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9.49KB ,
资源ID:79732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732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潮汕文明礼仪.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潮汕文明礼仪.docx

1、潮汕文明礼仪潮汕习俗 之 礼仪习俗篇 旧社会有钱的人多早婚,有的人50岁上下,已是儿孙满堂。50岁也称“上寿”,如果还没蓄长须子、世俗就以为他没有“老人样”,不将他作老大尊敬。故50岁以上最迟至60岁的老人便呼择日请理发师父做个蓄胡子的仪式。理发时,师父说吉祥语后开剪,事毕,主人封送红包,并摆酒席请亲邻,贫苦者也做点好娃菜,或吃甜蛋。因为50岁算是尊长,故蓄胡子也叫“留尊长”。 留了胡须就算是乡里老大,乡间红白喜事就要请他参予。当了尊长,行为要稳重,说话要谨慎,更不能说粗话,还要禁欲。有些地方“留尊长”后与老妻就不同房或同房不同床。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就待到60岁以后才“留尊长”。有些人60岁

2、已过,还不想当尊长呢!解放后,人们觉得蓄长胡子对生活、劳动不方便,不受旧俗约束,留须风俗逐步消失了。 饮茶习俗 潮汕工夫茶,已成为当前研究潮汕文化项目之一。饮工夫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因而产生了许多礼俗。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

3、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

4、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 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无茶色”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

5、”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茶三酒四秃桃二”本地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送顺风 潮人过洋谋生者众,旧俗称“过番”。出洋时,亲友多有赠银钱礼物,称为送顺风,也有人称为送上马,至于父母则赠以香灰符咒、“顺治”铜钱;甜粿鸡蛋。皆寓顺风到达,得利回归,合家团圆之意。 贺荣归 旧社会科举高中或当官任职,回乡省亲或退任回来,均称荣归。亲邻戚友,常备礼致

6、贺。对高中者贺礼必有公鸡、鲤鱼,寓意一鸣惊人,鲤跃龙门;当官的回乡,贺礼常有红包,类同巴结。主人常以在外带来的物品回敬。若以钱币回赠,称为常面。若显贵者回归,亲朋设酒宴接风洗尘,主人也设宴回谢。有请戏演出者,皆为光宗耀祖,张扬门风,显示势力。今有人大学毕业或留学归来,或在外面当上一官半职而回乡者,也有人依旧俗往贺,其中纯亲情友谊者固有,张扬门面,打小算盘者也有。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饮工夫茶是潮州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从中产生了许多礼俗。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茶满了客人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的手被烫,有时还会因手受烫而致使茶杯掉下地打

7、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茶冲好后,冲茶者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便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 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部就班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敬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强宾压主,响杯擦盘

8、” 客人喝茶提杯时不能任意把杯脚在茶盘沿上擦,茶喝完放杯要轻手,不能让杯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喝茶皱眉,表示嫌弃”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客人嫌弃这茶不好,不合口味。 “头冲脚惜,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第一遍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让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 潮州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

9、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等原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这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起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无茶色” 主人冲茶待客,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主人之谊;二是由于上面的意思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故有“某人无茶色”的说法。 潮州拳馆里的茶规 潮州拳馆(也称武术馆)里的工夫茶,有其传统独特的茶规。 拳馆的工夫茶,一般设左、中、右三杯,以待客人。左边的称为主人茶,中间的称为老爷茶或叫师傅茶,右边的称为

10、客人茶;主人敬茶,客人必须要拿右边那一杯,如果客人茶被人先拿了,须借左边主人茶移到右边客人茶位置上,然后再饮。切不可端拿中间那杯老爷茶,若是进馆就饮老爷茶,此属不尊重主人,有意闹事之意;再者端茶杯时,杯脚切不可擦茶盘,若擦茶盘,一场比试顷刻到来。 做个文明人“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作者:不详 时间:2006-11-26 9:37:1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25931 一、指 导思想 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规范守则、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与

11、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班级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现代化绿色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二、班会目的 1、 使同学们认识到讲究文明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 2、 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真正有文明的人应是怎样的。 3、通过学生的自我剖析,使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为就业打好基础。 三、时间和地点 时间:2005年12月15日 地点:高二饭店服务班教室 四、参加人员 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此次活动要求全员参加,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做到

12、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任。 1主持人:李江 2小品组:陈磊、王家琪、刘磊、冯帅、戚美琪 3礼仪学习小组:吴春晖、董晶、张淼、张冉 4才艺小组(两句半):孙严、郝洪亮、王旭 5现场采访小组:刘一心、王晨、程媛媛 6倡议小组:代艳、宋萌萌、温玉梅、陈丽娟 7拍摄小组:李伟、陈明远、牛小远 8班歌领唱小组:宋妍、林洋、李娇蕾、王丽娜 五、班会内容: (一)宣布班会开始 (二)唱国歌 (三)小品表演 (四)礼仪知识学习 (五)才艺表演(两句半) (六)拍摄小组 (七)现场采访 (八)倡议并签字 (九)小品回放 (十)唱班歌 (十一)结束语 (十二)班主任作总结 主持人: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13、,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举行我们的主题班会.现在,我很荣幸的宣布:高二饭店服务班主题班会-做个文明人,现在开始! 请大家全体起立,唱国歌 唱国歌-2分钟 引出此次班会的主题1分钟 主持人: 同学们,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文明礼仪。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这个主题与自己无关紧要,但是讲究文明礼仪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重要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对个人的成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这次的班会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小品的表演,你们边看边思考:他们存在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 小品-5分钟 人物 老师, a、b、c、d五人(扮演者:老师-戚美琪,a王家琪,b陈磊,c刘磊,d-冯帅) 背景 以

14、教室前的空地为场地,并摆有四张凳子 第一部分 1)老师进入教师上课,学生a、b、c三人在聊天 2)上课后,a趴在桌子上睡觉,b、c继续聊天 3)d自行进入教室与老师争执,d离开教室 4)继续上课,b、c开始争吵,a参与其中 5)老师气愤而去 老师:上课! 学生a.b.c:老师好! 老师:请坐 学生a:老师,这节课上什么呀? 老师:语文 学生a:真没劲!(然后趴桌子睡觉) 老师:今天我们讲第三节内容,哎,那个空着的座位是谁啊? 学生b:老泡!不不不,冯帅! (学生d进入教室-)篇二:广东潮汕民间礼仪-“闹洞房” 广东潮汕民间礼仪-“闹洞房” 迎娶当天晚上,亲友及邻舍,男女老少都到洞房来看新娘,争

15、相嬉闹、戏谑,俗称“闹洞房”。南北风俗不同,下面介绍下南方广东潮汕地区的“闹洞房”,从中可以感受下传统文化的风味。 。 潮汕地区闹洞房之前,主人家必须先把新房布置一番,灯光明亮,床桌上布帛纷呈,摆好几大盘糖果、香烟、花生、甜茶等物以敬宾迎客。闹洞房是整个迎娶礼俗的高潮,无论老少、贵贱、贫富、相识或不相识,只要说声“看新娘”,伴娘就会马上掀开门帘,让新娘至房口给客人敬茶敬槟榔,并赠送以祥禽瑞兽、四时佳果为题材的各式绣香包。绣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会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精美程度、数量多少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于是有些不太会绣香包或有钱人家的姑娘出嫁,便会请善于绣香包的姑

16、娘代绣,以此来显示自身之勤劳、心灵手巧。有些人虽说是看新娘,却结伙进入洞房,故意围坐在床边玩,不时要新娘、新郎端茶敬烟,直闹到深夜。有此调皮者临走还要在床上撒红糖,新郎新娘也只能笑脸相迎。有些地方,当晚在洞房门口摆开桌子,红烛高燃,以新郎新娘及伴娘为一方,宾客为一方,相方开展对诗、斗歌,做联对活动。内容大多是赞美新郎与新娘,或是提醒新郎新娘婚后要孝敬公婆,或是祝愿夫唱妇随等。如开始伴娘常唱道:“新娘移步出房中,叔伯兄弟贺新人,阿娘向前行一礼,恭祝众位身安康。”此时观众答道:“新人生来似观音,新人娶来做夫人,来年定然生贵子,好像山兜林大钦。”当亲友邻舍闹至深夜将要离开时,他们便命一个男孩将带来的

17、红烛送上,新娘上前接过,这叫“接灯”(灯与丁谐音,丁指男孩,女孩不算丁,“接灯”表示日后生男孩)。 “闹洞房”除了助兴、增添欢乐气氛外,新娘也可借此了解四邻、亲朋各人的性格,有助于日后的和睦相处。不过,现在的闹洞房多是亲朋好友到新郎新娘家坐一坐,喝喝茶, 聊聊天,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 爱乐活闹洞房。 潮汕娶亲主题工艺品 潮汕娶亲主题工艺品 潮汕舞狮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 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临产 办鸡蛋 妇女临产时,必须请来接生婆。丈夫不能留在产房里

18、服侍妻子,要和全家的男人一样离开产房。有些人为了分娩顺利,还会到庙宇里去祭拜“催生娘娘”,保佑顺产。怀孕至十个月,有的孩子尚未呱呱坠地,产妇的娘家就送来一个孰鸡蛋,意思是像母鸡下蛋一样顺利,这就是“送催生”。 产妇产下婴儿后,胎衣不能随便丢,有的地方把胎衣埋在江滨沙滩,据说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胎衣撒上草木灰,密封在坛罐里,放在床底下。当做父亲的干完了这些之后,就立刻到产妇的娘家报喜。于是,产妇的娘家就必须准备鸡蛋送到产妇家。为其补养。 在过去,“办鸡蛋”是一件颇为隆重的仪式,但日子不一定选择在婴儿初生的时候,而是在婴儿出生1月或1年以至5年期内。择吉选日之后,即赶紧裁制小衣服。

19、小衣服的件数视娘家财力而定,少则十二件,多则五六十件。还有一些金银饰器,诸如手镯、项链、脚镯之类,作婴儿的礼物。礼物之中,鸡蛋是必不可少的。当娘家把这些礼物送到女儿家时,产妇家必须煮甜糯米粥招待来客。有的地方是由娘家送来“乌豆酒”,乌豆酒的制法是将乌豆煮熟后加浓糖,然后和以白醅酒。但现在这种繁琐的仪式已经少见了。 潮汕民间“尚红”风俗 自古以来,潮汕人就有“尚红”习俗。无论是民间祭祀、宗教活动或民间的红白家事,都与红色分不开,因为红色象征着热烈、喜庆、祥和、兴旺、繁荣昌盛。 在潮汕民间各种风俗活动中,几乎无一不与“红字”相映。例如春节贴春联,红纸黑字;门口挂红灯笼;做红( )桃;燃放满地红鞭炮

20、等,都是以示吉祥喜庆。农村已婚妇女正月头喜欢穿红衣,讲究的还从春节一直穿到二月初二“龙抬头”为止;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农村家庭主妇也有穿红色衣裳的习俗。结婚的人家,眠床、家具大都是红色的,扁担要漆红或两头抹红,门帘顶挂上红布,象征满堂生辉,瑞气盈门。亲戚朋友之间互送食品,如面条、粉丝、肉块、禽蛋,甚至甘蔗段等等,都要剪一小块红纸放在赠品上面。农家存有一点黄金,也要用红纸包裹,如果不用红纸,说会飞走,神秘兮兮。结婚、祝寿、乔迁等喜事,使用的桌子、盘碗、花篮等,都是用红色油漆的,塑料制品问世后也同样选择红色的。孩子满十五岁(虚岁)“出花园”时穿的拖鞋头尾抹红。 不止喜事尚红,一些白事或特殊事情也喜

21、欢红色。老人去世了,丧主要准备一盘系上红绳的红花(石榴花),给参加完葬礼的亲友“插红花”,参加葬礼的妇女回家就得换穿红衫。男女之间发生“偷情”之事,一旦被“捉奸”,男的一定要付款赔偿给女方家人,并罚金花红绸,严重的还要罚做“外江戏”,以示道歉赔罪。否则,容易因此引发恶性事件,产生不良后果。因此说,农村里的所有喜事白事等都离不开红,可谓处处存有红,时时可见红。 不过,红色也未必处处适宜,也是有所禁忌的。譬如,给亲人或朋友写信,就不得用红色笔书写,否则,既对人无礼,又意味着书写“血书”,对自己也不吉利。人家盖房屋,红色的血迹或液体,红布红纸一类都不能随意混杂在墙壁间及地板下,说会弄出招人不愉快的事

22、来。家中有人去世,家门口的红对联要当场撕掉,讲究的要换成挽联,等到百日后再贴红联;直系的亲属“百日内”忌穿红色衣服,丧夫的女人,在丧事期间如果穿红衣裳,就会招人非议。 其实,红色有着一种与其它颜色不可替代的特殊效果。如果会议标题用上绿色或黄色、白色的就大大地失去应有的庄严、热闹的气氛。潮汕的“尚红”习俗,既体现潮汕悠久的文明历史,又表现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营锣鼓 在逢年过节的日子里,潮汕孩子最快意的莫过于在人群中钻来钻去观看“营锣鼓”了。其实,何止小孩子兴奋呢,在这些喜庆日子里,只要哪里听到那扣人心弦的锣鼓声,哪里的人就会倾家而出。即使是家庭主妇,也会放下手头的活儿,牵儿携女出去观看。这

23、时候,观者如潮,围者如堵,当远远望见彩旗纷纷时,小孩子们会兴奋地叫喊:“来了!来了!”于是,各家各户鞭炮四起,给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气氛。 在队伍前面,是手执彩旗的少女。少女们浓妆艳抹,抚媚动人,随风飘动的五彩旗为她们增添了许多英姿。彩旗后面是一队女孩子,扛着一面面大标旗。大标旗是一种长约3米、宽约米余的长方形旗。长的一边横穿一杆五六米的竹竿,竹竿的末梢留着一点竹叶,并挂有桔子、石榴等象征着吉祥的水果或彩球等其它饰物,别有一番情致。大标旗是用丝绸制作的,绣龙描凤,并绣着“国泰民安”、“普天同庆”等。大标旗三边是荷叶花边或彩穗,端垂着红灯笼,下端垂着吉祥物。出游时,扛标人约在大标1/3处着肩,一手

24、压着标杆,使大标上方高下方低,而且不断晃动,使整幅绸缎随之颤动,十分好看。紧跟着大标的便是“桃花篮”队,也是清一色的少女。她们用一根薄且软的扁担,挑着两个小巧玲珑的花篮。花篮里放着簇簇鲜花,宛如百花齐放,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 彩旗、锦标之后,便是锣鼓班了。锣鼓班以大锣、斗锣、深波等近十种打击乐器为主奏。辅以扬琴、柳胡、洞箫等十来二十件弦管乐器伴奏。领奏的是一把长杆的喷呐。乐曲由少而多,由单调变丰富,视不同的活动内容而变化。一般游行,多演奏抒情的二板套南正宫、小扬州和活跃的三板套画眉跳架等。后面就是一队“涂戏”,它往往是众人围观的主要目标。所谓“涂戏”,就是人们化装成一出出的古装人物造型,如水浒

25、传的“野猪林”、三国演义的“桃园结义”以及狄青八宝|薛仁贵回窑等,也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如包公、海瑞等忠臣良将。这些造型,大多部分是用木板载着,人们观看破着这些造型就如同观看旋转舞台。最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有骆驼、螯鱼、鹅、狮子等等。当队游行到一个广场时,就停下来表演。各种由人扮成的动物就跳起千姿百态的动物舞。 诞生礼俗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到最后瞑目而逝,人生的诸多礼俗一直贯穿在生命的过程中。在这个生命过程中,人们必须经过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几个大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又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种种习俗。 潮州人的诞生礼 人一生的礼仪主要有诞生礼、冠礼、婚礼、寿礼、葬礼。五大人生礼

26、仪,潮州人除冠礼外至今还颇盛行。 诞生是人生的开端,诞生礼也是人生的开端礼。早在怀孕期间,就有许多习俗,如把怀孕称作“有喜”、“有身份”;孕妇还有许多保胎的禁忌,如:忌浆洗蚊帐被褥时淋开水,忌裁布、漂染、缝补衣服,忌拆床挪动箱柜,更禁修葺房屋,避讳丧事等。认为轻者将来孩子出生时身上会带伤疤、色斑,重者会导致残缺、死胎流产。有的孕妇被算卜先生认定是命带“天狗”的,为了使孩子不被“天狗”叼走,丈夫要到首饰店买一把银锁,趁妻子熟睡时悄悄地锁在她的脖子上。 临产前,有的地方还要到庙宇拜“催生婆婆”,保佑顺产。怀孕至十个月,孩子尚未呱呱坠地,娘家就要“送催生”,派人送来一只熟鸡蛋,祈望象母鸡下蛋一样顺当

27、、平安。 接生后,有的地方要把胎盘埋于江滨沙滩,说是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胎盘撒上草木灰密封于坛罐,置于床底下。 诞生礼的过渡期有许多礼仪。婴儿出生三至七天称作“上腊”,这期间要严格护理,产房不能透风,不能高声喧嚷,更不能搬动产房家具。所谓“上腊”是婴儿出生几天后,身体开始收敛,肌肉由红嫩变得蜡黄;再者,从前多土法接生,接生婆使用没经消毒的尖刀断脐带,容易染上破伤风菌,一般它的潜伏期为一周,所以,这算作一个危险期,若不严格护理会招惹不测。出生第十二天要举行“开荤”仪式,产妇开始由吃素转入吃荤,还要给邻里、亲朋送礼物。生男孩的要送糖糯米干饭,生女孩的要送甜“鱼春圆”(一种薯粉制的小

28、圆子)。亲朋也要回赠白糖、面条表示祝贺。满月时要设宴请客庆贺一番,婴儿至此方能由产房出客厅。满四个月时还要举行“帕兴”仪式,外婆送来新衣服、新肚兜、新襁褓。从此,孩子方可穿新衣服、戴金挂银。 有的婴儿由于种种原因,体弱多病,难养,还要挂百家锁。即由父母到四邻一百家人家乞钱,买一把银锁,挂在孩子脖子上,象征着孩子为百家所有,不易被妖魔夺去。 出花园咬鸡头、穿红木屐的由来 出花园咬鸡头的传说,来源于明嘉靖的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据说林大钦少时读书,因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你放学回家,碰见一位老人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副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那位老人要求路过行人

29、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张红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子,对曰:“牝羊颔下须。”那位老人情不自禁地说:对得对,对得好!便将公鸡送给他。林大钦抱着大公鸡回到家里,其父亲高兴极了,暗自称赞孩子有出息,并将公鸡宰了,煮熟后,还把鸡头奖励给林大钦,并拍拍大钦的肩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要好好应读书,争取以后出人头地,独占鳌头。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自那以后,潮汕人就认定孩子吃鸡头是个好兆头,便在孩子入学时,象林大钦一样,着红皮屐,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让他(她)咬鸡头。 出花园小孩穿的红木屐,是潮汕人日常的一种便屐。潮阳县志(光绪十年,潮阳知县周恒重监修,简称

30、“周志”或“甲申志”)云:“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远湿,一也;炎徼虐暑,赤脚纳凉,二也;所费无几,贫子省钱,三也;澡身濡足,顷刻遂燥,四也;夜行有声,不便为奸,五也。”南粤笔记云: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这里所说的拖皮屐,就是林大钦穿的红木屐。 木屐,是古人穿用的一种木底鞋的通称,为我国古代人所钟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据记载,晋文公多次请隐居于绵山上的功臣介子推出仕不至,便企图使用焚山燎木之法迫他出来。不料,介子推却抱住一棵大树并被烧死。晋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株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屐,每天穿着并不时叹曰:“悲夫,足下。”以此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后被市井人所模仿,并相沿成习。后汉书.五

31、行志载:“延熹中,京都长者皆着木屐。”由于着木屐优点甚多,便很快流传到南方。 潮汕木屐的式样与省城广州的木屐大致相同,但制作工艺比较精巧、讲究,其形式有:椭圆形,前略宽,后略窄,只适应男人穿的“龙船屐”;分左右脚,前趾略低,中呈弓形,后跟略高的“认脚屐”;不加任何油漆的原木的“白胚屐”;涂上红、橙、黑、棕等颜色,绘上花卉、图案的“油彩屐”;晚上在家穿的“高脚屐”;用坚韧的木材制成并上漆的称为“漆屐”等等。潮汕木屐又名“散屐”,做工精细,屐皮用料考究,清代以来,已享有很好的声誉。 旧时,潮汕人穿红木屐实为平常之事。我儿曹时,也曾穿过木屐,夜行戏耍,喀喀咔咔,颇有童趣。可在外地人看来,却有一番异味古风。清康熙时曾官至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的徐乾学,写有潮州杂兴云: 蛮女科头足踏尘, 大夫偏裹越罗巾。 天无晴雨穿高屐, 岂是风流学亚人。 本屐作为潮汕地区旧时的生活用品,现已被各种塑料鞋类所取代,但现在农村仍有少数人还喜欢使用它。木屐作为一种传统日常用具,其优点也已被精明的日本商人所仿照和袭用。现在超市上出现的木底女式高档凉鞋,就是受潮汕木屐的启发并进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