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6.58KB ,
资源ID:78268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268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亲子部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亲子部落.docx

1、亲子部落亲子部落家长学校假期父母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北京四中网校媒体提问:1.孩子大了爱唱反调,父母该如何应付?2.有些孩子爱在家充当父亲的角色,来照顾母亲,失去了孩子应有的童真。这样做,好不好?3.让爷爷奶奶去照顾孩子,孩子对父母生疏。这有什么危害?4.部分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趁假期把孩子接到身边,就会尽可能地无原则地宠孩子,养成不少坏习惯,该怎么办?5.父母双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好不好?6.父母可以用暴力去驯服孩子吗?回答: 1、唱反调本身不是坏事情,而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可如果总是爱唱反调,则是亲子关系出现某种不和谐的音符的象征,是需要改善的。具体的改善措施是:首先

2、要容许孩子唱反调。孩子之所以喜欢唱反调,很多是家长压制孩子的结果。家长越压制,孩子越爱唱反调;你不压制孩子了,甚至鼓励孩子唱反调,孩子相反没有兴趣唱反调了。如果这样做还是没有效果,那家长就要思考:自己在假期是不是忽视了孩子的某些正当的心理需求,比如,不够关心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过多,成天不是要学这就是要学那的,没满足孩子娱乐的需求以及交朋友的需求等等。 唱反调除了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主见,能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而促进沟通以外,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口才。家庭成员间不同意见,不同观点是正常的,孩子认为父母不对的,可以反驳、唱反调甚至顶嘴,父母也可以回驳、回嘴。在这种舌战中,孩子的思辩能力,分析问题能

3、力、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口才也会大大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有一项实验表明,反抗性强的孩子有主见,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之所以提倡孩子孩子唱反调,不要做绵羊式的听话孩子,主要是针对专制型家长、支配型家长、以及死抱着“听话”观念的家长而言的。其目的是维护孩子的平等地位,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创设良好宽松的环境,这对孩子的人格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而那些过分放任孩子的家长则不适合提倡孩子唱反调。 2、如果孩子偶尔在家充当父亲的角色来照顾母亲,是没问题的;如果父亲经常外出,孩子学会照顾他人,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途径(但最好不用父亲的角色);如果父亲并不经常外出,孩子还经常以父亲的角色来照顾母

4、亲,则会引发亲子关系的混乱,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而亲子关系才是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所在。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再好的教育方法都是枉然。很多没有读什么书的农村父母,他们教育孩子之所以比我们很多城里的知识型父母教育孩子成功,就在于他们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只要亲子关系真正和谐了,教育方法上出现一点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再说了,亲子关系真正和谐了,教育方法也不可能出现了大的问题了。 所以,在一个家庭里,母亲要像母亲,父亲要像父亲,孩子要像孩子,千万不要角色错位! 3、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会比较细心,但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很多由爷爷奶奶带大,并与父母生疏的孩子会比较任性,比较霸道,不知道关心别人,

5、没有责任心等等。当然,如果爷爷奶奶的心态很好,又有足够的文化知识,还懂教育孩子的艺术,则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但不管是什么情况,父母都不要以为有老人带孩子了,自己就可以不关注孩子了,而是要尽可能多抽一点时间来和孩子相处,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否则,错过了培养亲子感情的最佳时期,将来教育孩子就会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 另外,父母与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尽可能地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有些爷爷奶奶也会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他们更多注重教孩子认字、数数;而父母则更重视培养孩子们在生活中爱劳动、谦让、照顾别人、坚韧等优良个性品质。这时候,父母与爷爷奶奶就应当共同努力,让孩子尽量适应两种

6、教育方式。 4、部分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趁假期把孩子接到身边,就会尽可能地无原则地宠孩子。这种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的危害性很大:假期之后,孩子可能会难以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也就是说,这种宠爱的危害性比一般的宠爱要严重得多。总之,接孩子到自己的身边过假期,给孩子一定的感情补偿,确实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补偿过头,甚至无原则地过于宠爱,则会从好事变坏事。 5、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扮演了两种不同的角色红脸与白脸,表面上看似一打一拉、一严一宽、一硬一软,夫妻配合默契,实则对孩子的教育极为不利。 家庭教育中父母唱“红脸白脸”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1)、缺乏安全感:

7、教育上的不一致性,可能会让孩子对家庭冲突有种无法预测感,并带来对家庭安全感的缺失。2)、价值观混淆:一个打、一个护,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没有。3)、因害怕导致失去主见。在“黑脸白脸”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可能会让他习惯于依赖“外援”,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4)、习惯找借口。“黑脸白脸”的教育方式解决会让孩子以为,不论做错什么事,不必经过反省也不用调整自己的行为,终究会有“救兵”降临,会被原谅的。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会养成做错事情习惯找借口、遇到事情就逃避的人格特质。 当然,如果父母的“红脸白脸”只是偶尔使用的让孩子下台阶的教育技巧,父母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就不

8、是什么问题了。 6、用暴力去驯服孩子的方法是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偶尔地有控制地适度地体罚一下孩子,还是可以谅解的。但如果想用暴力去驯服孩子,则是不能原谅的。特别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暴力驯服极其危险!随时和孩子保持心灵沟通北京四中网校 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其实是父母与孩子心理沟通的过程,也是一场心理战术。而不少父母总觉得自己的招数太少。其实,如果能更好地沟通,家庭教育过程并不是很难。 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坚持说:“我不想吃饭,我要吃羊肉串!” 妈妈听到后说:“这可不行,饭都做好了!” 孩子仍然坚持说要吃。 爸爸接着说:“羊肉串不卫生,不能吃;你敢不好好吃饭,小心我揍你!” 孩子听了大哭起来。

9、 奶奶马上过来说:“乖,别哭!不就是吃个羊肉串么,来,奶奶给你钱!” 爷爷也说:“你们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 如此一来,父母的“教育”显然都无济于事了。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讲究策略的。其实,要研究孩子的个性心理与特征,从而制订教育的策略,不可缺少的就是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 在一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但父母要达到某些共识,并能用合适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才能真正地实现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父母要经常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终身学习。 比如在上述例子中,父母如果学习了一些营养常识的话,就应该知道: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应

10、是偏碱性的,所以,饮食要注意科学的搭配。如果只吃羊肉串,不吃主食和蔬菜,过多地摄入肉类会使体质偏酸性,造成孩子容易困倦和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学习,或引起肥胖等,所以羊肉串不能当饭吃。知道这些还不够,还要用适合孩子的方式来告诉孩子。其实,家教也有“兵法”,针对上面的这个例子,父母可以这样和孩子交流: (1)调虎离山。爸爸先不要生气,而是和颜悦色地找一个借口,把孩子带出门,使孩子能够暂时地脱离情绪对抗的情境,同时也可以避免爷爷奶奶的“保护伞”。 (2)声东击西。用别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淡化他的物质需求。比如爸爸可以说:“你看,为了保护环境,街上卖羊肉串的都没有了。”或者“你看,那

11、个人那么胖,走几步路都会喘,你吃多了羊肉串也会变得那么胖,多难看,也不健康。”等。 (3)暗度陈仓。妈妈也可告诉孩子,自己学会了做羊肉串,以后可以在家里自己做羊肉串,这样既卫生又好吃。其他家庭成员都应该持同样的观点,以缓解冲突。 (4)以逸待劳。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父母却不对他的要求做出任何回应,以冷漠来说明自己的反对。家人可以照样都去吃饭,孩子自己闹得没劲了,也会停止哭闹,这时候,父母再给他一个台阶下:“你饿了吧,快吃饭,吃完要看精彩的动画片了!”这样,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却淡化了冲突。 其实,每位家长都是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都经历了孩提时期。所以,不论工作有多忙,都应该拿出固定的

12、时间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爱。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培养他们健康的自信。父母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停下手边的事,真诚地看着孩子的双眼,给他们完全的注意力,而且倾听本身就表现出了父母对孩子的重视和关心。用不了太多的时间,有时候只要短短的几分钟,孩子就很满足了。事实上,只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所说的话对父母来说很重要,就能培养出他们健康的自信心。 (2)多花时间来陪孩子玩,让他们感到受重视。为了让孩子感到自己很受重视,父母一定要想办法多找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父母仿佛感到陪伴孩子的时间永远不够多,似乎越陪伴,孩子们需要的时间也越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

13、心理的成熟,总有一天,孩子会像每一个成年人那样不需要父母陪伴,但他们知道在父母心里,他是重要的。 (3)孩子关心的事父母也试着感兴趣,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其实孩子的兴趣并不都是父母的兴趣,然而,即使父母的事情再多,如果真心实意地认可孩子,就要对孩子的朋友、游戏和嗜好都有一定的兴趣,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而不是以自己的人生观去影响孩子。当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事感兴趣时,孩子就会发光、发亮。 (4)重要的时刻一定要出席,不给孩子留下无法忘却的伤痛。当孩子需要父母在身边的时候,父母如果无法出现,这是孩子小小心灵里无法忘却的伤痛。所以,父母要尽力而为,在属于孩子的一些重要场合,比如生日、毕业典礼等

14、时刻要及时出现,并且告诉孩子,他们成功的时候,父母是真心为他们高兴的。 (5)孩子需要鼓励,父母要积极地给他们指引人生之路。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发自内心的鼓励。父母要以孩子为荣,并积极地为他们指引人生的路径。孩子在父母正确的指引下,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光明。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杨赟 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去商店。当父亲在柜台边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孩子却不停地大哭,并且拉着父亲的手,示意父亲离开。如此几次以后,父亲感到不耐烦,可是,他百般地询问,孩子却总是说不明白原因。 又有一次,孩子跟着父亲到了一家商店。父亲在柜台前面认真地挑选着商品。孩子再一次哭了,来来往往的人们都看着这个孩子。父亲感觉不高兴,但他还

15、是很耐心地蹲下来,想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蹲下来的父亲发现了他从来不曾看到过的一幕:在玻璃质的柜台侧面倒映出来的,也就是在孩子的眼前,晃动着许多来来去去粗细不一的腿和大小不等的鞋子。父亲不用再问,立刻明白了孩子每次来商店都会哭的原因。 父亲轻轻地擦去孩子的眼泪,抱起了孩子。原来,他一直站在不同的高度上去质问和要求孩子。 看了这个故事,相信父母们都应该有所体会,自己在平常和孩子的交流之中,抱的是什么样的态度呢?面对和孩子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像故事中的父亲一样,蹲下来和孩子保持平等呢? 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可以从以下的4个方面和孩子真诚地交流,也就是说,要真正地实现与孩子的平等才能更

16、好地做到交流。 首先,要从人格上与孩子保持真正平等 这是父母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前提。平常在单位上班,有人来找自己办事或者是老朋友见面了,作为起码的礼节,人们都会在打招呼的同时,从座位上站起来和来人握握手、倒杯水,然后再谈谈工作或是叙友情。然而在家庭中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有的父母想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或者其他的情况,在不自觉中就会用一种命令的或者高高在上的语气,这样是实现不了平等交流的。 所以,父母应该尽量换一种心态,放下家长的架子,像故事中的父亲那样,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因为,孩子是需要尊重的。只有真正的尊重,才能让孩子对父母敞开心扉。 其次,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也是平等交

17、流得以实现的基础。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可有多少做父母的真正征求过孩子的意见?父母的意志让孩子在成为报班专业户的同时也成了学习的“奴隶”。一些父母喜欢包办代替,并且在操心受累之余还会说:“我这么替他操心,我容易吗?”面对父母的安排,有的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会加剧逆反心理。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更愿意固守自己的意志而拒绝家长的安排。 有个男孩叫小晨,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从上高中起,他就有了要当一名厨师的理想,并且平常也很关注这方面的知识。放假在家的时候,他会买来青菜、鱼、肉等,按照菜谱上的说明做菜给家人吃。可小晨的妈妈对他的爱好非但不支

18、持,还总说当厨师没有出息。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妈妈让他报物理系,但小晨为了自己的理想,瞒着妈妈偷偷地填报了自己喜欢的一所职业学校。可是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小晨愣了,原来妈妈又去学校偷偷地替他修改了志愿,录取他的是一所重点工科院校。无奈的小晨来到大学以后,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他无心学习,终日沉溺于网络,后来门门功课挂红灯,精神状态也很让人担忧。到这个时候,小晨的妈妈才真的后悔不迭。 再次,父母要树立向孩子学习的观念。要承认时代带来的差距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父母要承认孩子的长处、承认和孩子之间的差距。 一位父亲说,他对电脑使用不精通,而儿子从小就上电脑课,电脑知识要比他的多得多,他的电脑

19、有问题,都是儿子给调试,用新的软件也要儿子帮着下载安装。每当儿子认真给他调试电脑的时候,他都会对儿子说“谢谢你”。听到他的道谢,儿子很开心。在以后的日子里,遇到问题,儿子总会很耐心地和他一起探讨,无形之中,亲子关系就被拉近了许多。 最后,要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这是许多教育专家的建议,也最能体现两代人之间人格的平等。现在的父母普遍能接受这个观点,也有和孩子交朋友的愿望,可是往往会出现两个误区:一是交友目的不纯。父母并没有真正地放下架子,他们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管孩子,以便让孩子更听话,孩子很快就会识破这种虚假的平等而不屑于与父母做朋友;二是很多父母都会固守传统的家长作风。他们常常居高临下,凭主观

20、意志和孩子交流,而不太重视孩子的感受。 其实,在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中,只要父母放下架子,能虚心地向孩子学习,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真诚、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亲子关系自然会越来越密切。孩子最想对你说的10句话袁章奎许多父母认为,爱自己的孩子是做父母的本能,为孩子付出一切都是不需要回报的。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回报的。干活累了,孩子主动去为你擦汗;母亲生病时,孩子到床前端水送药。一旦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的意义。 当一些家长细心关注子女的感恩问题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懂得回报,孩子真的不懂得回报吗?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本刊联合作者开展了一次

21、问卷调查,收到了来自贵州、广东、广西、江苏、重庆等十余省市城乡初中、高中和职校在校学生的570份有效反馈。可以看出,孩子是懂得感恩的,也能理解父母的辛劳,不过家长也需要学会等待和引导,懂得适当的分离,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在我们的问卷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设想孩子们一定会发泄种种的不满,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如此多的感恩与回报之心,他们对家长的希望也有着十分真诚和合理的一面。出现频率最高的10句“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摘录如下:1爸爸,不要太劳累,要注意身体,少抽烟少喝酒。2希望你们不要过多地为我操心,多关心身边的人。3我已经长大了,多给我点自由,我真的懂事了。

22、4不要自己顶着压力,也让我分担一些,谢谢你们能体谅我。5不要太宠着我了,更不要一味答应我的无理要求。6爸妈很辛苦,谢谢你们把我生下,抚养大。7不要看我日记,多给我点时间,尊重我,不要侵犯我的隐私。8感谢你们给我的一切,我会做得更好,我被幸福包裹很好温暖。9我一定好好读书,不浪费你们的血汗钱,我长大后会孝敬你们的!10对不起,曾经的我真的很不懂事,惹你们生气,其实我很爱你们。孩子不是“白眼狼” 在这次问卷调查涉及的12个选择性问题中,绝大多数孩子对自己父母的教育是接受的和理解的。在“你觉得父母尊重你吗?”的问题中,认为比较和十分尊重的占到了79。在“你对父母的关爱满意吗?”一题中,85的学生感到

23、比较甚至十分满意。有89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信任自己的,有87中学生表示能够与父母分享内心的感受。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见,我们的孩子是感受得到父母的爱的,也就是说父母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孩子也并不是一群“白眼狼”。 很多家长感到不理解,生活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不以为然和情感淡漠是个别现象吗?其实,这和中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孩子自进入中学阶段后成人感的发展趋势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他们内心十分希望家长不再把他看做小孩,他们渴望自己管理自己,期待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得到家长的承认和尊重,希望与父母平等,但与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情况相比,他们的社会成熟又有些滞后。这时的中学生

24、对社会的认识还很肤浅,尤其是缺乏复杂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处于初步认识阶段。所以,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就显得冲动、偏激、摇摆和脆弱。例如,把对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看做是不信任,对家长的批评教育更是反感,采取排斥态度。“分离”的苦与乐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孩子对自己父母心存感恩之心的同时,很多父母也在不自觉地制造了不少影响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隔板”。当今的很多父母在对孩子的信任、了解、干涉、指导、交往、独立、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信任和了解是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然而调查却让我们看到了当前亲子教育中的

25、很多问题。有16茗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很多时候都不信任自己,36的中学生认为父母不是很了解甚至一点都不了解自己。当问到“你最希望父母关心你何事”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身心健康”和“发展前途”,占到全部调查人数的72,然而绝大部分家长却更多地关注“学习成绩”和“衣食冷暖”问题。 古人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任何人都必须脱离父母的保护学会自立,“分离”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必须的,然而有46名的家长从不或很少鼓励孩子独自外出活动。这些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分离”不能顺利地进行。有64名的中学生报告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征询家长的意见,同时也有56的孩子希望去外地上大学,而

26、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十分堪忧的,有58的中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肯定会首先求助于父母,仅有10的中学生会尽力自己独立解决。靠得多近,才能爱得正好?成长的旅途中,懂得收放一下纽带,在“放手”的过程中让孩子变得成熟,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懂得回报和感恩。有选择才有快乐史峰天冷了,我和妻子一起去给儿子选购羽绒外套,为了让选购来的衣服更符合儿子的身材,我们决定带上儿子一起去商场。儿子一听说要去给自己买新衣服,当然是兴高采烈,兴冲冲地随我们去购物。我们在儿童服装区逛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妻子才发现一款儿童羽绒外套很适合儿子穿着,于是就停下来与老板商讨价格。不一会儿,价格就谈妥了。妻子要了一件黄色的让儿

27、子试穿。儿子说:“妈妈,我不要黄色的,我要蓝色的。”面对儿子的选择,妻子表示反对:“蓝色的冷眼,黄色的看着鲜亮,要黄色的!”其实,黄色是妻子喜欢的色彩。儿子还是坚持要选蓝色的,坚决拒绝试穿黄色的。妻子极不高兴:“你这孩子,是大人给你买衣服,又不是你自己买衣服,大人给你选什么颜色的你就要什么颜色的就是了,这么倔!”儿子倔强地说:“不,我就要穿蓝色的。”其实,蓝色是儿子的偏好色。蓝色是大海的颜色,儿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水手,在广阔的大海上航行。得,就为了这外套的颜色,儿子和妻子争执不下,最终伤了和气。购买衣服本来是一件特别让人高兴的事,现在却因为“选择权”的争执变成了一件让人非常恼火的事。儿子当然最

28、终斗不过妈妈,只好买下了黄色的外套。儿子将这外套穿在身上特别委屈,没有一丝高兴的模样。事后,我在想:应该把选择颜色的权利交给儿子才对,因为孩子总归应该拥有自己的情趣意志,如果这样的情趣意志是正常而且是正当的,大人就不能用自己的偏好和专制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剥夺了孩子正当的选择权,其实就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想虽然是这样想,但是当真正要给予儿子选择权的时候,并不是非常容易就可以做到的。儿子放学的时候告诉我:“爸爸,我们班里重新选班干部了。”儿子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儿子在学校里有这样的“职务”,也是我认为很自豪的理由。我跟儿子说:“不论你们班里如何重新选班干部,你只要安心学习,当好学习委员应该没问题。

29、”谁知儿子却说:“我这回不当学习委员了,而是新任劳动委员了。”我心惊了一下,问儿子:“是因为学习落后了,学习委员被老师给撤职了?”儿子解释说:“不是,我学习成绩还好着呢。”“那为什么不当学习委员,而换成劳动委员了?”我疑惑不解。在我心中,学习委员是个体面的“白领”职位,而劳动委员是出力流汗的“蓝领”职位。儿子的职位由“白领”转换为“蓝领”,当然让我不理解。儿子轻松地说:“学习委员当得时间长了,我想体验一下劳动委员的乐趣了。”乐趣?当劳动委员哪有什么乐趣?只有“累趣”呀!我想立即否定儿子当劳动委员的选择,开导他继续当学习委员,但前些天,妻子和儿子买衣服时发生的不快一下子浮现在我的眼前,如果现在我

30、否定了儿子的自主选择,硬是要求儿子当学习委员,不让他当劳动委员,儿子岂不是一样要陷入不快乐的情绪之中吗?难道,要支持儿子去当天天出力气流汗水的劳动委员吗?是支持儿子的选择,还是反对儿子的选择,我正处于两难之间。这时儿子兴奋地告诉我:“爸爸,我当了劳动委员之后,会带着同学们把教室门前的花园弄成春有花、夏有草、秋有果、冬有绿的超级花园。到那时,我请你去参观我的劳动成果,怎么样?”看着儿子兴奋的面孔,我一下子从两难的境地中走了出来。呵,儿子选择当劳动委员,原来是胸怀“理想”的,他想利用自己手中新的“职权”,创造一个更加漂亮的花园。儿子的选择是多么美好呀!我很感动,坚定地跟儿子说:“嗯!既然你选择了当

31、劳动委员,就要好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在你的任期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到时,爸爸一定会去看你们的新花园。”“爸爸,你同意我当劳动委员呀?”看来,儿子开始也是害怕我反对他的新选择。“同意,非常同意。”我明确表达出我支持的态度。“太好了,我当劳动委员的事不但同学们支持,老师支持,现在爸爸也支持了。”儿子高兴地跳到老高。当一个孩子正当的选择权得到支持和肯定的时候,一定会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涌上他的心头吧?许多父母总是愿意以这样的专制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你今天必须如何,不要如何在家长与孩子的这种交流方式中,孩子完全享受不到选择的权利,所以他们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不快乐。如果父母能够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温和地询问他们:孩子,你今天是想做这件事,还是想做另一件事呢家长给孩子的行为提供更多的途径,然后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当孩子拥有了选择权之后,快乐和幸福就会跟随而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