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4.39KB ,
资源ID:78206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206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药科室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药科室建设方案.docx

1、中医药科室建设方案平凉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方案通过对卫生院中医药科室的合理设置、中医药设施设备 的必要配备,满足中医药科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功能需求, 营造中医药服务氛围,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发展。一、中医药科室设置(一) 卫生院1.中医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根据需要设中医诊室、针灸 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作为中医科的 临床科室;2.设置中药房和煎药室,纳入药剂科统一管理;3.有条件的可设置名老中医专家门诊。(二) 卫生院、1.设置1个以上中医诊室,有条件的设置中医诊室、康复 室、养生保健室等;2.设置中药房和煎药室,提供代煎药物服务。(三) 设置要求1.中医临床科室以集

2、中设置为主,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 服务区,能够综合开展中医药服务;2.中医临床科室采取中式建筑装修风格,营造古色古韵浓 郁的传统医学氛围;3.中医诊室面积8平方米,一人一诊室,体现以病人为中 心和保护病人隐私的服务理念;4.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每床设置轨道式遮隔帘或移动式屏风,保护病人隐私;5.按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设置中药煎药室;6.在中医药服务区悬挂古代中医人物画像,塑立中医人物 塑像,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塑像、宣传版面、电子屏等 多种形式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适宜技术等中医药基 本知识和古代健康养生诗词;7.有条件的卫生院服务机构中医科诊室、中药房应实

3、施信 息化管理。建立中医医师工作站、中药房管理系统,开展中 医药服务“六位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实施与预防保健、居 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实时交互、自动更新、统计分析、动态管 理。二、设备配置(一) 基本设备办公桌、办公椅、病人椅、脉枕、听诊器、血压计、诊查床、 器械柜、出诊箱等。(二) 中医设备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 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三) 中药房设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 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等。(四) 配置原则1.基本设备按照诊

4、室数量配置;2.中医设备按照中医科室设置情况配置;3.根据中医专科(专病)工作需要可增加设备配置;4.卫生院服务站设备配置可根据中医药科室设置情况进行 适当删减。(五) 其它1.设立卫生技术人员信息公示专栏,有条件的可将中医药 人员与西医药人员分别公示;2.有条件的卫生院可设置人工叫号系统或电子排队系统, 避免围诊;3.在候诊区醒目位置免费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和常见 病多发病中医药防治手册等;4.医务人员生活区与诊疗区分开。中医药人员配备及培训一、 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的人员范围(一) 中医类别医师,包括聘任的和公立医院支援、 巡诊的;(二) 接受过系统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中医药服务的

5、医师;(三) 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药剂人员;(四) 负责中医诊室和病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二、 配置原则(一) 卫生院聘任的中医类别医师数应占医师总数的 20%以上,保证每个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配备至少 1名中医类别医师;(二) 卫生院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三) 卫生院服务站按照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数量配置中医类别医师,没有中医诊室的,应有系统接受过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四) 从事社区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药剂人员应具有中药专 业中专及以上学历。三、 培训(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卫生院服务工作特点,能够

6、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二) 培训方式:1.建立脱产与半脱产相结合、在职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机 构内与机构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 合的社区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 进修、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 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拜师跟师学习、参与 课题研究、参加各类竞赛、参加学术会议等;2.搭建发挥乡镇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如建立中医团队, 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乡镇、村、家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 和中医药“六位一体”特色服务;(三) 人员培训既要

7、保证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也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四) 各类人员培训具体要求:1.中医类别医师(聘任)(1 )已在卫生院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但未参加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应参加岗位培训,参考学时 500学时(理论教学300学时,实践教学200学时),取得中医类别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2 )新进入卫生院服务机构工作的中医类别医师,应参加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 化培训,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3 )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

8、4)按照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要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其它类别医师(1 )对卫生院所有的其它类别医师重点按照国家基本药 物目录临床应用指南(中药)开展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2)对有意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其它类别医师,特别是卫生 院没有配置中医类别医师的,除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外,还 要开展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特 别是火罐、刮痧、熏洗等中医非药物疗法;(3 )应鼓励支持其它类别医师参加中医学历教育、西学中 班等,参加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西 医结合医师资格。3.药剂人员开展中药基本理论、药材辨识、中药配伍、饮片调剂等方面 的继续

9、教育培训。4.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辨证施护继续教育培训。四、其它(一) 中医类别医师第一执业地点在卫生院的,注册的执业 范围为“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二) 开展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工作的卫生院,每个团队至少 配置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三) 充分利用返聘的老中医药专家和公立医院支援、巡诊 专家的技术力量,采取跟师学习、团队服务等方式,对本卫 生院服务机构医师进行传帮带,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 平;(四) 建立按照中医药工作质量和数量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 核指标体系和制度,鼓励应用中医药服务;(五) 采取选聘中医骨干医师或首席医师,推选中医药适宜 技术推广员,组织先进风采展示演讲等方式营造

10、支持提供中 医药服务的氛围,鼓励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社区居民选择 中医药服务。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针对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制定 并实施中医干预方案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普及 中医疾病预防知识,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指导居民 开展养生保健,增强居民健康意识,达到未病先防、即病防 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基本原则(一) 定期体检,见微知著;(二) 重视先兆,截断逆转;(三) 安其未病,防其所传;(四) 掌握规律,先时而治;(五) 三因制宜,各司法度。二、 服务对象(一) 全体辖区居民,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二) 重点人群:以辖区妇女、

11、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残疾人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重点。三、 内容与方法(一) 中医药预防与养生保健主要服务方式:1.针灸养生、推拿按摩及经络养生;2.四时养生;3.食疗与药膳;4.冬病夏治、夏病冬治;5.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及气功导引等。(二) 主要内容1.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结合人群 体质状况、生活方式、多发疾病谱等,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 情况的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方案,为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中 医养生保健服务;2.针对季节性易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开展中 医药健康教育,并米取中医药干预措施,如在流感易发期, 发放艾叶燃熏,板蓝根等中药煎水服用;在过敏

12、性疾病易发 期,采用中药熏鼻喷喉等方法延缓发作;在节假日前后进行 脾胃调理等;3.针对孕产妇,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 期保健服务,如饮食起居指导、常见病食疗、康复训练指导、 产后心理辅导等;(1 )孕期保健。普及孕期中医保健知识及分期保健要点,包括情志调摄、饮食起居、健康检查、用药指导等保健服务;(2)产后饮食起居指导。产后宜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忌 辛辣或肥甘厚味,免伤脾胃;适当饮用补血、祛瘀、下乳的 药膳;多吃流质食物,促进乳汁分泌。产妇忌食刺激性食品, 勿滥用补品;(3 )产后常见病食疗。脾胃虚弱者可服 山药扁豆粳米粥;肾虚腰疼者食用猪腰子菜末粥;产后恶露不净者可服 当归生姜

13、羊肉汤或益母草红糖水、醪糟;(4)产后康复训练指导。通过中医手法刺激穴位和专人指 导运动训练,防治产后病;(5)产后心理辅导。预防产后抑郁症,主要表现是产妇在 产褥早期出现的以哭泣、忧郁、烦闷为主的情绪障碍,此时 应进行心理疏导,并加服补血养肝疏肝理气中药;(6 )哺乳期饮食指导:若乳汁不足,可多喝鱼汤、鸡汤、猪蹄汤等。断乳可采用中药的方法回乳, 用炒麦芽加水煎服, 每日1剂,连服3天,乳房局部做湿热敷。4.通过健康教育,向中年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社 区居民宣传相应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调摄知识以及中医 药慢性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包括饮食起居、健身运动、 心理调适、疾病预防、调护等;

14、5.卫生院服务中心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应用中医 基本体质分类量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开展中医 体质辨识,对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 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体制类型的不同人 群指导个体化调护方案,指导居民的起居调养、药膳食疗、 情志调摄、动静养生和经络腧穴按摩保健等;6.在社区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活动,传授养生保健和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普及扇舞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 拳等运动。四、其它(一) 有条件的卫生院可开展中医体检, 进行体质辨识服务;(二) 依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构建中医药特色的动态全程的辖区居民健康状态信息平台。中医康复中医康复是指在中医药

15、理论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 中药等中医药康复手段,组织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和卫生室共 同参加,帮助病、伤、残者逐步改善躯体、心理、精神和社 会的功能,改善或恢复其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以 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一、 基本原则(一) 以中医辨证康复观和整体康复观为指导;(二) 遵循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三) 群体康复与个体康复相结合,中医药与现代理疗手段 相结合。二、 服务对象(一) 先天发育障碍者,五迟五软等;(二) 中医康复有优势的病种,如中风、痹证、五硬(小儿 脑瘫)、痿证(脊髓灰质炎)、痴呆(老年性痴呆)等造成 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者;(三) 伤残诸症者

16、,如肢残、骨折、伤筋等;(四) 恶性肿瘤以及热病瘥后诸症者。三、 内容与方法(一)针对不同的康复服务对象,制订个体化的中医康复干 预方案;1.在卫生院设立中医康复室,配备必要的中医康复设备, 应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技术方法开展康复服务。2.对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康复服务。上门康复服务包 括由医师在家庭应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技术方法开展康复 服务;对患者及其家庭传授简单、安全、有效、易学的中医 康复手段,进行康复训练指导;3.做好服务记录,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估,调整康复方案。(二) 与残联协作,辖区全科医师在村卫生室有计划地定期 进行巡诊,开展中医康复咨询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身体、心 理、精神、社

17、会行为等方面的健康和医疗康复帮助,指导康 复训练。指导康复协调员利用卫生所简易康复设施或康复站 内康复器械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三) 开展中医康复知识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 残疾主题日、节假日,组织中医康复专家进入社区进行义诊 和中医康复知识的宣传工作,给社区居民现场诊疗和讲解中 医康复的各种知识,加大中医康复工作在社区的普及度。四、其它(一) 卫生院要组织对康复对象的康复需求进行调查,综合 利用社区资源,整合民政、残联等部门在本乡镇开设的康复 场地和设备等相关资源,为康复对象提供中医康复服务;(二) 开展中医康复知识与技能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康 复的基本思路,中医康复进行的最佳时机

18、,中医康复技术的 基本操作、原理、适应症、禁忌症等。中医医疗针对辖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应用中 医药方法和适宜技术开展连续性的诊断、治疗、护理,满足 社区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一、 基本原则(一) 以本地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为主;(二) 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三) 突出中医药特色,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四) 建立中医医院和卫生院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合作机 制。二、 内容与方法(一)中医药常见病证1.内科常见病证:外感发热(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咳嗽病(咳嗽)、哮病(哮喘)、头痛、胸痹心痛(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胃脘痛病

19、(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 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泄泻病(肠易激综 合征腹泻为主型)、便秘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为主型)、 痹证(骨关节炎)、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 等)、消渴病(糖尿病)、中风病(脑出血、脑梗死)、淋症(尿路感染)、郁病(抑郁症)、不寐(失眠)、面瘫病(周围性面瘫)、耳鸣、耳聋等;2.外科与骨伤科常见病证:肩凝症(肩周围关节炎)、腰 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股痛(坐骨神经痛)、溃疡、 疖肿、项痹病(颈椎病)、乳痈(乳腺炎)、痔病以及膝痹 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骨痿(骨质疏松症) 等;3.妇科常见病证:经行头痛、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20、、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乳汁不行、带下病、不 孕症等;4.儿科常见病证:哮病(哮喘)、肺炎喘嗽(肺炎 /支气管 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泄泻病(小儿腹泻病)、反复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等;5.皮肤科常见病证:银屑病、白癜风、湿疹、座疮、带状 疱疹、鹅掌风、脚湿气、隐疹、痱子、疥疮、冻疮、油风等;6.眼科与耳鼻喉科常见病证: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白涩症(干眼)、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慢喉喑病(慢性喉炎)、乳蛾病(扁桃体炎)、鼻鼽病(变 态反应性鼻炎)、暴聋病(突发性耳聋);7.传染病常见病证:时疫感冒(流行性感冒)、肝瘟、肝 着、瘟黄(病毒性肝炎)、肺痨(肺结核)、痢疾

21、等。(二)慢性病中医药防治针对眩晕(高血压病)、消渴病(糖尿病)、中风病(脑卒 中)、痴呆(老年性痴呆)、骨痿(骨质疏松)、咳嗽、肺 胀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 中医防治一体化方案,采取中医防治菜单式服务,包括病因 病机、诊断要点、预防和行为干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药 适宜技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家庭护理等。(三) 家庭中医药服务针对患慢性病需连续治疗的卧床或高龄老人以及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可上门提供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敷贴、熏 洗、湿敷、药熨、敷脐、穴位注射、吹鼻、耳压、点穴、雾 化吸入、送药上门等中医药治疗服务。(四) 中医护理中医护理要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

22、开展慢性病、心理、母婴、临终护理和护理咨询指导以及家庭护理等专项中医护理服 务。(五) 有条件的卫生院,根据需要可设立中医知名专家门诊, 开展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服务。三、建立卫生院与中医医院协作关系通过卫生院与中医医院建立的协作关系,建立和完善集业务 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科研合作等分工合 理、协作密切的中医药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中医 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一) 双向转诊1.制定双向转诊的实施方案,明确双向转诊原则、流程、 标准、优惠措施、双方权利义务以及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等;2.建立快速转诊绿色通道,简便就医流程,提供优惠服务, 部分医学检查结论中医医院与卫生院互认,

23、实现双向转诊无 缝式连接;3.经中医医院诊断治疗后,适合在卫生院继续治疗的患者, 持后续治疗意见及时转回卫生院。(二) 人才支援1.中医医院选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医 药人员,到卫生院对口支援,定期轮换;2 .支援的形式包括短期岗位支援、长期岗位支援、特殊岗 位兼职服务等。(三) 技术指导1.门诊:中医医院派员定期到卫生院出诊,同时带教卫生 院中医药人员;2.联合查房:中医医院派员定期到卫生院病房查房、专家 会诊、疑难病历讨论等,提高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医疗技术水 平;3.义诊:中医医院派员定期到卫生院指导开展大型义诊、 养生保健、针推康复、中医中药疾病预防等咨询活动;4.技术推广:

24、中医医院派员到卫生院开展业务讲座、技术 操作示范,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卫生院的应用。四、其它(一) 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和规范,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制定中医临床路径;(二) 建立健全卫生院中医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切实 加以执行,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 患;(三)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中医 医疗质量。中医健康教育中医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采取 集体和个体的形式,普及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 术的一项工作。一、 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向辖区居民普及中医基本知 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促使人

25、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增强体质,消 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 生活质量。二、 对象()辖区居民,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二)重点人群,以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残疾人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重点。三、 基本原则(一) 坚持科学、适用,突出中医特色;(二) 因人施教,重点突出;(三) 广泛参与,形式多样。四、 内容与方法(一) 内容1.中医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医四季饮食、起居,体质 调养,中医防病等养生保健知识;2 .提供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涵盖养生保健、食疗药 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和体质调养等内容的中医健康教育 处方。(二)

26、 方法1.开展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 干,依托全科医师团队,成立健康教育讲师队伍,在各责任 社区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2.开展中医健康咨询。全科医师团队在各责任社区进行义 诊咨询,包括合理营养,各种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家庭心理 教育,以及暴饮暴食、偏食、酗酒对健康的影响等;3.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包括食疗药膳,食补与药补,冬令进补,情志调摄与气功导引等;4.结合“世界结核病日”、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世界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主题日活动开展相应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5.健康教育的形式(1 )语言方法:米取口头

27、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医患(或群众)座谈等方法宣传中医药保健知识;(2 )文字方法:标语、宣传单、宣传画、宣传册、医药报刊、墙报、专栏、健康教育处方、运动处方等;(3)图片与实物:图片、照片、中药标本、模型、示范等;(4)多媒体方法:广播、幻灯片、互联网、电视、电影等音像手段;(5 )趣味活动:如健身表演、知识竞赛、有奖竞猜等;(6)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在卫生院显著位置悬挂古代名中医人物画像,塑立中医人物塑像,张贴古代健康养生诗词, 中医食疗挂图和牌匾等。五、其它(一)卫生院应根据明确的诊断,针对重点人员和疾病谱、常见病、多发病,有针对性的制定中医药健康教育计划和方案,并安排专人负责协调安排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二) 中医药健康教育应发动卫生院服务机构所有的卫生技 术人员,分层次分方面进行宣传和教育;(三) 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培 训,提高素质,更新知识;(四) 要对辖区居民对中医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 调查和评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