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93.92KB ,
资源ID:79231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231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岳麓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岳麓版.docx

1、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案 岳麓版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考点1 大国重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领域时间(年)成就意义“两弹一星”1964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1964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载人航天1992作出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3“神舟五号”载杨利伟飞天成功杂交水稻1973袁隆平选育成功“南优2号”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计算机技术1983“银

2、河 号”研制成功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生物技术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概念阐释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弹是一种核裂变型原子武器,氢弹是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核聚变型原子武器。探究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毛泽东史料二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3、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2)史料二反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政治意义。史料中的省略号将史料分为两层意思,分别介绍了卫星发射成功的国内和国际意义。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作出自主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目的。提示保卫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2)根据史

4、料二,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提示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史论归纳影响现代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4)广大科技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5)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2不

5、利因素(1)“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2)历史上轻视科技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3)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4)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2017扬州质检)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成功培育“南优2号”杂交水稻A1964年,中国第一颗

6、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核武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是指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C项是指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D项是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这说明() 【导学号:02990118】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D科学研究只

7、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B社会制度并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故A项错误;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对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自力更生并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故C项错误;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该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3(2017商丘模拟)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B“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C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D材料内容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故A项错误;“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发射成功,故B项错误;计算

8、机不属于航天技术,故C项错误;“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是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D项正确。4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指出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B促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C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D启发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2号”C根据材料“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可

9、知,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生物的工程技术,故A项错误;1983年,邓小平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得出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故C项正确;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2号”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考点2 包容并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应学生用书第262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双百”方针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提出:1956年

10、春,毛泽东提出。3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4贯彻(1)初见成效: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2)经历挫折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表现: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作者多被划成“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危害: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3)文艺的春天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极“左”路线;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表现: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易错提醒战国时期

11、的“百家争鸣”与现代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探究“双百”方针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

12、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说明了实施“双百”方针的根本目的;“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说明了实施“双百”方针的直接目的。(2)史料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变化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落实情况对史学研究的影响。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提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现代科技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

13、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史论归纳全面认识“双百”方针(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2)从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3)从基本精神来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

14、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4)从受挫原因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文化就能兴旺发达。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A批评了文艺领域中僵化教条思想B纠正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政治干预C

15、确保了文艺创作持续和长期繁荣D推动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潮流A“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指的是艺术上的“百花齐放”,有利于破除艺术领域的僵化教条思想,故A项正确;百花齐放是艺术上的,不是学术上的,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出现在“文化大革命”后。 2.1956年1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

16、技术的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必须与党内、党外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门户之见进行适当的斗争。”陆定一的言论()A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反映了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要求D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A根据材料“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技术的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必须”得出陆定一的言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3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

17、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A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C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B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可以得出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4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

18、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对“样板戏”感到心惊肉跳的主要原因是() 【导学号:02990119】A“文化大革命”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B样板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C样板戏打上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的烙印D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C“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文艺现实不是虚假繁荣,而是文艺现实的凋零,故A项错误;使文艺创作出现万马齐喑现象的是“左”倾错误的发展而非样板戏,故B项错误;通过剧名就不难得出,这八个戏都是带有鲜明“文化大革命”色彩,是那个年代阶级斗争发展的产物,故C项正确

19、;“样板戏”并没有歪曲历史和红色经典,而相反恰恰正是历史的代表和产物,故D项错误。考点3 百年树人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264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开基创业1措施(1)改方向:建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2)定方针: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3)建制度:建立全日制学校教育、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2成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二、遭到破坏1表现(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2危害: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20、,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三、复兴发展1教育改革时间措施“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制定义务教育法中等、高等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实行“科教兴国”战略2.教育投资:在实行国家拨款的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了“希望工程”。3边远和落后地区教育: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轻巧识记 数字法归纳现代中国的教育一个方针:全面发

21、展的教育方针。两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四项决策:恢复高考、“三个面向”、义务教育、“科教兴国”。探究现代教育的发展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这种模式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科学人员,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于是中共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史料二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

22、核,择优录取;规定考生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恢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修改政审标准,贯彻“重在表现”的原则;严格考试制度,抵制和反对营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史料三19492008年中国的教育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模仿苏联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史料第一句话点明了核心思想。由“模仿苏联教育制度”得出照搬苏联模式的结论;由“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可知偏重工科,削弱人文社会学科。(2)史料二中“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说明了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

23、;“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严格考试制度”等体现了对录取中不公正现象的抵制。(3)史料三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从1949年、1978年、2008年三个时间点的数据看变化趋势。从柱状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教育落后,改革开放后,各层次教育发展迅速。史料运用(1)史料一中的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做法有何现实意义?提示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外实行“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意义:为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输送工业建设人才。(2)史料二主要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教育中的哪一件重大史实?有何历史意义?提示史

24、实:恢复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中止的高考制度。意义: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提示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史论归纳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高潮、原因及启示(1)两次发展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

25、命”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2)原因政治上,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成立中科院,提出“双百”方针,改造和发展教育。在“文化大革命”后,实施了“863计划”,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实施“211工程”计划,加大支持教育事业的力度。经济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1966年,要求科学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如研制“两弹一星”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搞好经济建设。此外,“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后,由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我国的科技文化要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因此,党

26、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如“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等。(3)启示: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要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从1950年至1967年,人民教育杂志社在其所出版的77期刊物中刊登有关苏联教育的文章多达170篇。此时,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出版了29万册。这有助于() 【导学号:02990120】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B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C促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D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我国刊物中刊登有关苏联教育的文章,

27、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出版,这只能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教育领域向苏联学习得多一些,并不能说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人才培养的问题,故C项错误;我们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这有助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故D项正确。2新中国高考制度从“文化大革命”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审核”发展到1977年的“自愿报考,严格考试,自愿录取”。这一变化()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C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 D拨乱反正的彻底完成C1976年,“四人帮”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群众推荐,学校审核

28、”体现了人为因素,“严格考试,自愿录取”体现了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拔乱反正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面展开,故D项错误。3下表为全国19771982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时间(年)参加高考人数(万人)录取人数(万人)录取率(%)1977570275%197861040.27%1979468286%1980333288%19812592811%19821873217%对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A“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恢复高考制度 D改革开放A由于“文化大革命”,导致了“老三届”的出现,所以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里,参加高考的人特别多,后来逐步减少,故

29、A项正确;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参加高考的人数影响有限,故B项错误;恢复高考制度只是使人们有机会参加高考,但其与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但是应该是改革开放后人数增多,与材料不吻合,故D项错误。4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A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彻底否定B践行了“三个面向”的方针C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B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1985年国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践行了1983年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方针,故B项正确;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故C项错误;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是在1995年,材料中的时间是1985年,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265页) 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科学发展的主要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卷全国卷2013新中国初期的科技;2015新中国俄语课的开设;2017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全国卷2017婆媳上冬学体现的绘画风格考情分析高考对本讲的考查比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