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1.07KB ,
资源ID:78605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605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docx

1、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二、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第一节1、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2、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3、斯拉法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大企业内部生产力的扩展具有无限性。这种无限性的扩张具有对市场进行垄断的趋势。大企业是在收益递

2、增的条件下经营的。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越低。如果价格不变,企业则可能无限的扩大其产量,甚至占领整个市场。现实的市场存在着种种影响纯粹竞争的障碍,这些障碍都能使企业增加其垄断实力。 4、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理论该理论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样极端和互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1、贝利和米恩斯对经济力集中的实证研究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于使资金集中到大企业从而造成经济力集中、扼杀竞争、价格刚性的问题进行了较具体的实证研究,为以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

3、形成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 2、勒纳等对垄断指标的研究勒纳于1934年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比较深入探讨了垄断力的测量方法及指标。贝恩正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利润率测量垄断度,使垄断度成为推测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3、克拉克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克拉克认为,在不完全竞争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条件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反映了市场竞争与实现规模经济的矛盾。因此探索有效竞争条件的出发点就在于以现实中产生的条件为基础,寻找缩小企业背离程度(这种不协调)的方法和手段。 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

4、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4、梅森有效竞争的内涵和度量标准的研究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两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纳为市场绩效标准。 继贝恩之后,谢勒进一步总结了有关市场行为,从而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一书中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他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在贝恩的基础上对SCP分析框架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并指出了所谓的产业基本条件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和产业基本条件的反馈效应。 二 哈弗学

5、派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1、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贝恩对进入壁垒的定义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享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进入反映出来的。如规模经济、资本需求量和产品差异等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

6、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产业组织政策: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政策。 2、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美国传统一些优势产业受到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冲击,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大型反托拉斯案件带来了巨额的诉讼费用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展开了有力批判三、对SCP范式的批判1、SCP范式是建立在跨部门的实证研究上得出的经验

7、式结论,其核心思想是在根本上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进而对市场绩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集中度利润率”假说直接揭示了以集中度与进入壁垒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间的经验性关联。但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则对进入壁垒重新进行了定义,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由新进入企业承担而现有企业无须承担的额外成本,只要和现有的企业相比,新企业不遭受成本上的不利,那么进入就是自由的。 3、SCP范式无法提供对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普遍适用的分析框架。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面临着不完全信息,这为企业间的策略性相互性影响提供了市场条件。而SCP范式则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判断来考察

8、企业的市场行为,这对于寡头竞争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能为力的。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分析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不均衡状态在现实中只是暂时的。高集中度市场中的大企业必然具有高效率,而产生这种高效率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越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等因素。 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并进而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

9、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 施蒂格勒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而市场中的现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由于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 一个政府对其合意的市场绩效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不参与,要让市场力量自动起调节作用。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的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干预,以扩大企业和私人的自由经济活动的范围。他们断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哈佛学派所认为的那样严重的垄断问题;生产日益集中在大企业手里,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10、和生产效率;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是经营活动高效率的结果,而与市场垄断势力无关。 除个别部门外,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进行干预,反对哈佛学派所主张的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和实行严格的兼并控制的做法。 他们认为,大企业的形成和生产的集中是通过企业内部或外部增长来实现的。他们认为,大企业的形成和生产的集中是通过企业内部或外部增长来实现的二、可竞争市场理论1982年,鲍莫尔以及帕恩查和伟利格3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合著并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标志着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 良好的市场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

11、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 1、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能够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沉没成本: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 一个完全可竞争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对快速进入缺乏阻止力。因此,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理想的竞争,可以作用于所有的市场结构形态。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的,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沉没成本,而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无关。 在完

12、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沉没成本为零,因此潜在的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部门,并能够在现存企业对进入作出反应前无摩擦地快速撤出,而且并不因此耗费特别的成本。这种进入形式通常被称为“打了就跑”策略(Hit and run entry)。鲍莫尔:即便倏忽易逝的盈利机会也不会被潜在的新进入者所忽视,因为他能在价格发生变动之前进入市场取得收益,然后在气候变得恶劣时不付任何代价地离开市场。潜在竞争压力的存在迫使现存企业无论处在何种市场结构形态中都只能遵循可维持定价原则,而完全可竞争市场的均衡,就是在现存企业的价格和市场地位的可持续(Sustainable)条件下达到的。这时,有效

13、率的产业组织成为一种内生的结果。2、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主张 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反托拉斯政策和政府规制政策更为有效。在鲍莫尔等人看来,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三、 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米瑟斯、哈耶克、里奇、阿门塔诺、罗斯巴德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和芝加哥学派一样也信奉自由主义,赞赏市场有秩序的结构,但在理解这种结构实际是怎样取得时,又按照自己独自的方法论对市场过程进行剖析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解市

14、场时强调正在进行的经济过程,而不是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分析。他们认为现代的竞争均衡所假设存在的情况,其实应该是竞争过程的结果。 在新奥地利学派看来,完全竞争理论从各种假设案件出发是本末倒置,没有对竞争过程作出任何有用的解释。哈耶克指出,完全竞争概念的问题在于它描述了一个均衡的状态,却不谈导致均衡的竞争过程。 这一概念本身是有竞争之名而无竞争之实。四、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博弈论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可以说,产业组织经济学过去几年来在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博弈论的广泛应用而取得的经典教材是法国学者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第三章 企业第一节 现代企业理论19

15、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沿着两个分支发展,一是交易成本理论,着眼点在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代理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一、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等。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0的情况下,产权不论如何界定,通过市场交易所达成的资源配置都是最优的;在交易成本为正值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配置将是重要的,不同权利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效率 “队”生产理论:阿尔钦和德姆塞茨 将企业成员合作的性质看成是一种团队生产,认为企业不是雇主与雇员的长期合约,在所有的投入合

16、约中,处于集权位置的团体充当代理人,统一使用所有投入,这种团队生产由于利用了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和规模经济等因素而具有高效率。由于团队生产的产品是其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不可能完全分解与观测,这也就不能完全按照个人工作绩效支付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团队的成员就会失去积极工作的动机,出现偷懒的行为。为了减少企业成员的偷懒行为,企业就需要由专门的成员来监督其他成员,而监督要花费成本。 只有在团队生产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大于团队生产的监督成本,团队生产才会被采用。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交易是一组权利束的交换;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产权制度决定了组织的类型和形式,也决定了经济效率的高低;产权

17、制度对经济增长特别是技术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后者也是引起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因;私有产权与政府干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制度,选择的标准取决于能否使交易成本达到最低;通过产权产交易,一个私有产权制度会产生出非常复杂、合作效率极高的组织,所以私有产权的明确界定为有效地寻找最优体制奠定了基础。 三、代理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詹森和麦克林、法马、格罗斯曼和哈特等。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委托人掌握的信息不够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委托人亲自谋划某件事情所带来的收益,还不如让代理人去办能带来更多的收益。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 代理成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委

18、托人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剩余损失四、企业能力理论包括下列三层次的含义:第一,以能力为核心来认识、理解企业,就其本质而言,它也是一个能力体系。第二,积累、开发和运用能力而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决定了企业可持续的的竞争优势。第三,企业世界拥有的能力决定企业的规模和边界主要代表人物有彭罗斯、纳尔逊和温特、普哈拉德、哈默等。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概念和类型二、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划分依据:第一,行业内厂商的数量及相对规模 第二,行业内厂商生产的产品的相似性 第三,单个厂商独立进行经营决策的能力 第四,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

19、构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一、市场集中度的含义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基尼系数 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图4-1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用公式表示为:三、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二、产品差别化的成因1、产品的物理差异2、买方主观性差异3、附带服务的差异4、买方知识偏差5、销售地理位置差异6、炫耀性消费差异7、特殊销售活动造成的差异 三、产品差化与市场结构1、产品差别化对市场结构的直接影响 影响市场集中度 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2、

20、产品差别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产品差别化影响企业的价格行为产品差别的存在使非价格竞争更为强烈3、产品差别化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产品差别化程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产品差别改变产业利润率的分布 产品差别与产业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五、不同产业市场的产品差异程度1、初级和中间品行业2、投资品行业3、耐用消费品行业4、非耐用消费品行业第四节 进入和退出壁垒一、进入壁垒指相对于企图进入的新企业,现存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1)结构性的进入壁垒,又叫做经济性的进入壁垒,产生于欲进入的产业本身的基本特性,即进入某一特定产业时遇到的经济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所导致的成本的提高。(2

21、)策略性的进入壁垒,又叫做行为性的进入壁垒,产生于在位厂商的行为,特别是在位者可以采取行动提高结构性壁垒,或者扬言一旦进入就采取报复行动。(3)政府规制壁垒,专利保护,政府法律进入壁垒的成因规模经济壁垒绝对成本壁垒产品差别壁垒必要资本壁垒沉没成本壁垒政策法规壁垒阻止进入策略行为退出壁垒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退出壁垒的成因: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的限制体制性退出壁垒第五章 市 场 行 为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环境要求不断调整战略和策略的行动。第一节市场竞争行为一、定价行为二、广告行为三、兼并行为(一)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1、古诺模型法国

22、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2、伯特兰德模型 法国经济学家伯特兰德于1883年建立的假设:(1)决策变量:价格(2)各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3)厂商的成本仅表现为边际成本且都等于固定数量的C。(4)市场只存在一个时期。(5)寡头的生产能力不受限制(6)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7)市场的需求为Pa-bQ结论:根据模型的推导,可以得到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MC,超过边际成本的价格不是均衡价格;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伯特兰德悖论从模型的假定看,至少存在以下方

23、面的问题:假定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假定产品同质假定单期博弈3、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假定:主导企业知道跟随企业一定会对它的产量作出反应,因而当它在确定产量时,把跟随企业的反应也考虑进去了。因此这个模型也被称为“主导企业模型”。(二)掠夺性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并在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的策略。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 (三)限制性定价1、短期限制性定价前提假设:原有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都谋求

24、长期利润最大化潜在进入者相信,新企业进入后原有企业不会改变它的产量,因此它进入以后,行业的总产量等于它的产量和原有企业的产量之和,超出需求的供给将导致价格下降;原有企业很容易串通起来采取限制性定价的行为,并且通常是由占有优势地位的寡占企业与其他企业协调,并率先实施的。 第六章 市场绩效 一、市场绩效的含义市场绩效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二、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一)利润率(收益率)指标: R=(-T)/E 式中:R税后资本收益率; 税前利润; T税收总额; E自有资本。(二)勒纳指数L=(P-

25、MC)/P其中:P为产品价格,MC为产品边际成本 (三)贝恩指数会计利润 :a=(R-C-D)经济利润:e=a-iV R总收益; C当期总成本; D折旧; V资本总额; i正常的投资收益率 贝恩指数:B=e/V(三)贝恩指数会计利润 :a=(R-C-D)经济利润:e=a-iV R总收益; C当期总成本; D折旧; V资本总额; i正常的投资收益率 贝恩指数:B=e/V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一)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1、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指标 :利润率2、产业的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效率3、X非效率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 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X非效率的主要原因是:(1)

26、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2)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速度和质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3)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这样,就很难避免产生低效率的选择和行为。 2.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衡量(1)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来反映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2)用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来反映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3)通过考察产业内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的剩余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4.影响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主要因素:(1)产业内的企业规模结构。 (2)市场结构。 三

27、)产业技术进步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产业内的发明、创新和技术转移。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 :熊彼特等人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谢勒等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更大。 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完全竞争企业比完全垄断企业有更强的创新动力。新技术在产业市场上的扩散有三个阶段:初期、中期、晚期。专利与技术进步:专利是政府依法授予企业或个人的在一定时限内生产或销售某种产品,或者使用某种生产过程或工艺的排他性的权利。第七章 产业关联第一节产业关联概述一、产业关联的涵义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三、投入产出的涵义投入产出的“投入”,是指产品生

28、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叫流量,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等。 第八章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产业结构的涵义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1、里昂惕夫早在1941年就对美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分析。他的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一书是产业结构理论的经典之作。2、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总结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3、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了著名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

29、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型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于1958年出版了经济增长理论一书,全面分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4、钱纳里发展了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学说,他的研究成果有产业关联经济学、发展计划研究、发展的模式、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等。5、邓宁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反映在他出版的20世纪英国工业的变化与发展以及其他关于工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中。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增长理论家,为了克服增长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的局

30、限性,研究以内生技术进步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方程,成功的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发现人力资本的规模、生产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制度学派通过制度的视角对经济增长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他们认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倒不如说是经济增长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一、二、三、(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五)从资源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演变。(六)从市场导向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由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的演变。二)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接着向第三产业转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