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96.37KB ,
资源ID:79563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563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乌鲁木齐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的效益评价研究学士学位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乌鲁木齐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的效益评价研究学士学位论文.docx

1、乌鲁木齐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的效益评价研究学士学位论文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图纸,欢迎咨询分类号 密级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乌鲁木齐市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的效益评价研究 英文题目Urumqi city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evaluation research 系 别 地球科学与资源系学生姓名 李慧超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学 号 03311742 指导教师 刘辰琛 职 称 2015年 3月 28 日1引言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持续增长,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业已突出的

2、人地矛盾更加尖锐。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乌鲁木齐的人均耕地面积是3.4亩。但是未利用的土地有40741.13公顷,占总面积的16.50%。在这种人少地多的情形下,要合理管理土地,开展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保护耕地,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整个土地整理的工作还刚刚起步,一些工作还处在初期的自发状态,虽然有些学者就土地整理的理论与实践、土地整理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土地整理的作用和意义、运作和设计以及土地整理的模式等进行了探讨,但还缺乏对土地整理中许多科学问题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例如对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研究。因此,土地整理

3、工作是否真正解决了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了土地质量和取得了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等问题还函待探讨研究。本市是自治区的首府,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土地浪费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土地整理在这一地区尤为迫切。因此,对该地区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评价研究以指导其土地整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内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乌鲁木齐市不同土地整理区的土地整理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以期对开展该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土地整理工作有所裨益。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

4、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组成了土地整理效益。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和综合性,土地整理方案必须全面衡量各个效益,反复权衡利弊,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实行资源分配的价值取向,土地资源才会实现最优化配置。对此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开发整理进行了效益评价研究,为该市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1.2.2研究意义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

5、景观等方面引起的效应,研究土地整理效益的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对规范和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进行评价研究,主要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定量打分预测,为项目实施提供可行性论证,为该市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量化依据;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定,为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乌鲁木齐土地管理者提供土地整理项目判断对比的标准,为乌鲁木齐市政府部门继续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通过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价,助于土地整理项目继续深化落实整理措施,切实提

6、高综合效益,有力地推动该市社会经济发展。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现状虽然土地整埋在找国汁展盯同牧短,但在土地整埋的制度建成、埋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力求使土地整理规范化、法制化,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整理的规范、标准、条例和意见,包括(土地开发整理标准(2000年)的颁布,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3年)的编制等;并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从而初步构成了我国土地整理的管理制度体系。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陆土地整理研究多集中在土地整理的产生、意义、概念、内容等领域。随着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开展,土地整理研究更加广泛,许多专家就

7、土地整理的潜力、效益、产业化、可持续农地整理土地整理运作模式、土地整理区划与时机、产权调整和质量评价、农地整理优化等进行了研究。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就土地整理与土地质量分析、西部典型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土地整理项目检查验收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分析方法等进行专项课题研究,有些课题己取得阶段性成果36。另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开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看出,我国土地整理理论技术体系正口趋成熟。1.3.2国外研究现状 土地整理作为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改善土地利用条件的重要实践活动,起源于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在世界上具有悠久的历史,

8、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关于土地整理的研究。在土地整理的起源和发展中,各国土地整理的内容随其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各自相对完整的体系。德国、荷兰、法国、俄国、瑞士、加拿大等国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过程称为土地整理;前南斯拉夫、匈牙利称之为土地调整;朝鲜也称为土地整理;日本称为土地整治和整备,又称为耕地整理;韩国称为土地调整。虽然名称不同,但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其中以德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家的土地整理最具代表性。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借鉴、引用先进的土地整理经验,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开展了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并把土地整理作为

9、实现土地利用长远战略目标,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国外土地整理的内容随着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国外土地整理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有组织、有规划地归并地块、调整权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简单土地整理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土地整理主要围绕城市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通过土地整理,实施新的城市规划,缓解城市发展用地的紧张矛盾,同时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土地并消除工程建设给土地利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一

10、时期土地整理可称为特定内容的土地整理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土地整理的重点转为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土地整理。德国于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土地整理法德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农村地产的重新调整,其目的在于改善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条件与劳动条件,促进农村和人口密集地区的发展和自然平衡保护。土地整理不仅涉及土地利用,而且要重新调整地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土地整理的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俄罗斯于17世纪就开展了土地整理工作,土地整理具有明显的技术延续性,以致今日发展成为非常完整和系统的土地整理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俄罗

11、斯在土地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土地整理研究主要围绕编制土地利用保护纲要、土地整理方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等,为合理进行农业和其它部门生产建立良好的用地条件.澳大利亚其土地整理研究重点是因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土地复垦整治问题,研究主要具有重视多学科联合攻关、重视土地复垦整治的实验研究、重视科研与工程施工紧密结合、重视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研究的特点.日本将土地整理称之为土地整治和整备。明治33年制定了耕地整理法,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工程中土地的交换、分割合并,土地开垦、类型转换及其区划形式内容的变更,排水造田,对道路、堤塘、沟渠、蓄水池等改造手段达到增进土地在农业上应用的目的.2研究内容与方法2.1研究内容本

12、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标准主要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o)总目标下社会效益(A)、生态效益(B)、经济效益(C)的权重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3)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调查研究土地开发整理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影响。(4)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整理前后打分。2.2研究方法 我国在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方面,由于土地整理过程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景观格局的变化、原有水系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化学元素迁徙和转换的变

13、化等,从而对局域、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变化和地表生态系统有所影响。因此,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将越来越大,对土地整理的生态评价显得尤其重要。也有一部分学者对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与评价作出过论述。代表文献有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方法与案例土地整理工程措施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及土地整理项目的费效分析。另一方面,土地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地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由于增加耕地数量仍是目前土地整理的主要动力,社会效益评价集中在耕地数量增加面积、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农产品人均占有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缺乏深层次和综合的评价。再者,当前对土地整理的经济评价也仅以投入产出正效益作为衡量标准,而这种

14、衡量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考虑到地类调整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同时对土地整理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也没有加以考虑。并且对于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也相当滞后。西南师范大学资源和环境科学学院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课题组曾提出了一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这套体系指标包括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共18个基础指标。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吴次芳、叶艳妹也曾就福建省泰县学美洋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选用了13个指标对其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王庆日、吴次芳以长泰县雪美洋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建立了土地整理工程措施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分层综合评价法,对项目

15、区土地整理工程措施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 因此,我国大陆地区土地整理评价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是较少的,实际工作中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以定性为主,定量辅助.如土地整理项目经济效益由土地整理的投入产出分析为内容,以正效益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的标准.而由于缺乏对土地整理带来的社会、生态机理的深刻认识,土地整理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仅表现为定性描述,主要内容表现为改善生产生活和农村面貌情况、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防止土地退化和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我国大陆地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与国外及台湾地区相比,评价内容和方法都过于简单.现今存在的缺点也是将来我国土地整理效益评价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3区域研究概况3.1土地利用

16、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本市位于新疆中部偏北。市中心坐落于乌鲁木齐河中下游河谷。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部为广阔冲积平原。土地面积1138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61.5%,平原丘陵面积占38.5%。市辖7区1县、农垦局和区、市直属农牧林渔场。1996年全市人口147.8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17.03万人,镇人口0.3万人,农村人口26.06万人,独立工矿人口4.5万人。本市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平原年降水2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6.27.5;山区降水200-500毫米,气温-5.3一3.6。柴窝堡达坂城谷地,是天然风能集聚区,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可达420万千瓦。市域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8.65亿

17、立方米(包括供米泉市、五家渠的约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88亿立方米,地下水0.77亿立方米。已发现较为丰富的矿藏有9种。以煤、盐、芒硝、耐火土最为丰富。煤保有储量84.9亿吨,占全疆的24 .9%。 本市是自治区的首府,全国特大城巾之一。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260.73亿元,占全疆的22.01%;社会消费品零告总额89.18亿元,占全疆的30.19%;地方财政收人18.03亿元,占全疆的37.32% ;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评选“中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五十强”中,本市居第25位。随着第二条业欧大陆桥和兰新铁路复线的日益发挥作用,全国八大航空港之一的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完成,本市对外开

18、放的条件更趋完善,己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龙头,将逐步发展为我国西部现代化的国际商城。3.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特点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农用地:面积91.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03%。 耕地:面积6.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4%。其中:水田0.08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23%;水浇地5.37万公顷,占85.22% ;菜地0.44万公顷,占7.03%;旱地0.4万公顷,占6.53%。 园地:面积0.0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1%。其中果园0.07万公顷,占园地面积的57.09%。此外,还有啤酒花等。 林地:面积5.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6%。其中:有

19、林地4.43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3.49%;灌木林地0.60万公顷,占11.31%;疏林地0.15万公顷,占2.80%;未成林造林地0.10万公顷,占1.82%。森林覆盖率为4.7%。牧草地:面积78.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94%。其中:天然草地78.32万公顷,占牧草地总面积的99.80%;人工草地与改良草地0.16万公顷,占0.20%。 水面:面积0.8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8%。 (2)建设用地:面积4.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9%。 城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面积3.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3%。其中,城镇用地1.23万公顷,占36.94%;农

20、村居民点用地0.99万公顷,占29.73%;独立工矿用地0.56万公顷,占6.82%;特殊用地0.43万公顷,占12.91%;盐田0.12万公顷,占3.60%。 交通用地:面积0.5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8%。其中:铁路用地0.09万公顷,占交通用地的16.13%、公路用地O.13万公顷,占23.82% ;农村道路0.26万公顷,占49.97%;机场0.07万公顷,占12.08%。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0.4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9%。 (3)未利用地:面积18.4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18%。其中:裸岩、石砾地10.07万公顷,荒草地3.35万公顷,盐碱地、沼泽地、沙地

21、0.40万公顷,冰川1.92万公顷。 2.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1)土地面积大,利用率低。我国土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人口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2个,乌鲁木齐市居第8位。而土地利用率83.82%为最低;土地垦殖率5.54%,只相当全国467座城市的28.10%;1996年耕地利用率为70.19%,比全疆低16.05个百分点;复种指数72.86%,比全疆低24.16个百分点。 (2)城市大、农村小。市属农村只有1个县和12个规模较小的农牧场。全市人均耕地O.04公顷,不到全疆的1/4;草原面积虽大但质量差,生产率低。 (3)具有干旱区的用地特点:除少量旱田外,93.5%的耕地、所有的城乡居民点、

22、独立工业区,都分布在地势较平坦和引水较方便、经济的地方。水利条件越好的地方,耕地利用率越高,非农建设用地扩展也越快。受水的制约,每年约有二成的耕地休闲。平原天然草场属于单产很低的荒漠草场。 (4)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并存。北郊乡、场农业用地以种植业为主,蔬菜面积大,集约化水平比较高。其他乡、场尤其是南郊、东南郊农业与畜牧业,则粗放经营:.城市用地中,市中心区比较集约,边沿区则较粗放。 (5)地貌类型多,对土地利用影响大。乌鲁木齐市兼有山地、丘陵和平原、谷地的多种地形。城市用地与水利、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大致上沿着谷、沟、河滩延伸。北郊近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形成城市建设用地以南北走向为土,北部东西走向

23、的“T”字形状。蔬菜、瓜果用地,基本上都在北郊、西北郊;南郊气温比较低,因有逆温带,近几年大棚蔬菜发展较快。4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技术路线 4.1.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整理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应从众多的指标中依其重要程度,在尽量简单的前提下,挑选能体现主要问题、易于量化的指标,避免指标间的重叠和简单罗列。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全面性、代表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4.1.2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指通过分析准则层中各准则在总目标中相对重要程度,方案层中各方案对其对应的准则相对的优越程度,采用数量表达的矩阵形式。各类因素相对重要性是通过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出来,一

24、般采用1-9和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如表1-1):表1-1 AHP法标度及描述标度定义说明1同样重要两元素同样重要3弱主导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5强主导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7实践证明占主导地位一元素实践中被证明是占主导地位9绝对主导一元素对另一元素主导地位的证明是绝对的2、4、6、8两个相邻奇数标度的中值需进一步细分或对两个判断折中注:表格来源74.1.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得到每个元素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值,得出该元素对于上层有关元素确定的重要性单排序值。同时为了进行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必须计算一致性指标。如果随机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

25、就可以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为合理的一致性,否则必须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表1-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N123456789Ri0.000.000.580.901.121.241.321.411.454.1.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是指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子,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值。该计算是需要逐层进行的,如果上层B包含m个因素B1,B2,Bm,则其层次总排序权重确定为b1,b2,bm,如果下层C包含n个因素C1,C2,Cn,则它们对于因素Bj的层次单排序权重确定为C1j,C2j,Cnj,最后层次总排序通过加权计算得出。4.1.5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

26、标的权重。4.1.6 评价指标分级评分为了衡量土地整理前后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改善情况,设立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五个评价等级,实行百分制打分,其中等级为好的评分为100,较好的为80,一般为60,依次类推,建立评判标准。由于参与土地整理的各项目区参与整理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为了消除各项目区起始状态的差异,所以评价指标的分级是对每个项目区每个指标值的变化率进行分级,从而更加科学地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因此在分级时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其中:P表示该项目区该指标的评分;P1表示该指标整理前值的评分;P2表示该指标变化率的评分4.1.7综合评价。根据准则层

27、对方案层的权重,计算方案层中各因素的综合评价值,然后通过方案层中各因素的评价值和对总目标的权重,计算总目标最终评价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Fi为各准则层分值;F目标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得分;Pj为指标层各指标的分级评分值;Wj 为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Wi为各准则层的权重。 4.2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4.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要求以及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本研究选择了将云浮市整体作为综合效益评价的对象,项目起止年限为2004年至2008年,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的土地整理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面选取了新增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四个指标;社会效益评

28、价方面选取了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道路长度、灌溉保证率四个指标;生态效益评价方面选取了土地垦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比率和旱涝灾率四个指标;构建了广东省云浮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如图2-1),指标体系中综合效益评价为目标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准则层、各个基础指标为方案层。方案层C方案层C新增耕地面积(C1)目标层A准则层B粮食单产(C2)农民人均纯收入(C3)经济效益(B1)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A)农业总产值(C4)土地利用率(C5)人均耕地面积(C6)道路长度(C7)社会效益(B2)灌溉保证率(C8)土地垦殖率(C9)绿色植被覆盖率(C10)生态效益(B3)

29、 水土流失面积比率(C11)旱涝灾率(C12)图2-1 云浮市土地整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2.2 构建判断矩阵 采用专家打分法构建判断矩阵(即各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1)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2)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3)土地整理社会效益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4)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2.2.3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通过对矩阵进行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层指标权重,具体见表2-1:表2-1 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表目标层(A)准则层(B)方案层(C)指标权重指标相对权重绝对权重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经济效益(B1)0.35

30、08新增耕地面积(C1)0.13580.0476 粮食单产(C2)0.27160.0953 农民人均纯收入(C3)0.45680.1602 农业总产值(C4)0.13580.0476 社会效益(B2)0.2714土地利用率(C5)0.11400.0309 人均耕地面积(C6)0.33940.0921 道路长度(C7)0.28550.0775 有效灌溉面积(C8)0.26110.0709 生态效益(B3)0.3779土地垦殖率(C9)0.10990.0415 绿色植被覆盖率(C10)0.30580.1156 水土流失面积比率(C11)0.38040.1438 旱涝灾率(C12)0.20390.0771 2.2.4 评价指标分级评分各项目区各指标整理前后的值、变化量和变化率等数据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取得。根据上述评分的方法,各项目区各指标的评分如表2-2所示: 表2-2 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后各指标分级评分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新增耕地面积耕地单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道路长度灌溉保证率土地垦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比率旱涝灾率罗定市罗平镇(国家投资)60 60 20 40 72 60 80 40 56 64 68 56 生江镇40 60 40 20 56 40 60 56 20 36 76 52 罗镜镇40 80 20 20 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