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1.04MB ,
资源ID:781553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155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东京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历程及启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东京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历程及启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docx

1、东京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历程及启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2010年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项目 东京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项目主持人: 丁旭辰 项目指导老师: 祝尔娟教授2011-9-51 前言42 文献综述与理论探讨 52.1都市圈的涵义与界定52.1.1概念的提出52.1.2都市圈的界定52.2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要素 72.3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历程72.4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内在机理83东京大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历程103.1东京大都市圈形成条件103.1.1东京大都市圈基本情况103.1.2东京大都市圈的形成要素113.1.3东京大都市圈形成条件的启示 123.2东京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历程1

2、33.2.1东京大都市圈的形成133.2.2东京大都市圈的壮大16 3.2.3东京大都市圈的成熟244 东京大都市圈发展历程的启示324.1 政府科学指导,发展规划因势而变324.2 东京都市圈职能分工各具特色334.3 发挥中心城市的中枢作用334.4 土地利用率高,可持续性强334.5 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345 对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思路与建议345.1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阶段的判断345.1.1时代背景及发展条件345.1.2发展特征355.1.3阶段判断365.1.4主要问题365.2对策建议38参考文献43课题组成员名单44东京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历程及启示内容摘要: 在对国内外都市圈理

3、论进行系统梳理、探讨都市圈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从分析发展要素、产业分工以及人口分布三个方面入手,重点研究东京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阶段、模式与路径,力图从个例分析中提升出世界城市与所在都市圈共生互动的一般规律,为推进京津冀首都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关键词:东京 都市圈 京津冀 世界城市 1 前言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实现地区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必要的实现途径。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的崛起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纵观世界各地,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大都市圈已经形成,并且发展较为成熟。而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

4、和京津冀都市圈虽已初步成型,但长期以来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城市间跨区域协作相对滞后,都市圈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的都市圈发展经验对我国都市圈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日本的国土资源与我国相近,加之东京与北京同属首都,因此研究东京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对建设京津冀首都圈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通过对东京作为中心城市与所在都市圈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内在机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都市圈的理论,还可以用东京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来指导京津冀首都圈的建设。以长远眼光规划我国的都市圈与区域经济,可以降低发展中的机会成本,对我国制定区域规划、产业发展的选择和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

5、报告采用例证法、归纳法来完成。通过资料收集、案例分析,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以东京都市圈为研究重点,对东京大都市圈形成、壮大、成熟各阶段产业分工、人口分布及其他要素进行分析,探寻中心城市及其所在都市圈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促进的实现途径,提升出都市圈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为推进我国都市圈发展、特别是推进首都圈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本报告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阐述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综述。重点对国内外都市圈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进一步研究东京都市圈的形成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重点研究东京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历程,对其形成、壮

6、大、成熟三个阶段的时代背景、发展特征、主要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分别进行分析,为提升规律和启示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东京大都市圈发展历程的启示。此部分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总结出东京都市圈可供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第五部分重点分析北京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目标、现状与问题,并对如何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2 文献综述与理论探讨都市圈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空间现象。都市圈既是城市与区域经济演进的必然产物,又是群体竞争时代的客观要求。竞争已经从国家之间、区域之间逐步转为有竞争力的城市与企业之间,这对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都市

7、圈的相关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2.1 都市圈的涵义与界定2.1.1 概念的提出 美国政府在1910年最早提出了大都市地区的概念,“大城市区”在定义及内涵实质上与都市圈经济是相同的。其标准是人口在10万及10万以上的城市及其周围10英里范围内的郊区,或虽超过10英里但与中心城市连绵不断,人口密度达到150人/平方英里的地区。1949年为了适应大都市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式,美国联邦预算局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大都市区统计标准,进一步提出了“标准大统计区”的概念(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简称SMSA),规定大都市区包括一个5万或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外围

8、区域的非农业劳动力在75%以上,并且向中心城市的通勤率在15%以上。这个新定义成为后来修订大都市区定义的基础。而真正使用“都市圈”一词的是日本。日本政府在1950年接受了这个概念,提出了都市圈概念,将其界定为: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须在10万人以上的范围。从城市专门研究的角度看,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1957)较早的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他在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群的范围是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的。戈特曼的理论后来被世界广泛应用。在城市群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随着中心城市和大都市的推进和

9、拓展,“城市圈”继而演变成“都市圈”。2.1.2 都市圈的界定对都市圈的界定,国内外有不同的释义。美国政府管理部门20世纪80年代在SMSA的基础上对大都市区的界定标准做了一个重要补充。确定了都市大统计区的概念(MSA),即:大城市统计区是以一个超过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和至少4个人口密度在150人/平方公里的相邻县所组成的区域,相邻县里至少有25%的人在中心城市工作,或有5%的非农人口居住在中心城市。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构成。另外还规定了若干个具有地域相邻且经济联系密切的MSA组成“一级大都市统计区”(PMSA),若干相互联系和相邻的MSA和PMSA共同组成“联合大都市统计区”(CMSA),

10、CMSA的总人口不得低于100万人。日本在1960年提出“大都市圈”的概念。规定大都市经济圈是由一个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或者是由若干50万以上的相邻城市和相邻市镇所组成的区域。目前,日本行政管理部门界定都市圈的标准为:常住地区l5岁以上的就业人口和l5岁以上的上学人口在l0以上构成的“通勤圈”和“上学圈”就形成都市圈。另外,日本的城市行政制度又把全国城市分为政令指定城市、中核市和特例市,不同等级的城市在行政方面被给予不同的行政职能。日本学术界侧重于对城市圈内部的产业的关联与分工合作关系、人口通勤比率等方面的研究,较政府的标准更加科学、严谨。金本良嗣和德冈一幸(2002)根据日本城市发展

11、的新趋势提出了新都市雇佣圈的标准。他们认为都市雇佣圈必须具备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在 l万人以上、郊外城市向中心城市通勤率为 10% 以上、同一都市圈内能够容纳多个中心城市存在的条件。 我国城市化历程较短,对都市圈的研究历史不长。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益加强,国内学者开始对我国的城市群和都市圈进行研究。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开始使用都市圈的概念,并通过对国外都市圈理论的总结与实践观察,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系列对都市圈的认识与理解。杨建容(1995)从中国“诸侯经济”、地区差距和就业压力这三个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出发,首次提出组建都市圈是当

12、前中国城市化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空间组织模式。他指出都市圈是一种高能级、高层次的城市体系,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出现在经济发达或者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以及高密度的城市和人口的城市体系,区别于其他地区和其它城市类型。王建(1997)认为,都市圈的地理含义是指在现代交通技术条件下,直径在200-300千米、面积在4万-6万平方千米、人们可在一天内乘汽车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特定区域。高汝熹、罗明义(1998)提出,都市圈就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共同组成的,其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够促进相应地

13、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张伟(2003)认为,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近城镇组成,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城市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综观以上各种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都市圈进行了定义,但结论和观点却大同小异,基本概括了已经形成的都市圈的特征和功能,即以一个或多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核心,拥有范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除中心城市外的众多周边中小城市为基础,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相互作用,关联度逐渐升级并密切联系的城市

14、化区域。2.2 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要素国外专家霍尔(1997)认为,经济和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蔓延形成大都市区创造了条件。国内对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李晶、王跃(2003)认为,都市区形成机制可从经济、地域空间组成形式、交通和政策制度四方面来进行研究。高汝熹、罗守贵认为都市圈的形成要素包括:区位要素、资源禀赋、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建设等几方面。都市圈的发展要素是在都市圈建立后,能够在新的发展阶段促进都市圈的发展、维持都市圈良好的运作状态、保证都市圈各成员城市合理稳定利益划分的要素。他们认为都市圈的发展要素要考虑五点:都市圈城市体系的完善与否和中心城市

15、功能是否充分发挥;是否建立都市圈市场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城市间是否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新型产业形态;是否合理的配置资源;是否形成科学的竞争机制,从而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余辉(2008)提出都市圈应该具备标志性的三大要素,即重要而强大的中心城市、发育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圈内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三大要素的发育程度决定着都市圈整体的发育水平和发展阶段。2.3 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国外学术界对大都市圈不同演化阶段进行了专门的划分并对其演化规律做出了研究。美国学者费里德曼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中心-外围理论”。他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个别城市率先发展起来成

16、为“中心”。其他区域则缓慢发展成“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这种关系还会因推行有利于中心的政策措施使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中心-外围理论”研究了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中存在的梯度。Elisabet Viladecans-Marsal在中心城市都市圈发展的引擎提到,中心城市是其所在都市圈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心城市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将极大的促进都市圈经济的增长。关于都市圈的发展阶段,日本学者大江守之(2003)把其分为四个阶段 ,即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其中每个阶段又划分为绝对和相对的集中或分散。 国内学者对

17、大都市圈形成与演化过程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理论。王建(1997)详细的分析了日本和美国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模式。认为日本走了以都市圈为中心,以大城市为骨干,在不同都市圈布局相对独立的产业结构的道路。这样的布局可以减少运输需求,从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而我国与日本的土地资源条件相近,所以应借鉴日本的经验来发展我国的都市圈。高汝熹、罗明义(1998)提出了城市圈域经济的演变规律,并将都市圈的形成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孤立城市发展阶段;单中心城市圈发展阶段;多中心大城市圈域经济发展阶段;大城市经济带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直观描述了都市圈经济形态演变过程。何一民(2005)认为中国城市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三种

18、模式。独立型发展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和互动共生型发展模式。认为在新时期,更要强调城市间的互动共生的关系,重视中心城市与成员城市之间正负效应,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多赢或双赢。冯建超(2009)认为都市圈的形成和演化划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内集聚的过程、外集聚过程、外集聚内分散过程、内部分化过程和成熟过程。在每一阶段中,中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卫星城市以及外围区域之间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关系,呈现出城市间的要素集聚和分散。徐辉(2008)认为,在都市圈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具有一些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内容。第一阶段为“强核”阶段,核心城市通过提升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壮大。第二阶段建成“单核心”中心城市。核

19、心城市形成规模经济后向外扩散,输出资本技术,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推动卫星城建设,一个围绕核心城市建设的单中心都市圈逐步达到发展。此阶段会产生外部不经济问题,要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郊区化。第三阶段开始向“多中心”发展。在核心城市外溢的辐射和带动下,周边各城市根据自身不同的功能和资源禀赋有机联系、互通有无,使得整个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高度融为一体。第四阶段为大都市圈协调共进,都市圈经济发展和规模扩大促使若干都市圈相互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了规模更大的都市经济带,标志着都市圈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更高级和更成熟的阶段。2.4 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国内外学者对大都市圈形成发展历程的研究,可

20、以从中提升出都市圈在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内在机理。(1)集聚力与扩散力是推动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都市圈的发展初期是周边各种要素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过程,中心城市吸收周边城市的资源从而成为区域中的核心。随着中心城市资源、人口等要素的聚集,形成规模经济后向外扩散,促使周边城市的发展。周边城市的发展就会产生次中心城市,城市间的竞争变得激烈。随时间的推移,各城市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进行协调,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市间差距不断缩小,最终进入成熟阶段。(2)在集聚与扩散两种力量的作用下,都市圈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都市圈的各个城市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梯度。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区位

21、条件较好、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逐步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枢纽。它们迅速吸引周边地区和城镇资源向这里聚集,并通过高密度经济集聚所产生的高能量的经济场对周边区域进行辐射。中心城市一方面通过强大的集聚力量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集聚,以此来加快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通过技术扩散、资本输出和空间蔓延来影响周边地区的发展。中心城市就在聚集与扩散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3)在都市圈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地区的关系不同、作用不同在都市圈发展初期,中心城市对周边的关系主要以“虹吸”、“集聚”为主,周边对中心城市主要是服务并受其影响和制约。当要素集聚一旦超过饱和

22、点,即中心城市受城市空间有限性的限制,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产生“大城市病”,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种要素和产业就会开始向周边扩散和转移,此时的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关系将发生重要转折,即从“集聚”为主转变为“集聚”与“扩散”并存、甚至“扩散”超过“集聚”,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关系将形成相互支持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市通过技术扩散、智力支持、产业转移、管理输出以及生产服务等,对周边产生积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而周边则在为中心城市提供产业配套、疏解资源环境压力、拓展发展空间、提供生态屏障、扩大市场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4)都市圈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区域经济体随着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不断磨合协调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城市

23、职能和资源禀赋有机联系、相互补充,在整个区域内高度融为一体。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进行提升和扩展。产业的分工和人口的比例会更加区域平衡。成熟的大都市圈能吸引全国甚至是全球优势资源,也直接能主导国家或全球的经济运作,成为以世界城市为核心的全球巨型城市区。总之,国内外对于都市圈的研究成果对建设我国都市圈有积极的意义,为我国都市圈的建立与发展指明方向。对于京津冀来说,建设首都圈是必然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建设首都圈、发展首都圈是在新时期必须研究的课题。只有结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特点,在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科学的政策方针引导都市圈向科学的方向演进。在实践上,都

24、市圈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区域经济体,不同的都市圈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和特征。东京大都市圈是出现较早的典型世界级大都市圈之一,其国土资源状况、区域地位、人口情况等方面均与京津冀都市圈相似,具有极高可比性。因其发展较早,至今已形成比较成熟的都市圈经济模式,对我国建设京津冀首都圈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了解东京大都市圈的演化阶段和演化规律对指导京津冀首都圈的规划和发展十分必要。3 东京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历程3.1东京大都市圈的形成条件3.1.1 东京大都市圈的基本情况东京大都市圈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界定。狭义的东京大都市圈是指一都三县即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和崎玉县;而广义的东京大都市圈即日本的

25、首都圈,指一都七县即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崎玉县、茨城县、群马县、枥木县和山梨县。这里我们所研究的是广义的东京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作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首,是日本最大的城市聚集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东京大都市圈的土地面积为3.63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9.6%,人口为4197.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2.89%,人口密度为1152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3.4倍。它是日本经济的核心地带,其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比重的三分之一,是日本文化事业的核心区,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并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国家级文化机构。同时它也是日本最重要的交通和信息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发达,区

26、内拥有日本最大的港口群体、两大国际机场以及发达的陆路交通。其中,作为东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经济实力最强的国际大城市,具有综合性的城市功能,并逐步确立其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被认为是“纽约+华盛顿+硅谷+底特律”型的及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世界级城市。由于受市场的无形调控以及政府规划的影响,经过近20年发展,东京大都市圈形成了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体系,东京周边的县市根据自身基础和特色,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了都市圈的整体优势。多摩地区接受东京区部大学、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功能转移,现已发展成为东京都高科技

27、产业、研究开发机构、商业、大学的集聚之地。随着东京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工业不断向周边地区转移,神奈川则逐步成了东京都市圈最中央的工业集聚之地之一。2004年,其制造业的从业人数达52.5万,占神奈川县总从业人口的18%,仅次于批发零售业;而产值则达到了东京都市圈的22%。其中尤以石油业集聚度最高,产值占东京都市圈的45%。由于区位优势,千叶地区主要发挥了国际空港、港湾、工业集聚地的职能。其中的石化产业集聚度最高。2004年石油的产值占东京都市圈的48%,已形成了由东京、神奈川县的横滨和千叶地区共同构成的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是东京都市圈出版印刷业、钢铁、化工、石油、电子设备、皮革、运输机械等

28、产业的集聚地。由于接纳了东京都区部部分政府职能的转移,崎玉已成为政府机构、居住、生活、商务职能的集聚之地,在一定意义上成了日本的副都,同时也是东京重要的卧城之一,昼夜人口比达到86:100(2000年)。由于有新干线、机场等保证人流和物流,茨城县、群马县、枥木县和山梨县主要产业是电子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就业密度、地均产出、人口密度、主导产业、功能划分、地理位置等方面,东京大都市圈呈现出明显的以东京都为中心的层结构。具体是:核心层是中心城市东京都;环绕东京都的三县、千叶县和崎玉县为内圈;内圈以外的4县:茨城县、群马县、枥木县和山梨县。3.1.2 东京大都市圈的形成要素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

29、日本尽管山地占国土面积的76%,但东京大都市圈主要城市却位于关东平原(东京)、浓尾平原(名古屋)和畿内平原(大阪)。日本外临太平洋,内陆河流虽然小,但数量充沛,水利资源丰富,便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拥有众多港口,依托港口发展国际贸易十分便利。东京大都市圈内有东京、横滨、大阪港,港口是东京大都市圈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桥梁,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基础设施发达,交通网络和四通八达。将东京都市圈内部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透过港口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东京都以其科技创新、经济发达等优势,逐步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并通过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逐步与周边城市形成区域产

30、业分工,建立起紧密型的经济联系,进而推动都市圈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3.1.3.东京大都市圈形成条件的启示3.1.3.1地理位置优越和自然条件良好的区域易形成都市圈依平原建设城市既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又符合经济学规律。从地理位置看,平原地区首先便于农业耕种,适宜人类居住和进行交通联络;其次能够大规模发展工业生产和进行产业布局;第三,在平原地区建设城市成本较低,平原地区有大都市圈发展所必须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所以人类总是向平原地区集中,导致城市在平原地带集中发展。所以,在平原地区建设城市,既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又符合经济学规律。水源与港口是大都市圈形成的必备条件。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看,首先,人类总是依水而居,城市无不临水而建。其次,纵观古今中外经济发展史,一个城市的兴起,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与港口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港口是都市圈发展的门户。由于水运成本低运量大,所以人类经济交往与国际贸易发展绝大多数都从水路开始,当今实际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城市多是港口城市,港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对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3.1.3.2发达的基础设施与快捷的交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