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8 ,大小:73.04KB ,
资源ID:78644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644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境卫生学习题精品课题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境卫生学习题精品课题完整版.docx

1、环境卫生学习题精品课题完整版第一章环境卫生学_习题_精品课题(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 欢迎下载)绪论问答题:试述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环境因素?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后称何污染物,并试举一例说明之。标准答案及评分办法: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因素(得分 30%)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后称二次污染物(得分 20%)试举一例说明(得分 50%)多选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 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 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 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学

2、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 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 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 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 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 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 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 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 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 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 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 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 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

3、氧化物、碳氢化物E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A 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 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 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 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 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 臭氧层破坏C 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 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

4、象是A 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 人群健康C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 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E 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 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C 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 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A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B 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C 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执法人员的相关

5、知识E 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3. 清洁生产是指A 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B 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C 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E 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 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 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C 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E 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问答题1.:试述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1)人

6、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5%)(2)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25%)(3)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25%)(4)环境因素对机体作用的复杂性(25%)问答题2.:试述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复杂性 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1)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多途径入侵(25%)(2)机体对有害因素反应的差异性(25%)(3)低剂量长期暴露影响的隐匿性(25%)(4)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可发生转化、降解或形成新的污染物(25%)多选题:1.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A. 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B. 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C. 物

7、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D.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E. 都不是2.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是异养型微生物B. 是草食动物C. 是肉食动物D. 可起着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E. 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3. “食物网”的概念是A. 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B. 多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状食物关系C. 多种生物因食物不同,形成的复杂的食物关系D. 多种污染食物与健康的相互关系E. 复杂的食物之间的关系4. 生态系统健康是A. 人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综合特性B. 生态系统对人健康影响的特性C. 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特性D. 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E. 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

8、响的综合特性5. 人类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及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A. 12.0%左右B. 0.2%左右C. 0.01%左右D. 1.0%左右E5.0%左右6.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 环境决定人类B. 人类改造环境C. 互为相因果D. 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E. 无特殊关系7. 有三种类型的化合物,其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曲线的特征不同,它们是A. 有机物、无机物和金属化合物B. 有机物、无机物和必需元素C. 无阈值化合物、无机物和必需元素D. 无阈值化合物、有阈值化合物和必需元素E. 有机物、无机物和有阈值化合物8. 以下是影响环境污染物在靶部位浓度的因素,除外A. 暴

9、露频度B. 暴露期C. 化合物的生物半减期D. 暴露浓度E. 化合物的生物放大作用9. 环境污染物在靶部位的浓度A. 在长暴露期后,趋于降低B. 在长暴露期后,趋于稳定C. 只要暴露期足够长,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水平D. 只要生物半减期足够长短,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水平E. 只要暴露频度高,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水平10.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A. 两头大,中间小B. 两头小大,中间大C. 最弱的效应比例大D. 最强的效应比例大E. 都一样大11.在人群健康效应谱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A. 生理代偿的变化B. 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C.

10、 正常调节的变化D. 出现严重中毒E. 生理异常的变化12.人群易感性是A. 遗传决定的B. 后天获得的C. 由遗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的D. 是不会改变的E. 是感染以后产生的13.有害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下列特征,哪项是错?A. 历来存在B. 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C. 依然存在D. 将继续长期存在E. 将逐渐消失14.气候成为某些流行病的重要流行因素,以致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等病A. 秋冬季多见B. 冬春季多见C. 春夏季多见D. 夏冬季多见E. 夏秋季多见15.哪项不是天气与气候对健康的影响方式A. 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B. 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

11、的影响C. 影响污染物的吸收D. 对人体的物理作用E. 影响环境质量16.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A. 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B. 主要产生神经毒性C. 主要引起过敏反应D. 主要是致癌性E. 毒性一般低于环境污染物17.下列都是植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除外A. 透明质酸酶B. 糖苷C. 霉菌毒素D. 生物碱E. 毒蛋白18.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的产生,下面正确的叙述是A. 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B. 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C. 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D. 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E. 以上都不是19.环境污染的概念是A. 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B

12、. 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C. 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D. A+BE. A+B+C20.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表现为A. 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形成和途径进入人体B. 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C. 人群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D. 受污染影响人群的反应个体差异大E. 以上都是21.下面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除外A. 地方性氟中毒B. 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氰基甲酯泄漏事件C. 前苏联发生过的核电站核泄漏事故D. 伦敦烟雾事件E. 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22.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A. 污染物的暴露剂量B. 污染物的暴露时间(暴露期和频度)C. 化学

13、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D. 机体的反应特性E. 以上全是23.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除外A. DDT、PCBs等B. 氰化物C. 汞D. 镉E. 铅24.IARC根据对人的致癌危险将致癌物分类,正确的描述是A. 1类:对人致癌B. 1类:对人很可能致癌C. 2A类: 对人可能致癌D. 2B类: 对人很可能致癌E. 3类: 对人很可能不致癌25.化学致癌的引发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A.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有可测定的阈剂量。B.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

14、阶段历时长,是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C.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D.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E.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可逆的;引发剂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26.化学致癌的促进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A. 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前给予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有可测定的阈剂量。B. 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

15、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后给予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无测定的阈剂量。C. 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前给予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无可测定的阈剂量。D. 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后给予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有可测定的阈剂量。E. 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与引发剂同时给予才发挥作用;无可测定的阈剂量。27.肺癌发生率一般较高,在A. 城市居民中B. 乡村居民中C. 燃柴农户的居民中D. 燃煤农户的居民中E. 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较高地区的居民中28.下列都是饮水

16、氯化消毒副产物,除外A. 三卤甲烷B. 次氯酸C. 氯乙酸D. 溴乙酸E. 卤化酮29.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 着床前期B. 着床期C. 器官形成期D. 器官形成后期E. 胎儿期30.影响致畸物经胎盘转运作用的因素是A. 化学物的分子大小B. 化学物的脂溶性和与蛋白质结合能力C. 胎盘的结构D. 胎盘中生物转化酶E. 以上都是31.高危人群即A. 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B. 易感人群C. 抵抗力低的人群D. 多病的人群E. 年龄幼小的人群32.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指标A. 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B. 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C. 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

17、产物的含量D. 骨骼中重金属的含量E. 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33.生物有效剂量是A. 个体暴露量B. 靶部位的污染物量C. 尿液中污染物的含量D. 血液中污染物的含量E. 血液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含量34.选择环境流行病学健康效应测量的对象时,主要应考虑A. 儿童B. 妇女C. 老年人D. 高危人群E. 以上都是35.生物标志物是A. 暴露剂量的指示物B. 有害效应的指示物C. 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一系列关键事件的指示物D. 人群易感性的指示物E. 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改变的指示物36.生物标志在环境流行病学中可应用于A. 生物有效剂量的测量B. 内剂量的测量C. 早期效应的测量D. 宿主易感性的评价

18、E. 以上都是37.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中的优点,除外A. 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剂量B. 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时间C. 更能反应对人的有害效应D. 可应用特殊基因型的细胞、转基因动物等试验材料进行研究E. 效应观察的指标不受限制38.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除外A. 污染物的毒作用大小、蓄积性、作用的靶器官等毒理学特征的研究B. 污染物的致畸、致突变性的检测C. 证实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推测D. 对于新合成的化合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E. 确证对人类的致癌性39.制定某物质的卫生标准的科学依据是A. 中毒剂量B. 最大无作用剂量或阈剂量C. 耐受剂量D. 吸

19、入剂量或吸收剂量E. 以上都不是40.以下都是遗传毒理学试验的4类检测终点之一,除外A. 反映原始DNA损伤B. 反映生殖细胞遗传性易位C. 反映基因突变D. 反映染色体结构改变E. 反映非整倍性改变的试验41.下面各项都是WHO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的试验结果判断标准,除外A.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肿瘤总发生率增加B. 试验组中出现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并显著增加C.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同类型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D. 试验组中肿瘤发生明显早于对照组E. 试验组每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增加42.动物致畸的三段试验A. I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对胚胎毒性和致畸性B.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的对受

20、孕率和生殖功能的影响C.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对分娩后发育的影响D.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对分娩后发育的影响E.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对受孕率和生殖功能的影响43.现场生物监测与传统的环境监测相比,特点是A. 能够迅速反映对生物体,特别是遗传物质产生的影响B. 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经济C. 能反映总体的污染水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D. A+BE. A+C44.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主要特点是A. 以可接受的危险程度代替安全性B. 其评价方法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证健康C. 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化D. A+CE. A+B45.下面有一项不是进行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它是A. 危害鉴

21、定B. 污染来源鉴定C. 暴露评价D.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E. 危险度特征分析46.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危害鉴定中,有害效应包括以下四种类型,除外A. 致癌(包括体细胞致突变)性B. 致生殖细胞突变C. 器官细胞病理学损伤D. 非特异损伤E. 发育毒性(致畸性)47.致癌强度系数的含义是A.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下限,以mg/kgd表示。B.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上限,以mg/kgd表示。C.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

22、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下限,以(mg/kgd)-1表示。D.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上限,以(mg/kgd)-1表示。E.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上限,以mg/kgd表示。48.危险度特征分析时,对有阈化学物可计算出A. 人群终生超额危险度B. 人群年超额危险度C. 人群年超额病例数D. B+CE.A+B+C第三章 大气卫生问答题: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标准答案及评分办法: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1引起急性中毒:(1)

23、烟雾事件(得分:10%)(2)生产事故(得分:10%)2造成慢性危害及远期影响:(1)长期刺激作用产生炎症:(得分:10%)(2)心血管疾病(得分:5%)(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得分:5%)(4)慢性中毒(得分:10%)(5)致癌作用(得分:10%)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1气候改变(得分:10%)2产生温室效应(得分:10%)3臭氧层破坏(得分:10%)4形成酸雨(得分:10%)多选题:1. 关于对流层,下列哪一项正确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 气温不随高度变化D. 能反射无线电波E. 能使地球生物免受射线损害2. 下列那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A. 色素沉

24、着作用B. 杀菌作用C. 红斑作用D. 抗佝偻病作用E. 镇静作用3. 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B. 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C. 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D. 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E. 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4. 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 A.地势低凹 B.逆温 C.空气潮湿D.气温高E.大气SO2污染严重5.下列哪个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A. SO2B. H2SC. CO2D. O3E. NO6. 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A. 气温、气流、气压、光照B. 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C.

25、气温、气流、气压、气湿D. 气温、气流、气湿、雷电E. 气温、气流、光照、空气离子7. 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A. 排出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B. 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出高度的平方成反比C. 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D. 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E. 近地面的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陆点处最大8. 大气发生逆温时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又升高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 0D. 0E. =09.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A. 扩散B. 微生物分解C. 氧化D.

26、 植物吸收E. 沉降10.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B. 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C. 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D. 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E. 刮风时再次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11.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A. 慢性中毒B. 变态反应C. 急性中毒D. 肺癌E. 佝偻病1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 臭氧层破坏B. 酸雨C. 温室效应D. 大气能见度降低E. 机体免疫力降低13.下列哪项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A. 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产物B. 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C.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D. 易发生在河谷盆地E. 受害者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14.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 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 多发生在早晨C. 主要污染物是SO2D. 多发于寒冷季节E. 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上的地区15.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A. 6.5B. 5.6C. 4.5D. 3.0E. 以上都不对16.下列哪项不是燃料完全燃烧时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多环芳烃D. 二氧化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