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摘 要本文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的涵义和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现阶段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基本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首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抓“三个习惯、三个原则;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一个中心、一个关系和三个空间;再次,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掌握两个必备和实现一个转变;第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第五,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联系机制。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自主学习; 策略探究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autono
2、mous learning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d the basic theor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present Chinese pupils autonomous learning basic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asons of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ir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
3、ion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habit, catch the three habits, three principles; nex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grab a center, a relationship and three space; again, pay attention to study method guidance, to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two main and achiev
4、e a change; fourth,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ifth, build a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contact mechanism.key words: pupils; Chinese Language Arts; autonomic learning; Strategy to explore前 言国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方式,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最
5、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自主学习也被定为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因此,对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分析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基本现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其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国内外自主学习的涵义和本质特征,以及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力求从国内外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较全面、系统的阐述。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现阶段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基本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策略,为今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促进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发展提供具体支持。本课题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
6、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后续研究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自主学习的界定(一)自主学习的涵义和本质特征我国古代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渊远流长。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学莫贵于自得,非在外也,故日自得”(程颐)。以及 “自得、自诚、自道、不依师友载籍”(陆九渊)的教育思想,都主张学习是自得的过程,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中,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助产婆,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学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Zimmerman 提出自主学习由自我
7、调控、学习反馈、自我监督和执行等几个部分组成。他主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测评者、执行者和督导者。 1 Pint rich认为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 or Learner Autonomy,简称AL)一般是指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负责,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即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过程。2Holee也认为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学生必须要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负责”。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制定、管理、执行学习
8、计划。通过模仿、习得、内化和运用等形式,使之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3 Zimmerman、Pint rich和Holee主要从学生角度和学习过程层面进行定义,其中过于强调学生内在的主观因素,而忽视了外在教师的因素,没有很好的处理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引导的关系,以及学生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的关系,学生很难在学习中实现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国内对自主学习也有不同的定义,具体有以下几种:韩清林(2000)提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发展。4庞维国(2001)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
9、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5余文森(2001)和陈水清(2000)都认为“自主学习”,学习过程是学生内化的过程。它包括: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几个方面。6程晓堂(2000)认为自主学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是由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构成,它要靠学生内在机制来控制自己的学习;二是自主学习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三是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
10、。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7首先,韩清林和庞维国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主要从学生身心的角度为根本出发点,重视学生内部动机和学习需要对学习的影响,此外,还重视学习方法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意义,总体来看,可能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只是以重视方法取代教师引导的形式去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会得不偿失。其次,余文森和陈水清侧重于强调学生内外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为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相反容易忽视教师的外在因素,所以,两位学者对自主学习的观点也存在片面性。最后,程晓堂从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等角度,较全面的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含义,他在强调学生的
11、自主权和内在机制以外,还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同时,又不放教师的引导,引而不悖,只有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完美配合,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以上自主学习的不同观点和态度,从中可概括出三个本质特征即:主体性、 独立性 、能动性。一是主体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实践和创造并获得主体性的发展。二是独立性。学习是学生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独立进行分析和探索、实践和创造、并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行为。三是能动性。学习是学生能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这阐明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必须由学生自己主动去完成。综上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的不同
12、论述,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前提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在学生内部动机的驱动下,依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行为。而教师任务则是凭借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朝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因此,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只是单纯的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或者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面对新阶段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相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现代教学理论应
13、运而生。具体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理论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结构、知识体系进行调整和组建,使之获得自主性的发展。8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和背景下,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14、凸显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情景和学习方法,以及对学生进行意义的作用。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出发,主张学习是一种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构建自己知识体系并获得自主性发展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对具体知识进行同化、顺应,最终使学习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其实质就是一种自主学习。建构主义中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获得的” 的观点和自主学习中的自主的观点是相一致的,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不同描述,它们之间有着十分紧密关系。2人本主义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态度、观念和思维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动向和学习品质,学生必须要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并主动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努力实现学习的自主,而教师作为学习
15、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顾问。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方法的获取,而且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心理氛围(Psychological atmosphere),去启发学生进行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9从人本主义理论观点出发,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特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及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其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而教师只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学习氛围,以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主张“学生自主选择为主,教师启发为辅”, 在师
16、生关系上,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等,都是基于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的维度去探究学习的实质,而自主学习也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中的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等层面去探究学习的真谛,虽然彼此的观点表述各有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强调学习的自主。3结构主义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知识是有结构的,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任何科目都要按照某种正确的方法,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重视其求知欲和成功的欲望以及相互间共处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发现学习”。10结构主义理论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经验水平和学生的求知欲望。重视的是教材结构、教材体系对学生
17、学习效果的影响。在教学上,提倡“发现学习”即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构建性学习,都是以学生自主发展和对知识进行自主架构为根本出发点,都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而教师则是只是一个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它与自主学习中主张“学生是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的观点是相吻合的,都是基于结构主义理论中学生的发展和教师适当引导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学习方式。从“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学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促使学生不断的去探究、去发现并得出的结论。它与自主学习中主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是相一致的,都是基于结构主义理论中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
18、,教师帮助和引导,对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4元认知学习理论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提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过程,它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元认知监控等方式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11 学习是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过程。其实质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是学习者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同时,又是学习者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习能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从元认知学习理论出发,主张学生根
19、据自身的条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对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性评价的观点。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它与自主学习中的自主是相一致的,而且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互为补充。与此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自主学习也是一脉相承的。二、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基本现状及原因分析目前,我国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首先,教师成了“山寨王”,课堂教学凸显“满堂灌”,学生变成了知识的 “容器”;其次,国内自主学习普遍采用国外的自主学习理论,没有充分关注我国教育环境和发展进程上的差异,以完全移植的方式不可能适合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很有可能出
20、现 “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当前,我国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如下:(一)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淡化了自主意识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教师对自主学习认识也存在严重的偏差,很多教师打着新教育改革的旗帜,私下里搞个人主义,赶“鸭子上架”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相反容易造成学生怕学和厌学。其次,从学校层面分析,学校对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学习材料单一等,也很容易造成小学生过分依赖教材,不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最后,从小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他们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识,缺乏学习的责任感,也表现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十分淡
21、薄。其主要原因:其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越来越趋于向功利化,大众化,学校缺乏对地区发展和学习目标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学生短期很难适应学习环境,或者缺乏自我约束力;其二,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只能按照老师预先设定的轨道进行学习。12因此,重视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课堂教学机械化,学生厌学现象普遍现小学阶段 “分数至上”、“突出尖子生”。其表现是教学单调、机械,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此外,学校经常搞培训、考试、补课等,也铸成学生怕学、厌
22、学。最后,教师压制学生学习,学生就像漫无目的的列车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的运行轨道踌躇。12这样的被动牵引,学生是永远跑不快的,严重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关闭也学生自主和探索的大门,摧残了学生的心灵。其产生厌学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二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学生厌学现象突出。三是学生自身因素。因此,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的发展,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才有助于学生爱学、好学,实现小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三)教学活动死板,学生学习方法单调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己
23、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教师采用“注人式”“填鸭式”或者“放羊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必然造成教学活动死板,学生学法单一。12其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水平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思想上又过于封闭陈旧,教学采用单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失去了护航,失去了前行的风向标,很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更谈不上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多边互动,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差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努力实现自主学习。(四)对小学阶段成绩考核和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考的内容和
24、教的内容永远是一一对应的,一切都以考试为中心,考评教师与学生都与考试成绩息息相关,教师为了评优晋级和拿奖金,急功近利,把实现考试高分作为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13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现象令人担忧。其主要原因:国家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制度尚不完善。把分数做为评价学生和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其考核指标非常单一,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是空壳,不能可能有实质性的发展。至此,对小学阶段的评价和考核势在必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多层次,多层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三、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
25、是为了达到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即 无为而教”。因此,教师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地意义。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学习习惯和教学原则:(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抓三个习惯、三个原则1 三个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既能促进学生自学,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师强化督导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首要条件,所以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有助于学生自觉投入语文学
26、习乐园中,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找其中的乐趣,反之,学习习惯很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学习积极性差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因此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和认真听讲的习惯。(2)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质疑创新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质疑是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绽放出创新的火花。问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它可以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2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主动
27、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3) 养成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主动完成作业是一个学习自主的过程,它的完成程度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主动完成作业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保证。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认真审题,在操作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题和解题习惯,教会学生认真完成作答,提高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从细节做起,教师要有耐心,要有决心,坚定执行学习计划,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三个原则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即遵循三个原则。(1) 抓住关键,强化练习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培养和稳定的关键期,小学生可塑性强,
28、可变性低的特点,及早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进行关注,抓住关键期,强化练习,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小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从一点一滴不断积累而成的,而且很容易建立写字的习惯,而等他升到高年级的时候,再来学习写字就会变得很困难,的学习行为也很难改变,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2) 遵循规律,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平衡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小学
29、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小学低年级,主要是重视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随着学习水平的提升,知识的不断更新,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树立典范,强化竞争小学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很强,所以依据这些特点,树立典范,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书:古代“头悬梁,锥刺股”的求学故事,促使学生模仿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教师要对学生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个好的学习行为,都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激情都得到明显的改观。此外,还要利用好竞争手段,通过彼此的竞争形成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局面,这样才有利于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
30、一个中心、一个关系和三个空间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不竭的内在驱动力和催化剂,是实现成功学习的重要保障。教师教学情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13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媒体和教学设备来进行直观教学,运用些教具、图片、实物等。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力求达到一种“身陷其境”的境界。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表露一些对学生学习的一些期望,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2 教师引导,抓一个中心,一个关系,三个空间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是为了
31、达到不需要“教”。其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所以,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构建民主和谐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中心即“以学生语文学习为中心”。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和增进知识的的重要时期。小学教育影响着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进程。比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等,自主学习侧重于对学生非智力方面的研究,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等。它对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关系即“以处理好教师适当引导与学生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中“指导”一词解释为“指点”、“引导”。 14教师的作用并不是把
32、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二者是相互统一关系。学习过程必须重视学生这一内因和教师这一外因,努力做到扶而不悖,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互动、民主、合作、交流、平等关系,才能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的转变。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空间。首先,营造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教学。建立平等、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其次,开展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学习过程是自己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去感悟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建立广阔平等的创新舞台。在劝学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话,由于阳光被麻遮住,槐树苗便拼命向上长。三年过后,槐树果然长得又高以直。这说明了课堂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广阔的学习的时空,才能建造自主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鼓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