部分析,镇上已经在特色农产品和清真美食上有基础,下一步就希望能有更好地规划和投资,让“旱码头”的名声再次响亮起来。在惠安堡,黄花菜凉不了天下的“旱码头”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大家都有一种“旱码头”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镇上一位干部概括得比较准确:“就是大家都挺能折腾”。这让记者想起了很多年前上映的一部国产电影神鞭,片中有一句台词很能形容惠安堡人的创业风格“辫剪了,神留着”。不能再靠资源发展,地

17、处偏远,灌溉和人畜饮水只能依赖扬黄工程,这让惠安堡如何发展?不过惠安堡人永远信奉一句话,“世上困难千万个,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发现黄花菜很适合在当地种植,种出来的黄花菜品相好,口感更是不错。于是当地政府大力推动黄花菜种植,引进外地企业搞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没过几年,惠安堡的黄花菜就打开了销路。镇上的干部介绍:“目前我们的黄花菜种植达到1.5万亩,产品已经卖到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过得如何,从吃穿行上可以看出来。惠安堡一带,富裕点的农民盖的都是二层小洋楼,最普通的也是砖瓦房,基本家家有小汽车。仅汽车销售店,惠安堡镇就

18、有8家之多。”灵州道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丝绸之路”,是宋夏时期宋军的一条军事供应线,是元明时期南通关中、西抵西域的重要驿道。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中,萌城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驿站,和惠安堡相比,它的这一特性更加明显。萌城,灵州道上无法忽略的驿站新的萌城村和惠安堡相比,萌城堡显得黯淡许多。随着撤乡并镇,现在萌城属于惠安堡镇所辖的一个村子,称萌城村。村里建成了移民新村,居民陆续搬入,老房子基本都拆了。我们站在新村与老城村的交会处,公路一侧是一个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粮库,已经荒废。公路另一侧的移民新村,瓦舍新鲜靓丽。整齐与凌乱的对比是那么明显。经过街面改造,萌城的商业街道崭新了不少,宽阔的柏油马路延展而

19、去,只是不见几家商户开门营业,街道上看不到几个行人。几家现代化的大型工厂特别显眼,有水泥厂、采煤厂,还配套建设了职工住宅区。萌城村村委会孙书记介绍,萌城村有600多户2300多人,多数村民在外打工。这一带煤炭、石灰石、白云岩储量丰富,并被开发利用。农作物主要是小杂粮,土豆、荞麦、谷子等。萌城堡旧事萌城位于陕甘宁三省区的交界,被称为“宁夏的南大门”。沿着公路到甘肃环县甜水堡镇约2公里,不少村民习惯去那里吃碗荞面铪铬。惠安堡、萌城堡、甜水堡在古代都是烽燧相连的重要城池。甜水堡被称为萧关第一关隘。萌城村村部向南3公里,有一处残破殆尽的旧城址,这就是萌城堡。建于明代弘治以前,曾设驿站、递运所、批验盐引

20、站等机构。现在只剩一些大致可辨的城墙痕迹,一道城墙上还留有几眼窑洞。城内曾被村民用砖石圈出一块块的地,种植粮食,现在也已废弃,长满无名的花草。城址四周,山大沟深,地势险峻。在灵州道上,萌城堡算不得经济繁荣之地,和惠安堡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作为驿站,它的重要性胜过惠安堡。经惠安堡的驿道,历史有据可查的始于宋代,即经萌城、惠安堡连接古灵州、环庆的西南线。明嘉靖宁夏新志中记载:宁夏自在成驿渡河向南,有高桥、大沙井、石沟、小盐池、萌城五驿递,南路环庆、省城,以上京师;西通固、静、临巩,以至甘肃。不时传递军情,转运军需器械,递送公文,供给来往军马,差役浩繁,日不暇给。“每个驿站的军丁编制百人左右,驿站之处

21、还设有递运所,编制军丁一二百人。这5个驿站中,萌城驿配军丁113人,递运所军丁147人。驿道传递公文、军情的作用可以说是现代邮电通信业的前身。驿道沿途设驿站,是食宿、换马的地方,两驿之间,又有亭,供旅途休息。运输工具用马的叫驿马,用车的叫传车。驿道、驿马、驿车、驿站自成系统,以接力运输的方式传递公文、军情,迎接使臣、官员,当然,官员的品级不同接待标准也不同。从宋代起,驿站又在大的军事行动中设置“急递铺”,昼夜传递军情。历代管理驿传的有传官,各驿站设驿丞,配有驿夫、驿马若干,房舍、被褥、食物、杂具等一应俱全。至少在明代,萌城驿设施讲究,加之城内驻军,可谓繁忙兴旺。到清末,国力衰微,加之西北动乱,

22、惠安堡一带日渐衰败,再不见往日之繁盛,萌城堡的情景紧随其后。在明代蒲彦徽萌城夜坐一诗中,可见萌城堡曾夜晚灯火通明:“山城展转望萌城,灯火如流逼汉星。”民国时期,文人王海帆萌城道中一诗中写到“白草黄沙没汉关,战场千载几人还,防边自是前朝事,今日凭窗看远山”。此时,萌城堡已是白草黄沙淹没的一座荒城。提起萌城,现在人们想到更多的是1936年11月17日的萌城战斗。胡宗南部队与萌城一带的红四方面军两支军队在此遭遇,落入我军埋伏圈的敌军,溃不成军,死伤累累。驿站在信息传递上的优势对于传递军情,人们熟知的是烽火台,这是一种长距离内的信息交换,通过一站一站地燃起狼烟来完成自边关向都城的信息传递。就通信系统的

23、健壮性和安全性而言,烽火台并不是百分之百值得信赖的。因为一连串烽火台组成的是一条单链,如果其中一个点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将难以得到保障。三国演义里关羽正是因此而丢掉了荆州,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兵锋直指宛、洛,为了应对徐晃带来的援军,被迫将荆州的预备队调往前线。这时候吕蒙及其士兵化妆成白衣商人,以躲雨为由进入了荆州防线的一个烽火台,手起刀落解决了守卫,结果荆州整个预警系统失灵,关羽被迫败走麦城。有研究者认为,驿站为基础的“邮局”系统对于古代的远距离通信是“最主流”的。简单来说就是骑着马疯狂地赶路送信,遇着驿站就换马以保持行进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么长的距离,信使是完全可能在半路上被劫杀

24、的,这就引发了通信安全的问题。这个问题早在周朝就有解决方案,一为对发送信息进行加密,称为“阴符”;另一种方法和GSM中的跳频加密颇为相似,即将信息分为几份,通过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路径发送出去,到目的地再合为一起,就算其中一份被截,也不会泄密。姜子牙所著六韬一书中有这样的经典故事:武王深入重地,想和大后方传递消息,就问太公咋办。姜子牙说好办啊,我们对信源重新搞一套编码就是了,比如你杀了对方大将,就不要写“破军杀将”四个字的小纸条,直接让信使送一块九寸长的木板就行了,这个加密方式只有你我知道,不怕泄密。沧海桑田,王朝湮灭,随着古代城池的衰落,其通讯功能自然也无从谈起。但是萌城的交通环境却日益改善:

25、1936年,国民政府出于围剿革命根据地的需要,在原莱大车道的基础上略加修整修筑了金积经惠安堡到环县的公路。新中国成立后,1967年修了惠安堡到甜水堡(甘肃环县)的公路。现在211国道穿过萌城,直达甘肃环县。千年盐湖,一部古老盐史千年盐湖,只剩老盐工味蕾的那点记忆不打盐了,茹汉民总觉得有点无所事事,相对种那几亩地,他更愿意打盐。老汉今年67岁了,身材高而精瘦,不像一般的农村老汉,他身上还有一股子精气神,那是多年打盐炼就的。他是惠安堡镇惠安堡村人,过去整个村子都靠打盐为生。现在,曾经的盐工们都晒着太阳养老了。茹汉民出生在打盐世家,从爷爷那辈就是打盐的,只有父亲识文断字成了文化人,民国时期还做过磴口

26、县县长。惠安堡那片无边无际的大盐池养活了村里几辈子人,过去给官家打盐,后来给大盐户打盐,再后来给政府给集体打盐。可以说惠安堡因盐而生,因盐而富。作为一个古老产业,惠安堡的盐,开采发展已有2000多年。汉书记载,西汉时三水县“有盐官”,三水县治在今同心县下马关乡北红城水一带,“盐官”就是管理惠安堡盐湖的盐。此处盐湖在隋朝、唐初称为“温泉池”,和花马池相比,又称“小盐池”。之后,这一带陆续发展起来,朝廷对盐业的管理体系日益完善。明代惠安堡最高产盐量达到1781万公斤,除了换取马匹,朝廷修长城、军饷的开支都依靠盐税。到了清代,惠安堡的盐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设有盐湖通判官专门负责管理盐务。清末,局势动荡

27、,老百姓流离失所,盐业也衰落下去。1949年惠安堡解放,成立了惠安堡盐务支局,下设盐警队。那时惠安堡产盐量低,质量不好。1959年建立国营惠安堡盐场。之后,盐场在不同时期进行过扩建、改进设备、提升技术,但是惠安堡的盐业如同一位气数已尽的老人,回天乏力,2000年盐场申请破产。上世纪60年代,茹汉民就是国营惠安堡盐场的职工。他说盐场正式职工并不多,场长是个老红军。当时年盐产量1000多吨,一斤七八分钱,周边的老百姓都食用这里的盐。到了80年代,政府将部分旧盐田划给农民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盐农们积极性提高了不少,盐的质量也有所提高,茹汉民也经营了几亩盐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开始全面推广碘盐

28、,这种“大盐”再也没了市场。惠安堡盐湖也被政府禁止生产盐品。不过,吃惯了盐田的盐,茹汉民忘不了那个味道。就像村里的一些老年人,还保持着吃大盐的习惯,经常在腌菜、煮肉时加点,觉得味道特别香。千年盐湖,最终变成了老盐工味蕾中的记忆。惠安堡的盐是“种”出来的恐怕就连最优秀的厨师也很少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是谁“发明”了盐?关于盐,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期,在山东胶州湾一带,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部落首领名叫夙沙,是个聪明能干的人。有一天,夙沙和往常一样,用陶罐打了半罐海水,放在火上烧,想煮鱼吃。突然,一头野兽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着野兽回来,陶罐里的海水已经烧干,只在罐底留下一层白色的细末

29、。夙沙好奇地用手指蘸起白色粉末,放进嘴里尝了尝,又咸又鲜,好吃极了。等野肉烤熟后,夙沙抹上白色粉末,美美地吃了起来。那白色的粉末,便是从海水中熬出来的盐。战国时期史书世本中就有“夙沙氏煮海为盐”记载。盐池、定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诸盐池的盐业生产比较容易,只要整好盐田灌上水,经风吹日晒,过几天水上就会结成一层池盐,供人们去打捞了。然而惠安堡盐池则不同,这里的盐不是自然生成的,竟然是人工“种”出来的。茹汉民说,这么多年来,惠安堡产盐的方式基本没有变化。惠安堡盐池的土壤中不仅含有盐的成分,而且还有硝的成分,不能食用。在历史发展中,当地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了成套的生产程序,规模生产的同时,尽

30、可能减少硝的成分。惠安堡每年产盐的季节在农历的3月至7月。在此季节,盐民用辘轳汲井水(即淡水)注入畦中,并给畦中注入一些盐壕中的宿水(隔年收贮之雨水),和淡水进行勾兑。淡水和宿水的比例,完全靠盐民凭着生产经验。惠安堡盐池曾有很多眼年代久远的古盐井,可惜被填埋了。灌好水的盐田经过风吹日晒蒸发,两三天后水面上泛起微小明亮的颗粒,俗称“盐花”。这时再把少量的成品盐撒入畦中,这就叫作“种盐”。每一茬“种”下盐后,若喜遇南风,会把盐花吹落水底,与撒入的“盐种”结合,结晶成为颗粒,称之为续盐。以后每隔一天往畦中添加淡水和酽水,称续水。不断地续水就会不断地有续盐形成。经过5至7天(最多也有十多天的),续盐越

31、积越多,就可以扒捞一茬成品盐了。打捞过后再续水,再“种盐”,周而复始。至今,茹老汉家中仍有扒盐时使用的木耙。一个老汉和一头乏驴的故事在惠安堡,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民国时期,老百姓为了生计,会去盐湖里偷盐去换粮食、布匹等。有一个老汉力气很大,每次能偷200斤盐,他要背着盐,一直走到拴驴的地方。驴是不敢牵到盐池附近的,因为一旦被发现,驴也会被没收。老汉要把盐拉到庆阳一带,需要走上几天,驴的体质很弱,无法长时间负重200斤盐。于是,老汉就卸下一半,自己扛上。这个故事,至少隐含着以下几个信息:一是,从古至今盐作为重要的资源,重要性堪比粮食,可以用于交换生活物质,一直是盐业部门防范的对象。但是,偷盐贩

32、卖的人一直也没断过。在惠安堡出土的一块吴公重修盐门楼碑记,上面记载了清雍正年间,新上任的吴公看到盐湖四周壕墙进出盐湖的通道破败,为了防止有人私自藏盐进出,予以重修。二是,旧时盐的运输主要靠牲畜驮运,有骆驼、骡、马、驴,以驴居多(当然骆驼也不少)。盐商来到惠安堡后,由“领驴子”领下湖去装盐。“领驴子”就是领着脚户连同牲畜下湖到指定盐户处装盐的人。因驮运的牲畜以毛驴居多,所以就叫领驴子。“领驴子”就是当地的盐民,不但可以赚脚户的“领驴子”钱,下湖再向盐主家要一斗、半斗盐转卖给脚户,回头给盐主家交钱时,再少交一些零头钱,这种办法人们称之为“三剥皮”。如果一天来的脚户多,“领驴子”的收入就相当可观。自从惠安堡盐民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和成立了国营盐场后,运盐的工具也由毛驴换成了汽车,“领驴子”的职业也就随之消失了。三是,盐运道。历史上惠安堡盐湖产盐量一直很客观。销售地包括陕西、宁夏全境及甘肃东部,其运盐路线和里程,在甘肃盐池志略上都有记载,甘肃的静宁、庄浪、庆阳、泾川、环县等都是销售地。故事里的老汉走的肯定是一条成熟的盐运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