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0 ,大小:848.74KB ,
资源ID:7963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63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中考化学知识点全编.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中考化学知识点全编.docx

1、人教版中考化学知识点全编人教版中考化学知识点全编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 存在 )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 不存在 )的新物质。2:到了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 原子 )和( 分子 )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 原子论 )和( 分子学说 )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4:( 1869 )年,(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性质 )、( 组成 )、(

2、 结构 )与( 变化规律 )的科学。6:近年来,“( 绿色化学 )”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 环境友好 )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常见的物理变化有( 物质的三态变化 )等。在物理变化中改变的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形态。 常见的物理变化:榨取果汁、铁杵磨针、轮胎爆炸、木已成舟、花香四溢、气球爆破、冰雪融化、海市蜃楼、沙里淘金、衣服晾干、甲骨刻字、活字印刷2、化学变化:(

3、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常见的化学变化有 (生锈 )、( 腐烂 ) 、( 燃烧 )等。化学变化改变的是物质的本身。 常见的化学变化:煤气燃烧、食物腐烂、铁锅生锈、汽油燃烧、鞭炮爆炸、死灰复燃、钻木取火、火上浇油、葡萄酿酒、陶瓷烧制3、在化学变化中经常伴有(生成气体 )、( 产生沉淀 )、( 变色 )、( 发光 )、( 放热 )、( 吸热 )现象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白玉为床,金作马:红楼梦里“贾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白玉做的床,用金子做的马,物理变化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是燃烧反应,化学变化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烈火焚烧若等闲CaCO3CaO+CO2;粉身碎骨浑不怕 CaO+H2O=Ca(OH)2;要留清白在人间CO2+Ca(OH)2=CaCO3+H2O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不是蜡烛燃烧,是化学反应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新物质是指( 在组成和结构上与原来不同的物质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在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7、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产生蓝色沉淀)表达式(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CuSO4+NaOHCu(OH)2+Na2SO4 )8、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现

5、象( 产生气泡 )表达式( 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aCO3+HClCaCl2+H2O+CO2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2、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 )、( 气味 )、( 状态 )、( 密度 )、( 熔点 )、( 沸点 )、( 导热性 )、( 导电性 )、( 延展性 )、( 硬度 )、( 挥发性 )、( 溶解性 )、(吸附性)3、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是性质)叫化学性质4、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 )、(助燃性)( 还原性 )、(氧化性 )、(稳定性 )、( 腐蚀性 )、( 酸碱性 )、( 毒性)等5、描述性质时的

6、常用形容词:易、能、会、难、可以、不可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实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相互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7、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依据。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四性质、变化、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和用途;物质的变化和用途都会反映出物质的性质。拓展:闻气味的方法是(让集气瓶远离鼻孔,用手在

8、瓶口上方轻轻煽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他们发明了许多(化学器具)及一些(物质分离方法)的方法,如(过滤)(蒸馏)和(提纯)等,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3、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结论)是化学学习的特点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或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

9、交流反思与评价)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水的验证:用无水硫酸铜CuSO4(白色)+ 5H2O = CuSO45H2O(蓝色)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 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燃烧时: 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

10、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由石蜡制成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乳白色固态圆柱状颜色:乳白色或淡黄色状态:固态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橙黄色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为

11、焰心、内焰、外焰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用外层火焰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将蜡烛熄灭观察有白烟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燃烧燃烧前的观察: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两部分组成。通常蜡烛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色,(圆柱)形(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稍有)气味。燃烧时的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橙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分

12、别为(外焰)(内焰)(焰心)。放在火焰中的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分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原因是(外焰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焰心)温度最低,原因是(焰心燃烧不充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熄灭时的观察:熄灭蜡烛看到(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发现(白烟能够燃烧)并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总结:蜡烛燃烧时先(熔化)再(汽化)然后再(燃烧),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O2 H2O CO2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原理

13、: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即: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B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C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在两个集气

14、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气体无色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

15、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成分的不同:人体呼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少,人体呼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多,人体呼入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比呼出气体多。、成分对比证明: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的方法是(加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的现象是(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中的无明显变化);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高的方法是(取两块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吹气),观察的现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