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5.14KB ,
资源ID:777076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707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促织教案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促织教案教学设计.docx

1、促织教案教学设计促织教案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审核人:_审批人:_编制学校:_编制时间:_年_月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

2、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

3、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促织教案教学设计 这是促织教案教学设计,是

4、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促织教案教学设计第1篇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认识到封建统治的嬉戏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2、学习作家用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 3、浪漫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二、教学重点 心理描写 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一、导语激兴: 作为词人,他得到了人间至高无上的美誉,故而,有人说他“作个词人真绝代”;作为国君,他沦落为帝王之列的末流,因此又有人说他“可怜薄命作君王” 。他就是后人既憎且敬,既爱又恶的李煜。 其实他还有鲜为人知的地方,他曾利用手中不可抗拒的皇权,影响了中国的民俗,这就是裹脚。传说

5、,李煜让自己的一个妃子“以帛绕脚,令纤小,回旋有凌云之态”。女子缠足之习一时风行,就这样上行下效,这一摧残女子肉体与精神的恶俗竟流行千年之久。千年的历史中,一双双畸形的“三寸金莲”演绎着女人被扭曲的身体,昭示着帝王扭曲心态。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小说,也是因皇帝的爱好而导致民不聊生,这爱好就是:斗蛐蛐。 板书: 促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找出本文中表时间短暂的词语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食顷,一顿饭功夫 及扑入手,已段落腹裂,斯须就毙:斯须,一会儿,一刻工夫。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少间,一会儿功夫 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过一会 无何,宰以卓异闻:无何,没多久 未几,成归:未几,不久,没多大

6、功夫 俄见小虫跃起:俄,忽然、片刻、一会儿 旋见鸡伸颈摆扑:旋,刹那 成仓猝莫知所救:仓猝,很短的时间 一癞头蟆猝然跃去:猝然,忽然 旬余:十多天 每闻琴瑟之声:每,每逢 既而:不久,随后 既入宫中:以后 翼日:第二天 岁余:一年后 不数岁:不多几年 2、列举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年。 2)试使斗而才:才,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名词作状语 4)辄倾数家之产:倾,使动用法,使倾,用尽 5)成以其小,劣之:劣,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不好 6)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高,形容词使动用法,抬高,使高 7)细疏其能:疏,名词作动词,陈述 8)益奇

7、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9)成然之:然,意动用法,认为对 10)高其直:高,形作动,抬高 3、难句翻译: 1)操童子业,久不售。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二、教学过程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促织、小虫子、玩物)找线索、理情节、述故事。 尚 开端 结局 征 评 捕 虫 献 发展 失 斗 高潮 又得 促织教案教学设计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 归纳文言现象,掌握学习规律。 2、 理清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3、 分析描写方法,体会作者情感。 二、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疏通文意,熟悉本文情节发展。 2、学生查阅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相关资料

8、。 3、介绍学生收听广播书场或观看电视书场等节目。 4、 学生公推一位表达能力强且有一定表演天赋的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准备好服装、醒木、讲台布置饰物等道具。 三、教学过程: (一)激疑入文:根据一文言材料改编成的动画短片,醒目地提出一疑问: 一只蟋蟀 = 两条人命 附材料: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貴至十金。枫桥(地名)一粮长(官职人员)以郡督遴觅,得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且惧法,亦自经焉。 这可真是怪胎社会,无怪不有。一只小小的蟋蟀竟可以掌握黎民百姓的生死大权,无独有偶,在同一时 ,促织也上演了这样一个故事,欲

9、知详情,且听慢慢分解。 (二) 知人论世(方式:学生先自主介绍而后教师总结) 1、蒲松龄:(1)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2)刻苦好学,知识广博,工于诗文,善制俚曲。(3)仕途之忧怨化而为孤愤之书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1)借談狐说鬼讽喻社会,熔铸蒲松龄一生的心血。(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沬若语) (三)质疑解惑:学生交相问难,提出疑难问题,全班集体讨论。 (四)评书叙由: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经过认真的彩排,演绎该故事的学生应能通过自己的“评说”,让听众熟悉每一个环节,同时能真切、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五)对话明旨: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完成下列

10、对话。 1、找出并分析文段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1)“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2)天将以酬长厚者。 (3)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2、续写对话评点人事。 与作者对话 与皇上对话 与官吏对话 四、教学小结: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性注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与鲜活。对于一篇文章,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文字的理解上,那么我们获取的知识就难免显得单调而贫乏,然而如果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与此契合的相关资源,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由此生动而富有灵性。所以我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充分意到语文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在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养成一种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促织教

11、案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的 一、学习编写情节提纲,掌握课文的结构特色,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懂得小说结尾“异史氏曰”一段的论述及其作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然”的用法,介宾短语中宾语“之”的省略以及一些课文未加注释而有一定难度的词语或句子。 教学设想 一、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二、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三、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12、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语设计: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两行文字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聊斋志异是传世的不朽之作。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入骨三分,则高度概括了他创作的特色和卓越成就。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名篇促织,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希望同学们学后都能谈谈自己的见解。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

13、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

14、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古谚:“蟋蟀鸣,懒妇惊”,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蟋蟀在古代有很多名称。因其形似蝗而小,原与蝗虫同名,都称为“蛩”。淮南子本经训中的“飞蛩满野”就是指蝗虫,而白居易禁中闻蛩诗“西窗独暗坐,满 耳新蛩声”则是说的蟋蟀。蟋蟀也就以它的善于鸣叫而与蝗虫相区别,称为“吟蛩”。到了魏晋时代,因其鸣声似“促织”、“趋织”,便获得了“促织”的美名。晋人崔豹在他写的古今注鱼虫中说:“促织,一名投机,谓其声如急织也。”这也

15、就是说,“促织”的名称是“因声得意”。现在北方话称蟋蟀为“蛐蛐儿”,也是以其叫声来命名的。从训诂学的角度说,“促织”、“趋织”、“蛐蛐”为同音转化,名称都是由叫声而来。 2.通读: (1)提出要求: 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

16、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宣德间:宣德年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 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 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展玩不可晓:翻来覆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思试之斗以砚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

17、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舰”,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提问: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讨论。明确: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 根据学生的讨论,有几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在课外完成。 促织教案教学设计第4篇 教学目的一、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借前朝“治世

18、”时的殃民故事,加以浪漫主义的幻想、虚构,来揭露“康熙盛世”的黑暗现实。二、掌握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跌宕有姿的特点。三、学习本文人物心理描写细腻传神,不但切合人物的处境符合情节发展逻辑,而且用语极有分寸的写法。四、掌握本课的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正确意译。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2.掌握本文的情节特点。3.理解故事喜剧结尾的意义。4.理解篇末评论的作用。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用具:提供材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检查预习,指导常用词解析和课文朗读、概述。(控制在20分钟内)

19、具体进程是:先布置几个学生解答常用词解析题,布置完后指名学生朗读,然后回过头来订正常用词解析的正误,最后进行概述指导。每一步都注重知识拓展和方法指导。常用词解析情况的检查和点拨:指名四个学生按“思考和练习”第六题四组例句板书“岁”、“顾”、“报”、“令”的常用义。参考答案:“岁”:A年;B每年;C年龄;D年。“顾”:A但、但是;B回头;C顾念、顾惜;D回头。“报”;A报告、告知;B报复;C报答;D报仇。“令”:A命令;B时令;C美好的;D命令。点拨:上述常用词,均不止题中那几种意义。如“令”,就还有“一县长官名称”一义。特别是“顾”,意义用法复杂,除题中三种外,就还有:“看”(“顾野有麦场”)

20、;“回头看”(“赢得仓皇北顾”);“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等等,此外,与“视”,“玩”合用,有“仔细端详”意,如:“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订鬼)出示幻灯片,指四个学生快速解析:参考答案:A旧时县的别称;B古代与都城对称的县镇,一说指未筑城墙的县城。参考答案:A败退;B无、没有;C不;D浪费;E倒下、披靡参考答案:A放进;B接纳、收留;C交纳;D采纳参考答案:A回过来;B再;C又;D恢复;E回答、回复;F同“覆”,覆盖。点拨:要特别注意“复”与“再”的区别。在古代,说“复”,着眼在重复;说“再”着眼在次数。如“再拜”,拜了两次”;“三年再会

21、”,三年内两次会面,不是三年后再会面。朗读情况的检查和点拨:指名三个学生依次朗读第1段、第6段、第8段。读前点拨:一是指出文言文的朗读要读得舒缓、从容,方法是要注意把句中词语稍为拓展开,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中间横线表示略带拖音,并读出抑扬顿挫来。二是每读一段,教师先三言两语提示一下该段在文中的作用(如第1段)或前面的情节。读后点拨:一是纠正读音,特别是容易误读的字音,如:“如被冰雪”的“被”与“披”通假,读“披”;“抢呼欲绝”的“抢”,读;“亦厚赍成”的“赍”,读,不要读成“赉”(),等等。二是重提读得舒缓,从容,有抑扬顿挫的要求。口头概述的检查与点拨:指名一成绩中上而又口齿

22、清晰的学生在5分钟内概述完课文内容。点拨:概述前指出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述时如有错误、缺漏,及时指出。概述后,重提概述前提出的要求,以引起学生注意。关于作者和聊斋志异:教师:为了深入研读课文,有必要先讲点有关作者和聊斋志异的知识。作者蒲松龄生于明代末年,一生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康熙年间。他本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诗、文、俚曲都有作品传世。但他一生的遭遇却很不幸运,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做了近40年的清苦塾师。为什么叫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奇闻

23、异事?因为通过这些离奇虚幻的故事,便于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便于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也便于抒发作者自己的满腔“孤愤”。至于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传奇,指唐代传奇小说)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志异中的作品,我们初中时读过一篇狼,但它并不是作者的代表作。现在要研读的促织,才是作者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扬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特别是篇末,作者仿效史记每篇篇末有“太史公曰”的体例,用“异史氏曰”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自己这一创作意图,这在古典小说

24、中是很罕见的。聊斋志异起初以抄本流传,乾隆年间正式付刻时,刻印者为了避免文字狱之祸,特意删去“异史氏曰”中指斥天子的那几句话,就可见它明显地触犯了“时忌”。至于艺术手法,它也典型地反映了聊斋志异中一些名篇的特色,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迭伏,运笔跌宕多姿。这些都是我们研读时要注意体会。二课堂讨论,理清全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2.分析课文内容:(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第9段,再对照朗读第1段。读后提问:“每责一头,辄尽数家家产。”造成这各后果的罪魁祸首是谁?请从第1段和第9段中找出证据。讨论。明确: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第1段提出“宫中尚促织之 戏,岁征民间”,说明祸

25、患起宫廷,统治者为满足宫中享乐而“岁征民间”,末段尖锐地指出:“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耻,贪官对上的阿谀奉承,“科敛丁口”,老百姓就只能落入“贴妇卖儿”、倾家荡产的悲惨命运。(2)既然如此,为什么作者给故事安排一个喜剧的结局?要从课文中找出佐证的句子说明所以。讨论。明确:这个结局是虚幻的,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其一,从全文看,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读者:成名因无法纳贡而“忧闷欲死”,继又“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甚至“转侧床头,唯思自尽”;接着成名子因死一蟋蟀而吓得投井自尽,成名夫妇“抢呼欲绝”,“茅舍无烟,相对默然”,这正是统治者为一小虫而逼得成名

26、家破人亡。其二,成子化蟋蟀,大家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作者写此虚幻的事实,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命如玩小虫。这个“结局”非但没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批判力量。退一步讲,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也是偶然的。结尾明明指出“独是”以促织富,“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这有力地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之于区区小虫,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何种程度!“喜剧”的结局,实际上是嘲讽了一出丑剧,请看“成名裘马扬扬”,连“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泽”,这岂不荒唐可笑!综上所述,本文结尾以及异史氏的评论,是在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和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有人把异史氏的一段评论说为“以因果报应来规劝人,无异是愚民,无异是助纣为虐”。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