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84.35KB ,
资源ID:773747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37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某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某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某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2、项目地点:某县林辋溪流域3建设单位:某县辋川镇人民政府4、项目联系人:某5、联系电话:6、任务由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推动某县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某县辋川镇人民政府委托本公司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前乡镇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安全,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

2、质量,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林辋溪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尽快开展林辋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工作。7、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水利防洪建设、环境保护、林果绿化建设、水土保持、农业科技示范片区建设及其它配套工程建设等。8、建设年限:3年9、项目总投资:3820.8万元10、资金筹措本项目工程总投资3820.8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自筹资金和申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补助(无偿补助),其中建设单位自筹资金2720.8万元,申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补助(无偿补助)1100.0万元。1.2编制依据1、

3、某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某县辋川镇总体规划3、某县辋川镇“十一五”发展规划4、某县区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1994年5、某县城地面水环境功能规划,1998年6、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3引用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室外排

4、水设计规范GBJ14-87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8、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D238-979、造林技术规范GB/T15776-9510、福建省水土保持工程地方标准DB35/T525-92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9-20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16、通用用电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17、电力装置的

5、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1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1.4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4.1指导思想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结合某县及辋川镇实际情况,实行治水与治山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协调,与县城建设、辋川镇建设相衔接,与农业科技示范片区相配套,变水害为水利,使溪水畅流、水质达标,山头绿化、堤岸林化,水利设施布局合理。整治重点突出标本兼治。1.4.2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整治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持能力,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环境整治时,不

6、仅要确保当前乡镇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还要着眼于长远的、综合的、整体的利益,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特殊生态功能区优先保护原则特殊生态功能区指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功能区。它们对于建立乡镇生态功能平衡,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支撑作用,需要优先保护。(3)整体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的高度耦合,缺一不可。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同样应注重三个生态子系统的和谐统一和三个系统规划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林辋溪是某县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整治应从全局的战略

7、出发,考虑与周边乡镇功能的协调。同时,环境整治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供操作的具体措施。第二章 项目背景2.1某县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某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突出部,北纬24492507,东经1183711905,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东南隔泉州湾与石狮市相望,北接泉州市泉港区,西南与泉州市洛江区接壤。2.1.2自然环境概况1、地形地貌某县依山临海,属闽粤花岗岩丘陵区的一部分,地形以丘陵为主,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马蹄形层状倾斜。西南西北山丘连绵,中部和东南部开阔平坦,大多是海积沙土平原和台地。2、气候、气象某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沛,年日照2206.6

8、小时,年均气温17.220.8,夏长无酷暑,冬短罕霜寒。降雨量集中,年降雨量1022毫米,蒸发量大,年蒸发量达到2033毫米。区域全年主导风向为ENE风,夏季多吹SSW风,年平均风速3.9m/s,78月份常有热带风暴,风力一般710级,全年静风频率较低,仅占14。3、水文条件某县域内没有较大的河流,地表水主要是由小溪流和人工水利渠道组成。集雨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条,分别是林辋溪、黄塘溪和菱溪。在城市规划区内最大的溪流为林辋溪,该溪南支发源于螺阳镇、螺城镇、辋川镇,从峰崎村注入湄洲湾。沿途主要有灵头溪、下社溪和破溪三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119.3平方公里,主干流长28.2公里,年平均

9、流量约2m3/s,该溪主要起雨季排洪和旱季农灌作用。2.1.3社会经济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某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弘扬“勤奋刻苦、务实求真、团结拼搏、创新争先”的某精神,奋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经济特色的石雕石材、食品饮食、针织服装制鞋、建筑房地产和海洋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成功打造了“惠雕”、“惠女”、“惠泉”三大品牌。1994年以来,某连续几年蝉联“福建经济发展十强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76.1亿,五年年均增长17.1%,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五年年均增长21.8%。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形成新的优势,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

10、竞争力百强县”第36位和“全国最发达100县(市、区)”第70位;连续第十年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经济总量居全省第四位。社会事业创新达标工作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福建省农村技术示范县”、“省级文明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信息网络示范县”以及“省级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县”两连冠等荣誉称号。2.2辋川镇概况2.2.1地理位置辋川镇位于某县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04,东经11851。镇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北,与县城区直距8公里。辋川形如网,谐音辋,土地肥沃,一马平川,故名辋川。辋川镇地处县城东部林辋溪下流,东临湄洲湾,东南与东岭镇接壤,西与黄塘镇、螺阳镇接壤

11、,南与涂寨镇相连,北与山腰镇、涂岭镇及山腰盐场毗邻。2.2.2行政辖域辋川镇面积54平方公里,镇政府设在辋川街。全镇有25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总人口71758人。2.2.3气候与物产全镇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5度,无霜期306天,年降水量1400毫米以上。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拥有林地面积14519万亩,森林覆盖率15.50%,石业矿产丰富。辋川镇还是某县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区,主要的农业基地有走马埭农业示范基地、中绿农业基地、农牧基地、外走马埭珍禽基地及县农科所示范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大麦、小麦、大豆为主,其次有高粱、玉米、蚕豌豆、小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龙眼、荔

12、枝、余甘、桃李、枇杷等。主要的海产品有缢蛏、牡蛎、带鱼、鳗鱼及其它海产品等。2.2.4社会经济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末期以后辋川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3.69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8.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92元、税收入库2123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3.9%、42.2%和73%。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关注三农、办好14件事”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文化先进镇、泉州市“三农”工作先进单位和泉州市科普先进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十五”期间贫困残疾人安居工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辋

13、川镇的企业发展迅速,全镇现有私营企业100多家,并建有居仁工业区、半堤岸工业区以及在建的外走马埭万亩围垦工程。到目前为止,已有25家外资企业在辋川办厂。全镇已形成了石材加工、粮食加工、蔬菜加工、海水、淡水养殖等支柱产业。2.2.5基础设施 公路:辋川镇交通便捷,地处324国道边,福厦高速公路某段东侧。北距肖厝港30公里,南距泉州30公里,与福厦高速公路黄塘、驿坂两个互通口相距10到15公里,国道324线,漳泉肖铁路、沿海大通道纵贯境内。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已形成一定的网络,开通了小山下江辋川、五柳吹楼辋川等乡镇级公路。乡级以上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标准,村与村之间的村级公路达到四级公路标准。铁

14、路:连接鹰厦线的漳泉肖铁路在螺阳镇设立某站,距县城8公里。 港口:镇区可充分利用的港口码头有:规划建设中的斗尾国际中转港口、在建青兰山30万吨原油码头、崇武千吨对台贸易码头、一级渔业码头。镇区北侧的辋川码头(500吨)和辋川盐业码头(500吨)分别承担着本县粮食和盐产品的进出海上运输。盐业码头的船只可通往香港、澳门等地。航空:距晋江机场45公里,距福州和厦门国际机场一个半小时路程。通信:通讯发达,具有无线、有线等多种传播方式和传输覆盖网和海、陆、空立体通邮格局。全镇已开通程控电话近万门,通讯光缆来自某县电信局。村村已设立程控电源,在镇域范围内设有移动电话基站。供电:辋川镇区域现状电源全部来自某

15、霞光110KV变电站。根据全县电力系统统筹规划,近期将在玉围村建设一个较大容量的110KV变电站,届时全镇域电源均依靠玉围变电站供给,年供电能力25万千瓦时。供水:现有城南、北关2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25万吨。现状辋川镇的供水水源均引自北关水厂。文化教育:辋川镇文化教育事业日趋进步,拥有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文化站,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棋艺室、乒乓球厅等设施;规划建设中的辋川中心文化广场,将成为广大群众健身的中心场所。122个自然村村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医疗卫生设施较完善,镇卫生院2006年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综合门诊楼;镇内建有5所中学,15所6年制完全小学,学生可实现

16、就近就读。2.3林辋溪基本概况林辋溪位于某县的中部,东经1184511850,北纬24572505。河流由干流、支流组成。上游分北支和南支,北支河长5.5KM,发源于黄塘镇石码村。南支河长10.8KM,发源于螺阳镇锦水村大坪山,下游左岸有破溪支流汇入,河长7.6KM,南北支汇合口至出海口河长10.7KM,主河长为21.5KM。流域包括张坂、螺阳、黄塘、涂寨、螺城、辋川等乡镇,由南向北注入湄洲湾。流域面积119.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18,年平均流量约2m3/s,该溪主要起雨季排洪和旱季农灌作用。第三章 流域环境现状3.1林辋溪水质状况根据某县环境监测站在林辋溪的洋坑桥断面、峰崎桥断面和山

17、美闸断面的监测结果,以及林辋溪丰、平、枯水期例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辋溪上游的洋坑桥断面水质各监测项目除氨氮超出类水质标准外,其它各监测项目均达到地表水类或者类水质标准的要求,说明林辋溪上游受污染程度小,水质较好。林辋溪下游由于是整个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纳污溪段,水质较差,除pH值、石油类、亚硝酸盐氮、Cr6+等指标达到类水质标准外,其余如BOD5、CODCr、DO和氨氮均已严重超标,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而且该纳污溪段水质发黑,并可闻到轻微的臭味,水质感官性也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分析林辋溪下游水质较差的原因是因为该溪段上游来水量小、纳污容量有限、自净能力弱,但长期接纳了大量的城市生

18、活污水和生产废水,这是该水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上游田边闸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拦截灌溉,即使是平水期和丰水期进入该溪段的清水也不多,进入溪段的基本是来自城区的污水,水体交换度很小,使该溪段的生态恢复能力降低。3.2流域环境质量状况3.2.1排水沟渠现状林辋溪沿途流域的几条主要排水渠都是由早期的灌溉渠发展而来的,在农田作为建设用地后,这些沟渠就被利用作为城市排水主干渠。近几年,某城镇建设发展步伐很快,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内部卫生设备的完善以及工业的发展,城市用水量大幅增加,产生的污水量也相应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的沟渠中。这些沟渠有的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差,加之

19、居民往里随意倾倒垃圾,过水断面进一步减少,甚至造成溪段堵塞,许多沟渠发黑、发臭,使居民环境(尤其是沟渠周边)恶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某早期没有一个超前、可操作性强的排水专项规划指导城市排水沟渠建设,无法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建设对沟渠进行系统改造,造成目前部分沟渠随着城市开发被建筑覆盖,这给城市排水系统管理、清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3.2.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随着某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城镇化规模逐步扩大、工业企业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财力等客观因数的限制,城镇污水治理设施缺乏,城镇生活污水和大部分未经处理

20、的工业废水均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内,导致沟渠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道垃圾淤塞严重、蚊虫滋生、水体发黑发臭、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已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质量,从而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1)水土流失严重。虽然近年来得到一定的治理,但资源开发和生产建设仍产生了一些新的水土流失,流失面积呈增加的趋势。(2)河道淤积严重。由于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工农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入林辋溪流域,造成河道垃圾淤积严重,使得排洪和农灌等兴利功能矛盾十分突出,一旦出现超过现有设防标准,将会对下游生产、生活活动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

21、失。(3)森林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由于早期的滥砍滥伐,导致林辋溪流域防护林急剧减少,加上水土流失严重,成熟林又少,森林生态功能也急剧退化。由于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也遭受严重打击,生态系统变成单一而脆弱。(4)土地质量下降。因水土流失,原有很大一部分一级耕地降为二、三级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山地沦为石裸地,水田产生潜育化或次生潜育化。(5)农业环境污染加剧。流域农民因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及工业“三废”排放已严重污染土地,流域70%河段已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6)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九十年代以来,水灾频繁,而且灾害损失日趋严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率

22、也明显增加。3.3流域配套基础设施状况(1)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系统未建成,大部分雨水管被当作雨污合流管使用,城镇大部分污水还是就近排入镇区内部的几条沟渠,通过沟渠再排入林辋溪中,即使按分流制设计施工的污水管,其收纳的污水最终仍排入雨水系统,进入林辋溪。经现场踏勘调查,已建成的污水管大部分已投入使用,但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污水管道未连成系统,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二是管道的管理维护在管道工程建成后没有及时跟进,很多管道由于没有及时清淤疏通,已影响其过水能力,有些局部已严重堵塞;三是管道乱接、混接较严重,雨水管或河流排水管接入市政污水管、建筑污水管接入雨水口等现象相当普遍。(2)

23、据统计,某林辋溪上游先后修建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8座,10万m3的小水坝5座,拦沙坝4座,造林1000亩,控制流域面积8平方公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不断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及其它客观因素,许多水库、拦沙坝及溪道砌坎等工程老化、损坏或者水流冲击破坏等比较普遍,坝体、溢洪道、溪道砌坎、输水洞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渗漏问题突出,影响了拦沙坝、水库等正常运行和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及流域生态农业园区的正常生产。(3)防汛道路、通讯和照明、工程和水文观测、预警预报系统等极不完善,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落后。第四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林辋溪维系着下游辋川镇等几十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承担着下游几

24、十万人口的生产、生活供水及上万亩生态农业园区及其它农田的灌溉任务,为辋川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供给保障,被誉为“辋川镇的生态调节器”。由于林辋溪流域的水质状况、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它配套基础工程已严重恶化、损坏或遭到破坏,如不进行综合整治,将会严重影响到下游生产、生活活动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加强林辋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十分迫切和需要。4.1保护流域水质的需要林辋溪承载着下游几十万人口的生产、生活供水及上万亩生态农业园区及其它农田的灌溉任务。近几年,某城镇建设发展步伐很快,随着城镇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工业的发展,产生的污水量也相应增加,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污水直接

25、排入城市的沟渠中,最后流入林辋溪。导致整个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体中BOD5、CODCr、DO和氨氮均已严重超标,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如不进行整治,将加剧流域水质进一步恶化,并对下游生态农业园区和其它农田的灌溉、下游渔产养殖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4.2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水土流失,是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流域泥沙淤积特别严重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水灾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肥沃的土壤被大量冲刷到河道里,不仅造成河道淤积、河床抬升,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而且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农产品质量也急剧下降。因此,必须加强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水土保持进度,改善生态环境。4.

26、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的需要林辋溪下游辋川镇是某县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区,主要的农业基地有走马埭农业示范基地、中绿农业基地、农牧基地、外走马埭珍禽基地及县农科所示范基地。根据辋川镇总体规划,利用林辋溪丰富水资源积极推进上述各主要农业基地的发展,是推进辋川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也是促进辋川镇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点。但是随着流域水质的下降、水土流失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对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辋川镇生态农业发展造成强大的冲击。因此,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是从根本上解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质下降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保障下游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4.4防御水、

27、旱等自然灾害的需要近年来,水灾频繁,而且灾害损失日趋严重,流域范围内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率也明显增加。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除跟不可抗拒的因数有关外,其实跟人类对流域防护林的滥砍滥伐、生态环境的破坏息息相关。导致整个流域抗御洪灾能力很低,当前只能防御2-5年一遇的洪水,潜伏的洪灾危机给下游几十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标本兼治,对流域进行整治、清理河道、整修沿线闸坝、沿岸砌砍、植树造林是提高流域抗洪能力的有力措施,也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抵御旱灾的有效办法。4.5保护下游鲤鱼岛原始生态环境的需要鲤鱼岛位于林辋溪下游入海口处,辋川镇最东端的海面上,全岛面积约500亩。岛上原始森林保持良

28、好,气候宜人,环境质量高,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周围为大片的湿地和滩涂,原始生态保持良好。但是,随着一条海堤通往鲤鱼岛,越来越多人选择到岛上去观光旅游,结果垃圾随地丢弃,一些树木遭到砍伐,少数游人甚至对鸟类下起了毒手,与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垃圾随处可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功能下降。本项目的实施把鲤鱼岛划入封山育林的范围,将有助于岛上原始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环境污染趋势的控制。此外,流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污染源的有效控制,也将有利于保持岛上及周边湿地和滩涂的生态环境功能。4.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随着辋川镇镇区“东进西扩南移”新格局以及现代新型集镇的发展实施。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

29、设,强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城镇布局,有力于提升城镇品位和改善生态镇投资环境,从而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产业,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符合某总体发展规划,符合辋川镇“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林辋溪水体污染现状、改善林辋溪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具有重大作用,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环境保护和各级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要求等各方面分析,对林辋溪流域进行环境质量综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尽快实施该项目已十分紧迫。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以

30、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生态城镇和创建“绿色辋川”的战略决策,落实泉州生态建设规划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村镇建设任务。根据某县“十一五”和辋川镇“十一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社会主义发展新目标,结合林辋溪流域经济、资源、环境特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和不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为重点,切实解决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尽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5.2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林辋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

31、流域的水质状况、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将有明显优化,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和抗洪能力将有显著提升,生态农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5.3项目实施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2、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要求,注重实效和质量,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布局,分类指导。3、坚持综合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生态环境建设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保持水土与植树造林相结合,基本农田建设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4、坚持发挥科技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和技术,不断提高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5.4项目实施方案5.4.1水利工程建设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排洪与灌溉相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1)河道清障、清淤、疏浚,以扩大过水断面和排洪量;(2)整修堤岸,加高培厚,以提高抗洪能力,同时局部堤岸配套道路,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和抗洪抢险;(3)整修现有闸坝,消除隐患,提高排灌能力和效益;(4)合理规划新建水利项目,增加有效灌溉面积;(5)增加出水口的排洪能力。一、水文计算水文计算包括流域设计径流量和设计洪水计算。(一)设计年径流量计算1、设计年径流量计算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