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85.27KB ,
资源ID:77376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376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美术二年级名画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美术二年级名画赏析.docx

1、小学美术二年级名画赏析二年级美术名画赏析1.奥特罗大师简介安吉尔奥特罗安吉尔奥特罗1981年出生于波多黎各,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了美术硕士学位,现在以纽约为创作基地。虽然奥特罗的大部分作品都受到了对照片等其它家庭纪念品的记忆以及20世纪油画的影响,他的作品却强调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过程,其作为一种叙述的形式存在于本身之中。奥特罗“对形式的改变”表现在他首先在玻璃上画下画作,等它晾干了之后将干燥的颜料剥去,然后按照个人或是历史的叙述性在画布上重新布置这些涂料块。只要你能准确地识别出埃尔格列柯(El Greco)或是凡戴克(Van Dyck)等艺术家的作品,那么你就能轻松地在奥特罗的作品中识别出那种

2、在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或是巴塞利茨(Baselitz)的作品中也能找到的迫切感格哈德里希特与巴塞利茨通常会将历史性叙述与个人主题结合在一起,用来创作一段关于将绘画看作是一个过程的对话。作品赏析他的画作特别着重创作过程,最独特的创作方法是他把颜料涂在玻璃上,待其干后撕下形成油彩颜料膜,然后再将油彩颜料膜连同其他物料如树脂、喷漆及矽氧树脂等一同贴上画布,拼凑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这种将拼贴与撕裂共冶一炉的创作形式,代表了当代绘画新颖而带动感的风格。2. 保罗 塞尚大师简介保罗 塞尚保罗 塞尚是 印象派 到 立体主义 派之间的重要画 家。塞尚由 毕沙罗 (Camille Pis

3、sarro)介绍加入 印象派 ,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 画展 。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 后印象派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 现实 ,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 自然 ,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 绘画 的潮流。塞尚这种

4、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 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 绘画 之父”。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 绘画 先知的十九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是塞尚。他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这些观念扎根于 西方绘画 的伟大传统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属于艺术中最革命的观念之列。在塞尚之前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所有的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上,而画家本人却做了模 仿 自然 的奴隶。但塞尚则放弃了

5、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 主观世界 ,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正是由于塞尚这种 绘画 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 艺术家 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作品欣赏静物在塞尚的静物作品中,苹果常常成为他写生的“静物”,几枚苹果凌乱地放在铺着台布的桌子或者果盘里,是一幅特别有意味的画面。当塞尚的静物苹果出现时,西方美术界为之震惊。这是只没有政治,没有所谓思想,没有雄心壮志,不急不躁,不会故作深沉的苹果,它清新芬芳真实可触,忠实于自己的自然属性,安静而光泽

6、。塞尚画笔下的所有女人,似乎都有着苹果般的气质,她们坐在那里,没有所谓为了前途而疯狂打拼的野心,她们安静到只是一只苹果。从静物可以看出保罗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画风特色。在这幅画中,整体关系犹如一张网络,所有物象在网络上各得其所。任何细节和局部似乎都不可随意挪动,否则,整个结构便会失去平衡。对此西方曾有人评论说:“如果试想从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中拿一个东西,立即就好像到了你手里;而如果想从塞尚的静物画里挪动一只桃子,它就会连带把整幅画一起拽下来。”从这幅画中可以深刻体会评论的含义。3. 文森特威廉梵高大师简介梵高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

7、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梵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

8、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这位易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

9、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奥夫沙罗夫编凡高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95页)。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自杀身亡。

10、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台湾译名梵谷。梵高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正进行着一次全面的革新,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变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而过去相对于印象派较为超前的梵高,此时正适应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11、作品赏析向日葵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画的同一题材的系列作品他画向日葵时, 精神异常激动, 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 给他一种温暖的感觉, 使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厚重的笔触使画面带有雕塑感, 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 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极大振奋。 作画时梵高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单纯和粗厚中却又充满了灵气和智慧。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

12、的主观感情中去。4. 雷尼马格里特大师简介雷尼马格里特雷尼马格里特(Rene Magritte,18981967)是超现实主义画派中的重要一员。他生于比利时,曾就学于布鲁塞尔美术学院,探索过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艺术风格。后加入超现实主义画派,创作出一批离奇的幻觉画面,如燃烧的石头、有裂缝的木质天空、鞋和脚的奇妙关系、珍珠里的女人面孔、瞪着一只人眼的火腿片他早期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往往将互不相关的事物奇怪地并置在一起,让人想起十几年前基里柯的试验。而后他又致力探索事物本身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将不同的东西以某种奇妙的过渡联系在一起,如由脚往鞋的变化。他还用名画去尝试变体,把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大卫所作的雷卡

13、米埃夫人像中的人物更替为棺材。作品赏析错误的镜子错误的镜子作于1928年,描绘了一只人的眼睛,及投射在这只眼睛视网膜上的蓝天白云。在马格里特看来,人的眼睛只是一面错误的镜子,因为它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的幻影,而不是自然本身。人的眼睛在观察大自然时投射在视网膜晶体上的白云与蓝天是非常具体的,用他的话表达,这是一面错误的镜子,因为它是自然的幻影,不是自然本身,它仅是一幅画,只有眼睛的主人实际所感的自然,才是可信的真实。绘画上关于真实的空间与空间的幻觉,一直是一个不断探索中的哲学问题。马格里特认为世界上没有见到的真实,只有感到的真实,绘画的真实本来就是一种人眼的幻觉,艺术家只是图解而已。5. 冷冰川大师

14、简介冷冰川著名插画家,装饰画大师冷冰川(1961.2)江苏南通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荷兰国立米纳瓦设计绘画艺术学院。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在读。 1977年高中毕业进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至今。1986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进修。曾在南京博物院、中央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举办联展,南京艺术学院个展。作品曾获第八届工艺美术百花奖设计一等奖,首届“中华杯”民间艺术大奖赛优秀设计奖等。冷冰川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舞台,当时他深入沉潜中国文化土壤,先后出版了十几种艺术图文集,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时期具有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冷冰川于上世纪90年游学欧洲,深受西方当代

15、艺术思潮感染,他极力从中国文化和西方艺术资源中寻找新的表现可能性。冷冰川所创造的墨刻作品,采用在墨色卡纸上以刀代笔,墨底白线,营造出一个个黑白分明的审美世界。他的布上作品,则采用多种非绘画现成品与油画颜料拌和,在布上堆砌塑造产生类似浅浮雕的空间效应。这两类作品尽管样式和风格各异,但都被赋予一种古典高雅的静穆之美,显示出一种极致化的唯美的诗意。这是冷冰川植根中国文化的精神取向,从对绘画传统精神的接续中,寻求在当代艺术中对现代性文化精神崭新的表达方式。作为一位长期旅居海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冷冰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证。他从中国以及西方的艺术传统资源中找到新的发现和选择的可能性,并通过他独特的创

16、造性转换,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名作赏析茶画冷冰川把画布用茶水浸泡染色,几十遍几百遍,类似于中国画的“做旧”;再把掺杂了茶叶渣、中药渣、碎麻布等材料的油画颜料涂在画布上,凭一时灵感,随心所欲。“人有优美的一面,也有破坏性、发泄的一面。这个就是动作性比较大,有1米5长的,不可能坐在那里描,需要我有即兴判断。”画“茶画”的时候,冷冰川站着,有大动作大手势,正好与画黑白画时的情形相反。6. 齐白石大师简介齐白石齐白石(18641957),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

17、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他是一个放牛娃和木匠出身的大画家,一生俭朴,时时不忘农村生活,对鱼虾、花鸟、竹子等孩童时农村生活常见物特别有感情,并且这些都成为他画画的题材,反应在作品上都显得生气盎然,特别是鱼虾,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齐白石虾趣图,创作于1948年,现在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是其晚年画艺成熟的代表作品。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他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亦因之而变,他的虾也成为他代表性

18、的艺术符号之一。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作品赏析虾趣从虾趣用墨、虾的形态、虾的用笔三方面对此画作简要赏析。一、从墨法上看,用淡墨画虾体,用浓墨点睛,把墨、水与宣纸结合的气韵效果把握得很好,使虾看起来通体透明,形象生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增加了虾头的重量感,在左右点上几笔淡淡的墨,虾的头部在晶莹剔透中有显得变化多端。虾的腰部再用淡墨点出,与头部重墨形成明显的对比,把透明的、游动的、活生生的虾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形神与笔墨的完美结合,可以说前无古人,开拓了中国意笔写实型水墨用法,对中国一大批水墨写实画家有着巨大影响。二、

19、从虾的形态上说,齐白石画虾,多为“长臂虾”,晚年的齐白石画虾以“白虾”为模特,追求形神兼备,虾戏中8只虾形态各异,有的嬉戏打闹,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交头接耳。中间几只虾看似拥挤,实则繁而不乱,细细观察每只虾都清晰可辨,画的惟妙惟肖。虾是一种群居动物,最喜欢的就是在一块打闹,这幅画中的虾正是他们相互嬉戏时场景的在现,无怪此幅画称之虾戏。画作为人内心世界的反应,关于白石老人,我们从这幅画中也可追寻。虾极具有观赏性,需要很高文化素养的人才能欣赏到它的美,白石老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虾好动,充满活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乐观、自足、充满活力和情趣的老人形象。三、从作者用笔的变化看,简单几笔淡墨侧锋用笔,

20、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增添了虾的透明度和动态感,让人觉得它富有弹性和生命气息。虾的尾部也是通过寥寥几笔淡墨,使虾表现的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用圆润而有力度的淡淡的笔墨使虾显得更有活力。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此外,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用虚实结合,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的线条,使纸上之虾看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白石老人是从民间画工转变为文人画家,他将富有农民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情趣融进文人画中,这不仅扩展了文人画表现的题材

21、,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篇章7. 柯罗大师简介柯罗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 法国杰出的风景画家。他目睹了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科罗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才华横溢的优秀诗篇。1796年他诞生的那一年,是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和拿破仑战争之间的过渡时期。他在流血和恐吓、野心和偏执、仇恨、欺诈报复的年代中成长。但他并没有被那年代的野蛮和愚昧所玷污。他的父亲是个理发师,母亲是位服装师,勉强也算个艺术家。父母希

22、望儿子成为商人,父亲愿意出10万法郎让儿子去经商,可是科罗没有接受这个实惠的建议,他从事了画画。科罗直到44岁时才卖掉他的第一幅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蒙特枫丹的回忆林中仙女之舞、珍珠女、拉提琴的修道士、芝特的桥、沐浴中的戴安娜与同伴芒特的嫩叶等。 柯罗曾两次去过意大利,三次游瑞士,到了荷兰、英国,最后进入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森林,与巴比松画家们共享自然写生的乐趣。成为一个在艺术上独具奇趣的风景画家。巴比松画派是指19世纪60年代,在巴黎郊外的巴比松村,一群年轻的画家,常常在枫丹白露森林里进行创作。卢梭、米勒和柯罗是其中重要的成员。 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

23、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同卢梭、米勒等巴比松派画家一样,柯罗在对大自然的讴歌中,展现了自己温柔多情的性格。他毕生徜徉在大自然中,着意临摹自然界的神奇与妙曼,他将大自然造化的一切进行艺术的再现。他的风景画,尽显自然之美、田园之美,既融合了古典主义的典雅,又荡漾着理想主义的浪漫,还蕴涵着现实主义的真切。他被公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

24、的风景画家之一。 柯罗一生创作了3000多幅油画,其中大部分是描绘田园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新颖,明朗,清俊,柔美,散发着诗一样的情趣。这与他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悉心领会大自然一丝一微的变化不无关系。蒙特枫丹的回忆是柯罗的代表作,这幅画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画中,一棵巨大的树,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而另一棵干枯的树与之遥相呼应,两棵树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着。透过倾斜的树干,我们看到,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丛林的虚影。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妇女,正在采树上的蘑菇,她的身边有两个女孩在帮她一起采摘。画面情节很简单,但是你能从柯罗纤细的笔触上,听到柔弱的树枝,发出的瑟瑟响声;能从倾斜的树干上,

25、想到山区的农妇,生活是何等困苦。这幅人与景交融的画作,不是画家特意渲染的理想化的风景,而是通过景物,表现了一种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内心感受。名画赏析阵风法国画家柯罗的油画阵风,通过向左侧强烈倾斜的树木之可视形象,明确地表现出阵风吹过时的情景:灰色的天空密布沉重的云层,被风吹得摇摇欲坠的树木好像将被连权拔起。乡间的田野一片寂静,更加强了阵风天气的气氛。这是一幅与主题很贴切的油画。从26岁开始才正式从事绘画的柯罗,主要师法自然,他热爱大自然,先后三次去意大利旅行。还去过荷兰、瑞士、美国,至于法国更是走遍各地。直到去世前一年,77岁高龄的画家仍坚持到库布隆、阿拉斯、桑斯等地,目的就是为了浏览风光,领略大

26、自然的奥秘,在自然的启示下作画不辍。由于他怀着深厚对大自然加以认真的体味。因此,他的风景画朴实无华中蕴含着浓浓的诗意。他的风景画不事夸张,不施艳丽色彩,描写的大部分是色调柔和的清晨或傍晚,有时画面还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其寂谧、优美之感有如梦境。有些风景画中还加上了一些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为画面增添了活力。以风景画见长的柯罗堪称法国19世纪中期描绘风景的大师。是使法国从传统的历史风景画过度到现实主义风景的代表人物。柯罗油画阵风诗配画(原创)一阵狂风呼啸而起始料不及乌云遮蔽了蓝天彩虹消失隐匿大地一片苍茫卷草伏地空气乌蒙灰暗了柳绿风中一个孤单的身影奋力前行竭尽全力曾经的灿烂如花曾经的泪如雨下曾经的欢

27、歌笑语曾经的苦痛与悲泣全在义无反顾前行的生命行囊里 凉风透骨寒彻心里习惯了风雨中行走看片片落叶旋风飚起狂风想扳倒你却也不容易坚定地一路走去生命有太多的感悟惊喜生活有太多的痛苦压抑阵风不会猖狂不息阴翳之后终会阳光依然艳丽8. 傅抱石大师简介傅抱石傅抱石 (1904-1965)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南昌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美术史研究和绘画理论家,少年时代饱受艰辛,当过瓷器店学徒和补伞匠。他十分热爱中国传统书画、篆刻艺术,刻苦自学,尤崇清代山水画革新家石涛, 1921 年考入江西第一师学校,号“抱石斋主人傅抱石”,从此走上艺术之路。 1933 年傅抱石进入东京日本帝国美术学校研

28、究部,很快以画、文、书、印“四绝”全才崭露头角,尤以山水画见长。1935 年 7 月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除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任美术 史 教授外,先后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分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等职务。傅抱石早年立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夙愿,一生潜心研究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与技法,善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绘画艺术之长,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形式挥写大自然生命的律动,描绘人物的精神气韵,融会进他爱家乡、爱祖国、爱中华文化的浓烈的情感。从三四十年代于巴山蜀水间创作的潇潇暮雨、大涤草堂图,以及忧国忧民的人物画屈原、二湘图、丽人行等,到五六十年代率江苏省国画家壮游六省二万

29、三千里创作的山河新貌系列待细把江山图画、西陵峡、虎锯龙盘今胜昔,以及远游东三省创作的镜泊飞泉、白山林海、满身苍翠惊高飞,与关山月合作为国庆十周年而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骄,无不体现出强烈的创造性、独特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傅抱石一生创作中国画 3000 余幅,并曾与郭沫若、徐悲鸿、陈之佛等书画艺术名流举办联展。徐悲鸿评价傅抱石全新的山水画使“三百年来谨小慎微之山水突现其侏儒之态”。张大千称他开创了中国人物画千年未有之新画风。长期从事美术史和绘画理论的教育与研究,一生建树甚丰,撰著的美术史和绘画理论达 200 余万字。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国画源流概述、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等力作,融通古今,承前

30、启后、推陈出新,具有通史性、开创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名画赏析太白诗意图 镜心 1945年作 傅氏好写诗意画。本幅诗意画章法大胆而奇特,两株重墨画成的大树几占去了四分之三的画面,大树下面有条蜿蜒曲折的小溪,一高士及一抱出画的童子沿溪而行。远处有崇山峻岑,应是溪流之源头。画面满而黑,而在“满”与“黑”之中却能重点(人物)突出,层次分明。由于画家精心画出了“透气处”,使画面不闷不塞。这正是画家本领的高超之处,也是傅氏早期山水之一大特征。画中高士在匆匆行走中一边“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同时期盼着与友人吟酒赏画。傅氏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看似画得随意,却总有一股飘然之气,与整个画

31、面灵动飘逸的风格十分和谐协调。这一特点在本幅太白诗意图中可说最为典型。9. 克利大师简介克利(瑞士)瑞士画家,保罗.克利1879年生于瑞士伯恩近郊的一个小镇。他的父母都是音乐教师。音乐在克利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克利从小就有着音乐的天赋,可是他偏偏走上了造型艺术这条路。但是也正是由于音乐的缘故,阴错阳差造就了保罗?克利艺术创作上的成功。在他的作品里面观者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出作品中的强烈节奏感。不管是在物象的色块组织上还是点线的结合上,都是对音乐听觉艺术的图像解读。说到这里,与克利同时期的伟大艺术家康定斯基就不能不提及,克利和康定斯基同教授于包豪斯学院。包豪斯学院是西方一所比较现代的艺术学院,培养了很多现代型的艺术家,学院艺术理论对现在也很有影响。康定斯基是这所学院的艺术理论导师。其在论艺术中的精神中曾明确地论证了音乐与美术的关系。美术中的点、线、面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美术中长短的线条就是音乐中的快慢节奏。美术与音乐一样,以其本身的因素传达着情感。在一定情况下克利是受了很大影响的。在理论的运用上,也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克利很完美地结合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美。在1932年的前往帕那苏斯山作品上有很好的体现。整个画面由一些钢琴键似的笔触,两黑一黄的三条线条组成。初看无疑就是一些色块的组合,给人的感觉很平常。但是当我们细细地品味每一色块的时候,就像是在听着一曲交响乐。轻重、浓淡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