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校企合作的建议篇一:校企合作的思考与建议校企合作的思考与建议摘要在这金融危机期间,各高校存在竞争激烈,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大专院校的学生,学历低,就业更难的现状。怎样使高职院校学生增强竞争优势?在此结合我系合作办学情况的了解,剖析校企合作的动力与阻力,并对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提出构想与建议。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高技能人才培养近几年来,国家相继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
2、利、合作共赢。该文件精神给职业教育界和企业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是为了高效率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并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晰学校与生产部门合作中,各自必须例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从而使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法律责任。目前,对“校企合作”的基本界定是基于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能够得以推进和实施,在于学校和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培养高质量和大规模的高技
3、能人才,以补充日益紧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二、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近两年,我校倡导校企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对一”,而是“多对多”,也就是说,学校可以与多家企业建立多个不同专业、多种不同形式的合作伙伴,企业也可以与多家学校建立多种层次、不同需求的合作伙伴,而且不仅局限在某一家企业与学校之间合作,而是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和特点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伙伴关系模式。例如1、“学生到企业实习”模式学校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训,企业接收学生进行短期的实习。因实习时间不同,分为三类(1)走岗实习在教学初期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短期认识岗位实习。(2)贴岗实习在
4、教学中期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以辅助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3)顶岗实习在教学的末期阶段,与企业签定学生就业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工作,企业可择优录用学生。2、“校企联手专业建设”模式由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制定、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教学内容与教材开发、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职责。3、“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模式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建立企业冠名班,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培养适合该企业需求的员工。4、“校企人才交
5、流”模式(1)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针对企业员工相关理论知识欠缺的问题,教师给工人上课,或与工人一起研究探讨生产中的技术知识问题。(2)企业技能人才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上课,传授生产现场经验,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也使企业技能人才在学校获得系统培训的机会。笔者认为,上述各种合作模式是在学校和企业的自觉状态下进行的一些有益尝试,然而,这些合作模式缺乏规范,更缺乏法规保障。 应该说,在我国职业教育界,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至今还尚未展开。目前,许多学校为落实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寻求更为宽广、更加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是,这种努力只是学校的“单相思”。三、校企合作的动力与阻力剖析职业教育
6、和培训要想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业内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特别是政府、企业、学校应该如何运作才能推动校企合作?例如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开展校企合作的文件、意见,如何使这些文字变为可操作的、有约束力和保障力的法律规则。又如长期以来,企业习惯于从人才市场招聘工人,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招聘,补充用人的不足;缺点是所招聘的人员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不高,如果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虽然人才成长速度慢,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将会大大提高。中国的企业如何改变和提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不妨
7、与学校合作,实行订单培养一般技术工人,进而共同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应该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再如,职业学校更应该努力转变观念,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新观念,一切以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为准则,致力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去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的问题,从而使学校成为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校企合作的阻力相当大。上述学校与企业的种种合作是表层的校企合作,并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究其原因首先是国家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虽然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校企合作开展,但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其次,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
8、的人才战略意识,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事实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主动营造环境和提供条件,与学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才是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再次,很多学校的本位主义比较重,始终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这是不对的。学校要转变观念,要从“多赢”角度考虑校企合作,即从国家赢、企业赢、学生赢、学校赢等多篇二:校企合作建议产学研用建议1、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办学,做到资源共享, 教学科研切入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社会需要,把教学办到社会上去,与有关科研院所、农资公司共同培养学生,指导教学实践。学院从区内有关单位聘请客座教授、专家充实教师队伍,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
9、贴近学科前沿。同时,学院以校外教学基地为平台,使教学与社会相通,教学与科研、生产对接。其特点是发挥学科和师生的优势,通过“三结合”的途径,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教学、科研服务经济、服务生产,社会支持教学、促进教学,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协作机制。2,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把教师的科研、学生的教学实践与当地农业生产有机结合。3、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支撑。以实训基地为纽带,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技术开发及推广、设备支持、学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学院与企业实行多种形式、实质性参与的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同时,
10、学院的教师在联合办学企业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设计,并为企业进行职工技术培训。这种合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支持应用技术和教改课题研究。办学定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措施1、订单式培养2、创建校外实训基地第一阶段加大实验课和实践课的学时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但实验、实践课程的内容过分依赖理论教学,验证型、演示型的实践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需求的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分离出来,彻底摆脱了其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三阶段以技能培养为主
11、线,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打破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系统化训练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对校企合作的建议.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不再因教学场所和时间因素人为地分隔为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而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的需求去合理安排。例如,园艺技术专业的蔬菜育苗技术教学中,改课堂教学为现场教学,从种子处理、苗床制作、播种、苗床管理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与基地生产过程吻合。改革考核方式。把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课程学习和基地实训有机结合起
12、来,综合评定成绩,从而改变以往学生只是背书本、背笔记,应付考试的被动学习状况。学院制定 “专业培养目标综合技能训练与测试方案”。该方案规定考核分三步完成第一步,选定的实训项目,设计出实施方案。第二步,学生依据设计方案完成具体生产。第三步,写出生产总结报告或研究论文,并进行答辩。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要在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直接从事一年以上的生产实践锻炼,提高从事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为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奠定基础。重视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品质的培养。学院每年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参加公益劳动,参与基地建设、植树、种花、铺路,参加专业生产劳动,
13、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能力,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篇三: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建议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大力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我院校企合作开展的现状,就加强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校企合作是我校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适应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的要求;是适应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之一,也是我校适应高职人才培养基本模式,迎接“人才培养与水平评估”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能使学校人才
14、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是我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的关键。各二级学院要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找准学院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把校企合作工作做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做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对校企合作的建议.二、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方略1、以学校为主导,二级学院为主体,教师为骨干,学生全面参与。 校企合作在具体组织实施上
15、以学校为主导,各二级学院从培养学生的现实出发,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寻找合作企业,找准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践岗位,校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与企业互惠互利,积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坚持互利多赢、共同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校企共谋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宽口径、多渠道、深层次的合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各二级学院要发挥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优势,重视教师科技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主动为企业和区域经济服务,主动到生产第一线参与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及科研开发试验。发挥学校、企业各自的人力、财力和技术
16、优势,探索共建专业研发和服务机构。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环境、先进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为学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以创业园为载体和平台,吸纳高端企业,实现产、学、研、商一体化。打造“产业园”式社会服务开放管理平台。遵循“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原则,依托各二级学院的技术、人才优势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以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为主体,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入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技术与产品,引进人才、管理、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资源,集孵化、研发、生产、商务和学习于一体。搭建“创业园”式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平台。以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创业园”着力实施体验式素质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
17、、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开展2011年校企合作工作的具体目标1、各二级学院建立1个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基地,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紧密型合作企业至少有一项实质性、有效果的合作内容。2、各二级学院至少引进1家企业进入创业园。3、学校建立1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4、学校在合作企业中选择12家,进行高端合作,力求在产、学、研、商一体化上取得突破。四、校企合作工作的具体对策1、将校企合作纳入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2、在二级核算政策中增加有关校企合作工作的专项列支项目。3、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的绩效作为干部考核评先的依据。4、职能管理部门定期检查督促各二级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开展情况。5、加强校
18、企合作工作的研究、宣传。6、年终进行有关校企合作工作的专项总结和表彰。篇四:浅谈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浅谈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在庞大的汽车后市场上,汽车检测与维护占一大部分。如何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适合市场的要求?本文从培养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入手,对原有教学模式缺失进行探讨,结合本专业建设的实际,认为建立“校企合作”是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并就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培养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汽车工业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工业的发展已波及众多工业门类,从冶金、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微机应用等现代新技术、新工艺在
19、汽车上得到充分运用。自从我国确定了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后,汽车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的产量从1994年的132万辆,2000年为2091万辆,到2008年达到900多万辆,2009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我国汽车的产量、销量仍超1000万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防污要求、舒适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活的节奏快,使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也快速增长。大量汽车涌入市场,随之而来是汽车的维修、保养等市场的火爆,通过对使用过程的车辆维修、保养,以满足汽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好,排污小,舒适性能好的要求。而传统汽车修理厂的师傅在现代汽车结构理论、新
20、技术及维修手段上,很难胜任现代汽车的修理工作。社会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拥有较高学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去正确使用、维护、管理成千上万辆汽车的社会财富。因而,200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已把“汽车维修与服务”人才列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200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教学上应与企业紧密合作。可见,培养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门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二、原有职业教育模式的缺失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使院校、汽车后市场、企业三者严重脱
21、节,造成职业教育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的要求,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敬业精神、技能技术等很难适应企业的要求,篇五:关于建议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充分发挥学院办学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互惠共赢为基础,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取得实效,结合学院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的意义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有
22、着特殊的人才培养规律。引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创新办学体制,把学校办成开放的管理平台,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是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促使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岗位、职业和行业的要求,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因地制宜地为社会培养所需对校企合作的建议.要的紧缺人才;有利于实现校企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二、明确目标,进一步
23、理清校企合作的思路(一)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积极合作、主动服务;互利多赢、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理论研究、实践创新。(二)校企合作的近期目标到2020年,创新“四方四层多边”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搭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四方共建的办学平台。构建多形式、开放式的办学格局,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评价机制,解决企业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基地共建共管等问题,切实增强办学活力,把学院建成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三、强化责任,进一步落实校企合作的措施(一)创新“四方四层多边”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牵头组建
24、山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制定职教集团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章程,建设职教集团网站,形成校企合作信息沟通平台,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合作研讨会;完善职教集团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的运行机制,职教集团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各项活动研究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成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开展工作;取得上级有关部门更多的政策支持,落实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培训、兼职教师待遇、生均财政拨款、基础能力建设、顶岗实习保险等相关政策;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研讨活动。(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岗位设置与聘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适应校企合作的人事管理与分配机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