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80KB ,
资源ID:78213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213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928 异化劳动 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928 异化劳动 2.docx

1、0928 异化劳动 2第二节 异化劳动的第一层规定:对象化和自我异化,客体和主体的对立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第6-18段解读第6-7段:对国民经济学提供的某些涉及劳动异化的经济事实的概括描述。D6: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D7H12: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解读:工人生产了很多东西。工人本身是很穷的。这两者都是当时有目共睹的事实。国民经济学也不否认。问题是这两者间是什么联系?工人生产的东西越多,他本身就越穷:表明两者间是反比关系,反向运动(正相关,负相关:逻辑上为相反或对立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具有必然性(自相矛盾的性质)。Y199注34:这个结论在当时的社会批

2、判性著作中相当流行。D7H23: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解读:稍进一步,把工人和产品的反比关系提到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维度,等于把前句说的对立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从工人占有自己产品的多少进入到工人是否作为人而存在。工人变成商品就说明人(工人)变成了物(货物)。D7H35: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解读:进一步指出劳动生产的性质发生了变异:它不仅生产商品,而且按照生产商品的一般规律来生产劳动自身和工人。这就等于把劳动自身和工人都变成了商品:因为劳动力和雇佣工人可以根据资本的需要自

3、由买卖。第16段和第17段后半所讲的内容与第7段同类。只是认证角度/逻辑功能不一样。D8:根据对象化原理从上述经济事实中得出异化劳动的概念(第一层规定)D8H12:这一事实无非是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解读:“这一事实”就是D7中所描述的那些事实。那是国民经济学也承认的经济事实。马克思就是从这些经济事实出发,从中得出异化劳动的概念。确切地说,这只是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一层规定;通称“产品异化”,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体现在产品中的人的自我异化”。句中逻辑主词部分含有一个等式:劳动产品劳动对象。一般认为产品和对象是有区别的:对象

4、似乎应该是在劳动之先就有的,是劳动的前提,而产品则是劳动的结果。这种区别确实存在,但它在概念上是极其相对的,在运动过程中前提和结果更是不断转化从而无法分开。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是做哲学分析,不是做经济学分析,需要把所讨论的对象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把人同任何东西的关系都提升为对象性关系,而这种提升/抽象也是十分自然的:工具和原材料固然是人的对象,产品何尝不是人的一种对象?何况产品又不断转化为原料和工具,原料和工具本身就是劳动产品。经过这种合理抽象,就把劳动(工人)和产品这种比较具体的关系,变身为人和对象,进而自我和对象这种更一般的关系,立即同哲学基本问题人与自然、人同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

5、的关系挂起钩来。在谓词部分,马克思用了三个词组来刻画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的异化关系。“异己的存在物”不同于一般的差异物,一般的差异物只是彼此相异,劳动产品和劳动者也是彼此相异的,但如果仅仅是这种一般地有差异,那就根本谈不上异化。异化之异的关键在于它是客体对象对于主体自我的一种背离,所以称“异己关系”而不是一般的“差异关系”。“不依赖于生产者”说的是反客为主,劳动产品本来应该为生产者服务,服从生产者的意志,现在却闹起独立性来,不服从生产者的意志。“同劳动相对立”点明劳动产品异化的实质:劳动产品同劳动者处于对立关系中。总之,异化是对立关系,不是差异关系。这一理解的哲学前提要求我们懂得差异和对立两范畴的

6、区别和联系。需要思考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产品异化的根据是什么?是根据当时的经济事实吗?马克思确实是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的。这些经济事实是国民经济学家也承认也看到了的,为什么他们不能从中得出异化劳动的概念,相反“掩盖了劳动本质的异化”(Y54D17H2)?这说明仅仅根据事实是不能得出异化概念的。仅仅根据事实,人们会说:事实本来就是这样,这有什么不对、有什么不好?甚至会反问:如果劳动者同他的产品的关系不是这种异己的对立的关系,那么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需要有一种理论根据来说明这种事实上已经存在的关系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对。所以马克思刚一接触到劳动异化概念,马上感到有必要交待它的理论前提,用极概括的

7、语言讲到劳动的对象化。D8H34: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解读:这就是所谓对象化理论,要旨是把人的活动(包括认识和实践)对象(包括产品和产物)理解为人的自我(思想目的情感意志等等的)对象化。这种理解可以普遍化,即推广到人与任何对象的关系,或人与对象的任何关系。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事如其人,物如其人。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都倚重这一理论。黑格尔认为自然界是绝对理念的外化,而这一外化/对象化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费尔巴哈认为神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马克思把这种关系用于物质生产劳动,得出“劳动的产品是劳动的对象

8、化”的命题。中间的短语“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是对他所理解的对象化的进一步解释。根据这种解释,马克思的对象化概念有物化的含义,因此不同于卢卡奇(物化异化)和黑格尔(对象化异化)。也是根据这种理解,马克思又把对象化进一步解释为现实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由这一解释可见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中的自我对象化理论,与古代亚里士多德讲的从潜能到现实转化的理论有渊源关系。由对象化等于现实化还可以得知马克思的对象化概念其实就是他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就是根据这种对象化理论从众所周知的经济事实中得出异化劳动的概念。那么对象化和异化是什么关系、如何区别?对象化和异化两概念所讲的其实是自我和对象之

9、间的两种不同关系。自我对象化亦可以了解为自我二重化(Y58D32):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并在这个对象世界中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自己的本质。这样就相当于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主观的自我(主观世界),一个是客观的自我(客观世界)。这种自我二重化结构简单地说就是自我和对象的关系,或叫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又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如果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中实现了自己的本质,证明了自己的存在,那就是一种自我肯定关系,对象与自我具有同一性,这是正常的对象化。如果自我对象化以后,那个对象与自我不是处于同一关系中,而是处于对立关系中,那就表明自我在它的对象中没有得到实现,相反,自我丧失在它的对象

10、之中,那就是自我异化。可见对象化和异化的区别在于对象与自我的关系:是同一关系还是对立关系。这种同一和对立关系又只能从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可见异化的前提是对象化,有对象化才有异化。异化可以说是对象化的一种变形、扭曲形式。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可以这样简单把握:对象化是自我肯定关系;异化是自我否定关系;外化则是中性的,无所谓自我肯定还是自我否定,有时指对象化,有时指异化。在马克思那里,物化也是如此:有时是正常对象化,有时又是指异化。因此无法仅仅从字面上进行区别。实质性的区别是对象化和异化,它们是一正一反两种正相反的关系。把对象化和异化联系起来理解,对理解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有重大意义。D

11、8H56: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解读:这是在讲明对象化以后,转而再说它的异化形式。从正题(肯定关系)转入反题(否定关系)。马克思认为这种异化就存在于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出发点)而假定的那些经济事实(状态)中,并从现实化、对象化和占有(三者是同一系列的概念,可以都称对象化或现实化)三个方面说明对象化如何走向反面,蜕变为异化。这三句话(分句)由于讲得太概括,初读起来很不好理解。好在紧接其下的第9段就是对这三句话的进一步说明。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D9:从现实化、对象化、占有关系三个方面说

12、明劳动产品如何同劳动者相异化。D9H12: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致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解读:这是讲现实化如何表现为它的反面或对立面非现实化。现实化(Verwirklichung)和非现实化(Entwirklichung)是正相反对的两对立面。已知现实化等于人的自我实现,那么非现实化就是人的自我丧失。无论自我实现还是自我丧失都有个程度问题,就非现实化来说,最极端的非现实化莫过于人被饿死,即连人的肉体都不存在了,更何况人的精神存在?所以马克思用“竟如此以致于”的措辞方式。D9H25: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动的必要

13、对象。甚至连劳动本身也成为工人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和极不规则的中断才能加以占有的对象。解读:这是讲对象化如何表现为它的反面非对象化。按照D8H6的讲法非对象化有两种形式:“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马克思在这一层先讲对象的丧失。为说明问题,他只讲“最必要的对象”。所谓“生活的必要对象”和“劳动的必要对象”,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语言来说,就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两种最必要(必不可少/必需品)的对象都被剥夺了,可见工人的对象的丧失到了何等程度。除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两种对象,马克思还讲到“劳动本身”这种对象,可见他的对象概念是个哲学范畴,基于人的意向性结构:凡是人的意识可以意识到的东西都是人的对象

14、。劳动本身,因为是有意识的活动,所以也能成为人的对象。由于这个对象就是劳动活动本身,劳动者要占有它本是很容易的,只要他在劳动中,他就占有了劳动这个对象。但是对于工人来说,这种占有也是相当困难的: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和极不规则的中断才能加以占有。“最大的努力”当指劳动的强度;“极不规则的中断”应指工厂化劳动流水线作业昼夜轮班制度。工人只有在这般紧张劳动中才能占有劳动这个对象,意味着工人随时有失业危险,弄不好就会失业,即失去劳动这个对象。D9H57: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解读:这是讲“占有”如何表现为它的反面“异化

15、”。这里说的“占有”是指工人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劳动生产而占有劳动对象。要知道生产活动本身就是对劳动对象的一种占有,如果劳动者不占有、握有、持有劳动对象,他如何进行劳动生产?不过这种实际的“占有”不同于法律上的“所有”。工人虽然实际占有、握有劳动对象,但是他们对劳动对象没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占有恰恰表现为异化:劳动对象是异己的、不属于他们所有的存在物。这说明真正的占有不是肉体行为和物质形态上的直接占有,而是对象与自我之间的同一关系。对象是“我的对象”,不在乎我是否直接占有它。“占有表现为外化”进一步说明人对他的对象的真正的占有关系是一种内在关系,不是外在关系。这里的内在和外在又不是

16、空间概念:真理自己的东西,哪怕远在天边、山重水隔也还是内在的,不是自己的东西,哪怕拿在手上也是外在的。对工人来说,真正属于他的东西只有极少量的生活资料,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控在资本家手中。因此可以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受自己的产品统治”就是上段末行说的“被对象奴役”。“被对象奴役”和“丧失对象”好像是两回事,甚至有点相互矛盾:既然对象丧失了,没有了,它怎么还奴役我呢?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这里说的对象不单是人去认识的对象,而且是人赖以生存的对象,即它是人的存在所必需的,人丧失这种对象,他的基本生存需要就得不到满足,这样对象对人的控制力量就

17、更强大了,人就更加受到它统治、奴役和支配。例如越是没有钱的人越容易沦为金钱的奴隶。受对象奴役与对象的稀缺性分不开。物以稀为贵,因为贵而难得,如果此物又是人的必需品,那么许多人就要做它的奴隶,为它而失去尊严,而掌握了这种稀缺物的人,就等于掌握了对他人的绝对控制权。所以极力政府不但需要愚民政策,还需要穷民政策。老百姓不能太穷,但也不能太富,这样才最有利于政权稳固。第10段:集中阐述产品异化中劳动产品同劳动者之间的异己的敌对的关系。D9H12: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规定中: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解读:类似讲法见Y55D24:“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

18、象的关系。”这是从人与对象的关系角度对产品异化做规定。D8H1-2着重从对象的特征方面对产品异化进行规定。两个规定和三个表述中都有“异己”这个关键词。关键是要看到这个“异己”关系不同于一般“差异”关系。一般的差异关系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对象之间,异己关系则发生在自我和对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区别的原理在黑格尔逻辑学第二部分本质论第一节纯反思规定里。实际上这就是差异和矛盾两个概念的区别,放大点说就是知性思维(形而上学)和辩证思维(辩证法)的区别。理解对象化和异化概念之所以要注意这个区别,是因为对象化并不意味着对象与自我作为两个存在物之间没有差别;异化也并不意味着对象和自我之间有差别。对象是不是自我的对

19、象化,或者说对象化还是自我异化,这与对象和自我之间有没有区别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D9H25: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解读:这是对产品异化中工人同产品间的异己、对立关系的进一步刻画,共用了四个“越”字刻画对象和自我之间的反比关系、反向运动,特别是中间的两个表达,把对象世界和内部世界加以对举,更说明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少”,而是性质上的反客为主或主客颠倒。D9H56: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解读:这是用人在宗教信仰中的自我

20、异化来类比/说明人在劳动产品中的自我异化。马克思经常引用宗教方面的类比来说明经济政治生活的异化。这是因为宗教异化已有费尔巴哈揭示在先,其时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也比较好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两种异化虽然素材不同,但结构是一样的,都是人的对象(上帝、劳动产品)和人自身(主体、自我)之间的颠倒和反比关系。宗教中的上帝本来是人所创造的对象,是人的自我对象化;结果却反过来,上帝成了人的主宰、主体,人反而成了他的奴仆,受它支配的客体;这就是典型的主客颠倒。文中所谓给上帝的越多自己的越少,不单是物质上的多少问题;应从“上帝是一切,人什么也不是”,理解成主客颠倒。D9H610: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

21、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因此,这个活动越多,工人就越丧失对象。凡是成为他的劳动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自身的东西。因此,这个产品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解读:这是对产品异化更本质的揭示,尤其是一、三两句,把对象化和异化这两种关系的性质描述得十分到位。“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就是“自我对象化”最本质的特征;“这个生命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以及“这个对象不再是他自身的东西”则揭示了“自我异化”最本质的特征。由“不再是他自身,不再属于他自己”这种表述,可见对象化和异化所讲的是主词和谓词、主体和客体之间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关系。D9H1013: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

22、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解读:马克思用这一句话概括地说明劳动产品中的对象化如何变成异化,其中甚至包含着马克思对“对象化、外化、异化”这几个不同概念的区分。开首“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说的只是一般的外化,一般对象化;接着用“不仅而且”的递进句式对对象化和异化进行区分:“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还仅仅是一般的外化和对象化;“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就是典型的异化了。这个异化概念中马克思共用四个关系描述:与他相异、不依赖于他、在他之外存在、同

23、他对立。仅仅前三种关系还不一定就是异化,异化的关键是第四个“同他相对立”,即对象同自我相对立。马克思用这个递进句所描述的关系,总的看共有三个环节:由“外在”到“相异”,再到“对立”即“异化”。我们首先要肯定人的产品是不同于自己的另一个东西,因此必然是在人之外存在的,这样被造物和创造者的关系就是相异的。但是一般的外在和相异都是正常现象,无法反对。问题不是外在、相异,而是敌对、对立。这种“对立”从对象化角度来看就是“异化”。D9H1314: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解读:这是回到产品异化最本质的规定:产品异化实质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异化。生命可以对象化,但是不可以异化。生命的

24、对象化等于生命的展现。生命的异化等于生命的死亡。生命表现在它的对象中,这时生命和它的对象正好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生命表现于对象,对象表现着生命,两者一主一从,“一唱一和”,相得益彰。生命的异化意味着生命不再属于主体自我,而属于客体对象,意味着主体无生命而客体有生命,主体死亡了,主体蜕变为客体,等于主客体的关系发生颠倒:反客为主。自我异化最根本的含义。D1115:更详细地考察在工人生产中对象化如何表现为异化。D11:现在让我们更详细地考察一下对象化,工人的生产,并且考察对象即工人的产品在对象化中的异化、丧失。解读:声称要更详细地考察工人生产中的对象化及其异化。所谓更详细地考察,实际上是把目光从前

25、面的三个方面收回来,集中到生产领域,从工人的生产活动中来考察其产品异化。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含有三个有用信息:(1)句中“对象化”和“工人的生产”是同位语,说明工人的生产就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可见对象化一点也不神秘,就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可惜我们的哲学家通常只把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概念等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很少从对象化和异化方面去理解。(2)把“工人的产品”看成人的“对象”,前面说过这样作的理由。(3)“对象的丧失、异化”就发生在这个“对象化”过程中。D12: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

26、材料。解读:指出自然物是人的劳动资料,因而是人类劳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是把劳动中工人和产品的关系看作人同自然界、乃至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这样就把对象化和异化的概念从人同产品的关系推广到人同整个外部感性世界的关系。Y55D24H2-4说得更明白:“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对象的关系,同时也是工人对感性的外部世界、对自然对象的关系。”这充分表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是哲学范畴,讲的是人和世界的一般关系问题。并且是基于人与自然/世界的内在同一性:人就是人的世界,而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孤立主体;这样原本在人之外的世界(感性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界),就成了“人的世界”(甚至就是“人”)的内部规

27、定,成了人的世界的构成材料,具体说就是成了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D13: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解读:马克思把自然界对劳动的基础地位区分为劳动对象和生存手段两个方面。马克思连用了两个“生活资料”:前一个“生活资料”实际上是指后来说的“生产资料”,后一个“生活资料”才是后来说的狭义“生活资料”。两者都用“生活资料”更能表达自然界对人的存在的基础和本源作用。“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更是强调劳动对象即自然界的在先性。但Y89d2末尾又强调自然界

28、的生成性:“在人类历史即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Y116倒数23:“被抽象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实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又强调了自然界的具体性。这些不同的自然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相互对立,孤立理解。 D14:“因此,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 “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解读:这是顺着上段思路从劳动对象和生存手段两方面更具体地说明工人通过

29、劳动对外部世界的“占有”恰恰表现为“失去对象”,即上文两次提到的“占有表现为异化”的主题。“感性的外部世界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说的是工人失去生产资料。“感性的外部世界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说的是指工人失去生活资料。“占有”和“失去”本来是相反的,不能共存,之所以同时发生,又占有又失去,是因为占有发生在劳动过程中,而失去发生在劳动的结果中。这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的区分,实际上就是活劳动与死劳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后来马克思就是根据这一区分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把异化概念(占有=失去)引入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中,使异化概念由哲学领域进入到政治经济学领域,由哲学思辨变成了可以经验的

30、感性事实。这大概就是他所谓“更详细地考察”的含义。D15:因此,工人在这两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首先,他得到劳动的对象,也就是得到工作;其次,他得到生存资料。因此,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解读:进一步揭示工人如何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仍然从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和生存手段(生活资料)两方面进行。工人得到劳动的对象,也就是得到工作;其次是获得维持肉体生存的资料。这两个方面都是讲得到、占有对象。但是这个得到对象,却是失去自身,即反客为主,沦为对象的奴隶。就前一方面来说,

31、他“得到工作”,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工人”。工人和人有重大区别:人是全面自由的,工人是片面异化的)。就后一方面来说,他得到生存资料,但却是“作为肉体的主体”。不是作为真正的主体。最后一句总结:“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概括地说,工人只有作为肉体主体才能存在。换句话说,工人只是一种肉体主体。我们知道主体的本质在精神而不在肉体,因此所谓肉体的主体实际不是主体只是客体。因此工人实际上是一种没有主体性只有客体性的存在物。所谓“奴隶状态”就是这种“没有主体性”或“主体不在场”的状态。主体性就是人性,没有主体性就不是人。从

32、这里我们也知道了占有和失去到底是什么关系:占有了物的东西(客体对象),失去了人的东西(主体自我)。这充分说明异化不异化不单纯是物质上的有无和多少问题,更主要的是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是否统一,即是否有自由和自我实现的问题。D16:(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解读:再次描述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的种种表现。与D7相照应,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认证思路:先从事实/现象出发,从中得出异化劳动的概念,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然后又再回到现象事实中来,看看这一异化劳动概念,在现象中有那些表现、如何表现。简单地说,就是从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这里描述的异化表现共有6个方面,比第7段描述的更全面。马克思再次强调,这些都是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来讲的。国民经济学本来已经看到了这些事实,但却竭力加以回避和掩盖,所以紧接着下一段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是怎样掩盖劳动异化这一事实的。D17:揭示国民经济学掩盖劳动异化的哲学基础或认识论根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