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71.65KB ,
资源ID:78592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592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说词创作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说词创作教案.docx

1、解说词创作教案课程定位 文案:从事文字撰写工作的一种职业,由广告公司的copy writer翻译而来;一种文体,用来表现已经制定的某种方案或创意策略。很多时候,文案与策划是相依存的,甚至策划与文案的工作会混淆在一起。文案作为一种宣传的概念,最初只用于广告行业,后扩展到各行业(电视节目、音像制品、书籍作品等)。通俗的理解,就是策划书。教材47页:策划方案又叫策划方案或策划书,文案的写作就是把策划的构思用文字和图表确定并表述出来,形成一份可操作的“施工图纸”。 广播电视文案写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是本专业的学位课程。本课程与其他电视媒体类课程配合,从写作方面强化学生

2、编导、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广播电视文体写作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掌握电视新闻解说词、电视纪录片专题片解说词、电视节目策划书、串联词、电视广告文案等常用电视文体的写作。考试方案:平时30%考试70%。推荐阅读书目:电视解说:安排与处理,徐舫州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电视语言文字写作,何日丹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彭菊华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对电视解说词的解说,高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广告创意与文案,郑建鹏、张小平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荐杂志:中国电视当代电视现代传播考试方案:(一)电视专题片文案:写一篇20分钟以内的电视专题片文案,要求以

3、专业策划文案稿的形式写出,除解说词外,还要辅以画面、音响与音乐的配合(50分);(二)电视广告文案随堂考,按规定内容设计一篇三分钟以内的电视广告解说词,要求以标准的电视广告分镜头脚本的形式写出,必须有明确的广告宣传标语,字数在300字左右(50分)。第一章 电视专题片导论在我国,电视是典型的“舶来品”,而电视专题却是地地道道的“国产品”。从名称到内涵及操作程序,严格意义上的“电视专题片”都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不能涵盖它。第一节 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之辨电视专题片到底是什么?这是围绕在实践领域和学术界的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很多时候,“专题片”大多与纪录片相混淆,或直接

4、冠以“纪录片”的名称,电视专题片和电视纪录片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操作中的迷惘。有人说“领导让拍的是专题片,自己想拍的是纪录片”;有人说“有主持人出现的是专题片,没有主持人的是纪录片”;有人说“有主观解说词的是专题片,纯客观记录的是纪录片”;甚至还有人说“专题片就像是论文,而纪录片是小说、散文,其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遵命,一个是创作”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那么,什么叫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分?这是我们在这一节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一、歧义概念的辨析在理论界,对于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之间的异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是在对二者概念的探讨上,理论界也

5、是分歧众多、疑云遍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观点。1混同说(等同说)有的学者认为纪录片和专题片本质相同,都真实地记录真人、真事、真情、真景,题材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生命。因此很多学者、专家都认为,不管是电视纪录片还是电视专题片,它们本身的非虚构性,决定了其与现实的关系都是一致的,于是便将二者混同起来,统称作“电视纪录片”或者“电视专题片”。2包含说(从属说)这种理论包括“纪录片包含专题片”及“专题片包含纪录片”两种观点。前一种观点认为,电视专题片等同于电视专题报道或电视专题新闻,把它归为纪录片形式中的一类,使专题片与新闻纪录片、文献纪录片、风光纪录片或人文纪录片处于同

6、等地位。后一种观点则认为,电视专题片包含“纪录片、政论片一类的电视品类,接近于新闻文体的通讯、报告文学”。3畸变说(怪胎说)持此观点的人,把专题片说成是中国电视界推出的“怪胎”,是某些人为了隔断电视与电影的联系硬造出来的名词,认为在“专题片”这个名目的庇护下,纪录片得以借用电视媒介发表政论、滥用包括故事片片断在内的影像资料、让大量解说驾驭画面等,这些做法违反了电视以屏幕画面为基础的特性,把原有的纪录片“非虚构”、“用事实说话”的优良传统破坏殆尽。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说法对少数专题片直露地宣传说教的创作倾向起到了揭露和批评的作用,但是这种批评未免太过极端和绝对。4分立说(独立说)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专

7、题片和纪录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电视节目,在承认二者都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并以真实性为共性的同时,提出专题片“是作者对生活的艺术加工”、“有较强的主观意念的渗透”、“允许表现”等,这些特性与纪录片“排斥主观”、“排斥造型”不同。此外,分立说中还存在另外一种观点:因为无法直接在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之间划出科学、清晰的界限,便将电视纪录片纳入新闻领域,将电视专题片纳入艺术领域,从而以新闻和艺术的界限取代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的界限。概念的偷换,范畴的混淆,对问题的解决有害而无益。对于以上几种说法,我认为:首先,畸变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专题片直露地说教宣传的创作倾向进行了揭露和批评,但是其批评稍

8、过极端和绝对,未能得到大众的认同。而且,畸变说本身是不科学的,因为现今中国电视界的所谓“画面+解说+音乐”的“怪胎”电视专题片,其实也是世界影视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根”可以追溯至“格里逊”时代。其次,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根本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谁包含谁的问题。因为,虽说电视专题片这种“画面+解说+音乐”的表现形式属于世界电视纪录片发展长河中的一段,但它已根植于中国这一特殊的文化和政治土壤,形成了它的“中国特色”,因此,混同说、包含说也是不成立的。本书认为,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尽管基本外延相当,但在核心意义上二者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比较赞同分立说。二者虽出自于同一根源,但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中

9、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且都因不同的社会、政治需要而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是同源异流。宏观合一、微观区别。我们采纳这个定义。电视专题片:运用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2000年 第12页 专题片和纪录片这两个名词,按照实际语用中约定俗成的规则,人们已混用多年。那么二者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二者在创作实践和理论领域中的重重迷雾,不利于电视创作的类型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核心意义上的严格比较。二、核心意义的比较事实上,20世

10、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市级以上的电视台都有“专题部”(或“社教部”)的机构设置,只有个别台有“纪录片部”(或“纪录片组”、“纪录片室”)。在1992年11月、1993年4月和11月,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召集有关专家举行了三次关于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与界定的研讨活动。在“涵盖周全、分类准确、界定周密、表述精当”原则的指导下,对专题节目的各种形态进行了归纳整理,最终的结果集中在1996年出版的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一书中。此书体现了一种较为科学的现代观念,虽然书中对纪录片做了较为详尽的界定,但对于它与专题片的区别,仍然没有做出具体的划分。有鉴于此,我们对二者进行一次核心意义的系统比较,让大家能够明确

11、二者的区别。1相似之处电视专题片和电视纪录片之所以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地方,是因为它们二者之间确实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二者的取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是及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们的创作者在提炼生活素材的过程中,都必须尽量保持其自然形态,排斥那种远离原始生活状态的“戏剧式”创作手法,反对凭空虚构。2不同之处尽管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存在共同特征,同属于电视纪实艺术的范畴,但是它们确实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各自表现出鲜明的特征。我准备从价值取向、主题以及创作手法、操作模式等核心意义上对电视专题片和电视纪录片之间的区别进行阐述。(1)价值取向从价值取向上看

12、,电视专题片反映的是自上而下的集体意识形态,带有集体甚至整个国家的共同意志,通常采取宏大叙事的方式,带有浓厚的文化或政治色彩,反映着整个人类的思想意识色彩。 比如,2009年,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献专题片辉煌六十年。该片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题,以全景式、大跨度、多领域的视角,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其极具导向性的价值取向显而易见。党建评估宣传片 电视纪录片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个性生命表达

13、,包含有更多的“草根”意识、更多的个性化色彩,一般从细微的角度着手,不强制性地企图让别人接受其观念,力求客观地呈现一种文化内涵,并无过多劝服性的宣传、揭示或呈现意图。如梁碧波的三节草选取单个人的角度,真实记录了片中女主人公肖淑明少小离家嫁给农奴制社会的摩梭土司,历经三穷三富,最终提炼出大的主题:“人生就像三节草,不知哪节好。”(2)主题电视专题片的主题突出,从创作主体对世界的感觉、认识出发,即从一定的“主题”出发,文本先行,在已有的文本框架下进行选择拍摄,从现实或历史资料中选择声像素材来拍,是一种创造性的编排或制作。正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专题片作为传播思想的工具,在更多时候像是一种“命题作文”

14、。这样,“主题先行”是必然的,确立了中心意旨,即“立论”,那么画面、材料、采访和音乐则就紧紧围绕“论点”铺排充分的论据,展开对“主题”有理有据的论证。在电视纪录片中,主题是复调的、多维的,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纪录片的叙事主要是“再现”性质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记录”,侧重于“故事”的“线形”发展,关注的是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是一段相对完整的时空流动,所有的声画形象都蕴涵着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形象大于思想,将内容寓于生动的叙事形式声音和画面之中,将观点隐藏于被拍摄者的动作、表情、言谈和经历描述中或者镜头的背后,给受众留出一个无限的开放性的解读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电视纪录片追求

15、对象的真实,而电视专题片则追求观念的真实。(3)创作手法在创作手法上,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镜头语言和剪辑思维上。 镜头语言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较为单一,往往从历史的纵深感出发,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现在进行时的记录,所以较多运用表现现在进行时的镜头,如跟拍、抓拍、偷拍等。严格意义上的电视纪录片以长镜头、同期声为核心创作手段,以镜头语言为主导完成叙事,纪实性强,能给人逼真的参与感、现场感,可以淡化主体意识,客观地展现生活原貌,酝酿某种特定的情感。而电视专题片由于主题先行,进行的是横向纪录,凡是与主题相关的人物、事件均可纳入镜头,所以其镜头语言是多样性的。正如高鑫先生所说

16、:“电视专题片,不仅可以运用表现现在进行时的镜头,而且可以运用表现过去时的镜头可以运用将来时的镜头,诸如梦幻镜头、梦境镜头,乃至于意识流的镜头。” 剪辑思维一般来说,电视作品的剪辑风格可以分为两种:再现性剪辑和表现性剪辑。再现性剪辑重在客观事实的陈述,主要功能是写实;表现性剪辑则更注重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主要功能是写意。电视专题片的“主题先行”容易使观众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剪辑中应多采用较具趣味性的表现性剪辑。而纪录片更强调纪实性,多运用长镜头,讲究一种“无技巧”剪辑,其剪辑思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再现性剪辑。纪录片叙事线索往往比较明显,进入剪辑后,编辑方式更注重客观事实本身的陈述,内容表达多于主

17、题表达。如同样是对西藏生活进行纪实的纪录片藏北人家及专题片西藏民主改革50年,前者再现性地表现了藏北一户人家在一天内的具体生活,微观到妻子为丈夫洗头的细节;后者则以大量史料和亲历者的故事,通过极具内在逻辑的剪辑组织形式,全景式展现50年来西藏的沧桑巨变,叙事视角宏大,镜头气势恢弘。(4)操作模式如前文所述,在一般情况下,专题片的主题所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而纪录片尤其是独立制片的纪录片,所传达出的往往是自下而上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二者的操作模式也大相径庭。电视专题片往往是代人立言,而非纯粹的创作者个人内心情感与意志的抒发,必须考虑所“代”方的情感与意志的表达,所以其操作模式往往也

18、是自上而下。特殊电视专题片之所以要经过复杂的层层审批,就在于其往往涉及到国家意识形态。而电视纪录片更多的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尤其是独立制片的电视纪录片往往游走在国家体制之外。如陈为军2001年拍摄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由于内容较为敏感,这部纪录片直到2005年才得以在中国大陆发行DVD版本,在拍摄过程中,陈为军还遭遇到很多的人为干扰。纪录片本身自下而上的个性生命表达包含着更多的“草根”意识和更多个性化色彩,一般从细微角度着手,视角较小,多为创作者个人的生活感悟。在制作过程中,电视专题片一般是先定下主题,再写剧本进行拍摄,或边写边拍。而电视纪录片则是一边拍摄一边定方案,片子完成时,制作者往往会发现所

19、表达的主题与开机之前的构想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通过一系列的鉴别和比较可以看出:严格意义上的电视纪录片是指运用电视的纪实手段,从历史的纵深感出发,对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的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予以记录,内敛式地表达创作者观点的纪实性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专题片则是指预定某种主题,采用综合多元的表达手法,对社会生活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进行宏大叙事,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反映自上而下的集体意识形态的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专题片可以说是中国电视领域极富中国特色的品种,如果用色彩来比喻电视专题片,“中国红”最恰当不过。而电视纪录片则显得色彩斑斓,既有“金戈铁马塞北”

20、的辛弃疾豪气之作,又有杜牧“杏花烟雨江南”的柔美之作,豪放婉约都可以。由上可以看出,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要有意识地在学理上和实践中进行区分,认清它们的差异性,以免使我们的创作因为类型定位不清而显得不伦不类,真正做到在实际创作中根据不同要求来精确把握。第二节 电视专题片的类型中国电视专题片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沉沉浮浮几十年,却始终没有为世人所摒弃。发展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拍摄制作水平的提高,电视专题片的题材日渐广泛,类型日益增多,手法也愈来愈多样。因此,对电视专题片进行分类已显得颇为困难。更让人头疼的是,学术界关于专题片的争执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仍没有一种公认的

21、专题片概念,这也增加了我们对其进行分类的难度。然而,对电视专题片进行分类是进行实际操作与研究的基本前提,其必要性不言而喻。一、按照广播电视节目“四分法”传统来划分众所周知,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划分方法有四分法和六分法,其中四分法是把电视节目分成四种大的类型,即新闻类、社教类、文艺类、服务类节目。由于四分法更简洁实用,因此在国际上多采用此种分类方法。咱们借用电视节目形态的划分传统,把电视专题片分为电视新闻专题片、电视文艺专题片以及电视社教专题片。按照电视节目“四分法”传统来划分,还应该有电视服务类专题片,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电视服务类专题片”这种提法,本书也不以此作为一个重点来讨论。1电视新闻

22、专题片电视新闻专题片的特点是,以特定的新闻事实为表现对象,利用图像、采访、解说、同期声等手段,对新闻事实进行集中报道。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专题片往往对一个新闻事件作进程性报道,或对相关联的一组新闻事实进行集中报道,以传播复杂新闻事实为主,以新闻性为基本特征,其制作也通常遵循新闻节目的客观真实性原则。新闻专题片又包含人物新闻专题片和事件新闻专题片等类型。人物新闻专题片往往关注人物的事迹和经历,以其先进的事迹和高尚的道德力量感染人。也有的专题片着眼于因种种原因而遭遇不幸的人们,表现他们的悲剧命运和社会对他们的同情,同时肯定他们对命运的抗争等。事件新闻专题片则侧重于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如社会重大事件“

23、抗洪救灾”、“发射卫星”等。2电视文艺专题片作为一种文艺审美手段,电视文艺专题片自身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它的价值取向。有学者曾对电视文艺节目有过这样的见解:“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原有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视特殊的艺术功能,给观众以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的电视屏幕形态。” 作为电视文艺节目形态中的一种类型,电视文艺专题片是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以艺术主体为表现对象,为电视观众带来特殊的文艺审美愉悦的电视节目形态。首先,电视文艺专题片的选材范围应是文艺类题材或文化类题材。经过电视专题片的二度创作,将社会活动中的文化现象重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电视文艺专题片”这

24、个名称之所以确立,在于其综合性、兼容性非其他类型的电视专题片可比。其次,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制作手段具有较高的艺术要求,写意性较强,往往抒情性强于叙事性,感性强于理性。最后,电视文艺专题片具有较强的时空跳跃自由性,将纪实性、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娱乐性等多重审美特征融为一体。3电视社教专题片电视社教专题片以社会生活和自然界能提供启迪、教益、审美,或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内容为题材,综合运用多种电视技术手段,是一种以传播知识为主,同时提供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在题材上,电视社教专题片不强调选题的新闻性,历史事件、科学知识等都可以成为社教专题片的题材。同时,社教专题片不强调题材的新鲜性、时效性。在功能上

25、,社教专题片着力于传播知识,以及提供一定程度的审美享受;或者说,在伴随审美享受的同时,让观众接受知识。如1981年中央电视台与日本广播协会合拍的电视社教专题片丝绸之路,向观众生动地介绍了我国公元前2世纪公元11世纪,一直连接亚、非、欧三大陆的贸易交通大枢纽丝绸之路。日本艺术家喜多郎专门创作了背景音乐丝绸之路,使得该片具备丰富知识性的同时,也充溢着很高的艺术性。二、实际语用中的典型类别在实际操作领域,有很多电视专题片若按照以上所说的方法来划分,则很难把它们归入其中任何一种类型。这类专题片通常是针对特定的观看对象,表达特定的内容,传播特定的工作信息。比如,介绍一个城市基本情况的“概貌片”,向上级领

26、导汇报某项工作进展或成绩的“汇报片”,介绍某个单位甚至某条生产线的“资料片”等。这类专题片传达的并不是新闻信息,所以无法称之为新闻专题片;其功能也不是为了启迪教育受众,因而也谈不上是社教专题片;其目的不是为了给大众提供审美娱乐,因而也不能算作文艺专题片。因此在实际语用中,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种更符合实际操作需要的划分标准,即按照其内在逻辑和实际语用将电视专题片划分为形象宣传片、成就片、政论专题片、理论文献专题片。1形象宣传片 形象宣传片发端于企业、媒介等社会机构塑造并宣传自身形象的市场诉求,生来就附带着难以祛除的功利色彩和实用主义胎记,其创作也因过度倚重市场短期效应而大多流于对机构实体的性质、理念

27、、内容甚至产品的直接推介,追求以炫目的制作方式营造瞬间视听轰炸效果。发端之初往往文化意蕴不足,艺术品位不高。所以它的出现,一开始并未像音乐电视、文学电视等电视艺术形式那样引发足够的美学观照和理论关怀。然而,随着“北京申奥”新北京 新奥运、“上海APEC会议”、“上海申博”等一系列优秀电视形象宣传片的推出,这种局面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形象宣传片创作领域正在快速拓展,从企业形象、媒介形象到城市形象、地区形象,乃至于国家形象、民族形象,一时间,电视形象宣传片就像一位无所不在的“造型大师”,占据了这个时代的醒目位置。当然,形象宣传片的创作往往需要汇集影视创作的各路精英才能得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

28、电视媒介创作活力的象征及其创作实力、创作水准的体现。花开的声音10级播音专业的风貌。2成就片 成就片,顾名思义,即展示被拍摄主体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所达到的成就和功绩,有较强的纪实性。对于专题片创作者而言,拍摄成就片一直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每逢重大纪念日,领导往往希望相关电视台拍摄一部制作精美的专题片以配合宣传。而这种成就片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创作者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比较小,常常在拍摄完成后要么领导满意,观众不满意;要么观众满意,领导不满意。传统成就片多采用“大而全”的表现方式,说教成分较浓。而现在很多成就片则多以生动的故事为切入点,层层深入,以点带面,即便是说道理,也是夹叙夹议,以理服

29、人,以平民视角介入,通过个体展示全局,如四川电视台王海兵的飞越四川便是一部很具典型性的成就片。该片以跨世纪与西部大开发为时代背景,以树立四川形象为创作主旨,采用航拍四川为主要视角而始终贯串全片,并与地面多机位拍摄的表现以及一个个具有人情味的动人故事结合起来,用空中、地面立体交叉与室内访谈相结合的大一统叙事方式,收放自如地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四川形象。3政论专题片 政论专题片的主观色彩十分鲜明,往往要求说理透彻、发人深省,从政治角度阐述评论社会重大事件或现实问题,具有思辨性强、理论性强的特征,包含一定的政治文化品味。政论片往往选择重要的社会性题材,以主题为中心,叙事说理融为一体;画面表现力强,不受

30、时空限制;大量使用评论语言,剖析论辩自由驰骋;旗帜鲜明,导向明确,充分发挥导向功能。但这种片子往往主观色彩过浓,说教灌输意味很重,有损其艺术感染力。政论专题片从最初构思到最后完成,解说自始至终起着主导作用。画面一般依照解说提供的线索去收集需要的影像资料,并根据解说的结构布局去编排画面。这类专题片的解说词相对独立,自成表述系统,同一般的政论文章差别不大,只是要适当注意时间长度,辅之以形象的画面图解和烘托气氛的音乐。如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政论专题片让历史告诉未来、世纪行、河殇等。4理论文献专题片 理论文献片,无疑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专题片片种。文献资料的占有对此种类型的专题片来说非常

31、重要,是其构成要素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1999年1月1日发布并生效的关于制作播出理论、文献电视专题片的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中第二条讲到:“理论电视专题片是指宣传、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电视专题片;文献专题片是指宣传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平业绩的电视专题片。” 理论文献专题片能形象化地讲述和存储历史,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历史的一条很好的途径。20世纪90年代初,电视专题片毛泽东的播出,使历史伟人通过屏幕又一次走进了中国人的内心。1997年初,专题片邓小平播出时,已经在每集的开头打出“文献”的字样。之后,周恩来、朱德、李大钊、刘少奇、宋庆龄等专

32、题片相继播出,形成伟人系列,成为中国电视专题片创作的重大题材。理论文献片的繁荣,已构成了中国专题片创作中一道不同寻常的景观。三、专题片的基本分类与主要类型介绍(按照题材内容)1人物类专题片 以记叙和表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从凡人到伟人,从普通百姓到专家学者,他们的人生命运,生活状态、思想情感、道德情操,卓越贡献为主的电视专题片。邓小平 雕刻家刘焕章 徐志摩和陆小曼 人 鬼 岛 2事件类专题片 深入挖掘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新奇、特殊的事情,注重展现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具体生活情状的电视专题片。新闻专题片见证水怪 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很多节目:李自成宝藏之谜3社会类专题片 以纪实手法,选择和反映与重大社会课题密切相关的题材,以事实本身的影响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加深观众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真实感悟的电视专题片。山东为时调查栏目留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