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95.40KB ,
资源ID:77101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101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3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北师大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3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北师大版.docx

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3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北师大版第3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单元概览时期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主要表现屈辱史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成为侵华的主力。日本侵华步伐不断加快,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七七事变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探索史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由于阶级

2、的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创建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主旨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华,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而不断探索的历史(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考点1|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背景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

3、开中国市场内部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已经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直接原因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寻找借口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2)过程1840年6月,英舰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1841年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a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_100万银元。c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中国对英国进出口货物收取关税由双方商定。补充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和法国

4、又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4)影响: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误区警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华权益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只是为其提供借口。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并不满足于从中国攫取到的权益。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2)过程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接着北上天津。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3)结果条约内容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增开沿海沿江10个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

5、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4)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侵害,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轻巧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二、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本国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过程(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发展建制1851年9月,永安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定都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都城全盛1853

6、年5月,先后派兵北伐和西征,以期推翻清朝统治转折1856年秋,“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3)失败: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3纲领纲领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1)规定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2)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间天国反映了数千年来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资政新篇(1859年)(1)向西方学习,由公众选举官吏(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3)开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这是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不是农民政权的必然产

7、物,未曾实施4.评价(1)作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及外国侵略者,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2)局限: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社会。教材补遗_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1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学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2“不平等条约体系”:即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

8、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鸦片战争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

9、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史料二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出兵170周年反思史料解读(1)史料一:

10、“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2)史料二:“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鸦片战争是中国向近代文明转型的转折点。史料运用(1)阅读史料一,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提示: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史料二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哪些史观?提示: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的转折点。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史论归纳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理解与认识革命史观损害了

11、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至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现)代化史观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全球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为客观事实),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文明史观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加快了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社会史观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有学者指出,近百年的中西文明碰撞,是西方多

12、元竞争性文明与中国大一统的“安分敬制”性文明之间的碰撞;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这种以安分为内核的文明共同体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这主要说明()A传统文明在近代演进中得以充实B两种文明在碰撞中实现双向发展C西方文明全面超越中国传统文明D中西方文明结构影响了社会走向D从材料中的“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这种以安分为内核的文明共同体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来看,西方的侵略与成功也与西方多元竞争性文明有关,因此是中西方不同文明结构影响了各自的社会走向,故选D项。2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

13、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导学号:67930009】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C首先依据材料判断“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对应的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一条,这一条的危害是使得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C项正确;A、B两项未能体现“协定关税”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排除;而D项中国完全丧失海关管理权的标志是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排除。3小额尔金(18111863)是近代英国恶名昭著的侵略头目,在某次侵略中国的行动前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中国人如此不恭,我决定断绝和谈,立即向北京进军,

14、不再以和平的方式,而是以战争的方式。”这次“行动”造成的后果是()A天津被增开为通商口岸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C英国通过签约割占了九龙D京津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A由题干信息“英国”“立即向北京进军”并结合小额尔金的生平可判断出这次“行动”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这次“行动”后,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B项是鸦片战争造成的后果;C项中“割占九龙”的说法错误,应是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后果。4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

15、。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 【导学号:67930010】A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的监督B允许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C开创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D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A据材料“兴各省新闻官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洪仁玕主张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的监督,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舆论监督的作用,不是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故B项错误;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与资政新篇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故D项错误

16、。考点2|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对外扩张道路。(2)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派兵入朝。2过程(1)丰岛海战: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2)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3)黄海大战:清政府采取避战求和之策,中国战败,日本控制黄海。(4)辽东战役:日军占领了辽东半岛。(5)威海卫战役: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1)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开埠:开放沙市

17、、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概念辨析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1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2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二、义和团的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2)义和团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过程(1)发动战争:1900年

18、6月,英、法、美、日等八国联合发动战争。(2)顽强阻击: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和杨村英勇抗击侵略者。(3)攻陷北京: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8月,攻陷北京。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1)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2)在北京设“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3)拆除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途的所有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4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易误辨析义和团的扶清与灭洋(1)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19、2)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3)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教材补遗_从世界潮流角度认识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1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由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

20、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以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3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外,其余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其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政治腐败。这些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是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根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及影响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

21、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港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史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中日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

22、不国矣。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史料解读(1)史料一:“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敌攻我守(被动挨打);“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港内兵舰”海陆交织(局处海隅);“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将士贪生怕死;“诸洋员请姑许乞降”洋员鼓动投降;“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主帅指挥不力。(2)史料二:“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引发了列强

23、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复乖于应付”“中国乃不国矣”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役(甲午中日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史料运用(1)梁启超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说明上述观点。提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2)结合以上史料及19世纪末2

24、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提示: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但它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史论归纳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1)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信奉“武器决定论”。(2)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放弃和丧失制海权。(3)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政治腐败。(4)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2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

25、中国的分水岭角度表现列强侵华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侵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社会主要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经济结构变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阶级关系变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导学号:67930

26、011】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胸围(cm)呼吸伸缩差(cm)肺气容量(mL)握力(kg)日兵21.4165.160.8884.9510.363 63141清兵29.8166.6554.7589.510.243 12931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D清军战争精神不及日军C表格提供的是身体素质,不能等同于战斗素养,故A项错误;材料虽然是关于军人体质的数据,但是无法表明能否决定战争结局,而且从一般角度说,战争结局是由人心向背和综合国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故B项错误;就各项数据来看,清军士兵身体素质全面落后于日军士兵,间接反映了清政府军队建设的滞后,

27、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清军战斗精神的信息,故D项错误。2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航行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地位B从题干中“去岁仓促开衅”“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的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B项正确;A项指的是天津条约,C项指的是鸦片战争,D项指的是辛丑条约,故排除A、C、

28、D三项。3上海从开埠到解放,人口出现过三次增长高潮;同时,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沪人数比例也多次发生变动。其中引起后者变动的主要因素 ()A同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历史相联系B同西方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相关C与半殖民地工业发展密切联系D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B根据所学知识,上海于1842年成为中英通商口岸,随着法、德、俄、日、美等国的不断入侵,造成了在上海的外籍人比例也不断发生变化,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相联系,但并不准确,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半殖民地工业发展从本质上还是属于西方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表现,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4担任美国驻华

29、代理公使的何天爵曾指出:“要追根寻源,就必须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要懂得它的势头和力量,必须探索当时发起时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研究它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所孕育,被上千次互相误解与不平的真实原因所加重。”此处分析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北伐战争C义和团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C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1927年,与题目中“开始有外交接触”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可以得知,辛丑条约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故此为1901年八国

30、联军侵华时,根据“当时发起时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得知是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故C项正确;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于1919年,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与题目中“开始有外交接触”不符,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22页)主题一“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鸦片战争及其影响主题立意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