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46.52KB ,
资源ID:77211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211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docx

1、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 01-05 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共有 5 个任务,任务 1 和至任务 4 是客观题, 任务 5 是主观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1任务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环境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2.认知“认知” ,是心理学的术语, 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 “认识”。3.图式皮亚杰的 “图式” 指自身有结构, 又用于组织其

2、他不同对象的动作。4.平衡皮亚杰 “平衡” 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 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5.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6.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 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 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 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大, 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 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 叫作顺应。 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

3、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同化和顺应, 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7.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8.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 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 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9.基因的显形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10.遗传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 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二、简答题(共

4、6 道试题,共 30 分。)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 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 “截然不同” ,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 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 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 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按显性基因效应, 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 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 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 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

5、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 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 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布鲁纳的 “学科基本结构” 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 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 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 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 布鲁纳提出了 “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3.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前苏联著名心理学

6、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 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 “由外向内” 的转化过程, 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4.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安斯沃斯等人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后来其他心理学家又确认了紊乱型依恋,合起来共是 2 类 4 型。(1) 安全型;( 2)回避型;( 3)矛盾型,又名反抗型;( 4)紊乱型。四种依恋只有第一种是安全的,其余三种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 (一) 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 (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

7、击性行为。5.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儿童游戏可分为 3 个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儿童这时才开始真正的社会互动。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 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 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 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6.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所谓观点采择, 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 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说“换位思考”。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阶段 0:自我中心的观

8、点采择阶段( 36 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 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 比如因为自己喜欢小猫, 就认为霍丽一定会救小猫,并且她的父亲也会高兴的。阶段 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 68 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 比如认为霍丽的父亲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气, 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会生气。阶段 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 810 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 观点也会有冲突, 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 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阶段 3:相互性观点

9、采择阶段(1012 岁)。此阶段的儿不同的学生的需要, 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例如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 即父母无这样做, 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音乐天赋, 而子女有。 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表达显得更客观,这在书中有例子。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阶段 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 岁 成人)。赋并且研习成才。 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 并惩罚她, 因为父亲通常会惩能脱颖而出, 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她)与其他条罚不听话的

10、孩子; 但另一些人会说, 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三、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分。)接受准备性的训练, 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1. 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儿童更充分地得到发展。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2 .? 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答案:和典型现象。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答: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

11、一是皮亚杰独立于学校的教异的。学来考察儿童认知的一般发展。因此,如果他的理论是正( 1)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确的,那就为学校教学奠定了基础,坚定了我们关于教学即知识技能、 价值观, 以及精神文明。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程度要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信念,从而不会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 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去拔苗助长。 二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启意实施教育, 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3 个方面会有更大发教师去思考, 通过怎样的具体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利的个体差异。 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用已有的图式来同化或顺应一个新样例。这样的思考是与少

12、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 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在我国目前颇为流行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接得上口体差。的。 ?( 2)儿童家庭的社会 - 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 父母的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成熟所需要经过的 4 个阶段。 ?高于普通学校, 但是从全社会看, 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 1)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婴相当低的。 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因果观念。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

13、形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成了叫作 “客体永久性” 的认识。 即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中消失时,他(她)知道这不表明该物体不存在了,而表差异的。明该物体被藏在了某个地方。在发展出客体永久性意识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 满足志趣后,婴儿可以减少 ?对具体事物和动作的依赖,而逐渐利用起表象,这使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感知运动阶段也就结束了。 ?(2)前运算阶段, ?其基本特点是头脑可以运作, 但运作还不可逆。 典型地表现为延迟模仿, 指当被模仿的对象不在时模仿该对象。 此阶段的儿童便有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比如舞动双

14、臂学飞鸟、 拿一根竹竿当马骑、 排几张凳子“开火车”、抱个布娃娃学习做妈妈,而在现代幼儿园里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更能回家后表演好看的歌舞 ?也正因为具有延迟模仿的能力, 所以此阶段的儿童对很多事情会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背着“大人” 而“偷偷地” 做,结果“闯祸”了。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局限性是思维的不可逆性, 典型地表现为“不能守恒”。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能够守恒后, 出现了新的认知进步, 突出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算上。 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但过了母语的口语交流关, 而且可以系统地学

15、习书面语和其他符号表征系统, 这典型地表现为他们学习阅读、 写作和算术、数学。语言符号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又反过来促进儿童不但能更形象地而且能更有逻辑地表征世界。 只是之所以叫 ?“具体(的)”运算阶段,是因为儿童在逻辑地表征世界时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还不能或不善于单纯根据规则或语词的含义作抽象的推理, 比如初学算术时会掰手指来计算、 难以理解大尺度的时间与距离单位、 难以判断复杂情节里的“好人”和“坏人”等等,而当具体情景的变化超出了他们日常经验能够估计的范围时又会变得不守恒。 比如两个同样大小的面团, 当其中的一个被搓成长条时,儿童可以守恒地认为两个面团的包含物一样多。但是当长条面团被搓

16、拉得更长更细时, 儿童又会认为此时的这个面团包含的面 “少” 了,这又暂时退回到只注意细的一面, 而忽视长的一面的不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之所以有时会退回到不守恒的状态, 是因为他们不能完全从形式上考虑问题。 ?(4)形式运算阶段,这是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是 “抽象的” 而非“具体的”、 是“可能性的”而非“亲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 “经验的” ,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3.? 论述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含义。 ?答: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 (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

17、的区域。 我国教师说的 “跳起来摘到果子” 可以看作 “最近发展区” 的一个形象的表达。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冲击着流行的学校教学观。根据这个概念,学校教学要把辅助学生学习视为必要的教学环节; 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具有智力挑战性的作业; 同伴讨论, 合作学习也都是必要的。 但是如何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怎样的作业算是 “稍稍超出” 学生现有的能力?班级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之间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没有对这些具体实践问题做出明确的说明, 需要我们的教师自己去探索。 ?4.? 论述培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几种方法。 ?答:训练观点采择能力的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这要求个体暂时置身于他

18、人的处境, 并按这一处境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 可见角色扮演促使人们更好地知觉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此处境下的内心感受,从而提高了观点采择能力的水平。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 扮演者可以互换角色,其他同学在旁观时练习分析与评论,这也有助于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最后教师应有所总结。 ?5.? 论述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教育含义。 ?答:他都集中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 亦即道德观念。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道德观念的教学。 ?他把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道德推理看成是同义的。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学校进行道德观念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现成的道德观念陈述, 而应该讲清理由; 讲清理由也不能仅仅按照“

19、因为 ?所以 ?”、“假如 ?那么 ?” 之类的句式来做。 柯尔伯格和皮亚杰在研究中采用的对偶故事和道德两难故事启发我们的是: 学校道德观念的教学要富有智力挑战性, 要使学生在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中领悟道德观念及其理由。 ?他探究儿童赖以进行道德判断或道德行为的活思想,这特别值得教师借鉴。2任务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2.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 “自发恢复” 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 “反弹” ,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 “老毛病” 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3.分化与

20、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 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 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4.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5.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 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 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 归结起来就是: 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

21、境之间的联结, 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6.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 过程或机制, 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7.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 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8.对象 - 对象期望对象 - 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9.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 模仿学习、 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 “替代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 也就是 “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10.行为 - 结局期望行为 - 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

22、而形成的预料。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1.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甚至CS-US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 这里的原因在于人类个体有意识,他(她) 可以把实际刺激的偶然一次联结保存在头脑里,然后在头脑里浮现出这样的刺激联结景象, 浮现一次就相当于这些刺激联结一次。 由于人类个体可以众多次4. 简述尝试 - 错误的含义。地浮现这样的景象, 这就相当于众多次的实际联结,于是( 1)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 (2)尝试难免产生错就人而言,为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CS-US的

23、多次联结误;(3)后继尝试会消除先前尝试的错误;( 4)足够多就未必是必要的。( 2)也正因为人类个体可以在头脑里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达到最终的成功;(5)众多次地浮现 CS-US的联结景象, 因此 CS与 US在实际上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达到成功的关的多次不联结也未必能使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消退掉,除非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出熟练地解决问题的行为。当事人在脑海里遗忘了这样的情景,或者虽然忘不了, 但5. 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什么是以后这种情景再度浮现于脑海时已经不会引起强烈的重要观念?情绪反应了。 这里都体现了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潜在学习”

24、是指在行为不表现的同时,心里却“悄悄里所起的作用。地”、“偷偷地”学会了。2. 系统脱敏与暴露法的应用区别有哪些?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以下重要系统脱敏法和暴露法, 都是用来矫治学生不良条件性情绪观念:( 1)学习与表现是两回事; ( 2)强化不是学习的反应(如焦虑和恐惧) 的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技术。当必要条件,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不容易真实再现焦虑或恐惧情景时,以采用系统脱敏法为6. 简述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宜;否则以采用“暴露法”为上。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3. 强化四式的特点是什么?( 1)真人的攻击行为和影片角色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强化四

25、式的特点为:响是一样的。( 1)固定比率强化。当学习者每做满一定次数的行为就( 2)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单讲攻击性行强化一次。 典型的例子是计件报酬制。可以在短时间里达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为, 影片角色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就是的影响比真人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动画片描述的固定比率强化。又比真人扮演角色的影片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2)可变比率强化。平均强化比率是不变的,但是行为7. 替代学习的长处有哪些?次数与 1 次强化的配比不是固定的,强化次数不受学习者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 观察学习也可控制。以称为 “替代

26、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 3)固定时距强化。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就给予一次强记忆里, 也就是 “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化,而不论学习者做了多少次正确的反应行为。这种强化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替代学习的最大长的特点是学习进步的轨迹呈一节一节的J 形曲线,固定时处是风险大大降低,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挫折、不受伤距强化常见于周期性的事件里。 “干好干坏一个样” ,“临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没顾虑,轻易做出行为来,结果时抱佛脚”或“临阵磨枪”,“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都造成难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结局。是描述固定时距强化。( 4)可变时距强化。 在一个长时段里随机分

27、配强化次数。三、论述题(共 6 道试题,共40 分。)可变时距强化最有利于特定行为的长期保持和巩固。1. 论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答案:( 2)惩罚要有效,则惩罚就要有良知。因此教师实施不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违法的惩罚时也要慎思明辨,不要仅仅为 “出一口气” 而定,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般意义的启示:(1)当学生惩罚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 3)惩罚要有效,则惩罚要符合心理学程序。于是要注心,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 等待水到渠成时;( 2)意两点:当不当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时,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的项目, 而且相当巩固, 祛除不掉, 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续或蔓延;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化,当心。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2. 论述用语言来控制儿童行为的优点。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答案:( 1)方便。 不必呈现真实的事物, 不必制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