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4.53KB ,
资源ID:77610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610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苏教版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苏教版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docx

1、新苏教版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课 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年级 六学科 数学主备人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 备注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

2、征。二、 引导探究 1.出示例1:(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2)抽象图形。 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根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2.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及时在图中作出标注。(2)同桌学

3、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电脑分别显示面、棱、顶点这三个部分,加深印象。 3.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四人一组讨论长方体有什么特点,讨论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特点。 (1) 面的特点 (2) 棱的特点 (3) 顶点的个数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看着自己的长方体纸盒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小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一个长方体的面可以分为3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4条,相对的

4、棱长度相等。4.学习长、宽、高 (1)问: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指出: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师边讲边标注) (2)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出它的长、宽、高。5.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想用哪些办法来研究?(2)学生交流后,让他们小小组去探究。(3)全班交流。6.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明确: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由于

5、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长度不分长、宽、高了,就叫做棱长。(2)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三、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6个面(对面相同) 正方体:6个面(全部相同) 8个顶点 8个顶点 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 12条棱(全部相等)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一的1-4题 课 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年级 六学科 数学主备人 *第( 2 )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59题。教学目标 备注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

6、体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知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1.让学生按照例题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2.把展开图再复原成立体图,再进一步展开、复原,让学生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3.让学生独立一剪,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得到的展开图,在交流中认识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并思考展开图中的各个面与原来各个面的关系。4.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开,看看它的展开图,先从自己的展开图中找出长方体的3组相对的面,

7、然后在其他同学的不同的展开图中找。最后让学生观察相对的面在不同的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4.“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在观察展开图的基础上,先在图中标注下面、后面、和左面,并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将展开图复原成立体图来检验。第2题 (1) 出示各展开图,引导学生先想像把展开图复原成立体图的过程,再判断。(2)把教科书117页的图形剪下来试着折一折从而验证自己先前的判断是否正确。三、巩固练习1.练习三第6题。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展开图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对于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要说明理由,最后再进行操作验证。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选择,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明选择的根据。四、思考题 让学生拿

8、出准备好的硬纸,先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至少要用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操作。然后说说有没有找到什么规律。五、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一的5-9题 课 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年级 六学科 数学主备人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4题。教学目标 备注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有关图形问题的学习经

9、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可分为哪几组?正方体呢?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吗? 在交流中明确: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

10、之和。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6个面的面积之和? (3)指名回答是怎样列式的,并相机板书如下算式: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要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面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板纸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体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出示试一试)(2)

1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刚才我们在求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三、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同学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一第2题。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题中的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第(2)题,并要求学生说说用这样的方法求表面积的根据

12、。4做练习一第5题。让学生根据表中列出的各组数据对每一个物体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作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人表中。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和方法,说说求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时各要注意什么。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方法一:656564645454方法二:652642542方法三:(656454)2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二的第3、4题 课 题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

13、实际问题年级 六学科 数学主备人 *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例5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510题教学目标 备注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的运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问: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计算下面各图的表面积。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3.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的和。今天我

14、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二、学习新知: 出示例5: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 1.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2.问: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可以怎样计算?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4.全班交流,体会不同方法的各自特点和内在联系。三、“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并进行比较。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6题学生读题后,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这个问题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再让学生独立

15、解答。集体交流,及时反馈。2.练习一第9题 学生读题后,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教室,明确:教室的地面(也就是长方体的下面)不需要粉刷;门、窗及黑板也不需要粉刷。3.练习四第10题先让学生想一想: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同时要提示学生以厘米为单位测量有关数据。测量结果可保留一位小数,允许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方法一:(5353.533.5)253方法二:5353.5233.52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二的相应习题 课 题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年级 六学科 数学主备人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

16、例6、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标 备注1.使学生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如果把这两个石块比较一下,哪个大哪个小?你能说出比它大多少吗?2.要认识物体的大小,准确比较两个物体大小多少,就要认识物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二、师生探究1.实验一出示两个有同样多水的相同玻璃杯,让学生看清两个杯子里水面同样高。先在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较小的石块,让学生说明水面有什么变化。提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石块占有了水中一块地方)指出:石块占有一块地方,我们就说石块占

17、有一定的空间。因为石块占有空间,把水往上挤,所以水面上升了。在另一个杯子放入较大的石块。提问:现在水面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再比一比,哪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水面会上升得高一些?指出:因为第二次的石块大一些,所以这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一些,说明这一石块所占的空间大。提问 :谁来说一说,哪一个石块所占的空间大,哪一个石块所占的空间小?2.实验二出示大小不同三种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如果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中,在倒满水,哪个杯里所占的空间大?让学生说出,大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小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小。指出: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也就

18、是说,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让学生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纸盒,比较一下哪个体积大一些。指出:书盒能容纳书的体积就是书盒的容积。也就是说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举例:象箱子、油桶、木盆、仓库这些都能容纳物体。三、巩固反思1.完成练一练第1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然后教师可以操作演示,在让学生说说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2.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的收获大吗?你觉得学好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吗?板书设计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

19、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积。作业设计完成相应习题 课 题 认识体积单位年级 六学科 数学主备人 *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例8和“练一练”,练习三第510题。教学目标 备注1.使学生在理解体积和容积意义的基础上,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体积和容积的含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问:你是怎样理解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

20、?二、师生探究1.出示1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哪个体积大?怎样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小结:为了看得清楚,可以把它们切成正方体的小块来比较。实物投影仪出示:第一个长方体有9个小正方体,第2个正方体切成了8个小正方体,也就是说长方体的体积大一些。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对不同物体图形里的小方块要有什么要求呢?2.教学体积单位我们知道,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正方体小块。也就是说,要用统一的正方体来计量物体的体积。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体积单位。(板书课题)说明: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1)认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问:哪

21、些物体的 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呢?(自己的手指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出示21页上的2幅图,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2)认识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棱长1分泌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 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立方分米的大小吗? 说说看,你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3)认识1立方米的正方体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4)归纳体积单位 通过观察、学习,知道体积单位是规定了棱长的正方体。让学生说说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是怎样的正方体。(5)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

22、毫升作单位。 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正好是1升水。板书: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让学生说说那些容器大约可乘1升水,并完成练一练。三、巩固反思完成练习三的第58题1.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这一题中的3个图形分别表示相应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这是它们的不同点。而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立方厘米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这两个概念都与1厘米有关。这是3个图形的内在联系。2.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本题要提醒学生:数几个物体的体积时,要想办法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特别要留心遮住的小正方体。3.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容积和体积单位的使用。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23、,你有那些收获?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容积单位:毫升 升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第9页 课 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年级 六学科 数学主备人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例9、例10、“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3题。教学目标 备注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难点 灵活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24、 1出示萝卜或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 说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 提问:我们刚刚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教学例91.操作准备。(1)提出操作要求: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2)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上,并编号。2观察思考。 (1)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然后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记录在表格中。 (2)启

25、发: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依次去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核对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选择一些长方体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它们所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3分析推想。 提问:观察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三、教学例10 1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我们提出了一个猜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呢?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提问:如果用

26、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启发:看着图想一想,你能根据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来思考上面的问题吗? 3提出操作要求:先按自己小组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4组织交流: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四、概括公式 1通过交流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2继续提问: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得出: 3启发: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

27、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棱长棱长进一步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并重点追问每个a的含义,进一步明确a的读、写方法。五、应用拓展1完成“试一试”。 2做“练一练”第1题。方法,要引导学生与用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强调用公式计算更简便。 3做“练一练”第2题。 选择几个式子让学生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式子的得数。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V=abh V=a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四的14题。 课 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年级 六 学科 数学主备人

28、*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18页例11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四第48题。教学目标 备注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都能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并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学中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底面积乘高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填空:1、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29、体积单位,并且学会了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二、探索长方体与立方体的通用体积公式观察: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三、教学例9 学生自学例9,小组交流。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让生到黑板前板演 2.完成练一练第二、三题3.完成练习四的58题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板书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