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文综海南卷地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第I卷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13题。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A.太平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烈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图示半岛为勘察加半岛。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
2、块之间相互挤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答案】2A【解析】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解答本题需要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可以联系冰岛的电能主要来自于地热能解答本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答案】3A【解析】该地纬度较高,受台风的影响较小;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该半岛纬度低于极圈纬度,所以该地7月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现象。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但是该地山脉高度可以达到4750米,随高度升高气温降
3、低,尽管是夏季山顶气温仍然低于0,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花椒,落叶灌木或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2)素以“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45题。4.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较优的主要原因有纬度较高海拔较高 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年温差较小A.B.C.D.【答案】4A【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根据题目中的叙述:花椒的生活特征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而武都根据图示: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5.某前,武都花椒生产
4、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答案】5B【解析】根据题目叙述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成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的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67题。6.燃料乙醇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力D.方便产品运输【答案】6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的主导因素。工业的区位
5、因素有原料、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利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需要大量的甘蔗。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燃料乙醇厂集中中S州布局的主导因素是S州的原料丰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7.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碳排放量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热带草原面积减少蔗糖消费量下降A.B.C.D.【答案】7B【解析】根据题意:“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巴西中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对甘蔗的需求量增大,导致热带草原的面积减少;大量使用燃料乙醇,使以常规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改变。乙醇燃烧过程中仍释放二氧化碳,但是燃烧效率的差异,将有可能导致太排放量的减少。所以本题
6、选择B选项。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810题。8.北京的地带性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答案】8C【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根据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9.喇叭沟口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答案】9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的分布。根据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喇叭沟门却有天然白桦林分布,图示喇叭沟门附近
7、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0.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最宜选在A.9月中旬B.10月上旬C.10下旬D.11月中旬【答案】10B【解析】根据图示:喇叭沟门的纬度和海拔高于北京香山,所以气温降低快,秋季到达时间早,所以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应比10月下旬早,10月上旬较为合适。香山和喇叭沟门距离较近,物候相差也不至于过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
8、地。据此完成1112题。1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免崩塌、滑坡【答案】11D【解析】根据题目叙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B.土地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答案】12C【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与人类。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
9、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的银川周边的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银川市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4示意银川周边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回答1314题。13.20世纪80年的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答案】13C【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
10、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4.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增强城市排污能力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B.C.D.【答案】14B【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湿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湿地湖泊主要目的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增加主要依靠对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
11、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A.北太平洋B.南太平洋C.北印度洋D.南印度洋【答案】15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日出的方位是正东,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应为6:00,而该地地方时为6:00时,北京时间为8:00,说明该地位于120E以西30,所以该地经度为90E;根据正午时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说明该地纬度为30S。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的印度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6.日志记录当天,该
12、船的航向可能为A.正北B.东北C.正南D.西南【答案】16B【解析】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日落的地方时为18:00,而此刻北京时间为19:45,则日落时船所在经度位于120E经线的西侧约26,约为94E,与日出所在经度90E相比,船往东方航行,东南或东北无法具体确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A.阴雨连绵、风微浪缓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答案】17C【解析】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未发生显著偏移,30S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天气晴朗,风速较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图5示意我国39N附近某
13、区域。读图5,完成1820题。18.图示区域土地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8D【解析】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答案】19B【解析】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
14、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0.如果乙地大规模饮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答案】20C【解析】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做答。第24题26题为选考题,考试根据要求做答。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15、要求。(10分)西藏年楚河河谷(图6)所产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10分【答案】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低、地势高,(2分)作物(油菜)生长期长,(2分)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2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本题应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方面进行回答。该地区纬度低,海
16、拔高,所以气温较低,农作物的生长期长;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太阳辐射强,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谷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7右照片)。通过比较断桥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护至今的原因。【答案】桥梁修建在河流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流的冲蚀剧烈;(5分)左
17、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缓,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5分)【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根据题目叙述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据图分析圣贝内泽桥修建于河流弯曲处,河流右岸为凹岸,受河流侵蚀作用显著,所以河流较深,流速较快;而河流左岸为凸岸,河流堆积作用显著,流速慢,泥沙淤积,河道较浅,河流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所以断桥能保存至今。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乙地日趋兴盛。图8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
18、此衰彼兴的原因。【答案】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2分)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2分)高速公路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2分)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旺盛;(2分)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超过10分)【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根据图示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而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地距离较近,而且
19、交通便利。本题可以反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能够影响工业的分布。 请考生在第24、25、26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1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4.(10分)旅游地理图9示意某著名旅游目的地。分析该地游客数量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答案】地处亚热带,四周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候优越,四季皆宜旅游;(4分)海滩、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2分)距离周边客源地较近;(2分)景区基础设施)酒店、机场)完善。(2分)【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的评价可以分为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可以从旅游资源的规
20、模与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方面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可以从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客源市场条件、区域环境背景、经济背景、旅游容量等方面评价。该地区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分析为:地处亚热带,四周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候越,四季皆宜旅游;海滩、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为:距离周边客源地较近;具有酒店、机场,景区基础设施完善。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流灾害。图10示意洪泽湖及相关水系的分布。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以及
21、与上游流域洪流灾害的关系。【答案】成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泥沙量大;(2分)洪泽湖湖面宽广,水量速度缓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2分)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2分)关系:(淮海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加重了上游流域洪涝灾害。(4分)【解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泽湖“悬湖”的形成可以联系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成因进行分析。从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和大堤修建等方面分析。洪涝灾害应从降水集中和地势低平等方面分析,该题强调洪泽湖“悬河”对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影响,主要从抬高上游水位方面分析。26.(10分)
22、环境保护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答案】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分)主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
23、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根据图示:该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在加大,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依赖 地下水大量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开源: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说明: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该题分配的分数。第I卷1.D2.A3.A4.A5.B6.A7.B8.C9.D10.B11.D12.C13.
24、C14.B15.D16.B17.C18.D19.B20.C21.(10分)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低、地势高,(2分)作物(油菜)生长期长,(2分)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2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22.(10分)桥梁修建在河流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流的冲蚀剧烈;(5分)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缓,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5分)23.(10分)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2分)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2分)高速公路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2分)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旺盛;(
25、2分)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超过10分)选考题(三选一)24.(10分)旅游地理地处亚热带,四周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候优越,四季皆宜旅游;(4分)海滩、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2分)距离周边客源地较近;(2分)景区基础设施)酒店、机场)完善。(2分)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成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泥沙量大;(2分)洪泽湖湖面宽广,水量速度缓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2分)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2分)关系:(淮海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加重了上游流域洪涝灾害。(4分)26.(10分)环境保护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分)主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