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13MB ,
资源ID:78983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983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数字地形实验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数字地形实验报告.docx

1、数字地形实验报告实验4坡面地形因子提取一、 目的地形因子是为定量表达地貌形态特征而设定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学参数或指标。各种地貌都是由不同的坡面组成。微观坡面因子反映了该地貌微观地表单元的形态、起伏或扭曲特征,而宏观坡面因子反映了地貌的宏观形态特征。本次实验学习,我们应:1、加深认识坡面地形因子如何对地貌形态特征的定量表达。2、熟练掌握应用ARCGIS提取坡面地形因子。二、 实验准备1、软件:ArcMap2、数据:实验4坡面因子。三、 实验内容1、 坡向、等值线(等高线)、山体阴影、曲率、坡度1)在ArcMap中加载 “原始坡面因子dem”数据文件;2)在ArcToolbox中展开spatial

2、 analyst表面分析工具箱,应用相应工具提取: 坡度(Slop) 坡向(Aspect)等高线(Contour30/等高距=30) 山体阴影(HillShade)曲率(Curvature)2、坡度变率、坡向变率1)基于坡度数据再次提取坡度,得到DEM数据坡度的坡度,即:坡度变率2)坡向变率(1)通过对坡向Aspect进行坡度提取,得到由原始DEM数据算出的坡向变率值为 SOA1; SOA1(2)在ArcToolbox中展开spatial analyst邻域分析焦点统计工具,求取原始DEM数据层的最大高程值,记为H-max; H-max(2)通过栅格计算器依公式(HDEM),得到与原来地形相反

3、的 DEM数据层,即反地形DEM数据;(3)基于反地形 DEM数据求算坡向值;再对得到的反地形 DEM数据坡向值进行坡度提取,得到反地形的坡向变率,记为 SOA2。SOA2(4)在 Spatial Analyst下使用栅格计算器 Calculator,公式为 SOA (SOA1+SOA2)-Abs(SOA1-SOA2)/ 2,即可求出没有误差的 DEM 的坡向变率。SOA3)地形起伏度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高点海拔高度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1) 依提取DEM的最大高程数据Hmax的原理,提取出DEM的最小高程数据Hmin;(2)应用栅格计算器,公式为Hmax-Hmin,得到地

4、形起伏度。地形起伏度4)地表粗糙度地面粗糙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地球表面积与其投影面积之比。在ArcGis中采用坡度来提取地面粗糙度,即(1)应用栅格计算器,公式为:1 / Cos(Slope of DEM*3.14159/180)得到地面粗糙度。5)明暗等高线制作(1)利用转化工具箱-要素转栅格工具将生成的矢量等高线栅格化;得到栅格化等高线(2)根据坡向图;按入射光方向将坡向图划分为背光面和受光面两个部分;(假定光源位于地面西北方向,则可将坡向为0 45 、225 360 的部分划为受光面,坡向为45 225 的部分划分为背光面;)即得到坡向二值图(3)将栅格化等高线图与划分背光受光的二

5、值坡向图进行融合,实现栅格化等高线二值分布,得到明暗等高线地图。实验6山顶点、凹陷点一、原理山顶点指那些在特定邻域分析范围内,该点都比周围点高的区域。凹陷点指哪些在特定邻域分析范围内,该点都比周围点低的区域区域。二、目的 通过等高线、山顶点、凹陷点的提取和配置、引导读者熟练掌握利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中等高线的提取、栅格数据邻域分析和窗口计算功能,完成栅格数据表面分析。 三、 数据: 黄土丘陵地区1:10000DEM数据(实验6提取山顶点、凹陷点)。四、操作过程:1)在ArcMap中加载 “原始坡面因子dem”数据文件;2) 点击Spatial Analysis下拉箭头,选择Suefa

6、ce Analysis子菜单并点击Contour,分别提取等高距为15、75的等高线Contour15Contour753) 选择Sueface Analysis子菜单并点击Hillshade,设置输出文件名为Hillshade4)利用栅格计算器( Raster Calculator) ,按公式:Back = DEM = 0提取有效数据区域,作为等高线三维背景掩模; 并修改Back 数据层属性,将其Display属性页设置透明度60%,在Symbology属性框中设置其显示颜色为Gray50%;5) 按 Contour75、Contour15、Back、Hillshade次序放置数据层,生成三

7、维立体等高线图6)在ArcToolbox中展开spatial analyst邻域分析焦点统计工具,求取原始DEM数据层的最大高程值,记为H-max; H-max值7)同理提取出DEM的最小高程数据Hmin8) 利用栅格计算器( Raster Calculator) ,按公式: SD = Maxpoint - DEM = 0,提取山顶点区域;SD9)依据给定参数利用重分类工具将SD重分类得到RE_SD数据层,选择该数据层,利用转化工具输出矢量山顶点数据10)利用栅格计算器( Raster Calculator) ,按公式: SG = Minpoint - DEM = 0,提取山谷点区域;11)依

8、据给定参数利用重分类工具将SG重分类得到RE_SG数据层,选择该数据层,利用转化工具输出矢量山谷点数据12)按SL_SD、SL_GD、Contour75、Contour15、Back、Hillshade从上到下依次放置上述数据层,并利用编辑工具除去噪声,合并显示山顶点、凹陷点提取结果 去除错误点 山顶点、凹陷点提取结果实验9 提取山脊、山谷线-利用水文分析方法一、背景:山脊线、山谷线是地形特征线它们与山顶点、谷底点以及鞍部点等一起构成了地形及其起伏变化的骨架结构。因此在数字地形分析中,山脊线和山谷线以及地形特征点等的提取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二、目的:理解基于DEM结合水文分析的方法提取出研究

9、区域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原理;掌握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的提取方法以及提取原理;将水文分析方法和其它的空间分析方法结合以解决应用问题。三、要求: 利用水文分析思想和工具提取研究区域的山脊线和山谷线。 四、数据:实验9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二。五、操作过程:1、求正负地形1)在ArcMap中加载 “原始dem”数据文件;2)利用邻域分析-焦点统计工具,计算高程均值MeanDEM3)利用栅格计算器,按公式DEM-MeanDEM=0,并将结果重分类为0,1得到正负地形4)对上一步得到的二值化数据进行两次重分类,一次将正地形区域属性值赋值为1,负地形区域属性赋值为0,命名为ZDX;另一次将正地形区域属性值赋值

10、为0,负地形区域属性赋值为1,命名为FDX。正地形负地形2、山脊线的提取:1)利用水文分析工具箱下相应工具进行填洼得filldem,计算无洼地水流方向flowdirfill2)计算汇流累积量flowacc3)利用栅格计算器,按公式:flowacc0 =(flowacc = 0),并将结果重分类,提取出汇流累积量=0的栅格值图,命名为flowacc004)对flowacc0图层利用邻域分析进行光滑处理, 处理后的数据命名为neiborfacc05)基于原始DEM数据,分别生成等高距=50的等值线图contour和晕渲图hillshadeContour50Hillshade6)将neiborfac

11、c0数据依分界阈值0.5541进行二值化重分类,命名为reneibor,将属性值接近1的那一类的属性值赋值为1,其余的赋值为07)将重分类过后的neiborfacc0数据与正地形数据ZDX利用山歌计算器进行相乘运算,这样就消除了那些存在在负地形区域中的错误的山脊线。然后将计算结果进行重分类,所有属性不为1的栅格属性值赋为NO DATA。得到山脊线图: 山脊线3、山谷线的提取 1)利用栅格计算器,按公式:fandem =Abs (dem-2000),得到反地形数据反地形2) 反地形计算完毕之后,山谷线的提取就和山脊线的提取步骤一样的,直到最终利用重分类的方法将重新分级的邻域分析后的结果二值化为止

12、。在这里,是不需要对反地形DEM进行洼地填充的。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名称分别为:水流方向数据为flowdirfan,汇流累积量数据为flowaccfan,零值汇流累积量提取数据为flowacc0fan,利用重分类提取出汇流累积量=0的栅格值图,命名为flowafan00,此外对flowacc0fan进行均值33邻域分析后的结果数据为nbfacc0fan,并将其分级改为两级,分级阈值为0.65677。3)将重分类过后的数据与负地形数据FDX利用栅格计算器进行相乘运算,这样就消除了那些存在在负地形区域中的错误的山脊线。然后将计算结果进行重分类,所有属性不为1的栅格属性值赋为NO DATA。就得到了反地形的山脊线图,即原地形的山谷线图。反地形的山脊线 原地形的山谷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