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04.19KB ,
资源ID:77112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112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运城市高考研讨会资料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运城市高考研讨会资料地理.docx

1、山西省运城市高考研讨会资料地理2013高考备考研讨会(运城)(地理)(一)解析2013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理解考试要求(新课程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括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从试题中获取并解读有效地理信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准确而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以后,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无关紧要的信息。把提炼的重要地理信息逐条分

2、析,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地理信息所构成的线索,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2、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图表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断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图像信息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图像包括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结构联系图、景观图片等。3、能够准确并完整地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在审题时,需要对图表所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年或某一时

3、间段等。此外还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等特征。 审题的目的是要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考查意图。试题的要求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考查什么概念和原理、什么能力和方法、什么主题和观念等意图。 二调动运用知识1调动已有的知识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地理信息,可以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因为这一过程包含认识和提炼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调动和筛选已有的知识储备、整合及迁移知识、得出新结论或作出新评价等思维活动。 评价考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地理信息的标准,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

4、和解决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考生能否对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考生能否激活所储备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中。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自然地理学涉及的事实、规律和原理,往往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去加以解释、推倒和说明。人文地理的内容,则在许多方面同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知识相互结合、渗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地表岩石的风化过程和结果,气温的时间及空间变化和分布状况,自由大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不

5、同农作物的生长同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生态平衡原理等。都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与原理才能理解和进行解释。 地理综合题往往准对现实问题进行知识整合,特别是结合当前的实际问题,如生态问题、人口及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却不是以教科书原来的体系呈现,而是围绕新问题、新情境进行整合。选用的内容大多数跟考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紧密相关,注重引导考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理论时联系实际等,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重在考查考生所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和运用中学其

6、它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首先要掌握好同地理相关学科的主干知识,即相关学科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和原理,如同环境问题有关的酸雨的成因;其次要注意同地理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原有平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知识结构的层面上来,才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喝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个学科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目的。要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来

7、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高考试题往往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对地理问题的阐述多借助阅读材料,通过各种数据、表格、地理景观图片、地理示意图、知识框架图等形式来表达。只有掌握各种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等技能,才能理解其所揭示的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进而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1.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本项要求

8、是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对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主要是通过对地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来体现的。能否对地理概念作出正确的描述,则是检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本质和规律把握程度的手段。(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地理数据是对重要地理事物的定量表述。主要有绝对数据、相对数据(比例数据、顺序数据)等。绝对数据是指明或者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或数量范围的数据,它们在研究地理问题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9、位。如东西半球的划分经度,南北回归线的纬度等。(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的描述一方面,对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主要是对地理区位信息的把握和正确阐释。地理区位信息可以分为显性和非显性的区位信息。显性区位信息主要包括地理坐标或相对地理区位。相对地理区位则因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显示出来,如中国的邻国、中国的近海、世界各大洲大洋的相互关系等。非显性区位信息是指那些隐藏在题目的文字、图表中的信息。例如,说长江中下游流域,其中非显性地理信息就有: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河流冬季不结冰等。另一方面,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主要是要求考生用辩证法的观点和历

10、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热带气旋导致风暴等对航海、近海地区都有不利影响,但是在夏季和秋季干旱时期,热带气旋造成的较大范围的降水却能够缓解旱情。干旱地区的风沙问题对经济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条件,可是在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和风沙为保护文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敦煌石窟。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任何地理事物本身就是综合体事物,在其辩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必然牵扯到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许多知识。例如,对农作物的分布规律的阐释必然要联系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学科内知识,对天气过程的理解和阐述离不开相关物理学和数学基础,对

11、地貌(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的理解和阐释需要相关的化学和物理知识等。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论证在逻辑学中的含义是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而当这一过程在考试形式中出现,则主要表现为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毋庸置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论证问题的前提。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就无法通过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提出(或得出)正确的观点,更无从运用知识或理论支持或说明论点。第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一般来讲,针对试题设置的具体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12、知识背景从中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如何从这些要点中遴选出符合试题设问的内容,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也是考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探讨即是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意见。在考试过程中,探讨实质上表现为一种态度。是对未知知识研究的欲望,或对某些结论勇于提出新的假设。考试题目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亦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考生综合的学习能力,而且显示追求真理、遇到困难不放弃、勇于挑战的意

13、志品质。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测量的重要能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主要是非选择题)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体系的驾驭程度、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水平、对未知甚至已知问题的探究态度等是体现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地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考查高中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地理问题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联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如:“联系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联系本校实际,讨论某个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模拟设计某地

14、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等。2.能够提出必要地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究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论证和解决许多地理问题都必然地要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该项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地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来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所谓学习要达到对于学习过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对于地理学科来讲自然就是指论证和解决地理

15、问题。论证问题基本的要求是要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认识等来说明(证明)尚不明确、未知、高层次问题。地理的主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论证地理问题的坚实基础。地理基础知识越丰富,借以进行判断、比较的参照知识就越充足,否则就无从作出应有的判断和比较。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就是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使其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要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具有正确的全球意识及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良好的

16、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我国高考以笔试为主,因此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展示考生的真实能力有着非常突出的意义。在书面语言中,观点明确主要靠用词妥帖、层次逻辑关系清晰紧凑、语言简洁来实现。对于地理考试来说,表达主要观点的用词清晰妥帖,主要表现在选择最准确的地理术语上。熟记和深刻理解这些术语是具备该项能力的前提。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言简洁等,不仅必须有大量的地理练习做基础,同时也是对考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说,该项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语文基本能力和地理能力结合的表现。理解是描述概括的前提,描述和概括则是是理

17、解的表现和证明。能够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图示的方式,描述和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的垂直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地球的内部圈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地壳的演变及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水的循环和各种天气现象、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城市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要求教育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世界公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赖相关地区和相关国家的支持和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资源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必然影响到相关地区乃至全球。保护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人类和各个

18、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引自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课程标准在内容部分提出“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举例说明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等内容,均要求考生掌握、运用。(二)以纲为本,解析近几年新课标版考试大纲的变化与方向。1)地理学科的命题思路及变化(1)地理学科命题思路: 知识抽样全面复习,要分清主次图像承载注重各种新图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 能力覆盖空间定位、逻辑

19、推理、联系迁移以及临场的应变能力等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 立意深刻关注与当前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情境新颖具备迅速理解试题中虚拟情境的能力(2)地理学科命题的变化: 图示语言丰富,自然地理比重大 区域地理不受“中国”、“世界”范畴所局限 理性思维与思考过程的增强 注重理论的探究与结论的表达 实际联系理论 古今中外时空转换综合度提高2) 地理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1)考试的性质与目的所决定(选拔性考试) 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综合性能力型)(2)过去 知识立意为主导 记教材 以考核知识记忆与理解的数量为主 今日 能力立意为主导 用教材 以考核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质量为主(3)

20、能力需求高中生具备的能力、高校生需要的能力、纸笔测试能够测到的能力3) 试题设计要求公平、真实、可信、可靠、有效(1)课程要求公民必备 高考要求能进入高校学习必备的智慧(2)难度 0.50.6为区分考生的最佳值(3)稳中有变,有新意,保持题型、难度、赋分等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稳(考纲“稳定”、连续性、稳定性、目标要求、分值比例、 题型结构) 新(试题“保鲜”、原创性、有变化、有新意、选材及设问角度新)(三)探究命题轨迹,把握命题走向,强化备考重点、难点、热点。一命题轨迹、走向分析(1)突出课改精神,强调能力立意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理念已

21、经被越来越的人所接受,今年高考将会进一步把考查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根据不同的考核目标和要求,选择教材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方针、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高考命题在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靠拢,凸现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今后试题将更多,开放性也更强,情境设置将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全面检测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课本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很难派上用场。(2)突出地理观念,强调地理视角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出发点,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其实质是地理

22、科学思维方式,即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在高考中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动态地看问题,注重自然地理过程。其二是发展地看问题,关注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仍将是今后高考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高考渗透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强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彰显地理学科特色。(3)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区域发展通常所说的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是学生形成各种学科能力的基础。高考试题引用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

23、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其落脚点还是课本上的主干知识,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并且不回避已经考过的内容。(4)突出空间想象,强调读图用图能力近几年来,“区域特征认定”的难度虽说有所降低,但是考查角度增加,空间定位仍然是考查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预计各种不同类型的图、表在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将会更高,特别是心理地图的构建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会出现无图考图的现象。(5)突出案例研究,强调结合实际现在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特色是以案例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做为指挥棒的高考命题,将以热点区域与热点信息(时事热点和长

24、效热点)为载体,通过案例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命题人可以用这些丰富的素材,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分析、推理、解释、说明,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素质。二试题例证某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读该国地形和城市分布图,完成题目要求:(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简要分析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3)简述图中国家的城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1)简述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2)从低碳产出和低碳资源方面分析山西省成为高碳区的原因(3)低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话题,发展低碳经济又是全球的一次重要变革,请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献计献策。某村庄居民一年中总有一天能看见午夜的太阳位于A山顶,如图所示,完成45题4根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此地的纬度可能是A6634N B6634S C68N D70S5这一天当地5点时,太阳位于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下图显示某区域某年10月1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受此天气系统的影响,四地在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状况是AM地风力加强 BN地气压将先降后升CQ地一直晴朗 DR地气温不断升高11此时,N地气温随高度变化正确的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