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24.89KB ,
资源ID:790064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006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八附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八附解析.docx

1、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八附解析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最后十套】历史(八)附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

2、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这些做法A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25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A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围C明确了身份和权利继承的关系D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26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内

3、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271892年,波兰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A其诞生与工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C其发表是空想社会主义破产标志D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28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A融洽了

4、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B确立了新民主义的革命纲领C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D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29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该政策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控制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D意味着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30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

5、社会经济的转型31下表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中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年代商办官办和首商合办设厂数外商企业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18721894年53469719161961032800018951913年463908018628469136103153A清政府政策的放宽与实业救国的影响B外商在中国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缩小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D西方列强矛盾加剧减少了对华资本输出32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

6、一视同仁”。这一政策A加快了国家工业化步伐B促进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33据1928年10月统计,全苏联共有31858台拖拉机,其中国产的只有3718台;19291931年,国产拖拉机仅50300台,进口的共59600台。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机械化水平制约了集体化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C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绩D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34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说明,明清

7、时期A王朝权力渐趋衰落B传统科技停滞不前C近代化倾向已出现D农耕经济高度繁荣35现代派文学集中笔墨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四种基本关系上的扭曲与变异,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上的颠倒、错位、扭曲和脱节。因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腐蚀作用而造成。材料意在说明现代派文学A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蕴B侧重对客观现实的摹写与再现C以非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D注重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形式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产生了一些新的金

8、融机构,最主要的机构就是钱铺,亦称钱店。钱铺的原始业务是经营货币兑换。明代还有钱米铺、兑店、兑钱店、兑钱铺、钱桌等。钱米铺是兼营货币兑换和粮食买卖的店铺。兑店、兑钱铺的经营业务主要是货币兑换。钱桌的最初形式是在街头设摊的兑换者,后来发展到店铺,但仍保留原名。明末的钱铺已开始经营存放款、汇兑及发行兑换券等业务。清代时北方还产生了一种金融机构帐局。帐局既对工商业放款也贷放京债,早期的帐局偏重于京债。帐局经营放债,也吸收存款,以扩大资本来源。在钱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产生了钱庄,到了清朝乾隆初年又被叫做银号,是发行汇票的主要机构。后来还出现了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银号。清初时还出现了钱市经纪人,后因经纪

9、人参与了抬高钱价的活动,在乾隆三年被予以裁革,后来又予以恢复。摘编自李东雷中国古代信用和信用机构的发展轨迹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阿姆斯特丹等西北欧城市崛起。当时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来解决这一问题。它还在标准的银行票据的基础上,发明了支票账务系统,商人的货币交易直接通过转账完成。支票账务系统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这样阿姆斯特丹银行发行的银行票据就充当了国际货币的角色。荷兰银行业极大地推动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过渡。荷兰人还创建了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体系,发明了期货、期权

10、、掉期、卖空、买空、资产证券化、共同基金、对冲基金、永久年金等今日为人们熟知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方面的创新成就了荷兰帝国,也引起了欧洲的金融革命,并直接刺激了英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诞生。摘编自薛金福等货币的力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新的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中国明清时期相比,荷兰近代早期金融业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产生不同的原因。(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期间内取得的各项应税财产而征收的一种直接税。它最早由18世纪末的英国提出、实行,目的是为

11、了缓解拿破仑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战争后被废除。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又逐渐完善了个人所得税体制。该税制不仅增加了国家税收,也减轻了中下层民众的负担。美国内战时期,北方联邦议会也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但因与宪法不符未生效。20世纪初以来,美国也通过各种途径逐渐确立了个人所得税税制。1911年,清政府起草了所得税章程,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但因为清政府的垮台而夭折。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资本主义国家税制,颁布相应条例,建立、推行个人所得税税制,但后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其名存实亡。新中国成立后,个人所得税于1959年废止。1980年,我国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

12、人所得税法。1994年,国务院整合了相应法规,发布了比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条例。1994年到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已五次调整和提高免征额。摘编自郭家宏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政政策、徐波中外个人所得税制比较研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个人所得税”这主题,提炼论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论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鱼鳞图册制度缘起于南宋绍兴时期的土地经界。元代继承之,延祐年间实行土地经理,造有鱼鳞图册。明洪武元年春,朱元冲针对两浙富民诡寄田产、逃避赋税之弊,派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并在松江开始编制造册。经

13、洪武和万历时期两次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土地清丈,攒造相关图籍,鱼鳞图册制度趋于完善。清代,着力在边境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土地清丈,并在垦荒、滩地、马场等各类田土之上全面推开,土地清丈和鱼鳞图册攒造成为常态。民国时期,不少地方仍造有鱼鳞册。在遗存的鱼鳞图册文书档案中,可以找到鱼鳞草册、鱼鳞正册、龟鳞总图、鱼鳞归户册以至鱼鳞家册等各种鱼鳞图册,类别繁多而又相互关联,存在一个完整的册籍体系。摘编自奕成显鱼鳞图册的遗存与研究价值(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鱼鳞图册制度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鱼鳞图册制度的积极作用。(8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4、 1943年3月,罗斯福总统致函美国对外善后救济署署长菜曼,美国政府将全力支持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同盟国参战国家)善后救济工作。莱曼也深刻意识到:胜利本身不会创造持久和平。美国曾经帮助欧洲盟国打赢19141918年战争,却拒绝以慷慨的馈赠帮助欧洲稳定经济,结果导致经济大萧条和军国主义势力崛起,最终引起全球战争。为避免重蹈覆辙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必须在直接的馈赠救济和销售或交换救济之间保持谨慎的平衡。为实现这个目标,总统已经确定,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任务不仅要从事直接救济,而且要帮助战争受害国人民尽快恢复本国必需品的生产和服务。为执行上述使命,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应运而生。短短两年

15、间,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将价值39.68亿美元的2410万长吨(即“度、量”单位简称)稀缺资源无偿地馈赠给中国、波兰、南斯拉夫、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人民,在世界史上留下闪光的记录。摘编自王德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诞生及其使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晚期美国支持对外善后救济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成立产生的历史影响。(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船山(王夫之1619-1692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自强的典范性人物。他毕生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自许,希望通过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来成就自己的学术志业

16、和实现人生价值。船山颇具自白心迹的诗广传有言:有谁在生居迷乱之世,上不遇明君,下不得民望的情境下还能够不改救国之志,仍然栖栖遑遑地关心天下的文明建构,心系天下的安危或民众的安乐呢?而且唯恐谋求得不够精深远大而高明悠久呢?只有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关心文明建构的君子才能有如此的胸怀和志向。君子视镜高远,胸怀博大,有一种“不因贫穷而怠乎道”的伦理自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其人格品质的集中体现。君子不同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从来不从个人私利来谋划人生,而是始终将整个天下、将文明建构和价值拱立装在心头。摘编自王泽应船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论(1)根据材料,概括船山的主要思

17、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船山的思想。(7分)【最后十套】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历史(八)解析版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这些做法A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依据材料“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

18、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弱化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故D正确。A错误,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些措施并未触及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B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些措施并未废除封国制,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政策的改变,不是行政体制的调整;C错误,这些措施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缓解了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答案】D25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A有利于维护

19、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围C明确了身份和权利继承的关系D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只有贵族才有显赫的家族身份,因此材料“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表明罗马法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法和私法的范围,B错误;材料未涉及权利继承,C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材料体现不出平民的利益,D错误。【答案】A26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20、【解析】根据材料“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来调整代议机关的名称,这是中共成熟的表现,19371945年处于全民族抗战阶段,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代议机关主要叫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或者参议会,B正确。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无必然关系,主要和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有关,A排除。19371945年期间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C排除。从18401949年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排除。【答案】B271892年,波兰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

21、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A其诞生与工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C其发表是空想社会主义破产标志D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解析】共产党宣言诞生根源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说明共产党宣言诞生与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A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共产党宣言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共产党宣言发表是空想社会主义破产标志,C错误;材料是说明共产党宣言发行的情况,不是说明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D错误。【答案】A28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

22、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A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B确立了新民主义的革命纲领C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D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解析】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国在华的各项事务进行系统的分类处理,结合所学可知,实质上是清除一些帝国主义以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华的特权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能与这些国家在平等基础上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做准备的。故C正确。A项,材料并不是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义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排除;D项,材料对外国在华企业和机构进行系统、行业区别对待

23、的处理,不能说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排除。【答案】C29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该政策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控制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D意味着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联邦德国主动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缓和关系,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A正确。材料与苏联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无关,B排除。两极格局解体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C排除。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的说法错误,德国的新东方政策体现的是德国外交

24、的自主性,D排除。【答案】A30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作为等级职业制度的士农工商差别逐渐淡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商人也可以通过科举成功改变身份成为士人,不论是地主还是佃农都不一定专营农业,大多数还从事家庭手工业和商业贩运等,甚至进入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工商业者通过经营积累货币,也可以购买土地成为地主或自耕农,也可以通过科举

25、甚至买官进仕。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B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仍是铁犁牛耕,并未出现创新;C错误,田庄经济兴起于汉代,不是唐宋时期;D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并未出现转型。【答案】A31下表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中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年代商办官办和首商合办设厂数外商企业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18721894年53469719161961032800018951913年463908018628469136103153A清政府政策的放宽与实业救国的影响B外商在中国商品销售和

26、劳动力市场缩小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D西方列强矛盾加剧减少了对华资本输出【解析】由材料图表可知商办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资本都增长迅速,结合时间“1895年”可知是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初步发展,故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企业和资本的数量,与销售、劳动力市场无关,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故C错误;材料反映外商资本在增加,故D错误。【答案】A32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这一政策A加

27、快了国家工业化步伐B促进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解析】根据材料中“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材料中要求对待“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一视同仁”恰好说明了当时急需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故C正确。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1953-1956年)的完成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新中国建国初期”需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不符,

28、排除;B项,材料是对待“国营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农业无关,也不能使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排除;D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答案】C33据1928年10月统计,全苏联共有31858台拖拉机,其中国产的只有3718台;19291931年,国产拖拉机仅50300台,进口的共59600台。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机械化水平制约了集体化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C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绩D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解析】材料反映了19291931年苏联大量进口拖拉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苏联借机利用国际市场进口拖拉机来发

29、展经济,故D正确;大量进口拖拉机并不能说明机械化水平制约了集体化,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B错误;材料数据也没有反映斯大林模式的巨大成绩,故C错误。【答案】D34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说明,明清时期A王朝权力渐趋衰落B传统科技停滞不前C近代化倾向已出现D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解析】根据材料“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可知

30、明清时期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夜,近代化的倾向已经出现,C选项符合题意。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A选项排除。材料与科技停滞无关,B选项排除。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选项排除。【答案】C35现代派文学集中笔墨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四种基本关系上的扭曲与变异,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上的颠倒、错位、扭曲和脱节。因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腐蚀作用而造成。材料意在说明现代派文学A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蕴B侧重对客观现实的摹写与再现C以非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D注重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形式【解析】根据材料中“现代派文学集中笔墨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四种基本关系上的扭曲与变异”“因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腐蚀作用而造成”可知,现代派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往往带有深刻的现实批判的味道。故答案为A项。B项,侧重对客观现实的摹写与再现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与材料中“现代派文学”不符,排除;CD项,材料不能体现以非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也不能体现注重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形式,排除。【答案】A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产生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最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