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探索历史的奥秘部分1(2013年江苏高考24题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文物作为人类活动的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三星堆共出土了1720件珍贵文物。按其功能分类,我们可将它们分为:祭祀品,共105件,主要是青铜器,其中较大型的樽和罍,其功能可能有两个方面,主要用于祭祀天神、地神和祖先,同时也可当作生活用品,比如装酒、粮食等;生产工具,共124件,主要是石器和玉石,其中有斧、凿、錾、刀等;兵器,共127件,主要是青铜器,还有石器和玉器,其中有青铜戈、玉戈、玉刀;生活与装饰,这方面数量最多,共1364
2、件,其中有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象牙器,以玉器为主,占615件。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另外,还有当时的货币铜贝4662枚。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 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材料二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黄剑华古蜀的辉煌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5分)(2)推测是一种对未知现象作尝试性、
3、合理性解释的思维方法。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古蜀国部落为什么会有大量“象牙”、“铜贝”和“数以吨计的陶片”?(3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意义。(2分)【答案】(1)信息:政治:神权政治(或神权王权一体);阶级分化(或贫富分化);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军事:有部落战争;文化:精神生活丰富(或有审美要求)。(2)推测:大量“象牙”说明古蜀国自然生态适合大象生存(或可能与远处部落有象牙交易等);“铜贝”说明有了一定程度的商品经济(或有一定水平的制币工艺等);“数以吨计的陶片”说明居住在该地的部落人口较多(或部落存在时间较长等)。(3)意义:反映了古蜀王国的社会生活(或揭
4、开了古蜀王国的历史之谜);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查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部分1(2013年江苏高考24题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美)马修斯等西方人文读本 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
5、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材料三 在考察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今天的人们往往不易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过多地拘泥于技术问题的探讨而忽视了古埃及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4分)(2)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4分)(3)材料三提出的考察金字塔建造的视角是什么?(2分)【答
6、案】(1)信息:设计恢宏;计算精确;巨石采集;运输科学。(2)新发现: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价值:有助于了解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3)视角:技术;历史背景。【考查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江苏高考14题)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答案】D【考查点】新航路的
7、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2013年安徽高考20题)“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 B 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答案】B【考查点】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3(2013年北京高考14题)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答案】C【考查点】荷兰的殖民扩张 古代陶瓷业的发展4(2013年福建高考22题)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
8、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答案】B【考查点】荷兰的殖民扩张 5(2013年天津高考4题)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答案】C【考查点】工业革命的影响二、非选择题6(2013年北京高考37题)(34分)计时记时纪史材料一 公元前431年,底比斯军队入侵普拉提亚。关于此事发生的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为:征服优波亚后缔结“三十年和约”的第15年,即阿尔哥斯的克里西斯担任
9、女祭司的第48年,斯巴达的埃尼希亚斯担任监察官之年,雅典的执政官皮托多鲁斯的执政任期内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子四十五年等。(1)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纪年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6分)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184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1851年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
10、、法定的时间标准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2)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4分)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8分) 材料二 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
11、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1)特点:没有通行、统一的纪年方式。 历史状况:当时各区域政治分裂,邦国林立;经济交流范围相对狭小;文化发展相对多元。社会缺乏对统一
12、纪年的需求。(2)阶段和理由:(示例) 第一阶段:188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第二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 历史条件: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迅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示例1: 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2
13、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上述材料表明,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后来它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 示例2: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
14、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 示例3: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从发布者角度看:19世纪70
15、年代是传教士,20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看,标准时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中国偏远地区使用。 7(2013年北京高考40题)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时间历史资料18311836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1840年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18581864年瑞典地质学家伊
16、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69年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1869年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答案】(1)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 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 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
17、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 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8(2013年山东高考29题)(16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片断一 初创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片断二 发展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
18、它非炸药类产品。片断三 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4分)(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答案】(1)利用工业革命
19、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若从殖民扩张或美国西部开发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3)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 原因: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 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9(2013年天津高考14题)(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
20、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属于哪个社会阶层?(4分) 材料二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右表是对1660年和1760年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 单位:蒲式耳英亩年份小麦稞麦大麦燕麦16601281411391311760255250309383 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
21、年第3期(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4分)(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这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分) 【答案】(l)圈地运动。新贵族。(2)大土地所有制。 粮食产量大幅增加。(3)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大农场的形成有利于农业技术革命;农业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更能适应现代化需要。【考查点】圈地运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山东高考14题)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
22、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答案】D【考查点】人民公社化运动2(2013年重庆高考9题)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
23、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答案】A【考查点】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3(2013年高考全国卷35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考查点】国有企业改革4(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20题)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
24、主要原因是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B人口急剧膨胀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答案】A5(2013年江苏高考12题)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答案】C【考查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 6(2013年天津高考9题)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
25、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答案】D【考查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7(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9题)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 D市场经济时代【答案】D【考查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单项
26、选择题 1(2013年江苏高考6题)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C【考查点】大众报业的发展2(2013年四川高考7题)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答案】C【考查点】大众报业的发展 3(2013年浙江高考18题)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
27、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答案】C【考查点】大众报业的发展 4(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8题)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D【考查点】近现代的服饰变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部分1(2013年浙江高考21题)“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
28、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答案】C【考查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2013年浙江高考22题)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
29、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答案】C【考查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2013年重庆高考11题)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答案】C【考查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2013年山东高考37题)(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俄不会单独出兵;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
30、题;国联无力干涉。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8分)(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案】(1)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考查点】 5(2013年高考全国卷47题)(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