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1.72MB ,
资源ID:78518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518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一下册下学期历史材料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一下册下学期历史材料题含答案.docx

1、初一下册下学期历史材料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材历史料分析综合题1中国古代,统治者根据政治形势进行政策调整、制度创新,加强皇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科举制开创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说科举制是公平的制度?(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材料三)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

2、,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股俗阜。”(物产丰富,风俗醇厚)(3)材料三中的“上”指的是谁?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四)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日:“中书省”,本兵者日:“枢密院”,主弹到者日:“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引自元文类卷四十(5)元朝实行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成为什么制度?(6)元朝时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设置了哪一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 材料一: 材料二: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之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 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 湾及东非海岸。(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一所示司南与图二所示陶俑所持罗盘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发明的历史意义。(3)宋代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请另举一例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 生的原因。(4)综合以上探究,概括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特点,也都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共同规律。我国古代

4、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代的经济)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苏湖熟,天下足。”-南宋时期谚语(1)材料一体现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的最终完成是在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产生该变化的原因?材料二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货币的改革。北宋纸币铜版拓片(2)纸币的出现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它出现于哪一地区?纸币的产生起到了什么作用?(宋代的海外贸易)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

5、,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3)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商船上你会装载什么货物?宋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材料四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劵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摘编自新全球史(4)由材料分析,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政权并立)材料五 景德元年九月,辽兵直趋黄河北的澶州,对宋都城开封形成严重威胁。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之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此次议和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

6、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摘编自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辽与北宋的战争之后双方的“议和”是指什么?这次议和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不长时间)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街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朱元璋)祖训 材料三:军国大计(军政、国政),(皇帝)罔(无)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

7、皇帝命令) 所寄(传达),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实际掌权)。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1)结合材料一,唐朝的中央行政体系通常被称作什么制度?相比秦朝,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中的创新举措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你同意朱元璋的看法吗?为什么?(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主要工作是什么?这一机构设置有什么影响?(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中国古代(秦、隋唐、明清)皇权发展趋势。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朝代、地区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60年)北方96514949

8、3459南方11165257830材料二: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材料三: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材料四:“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

9、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何时完成的?6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材料二: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材料三: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

10、, 爪哇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材料四:清初规定:出海商船所带的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 凡外来的一切人员、船只、货物及缴纳等事宜皆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保。材料五: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部分史实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清朝初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1)材料一中谈到“唐朝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同时“唐朝灿烂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请列举史实证明以上两个观点(各列举一个即可)。(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特点,依据所学结合具体史

11、实谈谈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3)材料三中提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请利用所学解释这一现象。 (4)材料四体现了清朝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回答这样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并谈谈你的感受。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长安规模宏大,街道*齐址大出行出田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胡的林莎及育了方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朝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摘编自部编版七下中国历史

12、教师用书材料二:据岭外代答诸番志的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广州、泉州、明州等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摘编自大渝网材料三:“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达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接着,就同当地的官府和商人开展交易。在古里进行贸易时,国王派人和他们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周谷城中国历史材料四:“广东十三行,始创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清廷既要严华夷之大防,又要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于是广东官府便组织和指定一些商人专管广东对外进

13、出口贸易。这就是广东十三行商人出现和行商制度创建的重要背景。”白寿彝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唐朝文化“空前繁成”的主要原因,并概括唐朝文化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并根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影响。(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东十三行”的出现是清朝哪项政策的产物?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和清朝经济发展比较表:项目两宋时期清朝中期耕地面积5.6亿亩11-12亿亩,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兴修水利淮东捍海堰、福建捍海石塘对A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农业新品种从越南

14、引进水稻新品种B推广种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茶,C种植区推广到川蜀地区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种植面积扩大经济格局“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材料二: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明代中期以后,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白乐天中国全史请回答:(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表格中A、B、C三处缺失的知识点补充完整。A:_;B:_;C:_。(2)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清朝中期,耕地

15、面积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请根据“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清朝中期又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出明朝中期以后乡村发展出现的新现象是什么?并指出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分别是什么?9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朝代组织机构作用明朝A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清朝B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材料一反映的是

16、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该朝代的这一制度有什么关系?(2)请写出材料二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3)从机构A到机构B的变化,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什么?10某校七年级(8)班同学以明清时期的外交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对外交往的实践)材料一: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摘编自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海防

17、危机的化解)材料二(2)材料二图 A 人物有何历史贡献?图 B是哪位历史人物?他有何历史贡献? 材料三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从 17世纪晚期到19 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 20 万增加到 200 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摘编自台湾简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历史意义。(对外政策的转变)材料四清政府下令禁止官民擅自出海贸易,如有将违禁货物贩卖到其他国家,或者制造船只贩卖给其他国家的,均交由刑部按律治罪。(4)材料四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

18、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并简述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11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材料二:如下图(2)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3)材料三中的“公主”是指谁?该“公主”嫁到吐蕃产生了什么影响?(4)根据

19、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12科技进步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的两个典型例子。 并说明,明以前我国成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国家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明朝中后期我国科学技术“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的两个典型例子。说说1840年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的原因。13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

20、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1)材料一图中政权的都城在哪里?建立政权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有哪些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14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21、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1)材料一中的著名诗句是谁写的?体现了他怎样的家国情怀?元朝是在哪一年统一中国的?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图(2)依据图片指出,郑和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些地区?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今天中国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回答,郑和的远航有什么历史意义?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宏,成为亚洲头等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莫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

22、,坚决与分裂势力做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材料二 乾隆五十八年正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巨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喇嘛和班禅平等达赖喇嘛和班禅转世,必须由驻藏大臣亲临并履行“金瓶掣签”呼续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分别与分裂势力作斗争的典型事例。(2)依据材料二,指出驻藏大臣的主要具体职责是什么?(3)综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

23、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三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3)继唐太宗之后,又有一位人物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制度,这位人物是谁?她是如何完善这种制度的?(4)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这种制度的创立在我国古代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5)请你谈谈这种制度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17阅读材料,

24、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元朝所实行的制度名称。依据材料一宋史 说出宋太祖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戳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摘编自牟珊珊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2)朱元璋从地方到中央对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改组”?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 (下图),在清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成为了王朝的权力中心。”(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是清朝的什么机构?是由哪个皇帝设立的?(4

25、)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1)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各国“纷纷遣使到唐朝”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1978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单位:万人)情况统计表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留学,留学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政府奖学金投

26、入,中国已成为亚洲号七的留学目的国。摘编自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综合因素分析(2)据材料二,指出来华留学生人数变化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3)上述三则材料,折射出当今中国与唐朝具有哪些相似的时代特征?材料四:年代(公元)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1001-1500年673857%2943%(4)据材料四,简要说明该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这一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五: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

27、料等。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船队受到各国“热情接待”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以上材料蕴含的主题是什么?19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不仅是统治者的政治理想,也是广大人民的政治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材料一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

28、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二 历史学家认为:“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2)元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材料三A宣政院印B会见五世达赖图C唐蕃会盟碑(3)据所学知识将上面三幅图片按时间排序(只写字母),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材料四 福建厦门的郑成功纪念馆(4)这座纪念馆纪念的民族英雄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什么贡献?后来康熙帝为巩固海疆,针对该地采取了什么措施?(5)综上所述,面对民

29、族问题和边疆问题,统治者想要实现怎样的政治理想?20商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发展是商业发展的指向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城市的变革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以隋唐两宋时期为界限,中国传统城市规模达到顶峰。城市人口达到一、二百万唐宋时期城市重心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宋以后,突破墙的观念界限,城市圈扩大,形成大都市的发展模式。宁欣、陈涛唐宋城市社会变革研究的缘起与历程材料二:入宋以后,对外交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虽然陆上对外贸易仍在继续,但规模有限,海上贸易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

30、南海路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向海洋,其因素是多方面的。由陆及海:宋代贸易格局的转型及衍生材料三:长安城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依靠政治的特殊作用,城市经济呈现特殊繁荣,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与东西方许多国家都有密切交往,因此,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有“世界首都”之称。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材料四:“货殖百物,产于山泽田野,售之于城郭,而流通之以钱。城郭乡村之民交相生养,城郭财有余则百货有所售,乡村力有余则百货无所乏。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材料一中“唐宋时期城市重心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的经济根源是什么?可以看出宋王朝对待商业的态度是什么?(2)材料二中两宋政府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宋代对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