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735.74KB ,
资源ID:77719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71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浙江省诸暨实验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浙江省诸暨实验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届浙江省诸暨实验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2020届浙江省诸暨实验中学高三8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甘肃张掖丹霞地貌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2018年8月14日,在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内,一名游客擅自翻越栈道护栏,站在保护区内拍照,造成景区地貌景观因踩踏而损坏,下图示意张掖丹霞地貌景观。据此完成问题。1. 该地质公园内受踩踏损毁物质直接成因是A. 风力沉积 B. 流水沉积C. 风蚀风化 D. 冰川沉积2. 张掖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是A. 岩浆喷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风力

2、侵蚀B. 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上升流水侵蚀C. 地壳下沉沉积作用褶皱隆起风力侵蚀D. 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外力作用【答案】1. C 2. D【解析】本题组以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景观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外力作用与地貌、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张掖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温温差大,风力也较大,当地岩石容易被风蚀风化,在表面形成相对松散的堆积物,这些堆积物容易受踩踏而损毁,选项C符合题意。从图片可以看出,该地岩石裸露,风力以侵蚀为主,风力沉积作用不明显,因此排除选项A。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目前流水作用不明显,排除

3、选项B。从图片可以看出,该地岩石裸露,应以侵蚀为主,沉积作用不明显,因此排除选项D。所以选C。【2题详解】丹霞地貌形成,首先要形成红色岩层,因此当地必须地壳下沉,形成低地,然后外力沉积,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再地壳上升形成高地,经流水侵蚀、风化等外力作用,导致红色岩层裸露,并逐渐形成丹霞地貌,选项D符合题意。图片中显示,当地岩层具有层理结构,因此属于沉积岩,不属于岩浆岩,排除A、B。张掖丹霞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流水侵蚀形成的,而风力侵蚀形成的红层地貌为雅丹地貌,因此排除C。所以选D。草原地区河流多蜿蜒曲折,形成蛇曲,下图为我国内陆某草原地区河流的卫星图片(甲图)和该河流某段河岸景观示意图(

4、乙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造成乙图河流两岸差异的原因是A. 受地球自转影响,左岸陡峻,右岸平缓 B. 受农业耕作影响,左岸平缓,右岸陡峻C. 凹岸侵蚀,左岸陡峻,右岸平缓 D. 凸岸侵蚀,左岸平缓,右岸陡峻4. 蛇曲多出现于地势相对平坦地区的原因是A. 土壤硬度适中,适合河流蛇曲发育 B. 植被根系坚韧,阻挡河流侵蚀、切割C. 地转偏向力较大,加剧侵蚀 D.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流侧蚀显著【答案】3. C 4. D【解析】本题组以我国内陆某草原地区河流的卫星图片和该河流某段河岸景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弯曲河道两岸差异、弯曲河道的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

5、关知识的理解程度。【3题详解】乙图显示,河流左岸为凹岸,以侵蚀为主,河坡陡峻,右岸为凸岸,以堆积为主,河坡平缓,选项C符合题意。由于该河位于北半球,如果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为主,河水应向右偏转,侵蚀右岸,左岸沉积,导致右岸陡峻,左岸平缓,与图中信息不符,因此选项A错识。图中显示,左岸陡峻,右岸平缓,因此选项B错误。凸岸河水流速慢,以沉积为主,且图中信息表明,右岸平缓,左岸陡峻,因此选项D错误。所以选C。【4题详解】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地势平缓,河流的河水流速较慢,在地转偏向力或弯道环流的作用下,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选项D符合题意。弯曲是侧蚀不均匀导致的,与“土壤硬度适中”关系不大,与土壤硬度

6、不均匀有一定关系,排除选项A。植被根系坚韧与地势相对平坦地区没有必然联系,且植被根系无法阻挡侵蚀作用,排除选项B。平坦地区,河水流速较慢,相应地转偏向力也较小,排除选项C。所以选D。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西南角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多米,直径达10多米)、玻璃集热棚(夜晚可将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集热棚内加热)。玻璃集热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下图示意除霾装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除霾塔的工作原理是A. 水汽输送 B. 海陆风C. 热岛效应 D. 雨岛效应6. 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是A. 多云微风的白天 B. 阴雨大风的夜晚C. 晴朗无云的白天 D. 晴朗微风

7、的夜晚7. 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的主要目的是A. 增强导流塔稳定性 B. 加大集热棚粗糙度C. 加快集热棚内升温 D. 吸附大气中的霾尘【答案】5. C 6. D 7. C【解析】本题组以西安的除霾装置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除霾塔的工作原理等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使集热棚内形成热中心,大气受热后膨胀上升,周边地区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经过过滤后沿导流塔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降温,起到除霾的作用,所以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热岛效应,选项C符合题意。该除霾装置是利用热力

8、环流的原理,让空气在指定地点进行过滤,其中没有水汽输送及凝结现象,因此排除选项A、D。海陆风是会转换方向的热力环流,而此装置只有单一方向,与热岛效应相似,因此排除选项B。所以选C。【6题详解】在白天,集热棚和周边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周边道路和建设物热容量低,升温快,此时集热棚与周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因此热力环流不强,除霾效率不高,因此排除选项A、C。阴雨大风的夜晚,空气的霾大多被沉降或扩散,空气质量较好,该除霾装置工作效率不高,排除选项B。晴朗的夜晚地面降温快,集热棚内与周边地区的温差更大,微风有利于大气运动,更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选项D符合题意。所以选

9、D。【7题详解】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鹅卵石热容量小,升温快,有利于集热棚内气温的升高,可以增强热岛效应,热力环流强度增加,促进周边气流流向集热棚内,选项C符合题意。松散的鹅卵石不会增强导流塔稳定性,排除A。加大集热棚的粗糙度,不利于空气流动过滤,排除B。鹅卵石不会吸附大气中的霾尘,排除D。所以选C。“引江济巢”工程是将长江水引入巢湖。下图示意“引江济巢”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图示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湖泊水 D. 冰雪融水9. “引江济巢”工程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使巢湖泥沙淤积减弱 加大江湖间水量交换使长江下游干流水量有所减少A. B. C.

10、 D. 10. “引江济巢”工程能遏制巢湖蓝藻爆发,主要表现在巢湖A. 水温降低,蓝藻生长缓慢 B. 湖水变深,阻止蓝藻生长C. 污染降低,破坏了蓝藻生长环境 D. 水面扩大,不利于蓝藻生长【答案】8. B 9. D 10. C【解析】本题组以“引江济巢”工程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河流补给、工程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8题详解】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选项B正确。图示区域的地下水和湖泊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降水,地下水和湖泊水直接补给河流的量相对大气降水补给量较小,因此选项A、C错误。图示区域

11、海拔低,冰雪融水量少,因此选项D错误。所以选B。【9题详解】“引江济巢”工程线路位于外流区,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选项错;长江水由引水渠进入巢湖后,水域变宽,水流速度放缓,使得江水携带的泥沙大量淤积,选项错;“引江济巢”工程能加大江湖间水量交换,选项对;“引江济巢”工程增加巢湖容量,减少长江下游的水量,选项对。综合上述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所以选D。【10题详解】巢湖周边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大量生产、生活污水的排入是产生蓝藻的主要原因,长江水的注入增加了巢湖水体的流动性,从而降低了巢湖的污染程度,使蓝藻生长条件变差,选项C符合题意。“引江济巢”工程不会影响水温变化,因此排除A。巢湖蓝藻爆发

12、与湖深、湖面变化关系不大,因此排除B、D。所以选C。下图示意某国城乡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该国最可能是A. 法国 B. 美国 C. 墨西哥 D. 泰国12. 该国城市化速度最快时期A. 工业化开始起步及发展 B. 城乡差距逐渐扩大C. 农业特点是精耕细作 D. 产业以服务业为主13. 1990年以后,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发展趋势最可能是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居民就业更加困难C. 生态环境恶化 D.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答案】11. A 12. B 13. D【解析】本题组以某国城乡人口变化情况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城市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

13、学知识和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1题详解】该国在二战前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说明城市化起步早,据此推测该国应该是发达国家,排除C、D;根据图中数据计算,2000年该国城乡总人口接近6千万,而美国总人口超过3亿,所以可能是法国,因此排除B,选项A符合题意。【12题详解】该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二战之后的三十年,此时,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经济发展远超过乡村,因此城乡差距加大,选项B正确。快速城市化往往是快速工业化带动,因此该时期不是工业化开始起步,而是该国工业发展迅速,排除选项A;精耕细作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此时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因此排除选项C。快速工业化阶段,产业应以第二产业为

14、主,因此排除选项D。所以选B。【13题详解】1990年以后,该国乡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邻近大城市的乡村成为城乡居民的共同居住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回归乡村,使人口老龄化减缓,A错。资金和技术转向乡村,促进中小企业兴起,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居民就业机会增加,B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城乡的生态环境均趋于好转,C错。乡村居民增多,建设用地会增加,使农业用地减少,D对。所以选D。北京新机场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其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空港,将大大缓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面临的航运紧张局面。下图示意北京

15、新机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建设北京新机场的主要原因是A. 大兴区经济发展快 B. 北京市客流量增加C. 原有机场设施陈旧 D.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15. 北京新机场的建设有利于大兴区A. 改善人居环境 B. 增加蔬菜外销C. 发展临空经济 D. 缓解交通拥堵【答案】14. B 15. C【解析】本题组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交通区位和交通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4题详解】随着客流量增加,原有机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建设新机场主要是应对北京市客流量的增加,选项B符合题意。“大兴区经济发展快”、“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与首都新建机场的

16、关系不大,排除A、D,北京南苑机场是世界著名的高效机场,“原有机场设施陈旧”不符合实际情况,排除C。所以选B。【15题详解】新机场建成后噪音加大,人居环境质量下降,A错;大兴区的果蔬生产是以北京为主要市场,不需要大量外销,B错;临近国际机场,有利于发展临空经济,C对;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在大兴区,进出机场的车辆增加,客、货运量大会加重大兴区的交通运输压力,D错。所以选C。下图示意我国两个不同地区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吊脚楼建筑的特点形成,主要是因为当地A. 房屋建筑技术高超 B. 凉爽、多雨的气候C. 蚊虫、毒蛇、洪水多 D. 石材、木材取用便利17. 居住在蒙古包的牧民在冬季转场放

17、牧过程中A. 加大了草场资源的压力 B. 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C. 易受暴风雪等天气影响 D. 破坏了沿线森林植被18. 目前图中两种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 民居文化多元性减弱 B. 加剧了当地生态破坏C. 有利于特色民居保护 D. 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答案】16. C 17. C 18. A【解析】本题组以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6题详解】吊脚楼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顺地势依山而建,架空的主要目的是防潮,防蚊虫、蛇伤害,防洪,C对。吊脚楼建筑不需要高超的技术,A错。吊脚楼是为了适应西南夏季湿热的地理环

18、境,B错。石材、木材取用便利不是吊脚楼建筑形成的主要原因,D错。所以选C。【17题详解】居住在蒙古包的游牧民族在冬季转场放牧主要在大兴安岭西侧进行,牧民夏季在海拔较高的高山草场放牧;冬季转向海拔较低的草场放牧,转场放牧有利于减轻草场资源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因此A、B错。内蒙古草原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转场放牧过程中易受暴风雪等灾害天气的影响,C对。冬季转场放牧过程中对沿线森林植被影响不大,D错。所以选C。【18题详解】特色民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融合使很多特色民居越来越少,减弱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不利于特色民居的保护,因此A对,C错

19、;分散的吊脚楼和蒙古包的减少,可能会减轻当地环境压力,B错;科技进步能提高当地人适应自然的能力,D错。所以选A。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达6956.93万人,GDP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已逐步发展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的基础是A. 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 B. 打造优质生活圈C.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D. 金融核心圈的共建20. 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后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有加强粤港澳创新合作 促进粤港澳融为一体加快劳动力型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

20、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A. B. C. D. 【答案】19. C 20. C【解析】本题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经济区位、区域一体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9题详解】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要求区域间的联系通畅,信息交流迅速,因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其形成的基础,C对。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打造优质生活圈、金融核心圈的共建,这些是大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目标,不是基础,因此A、B、D错。所以选C。【20题详解】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后,必然会促进该地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加强技术创新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因此选项、符合题意。大湾区建成后,会提高

21、城市化水平,但三地因社会制度不同等多种原因不可能融为一体,选项不符合题意;该地经济发达,产业升级,劳动力型产业会向外转移,选项不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所以选C。发展清洁能源,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清洁能源上网电量构成及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与水电相比,图中其他清洁能源的发电特点是A. 清洁可再生 B. 发电成本高C. 发电不稳定 D. 绿色无污染22. 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可能会A. 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B. 增加极端天气发生频率C. 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 D. 稳定粮食生产【答案】21. B 22. D

22、【解析】本题组以清洁能源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清洁能源的发电特点、清洁能源利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1题详解】水电与其他清洁能源一样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相对于水电来说,其他清洁能源科技投入较大,发电成本较高,选项B符合题意。风电、光伏电与水电一样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而核电发电相当稳定,选项C不符合题意。其他清洁能源中,核电有一定放射性污染,水电无污染,选项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22题详解】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气候变暖放缓,粮食生产尽可能少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粮食生

23、产趋于稳定,选项D符合题意。提高清洁能源利用,可以替代部分矿物能源资源,可能会减小资源开发力度,A错。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气候变暖放缓,可能减小极端天气发生频率,B错。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可能会减小桔杆的燃烧量和樵采量,从而增加桔杆还田和保护植被,可能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C错。所以选D。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232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5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以每小时30千米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于7月 11日上午在福建连江黄岐

24、半岛登陆。下图示意2018年7月10日02时局部区域近地面气压分布。(1)描述图中我国东北地区等压线的分布特点。(2)比较成都与西安两地风力的大小并说明原因。(3)试分析图中甲天气系统移动方向及理由。(4)判断此次台风登陆后福建北部局部地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及原因。【答案】(1)东部等压线数值大,西部小;等压线总体稀疏;大致呈南北向延伸。(2)西安小于成都。原因:西安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3)向西部、北部移动。理由:此时为7月份,甲天气系统为夏威夷高压,其西北部形成准静止锋,出现梅雨天气,并逐步北移,夏威夷高压随之逐渐向西延伸,向北推进。(4)滑坡、泥石流等。原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

25、大;台风带来强降水,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解析】【分析】本大题以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为背景,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等压线分布特征、风力大小判断及成因、夏威夷高压的移动、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首先在图中找到我国东北地区的位置,然后对相应的等压线形态和数值特征进行描述。此时为夏季,海洋上主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陆地上往往形成热低压,由此判断此时东北地区东部气压值高于西部;图中显示,与其他大多数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等压线较稀疏;东北地区等压大致呈南北向延伸。(2)风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在等压

26、线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等压线疏密,图中显示,西安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3)本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根据天气系统的位置和此时的季节推测,甲天气系统为夏威夷高压。题中信息表明,此时为7月10日,夏威夷高压不是最强盛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它还会扩大其控制范围,因此会向西部、北部移动。正常年份,7月份初,夏威夷高压向西延伸的脊线已到达江淮以南,在江淮一带形成形成准静止锋,出现梅雨天气,将向逐步北移,并逐渐向西延伸,逐渐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4)福建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大,台风带来暴雨天气,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7、。材料一 2016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给比例已经达到31.7%;德国地势北低南高,北部风能资源尤为丰富;德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电量依然占总发电量的5%以上。材料二汽车制造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各地,这里集中了世 界上众多品牌的汽车生产企业,各种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汽车分别在该州不同的城市生 产。目前德国汽车制造商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下图示意巴伐利亚州的地理位置。(1)分析德国北部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试评价德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条件。(3)分析巴伐利亚汽车制造业模式的优势。(4)说说德国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有利条件。【答案】(1)中纬西风带,

28、风力大,行风时间长;北部地形平坦,阻力小。(2)德国中部为巴伐利亚高原,有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有发展新能源的政策要求;公民积极配合。但许多地区因多云雨,太阳光能资源不足。(3)发挥地区各自的技术优势,形成地区专门化生产;侧重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汽车生产,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技术联系,促进企业发展;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4)工业基础好,生产配套设施完善;有领先全球的汽车研发和生产技术,科技水平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现有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德国为背景,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

29、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详解】(1)图中显示,德国纬度在4060N之间,且德国位于欧洲西部,终年受中纬西风带影响,风力大,受西风影响时间长;北部为平原,地形平坦,风的摩擦力小。(2)评价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应从有利、不利、自然、人文等四个方面结合当地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梳理。有利条件德国中部为巴伐利亚高原,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太阳能资源资源较丰富;政府政策支持;居民的环保意识强;技术水平高;能源需求量大等。不利条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整体上云雨较多,许多地区太阳能不丰富。(3)该题首先要弄清巴伐利亚汽车制造业模式是什么,从材料信息可知,该模式是指“各种不同档次、不同类型汽车分别在该

30、州不同的城市生产”。各城市分别生产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汽车,形成了专业化、专门化生产,可以发挥地区各自的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汽车生产,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同一类型或档次的汽车生产集聚在一个城市,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技术联系,促进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4)本题应从工业区位条件进行梳理分析,可以从技术、基础、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回答。题中信息表明,汽车制造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因此汽车工业基础好,生产配套设施完善;汽车研发和生产技术领先;因德国汽车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对汽车市场的要求和动向了解更多,有利于研发。(二)选考题:共

31、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5.【旅游地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公里,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2003年7月“三江并流”以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多年来“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发展缓慢,没有起到强力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简图。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原因。【答案】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稀少,消费水平低,且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条件差;经济欠发达,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地区接待能力较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野生动物众多、自然灾害多发,游客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开发。【解析】旅游业发展快慢与当地的客源市场、交通条件、接待能力、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密切相关。“三江并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植被茂密、野生动物众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