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683.49KB ,
资源ID:77073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7073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虎式坦克总体评价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虎式坦克总体评价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1、虎式坦克总体评价 Microsoft Word 文档“虎”I坦克的总体评价 衡量一种坦克性能的优劣,通常从其火力、防护和机动能力等3个战术指标入手,下面我们就针对“虎”I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火力 坦克的火力主要取决干火炮的性能(包括射击精确度、射速、威力及身管寿命等)、弹种打击力和火控能力(就二战情况而言,火控能力主要包括观瞄装置性能、炮塔回旋速度/精度及火炮俯仰精度)。 德国人在一战末期开发的88毫米高射炮经过不断改进工艺,性能持续提高,于二战之中大放异彩,几乎成为德国火炮的代名词。1939年到1940年,在入侵波兰和法国的“闪击战”中,88炮扮演了攻坚的角色,凡是遇到难以对付的装甲目标或

2、坚固掩体,德军一般惯用两种办法一是召唤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二是调来88炮平射。之后在利比亚,这种炮又被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大量应用,打得英国坦克胆颤心惊,声望达到空前的高度。因此,希特勒自然坚持将88炮装上坦克。 “虎”I的88毫米KwK 36型坦克炮源于Flak18/36型高射炮,继承原高射炮的身管和电击发装置,但炮架和制退机构大幅小型化,以适应炮塔内有限的空间。另外,克虏伯公司在生产坦克炮时,对工艺要求更加严格,所用钢材质量比生产高射炮的高出一级,所以KwK 36的性能“更上一层楼”,射击精度极高。比如,稍加训练的炮手在使用穿甲弹射击时,对1000米距离上225米的目标(与普通坦克正

3、面面积接近)均可首发准确命中(实战命中率为85%)。 KwK 36型坦克炮的射速为7发/分(短时间内最高可至12发/分),火炮身管寿命在发射Pzgr.39被帽穿甲榴弹时为2600发。 KwK 36使用的弹种有4种,分别为Pzgr.39被帽穿甲榴弹(简称APCBC),Pzgr.40碳化钨芯穿甲弹(简称APCR),Gr.39HL空心装药高爆弹和Sprgr.39曳光榴弹。在常规的92发备弹中,Pzgr.39最多,一般为4550枚,Pzgr.40最多为10发(钨是当时德国非常稀缺的金属原料)。其它为Gr.39HL和Sprgr.39。 Pzgr.39虽为穿甲弹,却有弹底装药,初速773米/秒,穿甲后爆炸

4、以产生更大的毁伤效果。Pzgr.40没有弹底装药,但初速高达930米/秒,穿甲力极强,对于当时盟军任何一种坦克,在1500米距离均可一击奏效,而且重量只有普通穿甲弹的65%,但由于备弹受到严格限制,只用来攻击威胁最大的重点目标,分外受到珍惜。Gr.39HL的命中精确度和破坏性比Pzgr.39低,但空心装药既可反装甲,也可以打击软目标。Sprgr则用于杀伤人员。 在现代主战坦克中,火控系统是否精良,是衡量坦克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战时期坦克的火控装置十分简单,相比火炮威力和装甲厚度等因素,这一指标易被忽略,但精密和优质的火炮瞄准仪也是极重要的致胜因素。“虎”I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简易装表式火控系

5、统”。除了直瞄镜外,在测角仪上还装有1套“时钟”式刻度的方位角指示器,使炮手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获得主要射击参数。Tzf 9b型瞄准镜(蔡斯公司出品)秉承德国精密光学工业的优良传统,清晰度极高,放大倍数为2.5。1944年4月以后,改进为单目的Tzf 9C型,炮手可以选择2种放大倍率,2.5倍率提供较宽视野以进行目标选择,5倍率用于精确的远距离瞄准。2个可调节的距离标尺可以让炮手快速设定火炮射击角度。1945年2月在北非凯瑟林山口,“虎”I在2700米击毁了1辆“谢尔曼”,盟军对其火力非常忌惮。“虎”I在火力方面还有另一优点,就是备弹量远大于同级别的盟军坦克开始为92发,后期型竟达到108发!(相

6、比之下苏军的JS-2仅28发;T-34/85为55发左右;美军的M26为70发;英军的“萤火虫”为77发)这为“虎”I提供了非常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我们不要小看备弹量这一指标。在前苏联军事科学博士沃罗比约夫的苏军装甲部队协同作战原则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备弹量对实战的影响,他指出:在二战后期,苏军以T-34/85为代表的坦克,每次正常规模的战斗消耗1.5个备弹基数(约73发),这意味着在一次战斗中,1辆T-34/85要返回战线后方补给弹药,而需要另1辆来顶替它的位置。“虎”I的高备弹量可以避免这一问题,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德军坦克数量的不足。 “虎”I炮塔回旋速度过低,是其火力上的最大弊端,360

7、/分的转速竟比炮塔更重更大的“虎王”还慢(“虎王”为360/19秒)。这种缺点在远战中还不明显,但在近距离遭遇战中却往往是致命的,好在“虎”I车体方正,长/宽比接近1,通过车体原地快速旋转可以弥补一些不足。 总之,由于火炮、弹药和瞄准装备的相对先进,使得“虎”I在远距离战斗中可以轻易地占据先机,并达成先敌准确开火的有利态势,这也是直到战争结束,“虎”I仍然被盟军视为最可怕坦克之一的主要原因。1944年7月,第506大队第3中队指挥官魏克尔上尉在3900米击毁1辆T-34/85,说明了这种优势。防护 “虎”I防护的最强处是正面装甲,车体为102毫米,炮塔正面亦为102毫米,110毫米的火炮防盾进

8、一步加强了炮塔的防护。从1942末到1944年初,盟军没有一种坦克可以对“虎”I构成真正威胁。 1943年4月末,苏军在库宾卡对1辆缴获的“虎”I进行了大量射击试验,最后发现只有85毫米52K 1939型高射炮(比T-34/85装备的ZIS S53 1944型51倍口径坦克炮威力略大),在1000米距离上刚好可以击穿“虎”I的车体正面装甲。 “虎”I侧面和后面装甲略薄些,但分布均匀,为82毫米厚,所以在正常战斗距离也可以抗击美国和苏联的7576.2毫米火炮。这辆“虎”I被76毫米炮弹从侧面击中,但只在车体上留下一个弹坑。机动人们通常针对“虎”I的诟病都集中在其机动性上,但客观地了解之后,这种传

9、统印象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在此先讨论一下“虎”I在机动性上确实存在的缺点。首先,从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亨舍尔公司在竞标中获胜的VK4501(H),所用的变速系统是为VK3601(H)设计的,也就是说是以36吨车重为标准配置的,而当“虎”I投产之后,车重达到57吨,当然存在部件的超负荷问题。但以德军战场维修报告的各系统故障比例看,变速系统占23%,低于发动机和行走系统故障,这说明其变速系统还是可以勉强应付实际使用的。其次,“虎”I的行走系统确实过于复杂,初期型全部负重轮竟达48个,后期型也有32个。这带来的问题有2个:第一,在天寒地冻的东线,负重轮之间容易夹杂泥土和积雪,冻固以后影响车辆行走;第

10、二,维修底盘时要拆装大量负重轮,工作量增加。不过,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虎”I复杂的行走系统带来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卓越的行进平稳性(这从德国坦克兵从来不戴坦克帽上可见一斑)。这种平稳性大幅缓解了乘员的战斗疲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各种机件因震动造成的损坏。这也许就是德国后期装甲车辆抱定“重叠负重轮”概念不放的根本原因。难道他们不知道以上这些缺点吗?当然知道,但经过取舍,肯定是认为利大于弊,所以才一直坚持。 其实,不采用重叠负重轮的坦克也存在寒冷天气下行走装置被冻固的现象。美国的“谢尔曼” 和苏联的T-34在冬季停放一夜后,启动的时候经常先要在车底升一把火“化冻”。 再者,“虎”I的发动机功率

11、略显不足。初期它使用梅巴赫HL 21O P45汽油发动机,功率为650马力,全车单位功率为12.04马力/吨;后期使用梅巴赫HL 230 P45,功率为700马力(车重也增加到近57吨),全车单位功率为12.3马力/吨。单位功率是衡量战车机动性的根本指标,“虎”I在这一点上虽然不高,可是比JS-2和M26都要强(JS-2单位功率是11.3马力/吨;M26是11.94马力/吨),但我们似乎很少听到对这两种坦克机动性的贬低,恐怕其中存在某些偏见和成见吧?当然,“虎”I的机动性肯定比不上T-34和“谢尔曼”因为它们仅是30吨级的中型坦克,而“虎”I确是重型的,跨越级别的比较是不公平的。 短途运输往往

12、不更换履带。这时可以明显看出“虎”I的履带两侧超出平板货车外缘 更换1辆坦克的履带,需要2个车组乘员的人手此外,“虎”I确有一些缺点也影响了其机动性能,比如:两种履带的互换问题。由于战斗履带宽达725毫米,放在铁路平板货车上,两端会超出不少,从而影响火车的会车及通过有尺寸限制的隧道。而更换两种履带成了长途运输前后必做的两次操作,按熟练乘员的标准计算,每次需时40分钟,如果加上拆装外侧负重轮的作业,总共的整备时间超过2小时。“虎”I还存在的问题就是战斗行程短。其公路行程为120公里,越野则只有85公里,再考虑到战斗中频繁的停车和起动(射击时必须停车)更加耗油,故其作战半径可能只有40公里左右。难

13、怪很多时候“虎”I乘员在撤退时弃车而去,恐怕就是实在跑不动了。不过,“虎”I的速度不算低,早期生产安装梅巴赫HL210 P45发动机的251辆,最高公路时速为38公里/时,但大多数“虎”I装备的是梅巴赫HL230 P45发动机,它在挂前进8档时,极速可达45.4公里/时,只是第8档实际使用不多而已。总之,客观评价“虎”I的机动性,我们认为其战略机动性的确不足,但局部战场上的战术机动性是一流的。英国人在北非缴获了“虎”I后,将它恢复到行驶状态,反复体验之后,得出以下结论:“其表现令人怀疑这是重50多吨的坦克,它的行走装置和转向装置,无疑是耗费大量工时的产物,但所有的构造被设计得非常合理和精密。驾

14、驶中,方向盘很轻(因为带助力),可以毫不费力地就让这个庞然大物轻松地转向或前进后退,越野和穿越障碍时的表现也比其它坦克好”1944年12月英国军方文件德国坦克概述中如此描述。可靠性对“虎”I的另一个误解就是机械可靠性的问题。其实所有坦克都一样,在初期肯定存在大量的问题,因为工厂和战场之间肯定存在着环境差异,需要不断进行磨合和改进,包括以机动性著称的T-34也是如此。根据苏联战后公布的调查表明,初期型的T-34机械可靠性非常严重,很多问题直到1943年底才全部克服。在初期,“虎”I机械可靠性不足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发动机;关键性密封处渗漏;制动器规格不匹配57吨级的坦克;匆忙投入使用而导致对乘员

15、的培训不足(65%的损坏是因为操作或维护不妥造成的)。随着对以上几方面的改进,“虎”I的可靠性到1942年末基本达到标准。根据亨舍尔公司的测试记录,第一辆“虎”I(250001号)装46052号发动机,在工厂内行驶了25公里后即进行检修,1942年5月28日跑了52公里后,转向齿轮发生故障,至7月1日更换46051号发动机,7月6日再次更换46065号发动机,7月13日第四次更换发动机(46066号)。之后,到1942年8月3日行驶了1046公里,再到1943年3月31日共行驶了7736公里(其间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这个过程中只发生了几起很小的故障。战地维修记录表明,1943年中期以后的“

16、虎”I平均故障率并没有高过以“机械可靠性高”著称的IV号坦克。“虎”I采用方向盘式操作手柄,极大地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荷。战后很多年,这种先进的操作方式才在很多国家的主战坦克上流行起来。在实战中,确实经常发生“虎”I因故障而被丢弃的非战斗性损失,但我们要考虑当时的战场形势“虎”I服役后的大部分时间,德军总体上趋于守势,除个别情况外,战线一般是向后收缩的。车辆“抛锚”后,如果不能及时修复或回收,就会落入敌方手中。而盟军的车辆出现故障后,即使不加修理,因为战线向前推移,也会保留在本方控制之下,因此,很多盟军坦克的机械可靠性问题就被掩盖了。 德军战场维修能力非常强,出现故障或战损的“虎”I,只要能够

17、拖回来,绝大多数可以迅速恢复战斗力。 sWS 18吨重型半履带车是德军在二战中广泛使用的通用车辆。除了担当“虎”I的抢救任务外,还适合做高射炮、反坦克炮或火箭炮的搭裁平台。 “虎”I一旦“抛锚”后,通常需要23辆18吨半履带牵引车拖带回收重新认识“虎”I坦克经过对“虎”I的发展、技术特点和作战情况的叙述,我们对这种坦克产生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与传统存在很大区别,在此我们不要求读者完全认同,仅仅是提供额外的一种参考观点而已。首先,“虎”I是一种按“直线性”思维设计的坦克。各个国家在其坦克开发过程中,基本都遵循一种“量体裁衣”的原则,即根据现有的成熟技术(包括可靠的发动机、火炮和装甲制造水平等等)

18、进行可能的升级,然后再将这些子系统进行合理搭配,从而研制出适合作战的坦克。 由于坦克也是一种车辆,所以一般先确定发动机。而发动机的选择直接限定了坦克的重量级别,此时,对火力和装甲进行规划非常重要如果强调火力,安装大口径火炮,就要相应牺牲装甲防护,反之亦然。假如不情愿做出这种牺牲,必须采取巧妙的设计,采取的办法有:加大装甲板倾斜角度;突出前装甲厚度而放弃侧、后方防护;减少乘员等等。以苏联的JS-2为例,它是从KV坦克发展而来,在发动机功率没有显著提高的条件下,为了增强火力,安装122毫米主炮,采用了更大倾角的铸造车体和炮塔,而倾斜装甲带来的是车内空间变小,只能减少1名乘员和备弹量。总之,不应指望

19、面面俱到。“虎”I的研制则不然,为了装上88炮,就简单地加大炮塔尺寸;为了增强防护,就垂直地加厚各部位的装甲,同时还要追求大备弹量和5人车组在这种“不拐弯”的指导理念下,只能造成车重直线上升。而超过限度的重量并没有促使其“动脑筋”开发更好的行走系统,解决的办法依然是单纯加宽履带和增加负重轮可想而知,这种“直线性”设计思想就是针对“虎”I的所有诟病的根本来源。这种思想的产生是与德国在二战过程中,武器开发过多搀杂“长官意志”(主要来自希特勒)分不开的。其次,“虎”I是一种制造精良的坦克。“虎”I的设计可以说是“笨拙”的,但似乎又没有过多地影响它在作战中“大显身手”,究其原因是德国的工业水平帮了大忙

20、。我们在前面“参观”亨舍尔的“虎”I生产线时也可以感觉到,这种坦克的确是精工细做出来的,工艺标准水平极高。在本书成书过程中,一位朋友从俄罗斯归来,他有幸参观了库宾卡的坦克博物馆,其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性能姑且不论,但它的制造工艺绝对高超所有的部件都非常坚固而密合,外表很光滑,相比馆内的苏、美战车(美国在二战中援助过苏联很多坦克),不可同日而语。即使都是焊接装甲,但我总觉得在相同厚度下,“虎”I的钢板更加致密”难怪英国人在对缴获的“虎”I进行反复研究后,于1944年作出(德国坦克概况的报告中,也对其赞不绝口。正是因为“虎”I的制造水平很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设计上的缺陷,使之

21、仍然成为一种使用价值很高的坦克,但就当时工业技术水平来说,追求生产质量的同时必定要在其他方面有所付出。每辆“虎”I的制造需要30万个工时,且构造复杂,成本昂贵,从而严重地限制了产量。制造1辆“虎”I,可以生产2辆“黑豹”坦克或3架Bfl09战斗机。另外,与战争末期美国的M26“潘兴”坦克相比,其1330辆的制造时间仅用半个月,“虎”I的产量与其相近(1346辆),却用了2年有余。虽然德国的工业规模无法和美国相比,但造成如此之大差距的原因不仅仅是生产能力的问题吧?武器设计和生产的理念不同,对战争结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生产数量远远大于损失数量时,胜负已经被确定了。“虎”I确实是二战中最具冲击力和震

22、撼力的陆战武器之一,但为此“美名”所付出的代价太高了!再者,“虎”I是一种过渡性的坦克。德国在“虎”I之前生产的I至IV号坦克,技术风格类似,使用战术与英国巡洋坦克相近,主要用于快速突击。“虎”I的诞生意味着一种多用途坦克的出现,类似今天“主战坦克”的概念,随后的“黑豹”在某种程度上是“虎”I的改进版。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虎”I的研制过程:当时亨舍尔公司很想将“锥形炮”或高初速75毫米火炮装上VK3601(H)的底盘,但遭到最高当局的反对。试想,假如这个计划实现了。由于主炮体积缩小,“虎”I的炮塔也可以相应变小,而炮塔座圈的直径也必然同时减小,车体的宽度就得到控制,且可以在满足相同

23、备弹量和车组的情况下,有富裕空间进行装甲板倾斜设计。 “虎”I是德国坦克中生产质量最高的坦克,特别是其初期型和中期型,而后期型则与“黑豹”和“虎王”共用大批通用件,也相应降低了工艺标准。同时,以上整体减重后,履带宽度可以变窄,负重轮也不必那么多这些改进并不会损害坦克的火力和防护,因为“黑豹”的70倍口径75炮比“虎”I的56倍口径88炮威力更大,且“黑豹”的装甲虽然比“虎”I薄22毫米,却有大倾角在800米距离上,T-34/85主炮可以击穿“虎”I的正面,却很难击穿“黑豹”。综合这些改良,足以使“虎”I车重降低10吨以上,大幅提升机动能力,达到更加完美的均衡这些想法全部实现后,正好与后来的“黑

24、豹”完全吻合。再后期的“虎王”不过是“黑豹”的火力和防护加强版。所以,我们认为“虎”I只是二战德国坦克中的过渡性产品,它的最大意义在于“承上启下”这也许就是德国在1944年中期即匆匆结束其生产的根本原因,尽管当时它并没有完全不堪使用。最后,“虎”I是一种传奇的坦克。说它传奇,是因为以其区区千余辆的总数,与盟军多种几万辆产量的坦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虎”I给对手带来的震动却是盟军任何一种陆战武器无法比拟的,以至于在盟军士兵中产生了“虎式恐惧症”(Tiger-phobia)说它传奇,是因为它在防护和火力两方面,将二战坦克战斗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彻底改变了当时主要参战国家坦克设计的“游戏规则

25、”。美国人在战后总结说:“当时我们认为75毫米火炮可以使用到战争结束,但虎I的出现,使得这种火炮一瞬间过时了,也迫使我们紧急开发90毫米火炮,可这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苏联人也一样,罗克索夫斯基元帅描绘苏军1943年陆军装备开发的情景:“我们竭尽所能,将一切大口径火炮搬上了坦克和战斗车辆,从85、100、122,甚至152毫米,目的只有一个击毁德军的新型重型坦克。”这种新型重型坦克不是“旁人”,就是“虎”I。说它传奇,是因为它缔造了很多大名鼎鼎的坦克王牌。由于在“虎”I装备部队之前,从装备角度讲,德军坦克在各个战场上均不占优势,特别是东线。“虎”I的出现使得本来在战术素养上技高一筹的德军装甲部

26、队“如虎添翼”,对交战双方的士气影响非同小可。当“虎”I出现在战场上时,德国士兵往往产生了安全感和信心,其对手内心的恐慌却无法掩饰。从士兵心理上看,战斗中都希望自身幸存的前提下消灭敌人,“虎”I厚重的装甲和大威力主炮无疑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装备,在本书扉页上的那句德语,是当时德军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我们将赢得战争,因为我们拥有老虎”。假如没有这种“有恃无恐”的感觉,魏特曼也许不会产生只身冲入波卡基村的作战决心。希特勒在1944年说过:“一个虎式坦克营等于一个常规装甲师”,此话虽然张狂,却不无道理。可是,“虎”I并不能如德军所希望的那样左右战争结局,恰恰是当其服役的时候,德军由盛及衰,走上了“下

27、坡路”。这也正如当德国仅有Bfl09和BfllO的时候,却可以在伦敦上空逞强,而装备了Me262喷气式战斗机,反到丧失了本土制空权。传奇的“虎”I同样无法改变纳粹的覆灭,任何先进的武器也无法改变不义战争的最终失败。“黑豹”坦克就是“虎”I的合理化改进,其75毫米主炮威力很大,这主要得益于70倍口径的长径比,即使在战后也没有出现过如此长径比的坦克炮。美国M26“潘兴”是西线盟军真正可以克制“虎”I的坦克(盟军士兵称之为“Tiger Tamer”,即“驯虎者”),但由于出现过晚,双方打照面的机会很少。 “虎”I在西线遇到一个奇怪的对手英军的“萤火虫”坦克,其装甲贫弱的车体上安装了1门性能超群的火炮(76.2毫米口径17磅炮,英国皇家兵工厂的杰作),在2000米距离的火力居然与“虎王”的KwK45 71倍口径88炮旗鼓相当(对50倾角装甲板的击穿能力,两者都在150毫米左右),真是不可思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