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数学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新人教版观察立体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等立体实物的过程。2、能够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3、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立体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建议:观察饼干盒1、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饼干盒,变换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观察,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图形(包括形状和图案)。2、呈现教材上的观察情境,让学生说一说书中三个同伴的观察角度以及看到的图形会是什么样的。出示三幅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同时,告诉学生前面、侧面和上面等术语。观察长方体1、出示长方体模
2、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边说边让学生实际看一看。2、出示长方体图形和三个平面图形,先判断三个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再提出“想一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观察正方体出示正方体模型让学生先想象一下:从它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看到的应该是什么图形?然后逐一看一看正方体模型的六个面。观察球出示一个球模型,提出:想象一下,从它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使学生了解,不管从什么角度观察球,看到的都是同样大的圆形。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第2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每个长方体,分别会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3、然后再让学生涂色。第3题,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按照书中的要求,引导学生先做记号,再剪开,然后完成大头蛙提出的要求。可以启发学生先思考“谁和谁是对着的面”。观察立体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等立体实物的过程。2、能够辨认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3、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立体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物品,教师准备实物大礼品盒和长方体、正方体、球等模型。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
4、品,鼓励学生说出物品的形状和特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特征物品的机会。交流自己带来物品的形状和特征,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又是新知识的开始。师:同学们都带来了一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的是什么?说一说它的形状和特征。学生介绍自己带的物品,教师注意学生的表达是否正确(不一定全面),并给予评价或指导。生:我带的是一个牙膏盒,它是一个长方体,有4个面是长方形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师:说得不错!不但说出了牙膏盒的形状,还说出了牙膏盒6个面的特征。谁带的物品和这位同学的特征不一样?给大家介绍。二、观察礼品盒1、教师拿出自己带来的礼品盒,先让学生从前面观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启发
5、学生想象一下,从左面、右面、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图形。由从前面观察,到从不同方向观察,让学生经历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想象、判断的过程。真实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物品看到的图形。师:看老师也带来一个漂亮的礼品盒,大家从前面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这个礼品盒是一个长方体。我看到了盒子上面画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我看到盒子的前面是一个长方形。 师:想象一下,从盒子的左面、右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什么图形?学生说。教师用礼品盒让学生实际看一看,不要求说想象、判断的理由。2、让学生看书,提出:判断一下,书中的三幅图分别是谁从哪个方向看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后交流,让学生充分表
6、达自己判断的理由,最后介绍正面、侧面。在观察实物的背景下,判断图片是由谁从哪个方向看到的,使学生经历由观察物体到图形识别的过程。理解正面、侧面的定义。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方向观察了老师的礼品盒,现在大家看课本4页。(学生打开书)红红、丫丫、亮亮他们三个人也在观察饼干盒。下面有三幅图,请你判断一下,这三幅图分别是谁从哪个方向看到的。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判断的结果?说一说判断的理由。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学生可能会说:左面的图是亮亮从前面看到的。因为图的形状和图上的画完全一样。还有饼干的英文字母也一样。中间的图是红红看到的,她是从我们的右面看的。因为图片是立着的长方形
7、,和饼干盒的一样,图上也站着一只小兔子。右边的图是丫丫从上面看到的,因为饼干盒的上面也是一个长方形,另外,就剩下一个图了,肯定是丫丫看到的。学生可能还有其他说法,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师: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我们刚才在汇报时用了“前面”“上面”“右面”等方位词,在数学上我们把 “右面”和“左面”都叫做“侧面”。3、提出:“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并说一说从正面、侧面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按要求鼓励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全班汇报。利用学生现有的物品,进行个性化的观察、描述活动,及时运用所学术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同桌一组,认真观察,并互相说一说从前面、侧面
8、、上面分别观察,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同桌合作,教师参与并个别指导。然后请几个同学在全班汇报。三、观察模型1、观察长方形。(1)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给一定观察、思考的时间再交流。由观察物品到观察几何体,经历由具体情境到数学模型的过程。师:刚才,我们观察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包装盒。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里的这个长方体教具,说一说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形。(2)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长方体和三个平面图形,判断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并要求把答案写在书上。由直观判断到图形判断,考查学生能否辨认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几何
9、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师:请同学们看课本4页,判断一下,教材上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面看到的。学生自己判断后交流。答案:第一幅图是从前面看到的。第二幅图上从上面看到的。第三幅图是从侧面看到的。(3)提出想一想的问题:它们对着的三个面各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判断的训练。师:大家判断得很正确,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它们对着的三个面各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指导或评价。如:生:我猜想那三个面和这三个面应该是一样的吧,但也不太肯定。师:拿一个长方体物品看一看。生
10、:对着的那三个面和这三个面是一样的!师: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呢?生:我们以前学习过长方体,它对着的面就是一样的。师:能把以前学习的知识用到今天的课堂中来,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2、观察正方体。教师出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观察,提出“想象一下:从它们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会是神恶魔图形”的问题。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观察正方体,交流判断的理由,把从不同方向观察与学生已有的正方体知识整合在一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师:我们刚才观察了长方体,现在观察一下这个正方体,想象一下: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图形呢?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生:正方体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都是正方形。因为正
11、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学生说完后,教师变化正方体的方向,让学生实际看一看。3、观察球体。(1)教师拿出球的教具,提出:“球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主见。球是一个特殊的立体,通过观察,讨论球和正方体、长方体有什么不同,从而增强学生对球体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为下面的想象活动打基础。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球。师:对!球,看一看这个球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可能会有许多意见,只要对,就要给予肯定。如: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方方正正的,球是圆圆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而且都是平的,圆没有平平的面(2)提出:想象一
12、下,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球,会看到什么图形?并启发学生闭着眼睛想一想。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从任何方向观察球,所看到的图形都是圆形。通过闭目想象、交流,使学生了解球这个特殊立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图形都一样。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师:说得对!那你们想象一下: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球,会看到什么图形?可以闭着眼睛想一想。学生闭目想象,教师不要干扰。师:谁来说一说你想象的结果?生1:我想从上面、前面、侧面看球都是圆的。生2:从任何角度观查球,看到的都是一个圆。教师观察球教具,让学生看一看。师:对,都是圆,和你们想象的一样,看来大家的想象能力很高!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自己判断并填空
13、,再进行交流。考查学生能否辨认每个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师:看练一练第1题,判断一下,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长方形的哪个方向看到的?请你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答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练一练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试做,再集体交流判断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判断方法的机会。在稍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判断的思维方法。师:请同学们看第2题,下面有两个长方体和6个正方体,请你根据这6个图形的形状和观察方向,判断一下,是从哪个长方体上看到的,并把它涂上与长方体相同的颜色。学生完成后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先找出二个前面的图判断,再判断二个上面的图,最后
14、判断二个侧面的图。涂色的长方体容易判断,我先找出涂色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图形。剩下的就是其他长方体的。3、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将带来的牙膏盒等物品的前面、侧面、上面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再剪开,并判断谁和谁是对着的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实物,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纸盒,把它的前面、侧面、上面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按书上的样子剪开后,找出相对的面。剪的时候注意安全。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看学生标注的方法。教学随笔:_。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例1-5 学习目标: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学会
15、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和米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难点:建立一厘米和一米的直观表象。教学方法: 双分管理,五步教学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目标(2分钟)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 认识厘米和米 ”,板书课题。)2、课题质疑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预设:3、揭示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二、自主探索(13分钟)1、自学指导 (教师根据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6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 图片文字 部分,用 6 分钟时间完成下面问题:1 哪些物体第长度大约是1厘米?2 如何测
16、量物体的长度?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2、自学。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3、自学效果检测(1)、用1-2分钟小组讨论交流自学中遇到的问题。(2)、小组汇报展示,完成例题。(3)、做一做:(课本上的做一做,至少让两名学困生演板,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书写工整,坐姿端正。)三、合作提升(10分钟)1、更正:(指名上台更正。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2、讨论:(对演板的易错点,要组织学生的进行争论。)预设:测量物体时物体对准直尺第左端?3、评改:评议正确率、书写情况。同桌对改、调查学情。4、概括总结
17、:(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数学知识的规律或者是做题方法。)A、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厘米和米就是统一的长度单位。B、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它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C、1米=100厘米5、质疑再探:(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并让其他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预设: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四、当堂检测(12分钟)1、基础训练A、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B、哪个单位对,在()里画“”(1)黄瓜的长 15米( ) 15厘米( )(2)房门的高 2米 ( ) 2厘米 ( )(3)钥匙的长 5米 ( ) 5厘米 ( )(4)旗杆的
18、高 8米 ( ) 8厘米 ( )C、3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 48厘米-8厘米=( )厘米 40厘米+60厘米=( )米2、运用拓展小马身高约1( )蜜蜂身长约2( )铅笔长约20( )字典厚约5( )3、学生自编题 预设:门高约2( )4、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做题时,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五、抽查评价 (3分钟)(根据题的难易程度抽查某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48厘米-8厘米=( )厘米 40厘米+60厘米=( )米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和米量比较短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长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1米=100厘米-课后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