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1.33KB ,
资源ID:789396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939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注册环保师公共基础知识14.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注册环保师公共基础知识14.docx

1、注册环保师公共基础知识14注册环保师公共基础知识-14(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20.00)1.某第4周期的元素,当该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正1价离子时,该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 10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分数:3.00)A.19B.24C.29D.36解析:解析 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正1价离子时,该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 10 ,说明其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 10 4s 1 ,故为第四周期IB的29号Cu。2.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各组中关系正确的是_。 A , B , C , D , (分数:3.00)A.B

2、.C.D.解析:解析 ,当,故选项A正确。3.价层电子构型为4d 10 5s 1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_。(分数:3.00)A.第四周期B族B.第五周期IB族C.第六周期B族D.镧系元素解析:解析 价电子构型为4d 10 5s 1 ,当元素n=5,表示位于第五周期,价电子构型符合(n-1)d 10 ns 1 ,属于IB。4.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_。 AC 3 H 7 OH BC 6 H 5 CH 2 OH CC 6 H 5 OH D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酚类物质中的OH与苯环是直接相连的。5.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是_。 (分数:3.00)A.2甲基3乙基丁烷B.3

3、,4二甲基戊烷C.27,基3甲基丁烷D.2,3二甲基戊烷解析:解析 依据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6.下列物质中,两个氢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是_。(分数:3.00)A.乙炔B.甲酸C.甲醛、D.乙二酸解析:解析 甲酸(HCOOH)的两个H原子,一个连在C原子上,一个连在O原子上,性质不同,其他分子的H原子位置完全一样,性质相同。7.两直角刚杆Ac、CB支承如图,在铰C处受力F作用,则A、B两处约束力的作用线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分别为_。(分数:3.00)A.0;90B.90;0C.45;60D.45;135解析:解析 AC杆和BC杆均为二力杆。A处约束力沿AC方向,B处约束力沿BC方向。8.在图示四

4、个力三角形中,表示F R =F 1 +F 2 图是_。 A B C D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根据力的合成三角形法则。9.均质杆AB长为l,重W,受到如图所示的约束,绳索ED处于铅垂位置,A、B两处为光滑接触,杆的倾角为,又CD=l/4。则A、B两处对杆作用的约束关系为_。 (分数:3.00)A.FNA=FNB=0B.FNA=FNB0C.FNAFNBD.FNAFNB解析:解析 画出AB杆的受力图,可知AB杆受两个竖直力W和F DE ,并受水平方向的两个约束力F NA 和F NB ,由水平方向的平衡条件可知此两力相等,同时由力矩平衡条件可知F NA 和F NB 必不为零。

5、10.重W的物块自由地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若物块与斜面的静摩擦因数为f=0.4,W=60kN,=30,则该物块的状态为_。 (分数:3.00)A.静止状态B.临界平衡状态C.滑动状态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解析:解析 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力为Wsin30-30kN,沿斜面向上的最大静滑动摩擦力F smax =fF N =0.4Wcos30=20.78kN30kN。11.当点运动时,若位置矢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可变,则其运动轨迹为_。(分数:3.00)A.直线B.圆周C.任意曲线D.不能确定解析:解析 若位置矢大小保持不变,方向不变,则点到原点距离为常数,故做圆周运动。12.刚体作平动时,某瞬时体内

6、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为_。(分数:3.00)A.体内各点速度不相同,加速度相同B.体内各点速度相同,加速度不相同C.体内各点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D.体内各点速度不相同,加速度也不相同解析:解析 刚体作平动时,体内各点的轨迹形状相同,在每一瞬时,各点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度度。13.在图示机构中,杆O 1 AO 2 B,杆O 2 CO 3 D,且O 1 A=20cm,O 2 C=40cm,若杆AO 1 以角速度=3rad/s匀速转动,则CD杆上任意点M的速度及加速度大小为_。 (分数:3.00)A.60cm/s,180cm/s2B.120cm/s,360cm/s2C.90cm/s,270cm/s2D

7、.120cm/s,150cm/s2解析:解析 图示机构中,O 1 A、O 2 C、O 3 D做定轴匀速转动,AB杆、CD杆做平动。 V M =V C =O 2 C=403=120cm/s; a M =a C =O 2 C=403 2 =360cm/s 2 。14.图示均质圆轮,质量为m,半径为r,在铅垂图面内绕通过圆盘中心O的水平轴以匀角速度转动。则系统动量、对中心O的动量矩、动能的大小为_。 A0; ; Bmr; ; C0; ; D0; ;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圆轮质心速度为零,故系统动量p=mv 0 =0,对中心O的动量矩 ,动能 。15.如图所示,两重物M 1

8、、M 2 的质量分别为m 1 和m 2 ,二重物系在不计重量的软绳上,绳绕过均质定滑轮,滑轮半径为r,质量为M,则此滑轮系统的动量为_。 A B(m 1 -m 2 )rv C D(m 1 -m 2 )rv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系统的动量矩为。16.均质细杆AB萤P、长2L,A端铰支,B端用绳系住,处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当B端绳突然剪断瞬时AB杆的角加速度的大小为_。 A0 B C D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设AB杆质量为m,用动量矩定理(定轴转动刚体),J A =mgL,其中, ,故有 。17.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圆盘,绕垂直于图面的水平

9、轴O转动,其角速度为。在图示瞬时,角加速度为0,盘心C在其最低位置,此时将圆盘的惯性力系向O点简化,其惯性力主矢和惯性力主矩的大小分别为_。 A ;0 BmR 2 ;0 C0;0 D0;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M O J O =0。18.图示装置中,已知质量m=200kg,弹簧刚度k=100N/cm,则图中各装置的振动周期为_。 (分数:3.00)A.图(a)装置振动周期最大B.图(b)装置振动周期最大C.图(c)装置振动周期最大D.三种装置振动周期相等解析:解析 (a)图并联k a =k+k=2k;(b)图串联 ;(c)图并联k c =(k+k)+k=3k。又周期

10、与k成反比,故(b)图周期最大。19.圆截面杆ABC轴向受力如图所示。已知BC杆的直径d=100mm,AB杆的直径为2d。杆的最大的拉应力是_。(分数:3.00)A.40MPaB.30MPaC.80MPaD.120MPa解析:解析 ,。20.已知铆钉的许可切应力为,许可挤压应力为 bs ,钢板的厚度为t,则图示铆钉直径d与钢板厚度t的关系是_。 A B C D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两式相除,可得。21.图示受扭空心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图中,正确的是_。 A B C D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受扭空心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于半径,成正比,

11、而且在空心圆内径中无应力,故B选项正确。22.图示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W z 为_。 A B C D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23.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最大值在B截面,在梁的A、B、C、D四个截面中,剪力为零的截面是_。 (分数:3.00)A.A截面B.B截面C.C截面D.D截面解析:解析 由可知,剪力为零的截面弯矩的导数为零,即弯矩有极值。24.悬臂梁A_B由三根相同的矩形截面直杆胶合而成。材料的许可应力为,若胶合面开裂,假设开裂后三根杆的挠曲线相同,接触面之间无摩擦力,则开裂后的梁承载能力是原来的_。(分数:3.00)A.1/9B.1/3C.两者相同D.3倍解析:解析

12、 开裂前,开裂后,可知开裂后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3倍,故梁承载能力是原来的。25.梁的横截面是由狭长矩形构成的工字型截面,如图所示,z轴为中性轴,截面上的剪力竖直向下,该截面上最大切应力在_。 (分数:3.00)A.腹板中性轴处B.腹板上下缘延长线与两侧翼缘相交处C.截面上下缘D.腹板上下缘解析:解析 由矩形和工字型截面的切应力计算公式可知 ,切应力沿截面高度呈抛物线型分布,如下图所示。由于在腹板上截面宽度b突然加大,故z轴附近切应力突然减小。 26.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中点承受集中力F。若h=2b。分别采用图(a)、图(b)两种方式放置,图(a)梁的最大挠度是图(b)梁的_。 A0.5倍 B2倍

13、C4倍 C8倍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承受集中力的简支梁的最大挠度。,而,可知图(a)梁的最大挠度是图(b)梁的4倍。27.在图示xy坐标系下,单元体的最大主应力 1 大致指向_。 (分数:3.00)A.第一象限,靠近x轴B.第一象限,靠近y轴C.第二象限,靠近x轴D.第二象限,靠近y轴解析:解析 图示单元体的最大主应力 1 的方向可以看作是 x 的方向(沿x轴)和纯剪切单元体最大拉应力的主方向(在第一象限沿45向上)叠加后的合应力的指向。28.图示变截面短杆,AB段的压应力 AB 与BC段压应力 BC 的关系是_。 (分数:3.00)A.AB比BC大1/4B.AB比B

14、C小1/4C.AB是BC的2倍D.AB是BC的1/2解析:解析 AB段是轴向受压,BC段是偏心受压,。29.图示圆轴,固定端外圆上y=0点(图中A点)的单元体的应力状态是_。 A B C D (分数:3.00)A.B.C.D.解析:解析 图示圆轴是弯扭组合变形,在固定端处既有弯曲正应力,又有扭转切应力,但是图中A点位于中性轴上,故没有弯曲正应力,只有切应力,属于纯剪切应力状态。30.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细长(大柔度)压杆,长为L图(a),当杆的长度减小一半时图(b),其临界载荷F cr 比原来增加_。 (分数:3.00)A.4倍B.3倍C.2倍D.1倍解析:解析 由公式 可知,F cr 与杆长l

15、 2 成反比,故杆长变为 时,F cr 则是原来的4倍。31.空气的黏滞系数与水的黏滞系数分别随温度的降低而_。(分数:3.00)A.降低、升高B.降低、降低C.升高、降低D.升高、升高解析:32.重力和黏滞力分别属于_。(分数:3.00)A.表面力、质量力B.表面力、表面力C.质量力、表面力D.质量力、质量力解析:解析 质量力是作用在每个流体质点上,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的力;表面力是作用在所设流体的外表,大小与面积成正比的力。33.对某一非恒定流,以下对于流线和迹线的正确说法是_。(分数:3.00)A.流线和迹线重合B.流线越密集,流速越小C.流线曲线上任意一点的速度矢量都与曲线相切D.流线可能

16、存在折弯解析:34.对某一流段,设其上、下游两断面1-1、2-2的断面面积分别为A 1 、A 2 ,断面流速分别为v 1 、v 2 ,两断面上任一点相对于选定基准面的高程分别为Z 1 、Z 2 ,相应断面同一选定点的压强分别为p 1 、p 2 ,两断面处的流体密度分别为 1 、 2 ,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两断面间的水头损失为h l1-2 。下列方程表述一定错误的是_。 A连续性方程:v 1 A 1 =v 2 A 2 B连续性方程: 2 V 1 A 1 = 2 v 2 A 2 C恒定总流能量方程: D恒定总流能量方程: (分数:3.00)A.B.C.D.解析:35.水流经过变直径圆管,管中流量不

17、变,已知前段直径d 1 =30mm,雷诺数为5000,后段直径变为d 2 =60mm,则后段圆管中的雷诺数为_。(分数:3.00)A.5000B.4000C.2500D.1250解析:解析 根据雷诺数公式 及连续方程v 1 A 1 =v 2 A 2 联立求解可得。36.两孔口形状、尺寸相同,一个是自由出流,出流流量为Q 1 ;另一个是淹没出流,出流流量为Q 2 。若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作用水头相等,则Q 1 与Q 2 的关系是_。(分数:3.00)A.Q1Q2B.Q1=Q2C.Q1Q2D.不确定解析:37.水力最优断面是指当渠道的过流断面面积A、粗糙系数n和渠道底坡i一定时,其_。(分数:3.

18、00)A.水力半径最小的断面形状B.过流能力最大的断面形状C.湿周最大的断面形状D.造价最低的断面形状解析:解析 根据水力最优断面定义可得。38.溢水堰模型试验,实际流量为Q n =537m 3 /s,若在模型上测得流量Q n =300L/s,则该模型长度比尺为_。 (分数:3.00)A.4.5B.6C.10D.20解析:解析 按弗劳德准则,流量比尺 Q = L 2.5 所以长度比尺 。39.点电荷+q和点电荷一q相距30cm,那么,在由它们构成的静电场中_。(分数:3.00)A.电场强度处处相等B.在两个点电荷连接的中点位置,电场力为0C.电场方向总是从+q指向-qD.位于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点位置上,带负电的可移动体将向-q处移动解析:解析 此题可以用电场强度的叠加定理分析,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心位置电场强度为零。40.设流经电感元件的电流i=2sinl000t A,若L=I mH,则电感电压_。(分数:3.00)A.uL=2sin1000tVB.uL=-2cos1000tVC.uL的有效值UL=2VD.uL的有效值UL=1.414V解析:解析 电感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微分关系,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