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5.97KB ,
资源ID:78967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967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思想.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思想.docx

1、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思想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思想第一节先秦文学批评概述一、先秦文学批评的特点 先秦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特点是它与先秦的礼乐文化和学术思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还没形成其独立性,但又是后代文学批评理论的起点和基础。二、先秦文学批评的主要成就 、文学观念的萌芽 、以儒家诗乐论为中心的功用主义文艺观的形成 、道家法天贵真的审美主义思想的确立、文学观念的萌芽 (1)国语中有“物一无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这是象形之“纹”;礼记乐记中说“五色成文”,这是色彩之“文”; 易传系辞说“物相杂,故曰文” 文心雕龙情采 “形文”、“声文”、“情文” (2)先秦所说的“文”,尤其是那

2、些元典著作中的“文”,主要指“文化”和“文化典籍”。论语八佾中说:“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先进中,孔子按学生的特点把学习内容分为“德行”、“语言”、“政事”、“文学”四科诗经中对功用的文学认识 吉父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嵩高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尓心,以蓄万邦。节南山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巷伯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四月第二节 儒家功用主义文艺观一、“诗言志”论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尚书尧典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庄子天下“诗以

3、道志”。班固汉书艺文志“书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尤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2、论述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 子曰:诗三百,一言

4、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论语阳货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三、孟子的文艺思想 1、”同美“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 孟子告子上2、“以意逆志” 说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5、,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孟子万章上 3、“知人论世” 说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上)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4、志气论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

6、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气。不得於心,勿求於气,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孟子.公孙丑上 养气、知言论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何谓知言?”曰: “

7、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於其心,害於其政;发於其政,害於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孟子.公孙丑上 四、荀子的文艺思想 1、礼论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义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

8、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於争夺,合於犯分乱理而归於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於辞让,合於文理,而归於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於圣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於工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於工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於圣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於伪。是性、

9、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徵也。荀子 性恶论 故治之要在於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人,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

10、论,莫论而失位。坐於室而见四海,处於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荀子 解蔽 2、乐论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思,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乐论 礼乐论 “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乐论儒家文艺思想的基本体系 社会人

11、(心、性、情)诗乐 社会(文艺产生的外在根源和功用论) 人(文艺产生的内在根源和情物论) 诗乐(社会的反映和人之所必需)思考题 诗言志 兴观群怨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知言养气 同美说 虚壹而静 简析孔子的文艺功用论 简析荀子乐论篇中的文艺思想 分析儒家文艺思想的基本体系第三节先秦道家文艺思想一、老子的文艺观1、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其一、作为本体的“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 (老子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v 其二、“道”的特征是无形、无声、无色、无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十四章) v 其三

12、、“道”以自己为法则来运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v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有无相生,致虚守静 v “有,名天地之始;无,名天地之母。” (老子第一章)v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恒也。” (老子第二章)v “专气致柔”“涤除玄览”. (老子第十章)v “致虚极,守静笃” . (老子第十六章)v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老子”)影响v 说“游心于虚”,陆机的“玄览”,宗炳的“澄怀味象”、刘勰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

13、藏,澡雪精神”,苏轼的“无厌且空静”,都是老子“虚静”说在文艺美学领域的发展。二、庄子的文学批评思想 1 “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v (1)朴素为美v (2)法天贵真、“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大美”、“天籁”、“天乐”v (1)朴素为美v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v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v 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齐物论) v

14、擢(zhuo)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含其明矣。( 庄子胠箧)(2)法天贵真 v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渔父) 2、“虚静”和“物化”说 (1)“虚静”说 v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十六章) v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 v “心斋”(使心灵“虚而待物”)、“坐忘”(“离形去知”) “气

15、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v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 (庄子.大宗师)(2)“物化”说v 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庄子大宗师) v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此之为物化。(庄子齐物论) 庖丁解牛v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

16、:“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主痀偻承蜩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

17、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庄子。达生吕梁蹈水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

18、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梓庆削木v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达生(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工倕之事v 工倕旋而盖规

19、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屦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庄子。达生宋元君之画史v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庄子。田子方)3、“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v (1)“言不尽意”说 v (2)“得意忘言”说(1)“言不尽意”说 v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

20、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庄子天道 )v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庄子秋水 )v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

21、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2)“得意忘言”说 v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 思考题v 1、大音希声、心斋、坐忘、物化、得意忘言v 2、简析庄子对虚静的相关认识v 3、简析庄子对物化的相关认识v 4、简析庄子的言意论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第一节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v 1、西汉中期以前。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了较宽松的政策,这时统治

22、者主要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提倡“无为而治”。汉初道家文论思想的主要著作是礼记乐记和淮南子。 v 2、西汉中叶至东汉。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与经学密切相关。汉代经学的权威地位使“依经立论”成为西汉中后期人们的基本思想准则,这也影响到了文学批评领域并成为两汉文论的突出特征。“依经立论”、 “教化”论 。毛诗序v 3、东汉时期。谶纬迷信思想流行,也出现了像王充这样的反神学迷信的思想家、文论家。王充在论衡中强调“尚真”,“嫉虚妄”,就是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倾向而发,也代表着儒家文学理论批评的积极进步方面。 二、 汉代文论的主要成就v 、围绕诗经展开的文学批评 v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v 3、对

23、汉赋的评价v 4、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v 5、诗大序的文艺思想v 6,论衡的文艺思想、围绕诗经展开的文学批评v 代经学兴盛,使诗经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诗大序是诗经研究的最有理论价值的诗学论文,东汉末的经学大师郑玄的诗谱序论诗的功能、诗的本质、诗的发展等方面也颇有价值。这一时期的儒家文论家都明确地肯定文艺有“讽谏刺上”的作用,主张要用文艺来干预和改进现实的政治 。同时在探讨诗的本质上,肯定文艺的“抒情言志”的本质。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v 评论屈原及其作品成为汉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热点。v 贾谊吊屈原赋“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

24、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 v 刘安 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皎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班固离骚序 引离骚传)v 扬雄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立足,认为屈原作品有不合于经典处 。(法言)v 司马迁 (屈原贾生列传)屈 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闲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 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 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 乱之修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

25、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 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 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班固离骚序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王安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嚼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斯论似过其真。又说五子以失家巷,谓五子胥也。及至羿、浇、少康、二姚、有娀佚女,皆各以所识有所增损,然犹未得其正也。故博采经书、传记、本文,以为之解。且君子道穷,命矣。故潜龙不见是而无闷,关雎哀周道而不伤,蘧瑗持可怀之智,宁武保如愚之性,咸以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故大雅曰:“

26、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v 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佟回煍祽淹酰 箰航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沈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然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自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刘向、扬雄,骋极文辞,好而悲之,自谓不能及也。虽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者也。v 王逸楚辞章句序:“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遭时闇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懑,遂复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

27、。 ”“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而班固谓之露才扬己,况于群小之中,怨恨怀王,讥刺椒、兰,苟欲求进,强非其人,不见容纳,忿恚自沉,是亏其高明,而损其清洁者也。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 ”3、对汉赋的评价v 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汉赋也引起了学者们一定程度的关注。 v 司马相如“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西京杂记卷二)v 扬雄:或曰:“吾子少而好赋

28、。”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法言)v 班固认为汉赋具有“抒下情而通讽谕,宣上德而尽忠孝”的讽谕教化功能。 v 汉代的儒家文艺观是在先秦儒家文艺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它又有了不同于先秦儒家文艺观的新特点。表现在它具有明显的两面性:v 首先、它继承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保守性增强而批评性减弱,它要求文学必须为政教服务,将文艺纳入政治轨道。崇奉“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对上层统治者及其政治措施的“讽谏”或“美刺”,必须限制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社会黑暗的揭发,不能超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v 其二、它又发展了先秦

29、儒家文艺思想中积极的内容,并使之系统和深入。汉代文论大多是针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汉代文论主要是针对三种文学样式的批评来展开的。总体上来说,它是在总结先秦诗、骚的文学经验和对汉赋的评价中形成的。v 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v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

30、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v 第二节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史记太史公自序) v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