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1 ,大小:785.41KB ,
资源ID:79740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740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CDC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第178组设计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CDC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第178组设计报告.docx

1、DCDC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第178组设计报告 摘 要:本实验报告是关于单片机控制DCDC开关电源系统的设计,介绍了以单片机AT89S52、脉宽调制器芯片TL494、数模转换芯片ADC0804等为核心器件通过控制调节输出PWM波 的方法,实现20V30V直流电源电压输入状态下在5V10V之内稳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输出。报告包括了DC-DC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的技术指标,调试分析,针对用户操作的详细说明,对系统中某几个部分的深入扩展研究,心得体会和实物照片等等,包括了与此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关键词:DC-DC ; 开关电源 ; 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单片机小系统 ;有源滤波

2、;AD0804;TL494。ABSTRACTThe report is mainly about the DC-DC system controlled by singlechip,including the design to control the PWM wave through the chip AT89S52,chip TL494,and the A/D chip ADC0804 and so on, so as to generating a DC power supply ranging from 5V to 10V in condition of the input volta

3、ge ranging from 20V to 30V.This report introduces further explanations of inner workings of the DC-DC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ncluding the de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s of its control system, major functions.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plus the debugging and testing process, as well as user instruc

4、tions manual are also attached in the report.KEYWORDSDC-DC; 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or; Single Chip Micyoco; low-pass filter;ADC0804;TL4941 概述1.2 编写说明本文档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大三上学期科技创新关于单片机控制DC-DC开关电源系统的设计报告,根据第178组具体设计内容编写,本文详细阐述了各部分电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系统测试结果及有关问题的讨论与研究,适合具有一定电子技术及单片机知识基础的人员阅读参考。1.3 名词定义DC-DC:

5、输入电压为DC直流电压,输出也为DC直流电压的电路。开关电源: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 开环/闭环控制:所谓开环控制是指依靠前馈信息所进行的控制,闭环控制是指依照后馈信息所进行的控制;开环控制的输出对输入不产生反馈作用,闭环输出对输入施加反馈作用,使系统更稳定。低通滤波器:滤波器是指在指定频带内,使有效信号通过,同时抑制无用成分的电路。低通滤波器是滤除指定频率以上的频率成分,保留频率在指定频率之下的波形输出的滤波器。脉宽调制(PWM):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占空比:在信号的一个周期内,高电平

6、信号所占的时间比例。纹波:输出端呈现的与输入频率及开关变换频率同步的分量,用峰峰值表示单片机小系统:一台能够工作的计算机要有这样几个部份构成: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ROM(程序存储)、输入/输出设备(例如:串行口、并行输出口等)。在个人计算机上这些部份被分成若干块芯片,安装一个称之为主板的印刷线路板上。而在单片机中,这些部份,全部被做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中,所以称为单片(单芯片)机。1.4 缩略语DC-DC Direct-Current-Direct-Current直流直流转换器。将直流输入信号转换为需要输出大小的直流信号。PWM Pulse Width Modulati

7、on即脉冲宽度调制。指一定频率的占空比可变方波信号。ADC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即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用于将模拟信号按照一定速度转换为数字信号。LPF low pass filter 即低通滤波器2 系统总述2.2 系统组成本系统由 DC-DC开关电源,单片机控制系统,D/A转换及A/D转换四个部分组成,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 系统组成示意图42.2.1 DC-DC开关电源子系统图2.2 DC-DC开关电源部分结构图4本系统是以TL494为PWM控制器的DC-DC开关电源部分,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实现DCDC变换器的功能,对于20V30V之间波动的电

8、压输入,经过变换器得到一个稳定的输出电压。此稳定的输出电压值可以在5V10V的范围内手动调节。2.2.2 电压控制子系统图2.3 电压控制部分结构图4电压控制部分主要通过单片机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改变输出电压,使输出能达到5V 10V,从而达到开环控制的效果,其间要经过整形和低通滤波的整形和滤波,然后再经过信号变换输入到4N 25光耦合器件。2.2.3 电压检测子系统图2.4 电压检测部分结构图4这部分系统采集开环输出电压,然后输入给ADC0804进行编码,然后将8位二进制编码输入给单片机并有其控制闭环输出,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闭环控制和监测。2.2.4 单片机子系统单片机子系统提供PWM信

9、号,利用输出PWM占空比的变化来控制输出的电压值,并且同时在其数码管显示部分显示输出电压值。2.3 系统的主要功能1 3 1单片机系统是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并起到人机交换信息的作用;2 DC-DC 开关电源系统(稳压器)是系统的执行模块,它以开关的方式完成稳压目的,并负责输出所希望的电压和功率到负载3电压控制系统将单片机输出的PWM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和非线形光电耦合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大小4电压检测系统具有反馈输出电压的作用,将输出电压模拟值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回单片机系统,使单片机通过反馈调节的方法使输出电压稳定在期望值。3 DC-DC开关电

10、源子系统的硬件设计3.2 系统功能和设计指标3.2.1 实现功能)将输入的的直流电压转换成较低的直流电压输出)将输入的不是稳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3.2.2 主要指标输出电压可调范围:最低输出 5.0V;最高输出 10.0V(输入30.0V0.1V)电流调整率 : 1%电压调整率 : 1%(输入20. 0V0.1V 到30.0V0.1V;输出10.0V0.1V)输出纹波 : 100mV(输入为300.1V,输出为100.1V时) 动态响应 : ms级效率 :大于限流值:1.1A左右3.3 系统设计原理 图3-1 DC-DC开关电源原理图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重量轻,可升、降压,输出

11、功率大等优点。如图3-1所示为降压型开关电源的原理图。图中TL494 芯片、开关三极管(TIP42),基极电阻构成一个可控关闭与断开时间的开关电路。后级充放电路则由续流二极管D,储能电感L,滤波电容C等构成。TL494芯片通过1号管脚对V(输出电压V的线性分压)进行采样,通过和其内部的参考电压V(TL494 芯片提供了一个5V 基准电压可用)进行比较后,使得开关三极管(TIP42)处于截止状态,上面没有电流通过,然后由后级电路进行放电,此时TL494芯片的1号管脚仍在不断地进行电压采样,直到其采样电压低于V时,打开开关三极管,使其对后级电路进行充电。其中电感为主要的储能元件。因为Vref 是一

12、个固定不变的比较电压,那么我们只要调节分压电阻就可达到在某个范围内改变及稳定Vo 的目的。这就是降压型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由于充放电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输出端Vo处的波形为锯齿波,它的峰峰值的大小取决于TL494的开关频率,如图3-2所示。频率越高,峰峰值越小,但效率会降低,此外,和开关三极管的两个偏置电阻的大小也有关系。 图3-2 开关频率与输出纹波3.4 系统的主要部分和参数的说明3.2.3 主要器件TL494 TL494是DC-DC部分的核心器件,因而对于它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DC-DC子系统的工作原理。TL494内部结构如图3-3图 33 TL494内部结构(摘自TL494 d

13、atasheet)3.2.3.1 管脚定义:Tl494的管脚图见图3-4:图 34 TL494管脚定义图(摘自TL494 datasheet):1IN+ 第一个运放的正输入端:1IN-第一个运放的负输入端:FEEDBACK运放的反馈端:DTC死区时间控制端:CT内部振荡器接电容端:RT 内部振荡器接电阻端:GND接地端:C1第一个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E1 第一个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E2 第二个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C2 第二个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Vcc工作电源输入端:OUTPUT CTRL输出控制端:REF基准电压输出端:2IN-第二个运放的正输入端:2IN+第二个运放的负输入端3.2.3.2

14、TL494的工作原理TL494 的内部电路由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振荡电路、间歇期调整电路、两个误差放大器、脉宽调制比较器以及输出电路等组成。1、2 脚是误差放大器I 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3 脚是相位校正和增益控制;4 脚为间歇期调理,其上加03.3V 电压时可使截止时间从2%线性变化到100%;5、6 脚分别用于外接振荡电阻和振荡电容;7 脚为接地端;8、9 脚和11、10 脚分别为TL494 内部两个末级输出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12 脚为电源供电端;13 脚为输出控制端,该脚接地时为并联单端输出方式,接14 脚时为推挽输出方式;14 脚为5V 基准电压输出端,最大输出电流10mA;15、16

15、 脚是误差放大器II 的反相和同相输入端。内部的线性锯齿波振荡器频率f=1.1/(Rt*Ct),它可以有两个外接元件Rt,Ct 来调节。内置两个误差放大器,可以构成电压反馈调节器和电流反馈调节器,分别控制输出电压的稳定和输出电流保护。设置了5V 基准电压源。它的死区时间可以通过pin4 的外接电压调整。输出端可以单端,可以双端,本实验中采用双端类型的脉宽调制器,即PWM。输出脉冲的宽度调制,是通过电容器Ct 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其他两个控制信号电压进行比较来实现的。激励输出管Q1 和Q2 的或非门工作状态,是只有在双稳态触发器的时钟输入为低电平时才选通。3.2.4 TL494外围电路设计 图

16、3-5 DC-DC开关电源电路连接图3.2.4.1 电路分析(1)振荡电路:C3和R3与TL494 的5、6 管脚相连组成TL494PWM 波的频率选择电路,决定了开关电路的频率,根据fosc=1/(RT*CT),即可得到C3(CT)、RT(R7)与振荡频率fosc的关系。(2)R1、R2、TIP42 与TL494 的8、11 、12管脚构成输入与输出开关电路,当8 号管脚输出的PWM 为高点平时开关三极管截止,则输入输出级断开,反之闭合。(3)R3、R4、C2 构成防自激网络,抑制高频增益。(4)R5、R8、TL494 的2、14 管脚确定TL494 的1 号比较器(2 管脚)的Vref。T

17、L494 的14 号管脚输出恒定的约5.0V 的参考电压Vref,经R5、R8 分压后形成Vref1(约2.5V)送入2 号管脚。(5)R11R14 构成输出电压Vo 采样分压网络,形成Vs 送入1 号比较器1 管脚与(4)电路一起构成Vo 稳压调节电路。(6) R6、R9与15、16号管脚构成可调限流控制网络。3.2.4.2 元件取值清单R1150R247R347kR41.0MR55.1kR65.1kR710kR85.1kR9150R100.1R115.1kR1222k可变R136.8kR141k可变C150C20.1C30.001C4500C5503.5 一些典型问题的分析3.4.1纹波问

18、题由于设计要求输出的纹波峰峰值在100mV以内,效率在最差情况下要达到65%以上。通过查阅Datesheet得知,峰峰值的大小取决于TL494的开关频率(由5,6号管脚,即CT和RT的电容电阻乘积的倒数决定,),频率越高,峰峰值越小,但效率会降低,同时,可以通过增大开关三极管的两个偏置电阻的大小来降低开关管饱和导通深度,这样也可以降低输出纹波的大小。还可以增大储能电感值(受工艺条件限制建议 3-4层)或增大滤波电容C5值(受工艺条件限制;不很经济)。4 电压控制子系统的硬件设计4.2 实现功能和设计指标4.2.1 实现功能通过单片机系统板上的按键来输入设定要求的DC-DC开关电源输出电压,通过

19、单片机进行计算,输出具有其所对应的占空比的PWM控制信号,信号经由有源低通滤波以取出其直流分量,此直流信号经由非线性光耦4N25耦合入DC-DC开关电源子系统的电压反馈比例控制网络,改变电压反馈比例,从而使其输出稳定电压的大小即为按键设定的电压。4.2.2 设计指标 输出电压控制精度0.05V(输入30.0V0.1V)4.3 系统设计原理 图4-1 电压控制部分整体结构图 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整体构成如图4-1所示,包括整形电路、有源滤波器、信号变换和隔离三个子系统。4.2.1 整形电路系统整形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4-2所示。由于在实验室,每台电源的性能不尽相同,且输出的电压也不稳定,这样就导致每

20、次实验可能都需要对程序进行修改,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而整形电路正是为了克服这种缺点而设计的。 图4-2 整形电路结构框图4.3.1.1 基准电源电路基准电源电路的作用是为4011提供恒定的4V基准电压,使其为滤波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其电路图如图4-3所示。 图4-3 基准电源电路其核心器件为TL431。器件图见图4-7所示图 44 TL431器件图CATHODE阴极ANODE阳极REF基准电压输出端 TL431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地设置到从Vre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电阻时必须保证TL431工作的必要条件,就是通过阴极的电流要大于1 mA 即R1

21、取值不应过大。在图4-3所示的电路连接方法下,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R1因为VRef=2.5V,要求输出电压VO=4V,且通过阴极的电流要大于1 mA 。所以由上式可得阻值取值:R取51,R1取1.5K,R2取2.5K。4.3.2 有源滤波器系统该系统的原理图如图4-4所示。单片机输出占空比经过有源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成分,只剩下直流成分,并加到光耦一端。 图4-4 有源滤波器系统原理图元件参数:R1=R2=51K; C1=C2=1uF;4.3.2.1 系统工作过程1. 对于低频的输入信号,C1,C1可以看作开路,此时信号直接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而直接从输出端输出。2. 对于高频的

22、输入信号(信号频率远大于滤波器截止频率),C1,C2可以看作短路此时高频信号直接从C1流入接地线,而不在输出端出现。3. 对于频率接近截止频率的输入信号,由C2引入的正反馈可以决定对信号的增益。集成运放UA741是有源低通滤波器的电路中的重要器件。LM741管脚图见图4-5图 45 LM 741管脚图4.3.3 光电耦合电路电路如图4-5所示。随着光耦的输入电压的增大(或减小),其输入电流也相应增大(或减小),导致其内部的传递光强增强(或减弱),由光强导通的二极管电流亦变大(或变小),最终导致光耦的输出电阻变小(或变大),从而使得整体并联电阻变化,起到了变阻器的作用。 图4-5 光电耦合连接电

23、路光耦器件见图4-6图 46 光电耦合器管脚图管脚定义:ANDOE阳极:CATHODE阴极:N.C.悬空端:EMITTER 发射极:COLLECTOR集电极:BASE基极 4.4 隔离电阻Rctl的选择问题隔离电阻的选择会影响输出电压的范围以及输出电压与栈空比的关系。由于输出电压要经过Rctl,所以它起到了分压的作用。一开始我们按照教材上的要求选择了3.9K,但发现此时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过小,于是选择了并上一个1.5K的电阻,但此时又是电压与栈空比关系曲线的前一小段的线性变差,为了是曲线可以整体后移,我们又稍微增大了Rctl的值,将1.5K的电阻换成了2.5K的电阻,从而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5

24、 电压测量子系统的硬件设计5.2 主要功能和设计指标5.2.1 主要功能在有输出电压测量子系统时,整个系统就工作在闭环控制方式。它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光耦4N25芯片将输出电压采集进来,经过模数转换器ADC0804的量化编码,输入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软件编程,不断地将读入编码所对应的电压值与要求达到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并控制输出PWM波的占空比的大小,使得实际电压逐步接近所需要的电压,以实现单片机对输出电压的闭环测量、实时监控。5.2.2 设计指标1、输出电压控制精度0.05V(输入30.0V0.1V)2、调偏R14,输出电压仍可回到原值。(控制精度0.05V)5.3 系统设计原理 图5-1 电压检

25、测部分原理图通过光耦4N25芯片将输出电压采集进来,在这里光耦主要起到系统隔离的作用,在经过光耦后Vo的变化范围会变化。经过模数转换器ADC0804的量化编码,输入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软件编程,不断地将读入编码所对应的电压值与要求达到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并控制输出PWM波的占空比的大小,使得实际电压逐步接近所需要的电压,以实现单片机对输出电压的闭环测量、实时监控。 AD0804部分由ADC0804内部的CMOS 8-bitA/D转换器实现模数转换。5.3.1.1 内部结构AD0804的内部结构图见图5-2图 52 0804 内部结构75.3.1.2 ADC 0804管脚定义(如图5-3所示)图

26、53 ADC0804CS 片选端RD读端口WR写端口CLKI 时钟输入端INTR中断输出端VIN+模拟信号正输入端VIN-模拟信号负输入端AGND 模拟地Vref基准电压输入端DGND数字地Vcc工作电源CLKR时钟输出端D0D7数据输出端5.3.2 AD0804外部电路连接图5-4 ADC0804的典型连接电路(摘自ADC0804datasheet)图5-5 ADC0804的实验连接电路(与单片机小系统的连接)图5-6 ADC0804的实验连接电路(其他引脚的连接)5.3.2.1 0804编码原理决定外围电路阻值的选取对R1和R2要合理地取值,以使VA的变化范围较大,根据4N25的datas

27、heet上面的近似公式,我们选择了R1=2K/51K,R2=5.1K,使VA的变化区间在(3.186V1.297V)。定义K=(Vin+ - Vin-)/VrefVin(+)=VA取R3=1.8K、R4=810,使VIN(-)=1.278V 0取R5=1.5K、R6=442,使Vref/2=0.978V ( VAmax VIN(-) ) / Vref 1 即 Kmax 16 单片机子系统及软件设计6.2 单片机子系统的简要介绍实验中所使用的单片机小系统板的核心芯片是Atmel公司生产的AT89S52型,属于80C51系列单片机,它在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同时集成了CPU、ROM、RAM、T

28、IMER/COUNTER(定时/计数器)及高速I/O接口,8051系列单片机具备以下基本结构:1一个8位算术逻辑单元2 32 个I/O 口4 组8 位端口可单独寻址3 两个16 位定时计数器4 全双工串行通信5 6 个中断源两个中断优先级6 128 字节内置RAM7 独立的64K 字节可寻址数据和代码区每个8051 处理周期包括12 个振荡周期每12 个振荡周期用来完成一项操作令,计算指令执行时间可把时钟频率除以12 取倒数然后指令执行所须的周期数。6.2.1 功能特性的概述AT89S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

29、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片内含8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微控制器AT89S52功能很强大,的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其具有如下特点:40个引脚,8k Bytes Flash片内程序存储器,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外部I/O口线,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WDT)电路,片内时钟振荡器。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

30、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以下分别是AT89S52的封装图和内部电路方块图:图6.1 AT89S52 PDIP封装格式图6.2 AT89S52内部电路方框图6.2.2 系统板上与本设计中相关部件6.2.2.1 I/O端口 P1 、P2、P3口均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因此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此外,P1.0和P1.2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定时器/计数器2的触发输入(P1.1/T2EX)。6.2.2.2 定时/计数器在单片机应用和控制系统中,经常需要对某个控制参数和控制对象定时进行控制.这种定时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延时程序来实现,但这样会降低CPU的工作效率;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