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65.38KB ,
资源ID:79175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175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1、湖北省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4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1. 古代的中国无疑处在东亚文明的中心,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域外文化主要来自广义的西域地区。华夏文明在欧亚大陆中西部进行经营,主要开始于A. 昭君出塞B. 文成公主进藏C. 张骞凿空D. 班超投笔从戎【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主要是为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AB;张骞凿空,反映的是张骞通西域,即所谓的欧亚

2、大陆中西部地区,西域开始纳入汉的版图,C符合题意;D与题干无关。2. 三国时,孙权开始兴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宋代,传统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国家祀典。这说明A. 官方正统思想压制民间文化发展B. 儒教开始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C. 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间D. 城隍庙是宣传迷信的封建堡垒【答案】C【解析】随着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加,作为城市居民守护神的城隍也相应的增加了管理实务,城隍信仰被列入国家祭祀,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间,C正确; A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开始”的说法不正确;

3、D说法本身错误。 3.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 人地矛盾的显现B. 精耕细作的传承C. 稻麦种植的减少D. 技术交流的增加【答案】B【解析】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均体现了要多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的特点,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多地少的矛盾,A不正确;CD均与材料无关。点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是高考常考点,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

4、耕作方式,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等,在此基础上得出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等。4. 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长城。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A. 盟旗制度的建立B. 明成祖迁都北京C. 岭北行省的设立D. 金瓶掣签制完善【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长城失去了边界的意义在于长城以北地区也被纳入了中国版图,盟旗制度是清朝控制蒙古上层贵族的政治制度,A符合题意;B与材料无关;C是元代的行省制;D是对西藏的制度。5. 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

5、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A.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 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D. 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答案】C【解析】由材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可知税则修改,提高关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才是其出行的主要目的,究其原因在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财政问题日益严重,C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无

6、关。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的时间信息,以此确定所处的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进一步理解其出行的目的,依托材料和选项加以回答,不能凭空想象,材料所述内容课本上基本没有涉及,因此理解材料及所处的背景是解题的关键。6.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A. 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B. 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C. 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D. 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

7、列经济发展计划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的加强,B符合题意;A“化解了”说法不正确;1935年华北事变的发生,说明C说法不正确;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D不正确。7. 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1889-1962)抗战前创作的戏曲有黛玉葬花、馒头庵、晴雯补裘、黛玉焚稿等;抗战时期创作的有桂剧梁红玉、木兰从军、京剧桃花扇等。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 动荡年代人们借戏剧逃避现实B. 戏剧的教化功能开始发挥作用C. 戏剧有利于传播国家民族观念D. 戏剧的大众化取得了重大进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红玉是南宋抗金女英雄;花木兰,是抗击柔然的民族女英雄;桃花扇,总结明亡经验,

8、这些作品在抗战期间的出现旨在,传播国家民族观念,激起中国民众的抗日热情,C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相反;B“开始”的说法不准确;材料只是显示了这几部作品的出现,没有体现戏剧的大众化,D不正确。点睛: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又会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通过材料,理解清楚这时期戏剧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需求加以回答。8. 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 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 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答案】A【解析】据

9、材料“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可知对社会团体进行登记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A正确;BCD均与材料和新中国的需求无关。9.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依靠多种手段综合调控。既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等。该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济的特点是A. 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B. 短期救助和长期救助相结合C. 具有公平的扶贫理念D. 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相结合【答案】D10. 1789年8月4日,包括诸多贵族议员在内的法国议会投票,废除旧制度时期大部分

10、封建权益和等级特权。这被认为是欧洲施行千年的中世纪制度走向崩溃的标志性事件。法国贵族愿意投票放弃自己特权的主要原因是A. 希望在政府中取得更多权力B. 人生而平等的启蒙影响C. 路易十六无法解决政府危机D.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答案】B【解析】材料“法国贵族愿意投票放弃自己特权”贵族放弃特权意味着对平等的追求,由此可知,其深受人生而平等的启蒙思想的影响,B正确;放弃特权只能使其权力减少,A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是在1870年,与材料无关,D不正确。.11. 汉字传入日本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当作官方文字在使用。明治维新时,日本大举引进西学,围绕汉字出现存废之争。1945年,

11、日本战败后,主持战后对日改造的美国人建议日本废除汉字,使日语罗马字化。该建议的直接动机是A. 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能力B. 意图孤立打压中国C. 清算日本发动战争的责任D. 控制日本人的思想【答案】D【解析】材料“主持战后对日改造的美国人建议日本废除汉字,使日语罗马字化”表示美国希望废除汉字,使日语罗马字化,便于西方国家通晓日语,进而控制日本人的思想;D符合题意;AC均与材料无关;日本是否使用汉字与孤立中国与否无关,B不正确。12. 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

12、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A. 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C. 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D. 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两个组织的建立均体现了国家间的合作,使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B符合题意;在集团内部的合作,对集团以外的国家不再适用,实际上也是新的壁垒的形成,A不正确;两大组织形成时没有明显的国际格局的变化,C不正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旨在摆脱大国的控制,D不正确。点

13、睛: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二者是密切联系的,集团化的全球化的表现,有利于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是集团化的归属,这也是近年高考的常考点,要求学生对全球化的表现,实质及存在的问题等有所掌握。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2墨子、论语与韩非子道德与功利等内容比较墨子论语韩非子信鬼神信亦不信不信鬼神兼相爱,交相利仁爱;由己及人无爱;利己信奉天意信奉天意不信天,信暴力反对奢靡礼:享受与节制张扬私欲崇奉圣人崇奉圣人反对崇圣尚贤能举贤才不尚贤,以术御臣崇尚教化教罚并用崇尚法治材料二表3古代西方智者的启蒙人物、学派主要观点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美德

14、即知识、守法即正义、认识你自己柏拉图依智慧、品德分工,贤人治国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逻辑论证系统斯多亚学派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生而平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家、法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与墨家、法家相比,儒家思想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要素。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点。【答案】(1)主张:墨家:俭朴,反对奢靡,谴责战争;法家:利己,张扬私欲,以法治国。为何成为主流:墨家强调“兼爱”“非攻”,爱无差等,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中难以推行。法家:偏重功利,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矛盾

15、(如回答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可给。儒家,既讲德治,也讲功利,又吸收法家思想,是偏于道德的中庸政治;经西汉董仲舒改造后更加符合君主专制需要,并经汉武帝认可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2)要素:理性、智慧、求善、守法、人生而平等。不同点:价值取向不同。儒家:以集体为本位,追求道德完善,主张德治;西方: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权利,追求理性,主张法治。【解析】(1)第一问,主张,墨子的主张据材料“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奢靡”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法家的主张据材料“无爱;利己”、“张扬私欲”、“崇尚法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第二问原因从墨家和法家思想的不足方面加

16、以回答,得出其不能成为主流的原因;结合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满足统治者的需求的史实回答其能成为主流的原因。(2)第一问,据材料“守法即正义”、“依智慧”、“强调理性”、“人生而平等”加以概括即可。第二问,由材料“由己及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关注集体,强调德治;由材料二可以得出西方关注的是人的个体,强调理性,平等自由等。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

17、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阐述: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二战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制度性协调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

18、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合作和全球发展援助等角度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示例二:二战以来,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阐述:二战以来,欧洲各国的衰落,美国以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19、。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并通过认缴较多的股金份额,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进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为扩大世界市场,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削减各国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便利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外经济扩张。总之,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符合主题的其他论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拟定论题,由材料可知一个共同的主题

20、在于重建经济体系,结合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两大论题,即战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或者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时任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为落实单一欧洲文件规定的在1992年年底前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规定,并改革欧共体的财政预算制度,于1987年提出了单一欧洲文件:欧洲的新边界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德洛尔计划提出分三阶段创建货币联盟:第一阶段加强欧共体各国货币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完全实现资本自由流通;第二阶段建立欧洲货币局(即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第三阶段建立和

21、实施经济和货币联盟,以单一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1989年6月,欧共体12国在马德里召开首脑会议,通过了德洛尔提交的关于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即“德洛尔报告”)。1990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施经货联盟第一阶段计划,法、德、英、意、比、荷、卢、丹八国率先实行资本自由流通。1994年1月1日,经货联盟按期进入第二阶段,成立了欧洲货币局,选定法兰克福为欧洲货币局所在地。1999年1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开始实施其第三阶段目标创立单一货币“欧元”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铸币正式流通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参德洛尔报告(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问世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

22、合所学知识,简评欧元问世的影响。【答案】(1)背景:西欧经济的发展和联系加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经济区域化趋势发展;美苏冷战的威胁;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 (2)影响:强化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和对外竞争力,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欧洲国家的文化认同;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增强了欧洲的经济、政治影响力,提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有助于打破美元一统天下局面,形成国际货币多元化格局;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解析】(1)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西欧经济的发展以及所面临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式加以

23、回答即可得出。(2)结合所学知识,欧元产生的影响加以回答,从对欧洲经济和欧洲一体化发展,欧洲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及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等方面回答。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73年1月23日,美国和越南代表正式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议,历时12年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尼克松总统在其对越南战争的总结中说:“很少有国家曾享有1959年美国对北越的那种军事优势。战争的一方是一个核超级大国,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美元,武装力量超过100万,人口1.8亿;而另一方是一个军事小国,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亿美元,武装力量25万人,人口不足1600万,从纸面上看,这场战争对另一方来说是

24、毫无希望的力量悬殊之战。”摘自正义战争论视域下的越南战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发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答案】(1)背景:在越南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给予了支持和声援,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美国要称霸世界,配合在欧洲地区的冷战,遏制共产主义。(2)越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美国社会造成深远影响;越战后期美国内外交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的缓和)和苏攻美守态势的出现。【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从越南的社会性质和与中国的关系及美国对中国的敌视,美国的全球战

25、略的角度加以回答即可。(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美国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和对美国外交策略的变化以及中美关系方面加以回答即可。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蒋介石生于1887年,逝世于1975年4月5日,活了88岁。他一生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大事。在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被神化、美化为千古完人,光同日月,“高勋盛德”,“光华流泽”;但是,在另一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则被鬼化、丑化为人民公敌、元凶首恶、民族败类、千古罪人。两种情况,简单的捧和骂,都背离蒋介石的实际,造成其本相的迷失,因此需要寻找廓清迷雾,寻找真实的蒋介石,正确评价其功过是非,揭示其本相,对于正确认识历史上

26、的国共关系,正确认识和书写中国近代与现代的历史,有其必要;对于建立两岸的和平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和解与和谐也有其必要。时至今日,距离蒋氏去世已经30多年,距离当年国共大战、生死搏斗的年代也已快到60年,尘埃早已落定,各种恩怨都已化为历史陈迹。人们全面掌握资料,综合蒋氏一生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对其做出比较科学、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已有可能。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蒋介石对近代中国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案】(1)主要活动: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领导北伐,动摇了帝国主

27、义统治中国的根基;1928年,结束晚清以来的分裂,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工业较快发展;领导中国抗战,赢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参加组建联合国,使中国位列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台湾地区实行土改,发展了台湾经济;晚年坚决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观情绪、价值取向、个人好恶等;特定时代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现实政治的需要;新的史学研究方法;人物经历的复杂性;等等。【解析】(1)结合蒋介石的革命活动加以回答即可,从辛亥革命,大革命,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抗日战争以及对台湾的建设等方面回答即可。(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观情绪、价值取向、个人好恶等;特定时代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现实政治的需要;新的史学研究方法;人物经历的复杂性,言之有理即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