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6.19KB ,
资源ID:76974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974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西南交大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西南交大经济学名词解释.docx

1、西南交大经济学名词解释(1)帕累托效率答:帕累托效率是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也就是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2)社会边际效益答:社会边际效益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

2、度。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3)社会边际成本答: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4)净边际效益答:净边际效益表示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与其社会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只要一种物品或服务的净边际效益是正数,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上,便会获得追加

3、的效益。(5)外部效应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因此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它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6)负的外部效应答:负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物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是不会在其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中考虑那些因此而受损害的人们的利益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类物品的生产往往是过多的。(7)正的外部效应答:正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物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

4、是不会在其决策中计入其间交易可能给其他人或企业带来的益处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类物品的生产往往是不足的。(8)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答: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可用以解释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矫正措施。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市场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同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的非一致性,那么,政府的矫正措施应当着眼于对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的调整。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或企业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即考虑实际的社会效益或成本时,就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在化。(9)矫正性的税收答:矫正性的税收是指政府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

5、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成本相等。(10)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答:矫正性的财政补贴是指政府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与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11)公共物品或服务答: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全体社会成员联合消费,共同受益,即它具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受这些物品或服务,

6、并不排斥、妨碍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即它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它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其付款的社会成员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即它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12)效用的非可分割性答:效用的非可分割性即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或者,不能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由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享用。(13)消费的非竞争性答: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不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这就是

7、说,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14)受益的非排他性答: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15)林达尔均衡答: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的,这就是林达尔均衡。(16)拥挤性的公共物品答:拥挤性

8、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这即是说,这种物品或服务在消费者的人数达到拥挤点之后,消费者人数再增加,其边际成本不为零。(17)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答: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类物品或服务的特点是:一方面,它的效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另一方面,它在受益上却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18)简单多数规则答:通过公共选择而进行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要求人们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

9、供给及融资方式方面达成协议,但不能要求就这一问题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一般采用简单多数规则,即要求一项提案在付诸执行之前必须拥有半数以上的拥护者。(19)政治均衡答: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这就取得了政治均衡。税收份额也称税收价格,是事先公布的社会成员所须承担的税收数额,它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的一部分。投票者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大小,是由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成本所决定的。(20)单峰偏好答:单峰偏好指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对于这个唯一的最理想目标的偏离,无论是正的方向,还是负的方向,都是坏事情。(

10、21)中间投票者定理答:中间投票者定理认为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提案会最终获胜。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22)互投赞成票答:投票者须同时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提案进行投票,其中既有投票者所赞成的,也有其所反对的。如果投票者对这些问题具有不同的偏好强度,他们会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这种投票交易过程,被称作“互投赞成票”。(23)特殊利益集团答:特殊利益集团是指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它们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

11、力或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特殊利益集团的活动常常左右税收负担的水平及其分布、政府财政补贴的去向、政府支出项目的设置,并对政治均衡的最终形成产生重大影响。(24)消耗性支出答: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 expenditures)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投资所需的物品或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25)转移性支出答:转移性支出(transfer expenditures)直接表现为货币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2

12、6)创造性支出答:创造性支出(creative expenditures)指的是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加发展的支出。这类支出主要包括经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支出。(27)可控制性支出答:可控制性支出可解释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减的支出。(28)非均衡增长模型答:鲍莫尔在他建立的所谓“非均衡增长模型”(unbalanced growth model)中,将国民经济区分为两个部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即有技术进步的部门)和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前者如制造业,后者则为服务业和政府部门。鲍莫尔假定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相等,

13、且工资水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上调。据此,他对两个部门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测算,并获得了下列结论:生产率增长缓慢的部门,其产品的单位成本不断上扬,而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其产品的单位成本或是维持不变,或是不断下降;如果消费者对生产率增长缓慢部门的产品需求富有弹性,该部门的产品产量将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完全停产;如果要维持生产率较低部门的产品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使劳动力不断涌入该部门;如果要维持两个部门的均衡增长,政府部门的支出只能增加,同时也会导致整体经济增长率的不断降低。根据以上推论,鲍莫尔得出了作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越来越大,负担必然越来越重的结论。(29)公共支出

14、增长发展模型答:在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看来,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往往要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公共部门须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社会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桥梁、环境卫生、法律和秩序、电力、教育等,这些公共投资对于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的国家步入“起飞”,并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当经济发展进入中期阶段之后,政府的投资便开始转向对私人部门投资起补充作用的方面,公共投资的规模虽有可能减少,但由于这一时期市场失灵的问题日趋突出,成为阻碍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关键因素,从而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显然要以公共支出的增加为前提

15、。随着经济发展由中期进入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结构会发生相应的转变。从以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支出结构,逐步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这些旨在进行福利再分配的政策性支出的增长会大大超过其他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这又进一步使得公共支出的增长速度加快,甚至快于GDP的增长速度。(30)公共预算答:公共预算指的是政府部门在每一个预算年度的全部公共收支结构一览表。简言之,公共预算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收支计划。(31)零基预算答:零基预算指的是公共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的预算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依据,而不考虑以前年度的公共收支状况。(32)复式预算答:复式预算指的是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两个

16、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33)机会成本分析答:机会成本分析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只有当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能够创造出较非政府部门使用更大的效益时,有关这笔资金的公共预算决策才是具有效率的。(34)成本效益分析答:对公共预算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作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劣次序,并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35)支付能力原则答:支付能力原则指的是,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按照这个原则,政府所提供物品或服务的

17、成本费用的分配,与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边际效益大小无关,而只应依据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进行。(36)税收答: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37)课税客体答:课税客体也称“课税对象”,就是课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课税。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中的核心要素,它体现着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界限,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38)超额累进税率答:超额累进税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而后相加即为应征税款。也就是一定数量的课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39)政府引致的通货膨

18、胀答: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是政府为了弥补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40)受益原则答:受益原则,亦被称作“利益说”,也就是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获得效益多者应多纳税,获得效益少者可少纳税,不获得效益者则不纳税。(41)支付能力原则答:支付能力原则,亦被称作“能力说”,也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纳税能力大者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可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则不纳税。(42)均等牺牲答:均等牺牲亦称“等量绝对牺牲”,即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总效用相等。(43)比例牺

19、牲答:比例牺牲亦称“等量比例牺牲”,即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与其收入成相同比例。(44)最小牺牲答:最小牺牲亦称“等量边际牺牲”,即要求社会全体因纳税而蒙受的总效用牺牲最小。(45)税收的额外负担答:税收的额外负担是指税收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可分为两类:若因征税而导致的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即发生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若因征税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消费和生产的正常或最佳决策,同时相对价格和个人行为方式随之变更,即发生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方面的额外负担。(46)税收的额外收益答:税收的额外收益是指在市场机制发生失灵时,即在单纯依靠市场

20、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时候,税收所产生的除了筹集收入之外的调节经济等作用。(47)税收中性答:税收中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限,除此之外,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承受其他的经济牺牲或额外负担;其二,政府征税应当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48)税收成本答: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狭义的税收成本是指税收征收费用,广义的税收成本包括税收征收费用和税收奉行费用。(49)税收的奉行费用答:税收的奉行费用是指纳税人在按照税法规定纳税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具体包括:

21、纳税人因填写纳税申报表而雇用会计师、税务顾问或职业报税者所花费的费用;企业为个人代缴税款所花费的费用;纳税人花在申报税收方面的时间(机会成本)和交通费用;纳税人为逃税、避税所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以及因逃、避税未成功而受的惩罚;等等。(50)从量税答:从量税是按计税依据分类的一类税收,它以计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为计税依据,按预先确定的单位税额计征,亦称“从量计征”。它不受价格变动影响,却与课税对象的数量直接相关。(51)从价税答:从价税是按计税依据分类的一类税收,它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亦称“从价计征”。它受价格变动影响,且与课税对象的价格有紧密关系。(52)

22、直接税答:直接税是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进行分类的一类税收,凡纳税人不能将税负转嫁于他人,亦即纳税人与负税人同为一人,不发生转嫁关系的税种,为直接税。(53)间接税答:间接税是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进行分类的一类税收,凡纳税人可将税负转嫁于他人,亦即纳税人与负税人非同为一人,其间发生转嫁关系的税种,为间接税。(54)关税答:关税是对进出国境的商品货物流转额课征的一种税收。它是流转课税的一种形式。它在性质上属于消费税,是过境消费税。(55)税制结构答: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地位。只有在复合税制类型条件下才有税制结构问题。(56)主体税种答:主体税种是指

23、整个国家税制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税种,其主导作用表现在收入数量多和调节作用大两个方面。(57)税本答:税本是税收来源的根本,是产生税源,形成税收收入的经济基础。指国民经济的生产力,包括人力、资本、土地三个要素及由此结成的生产经营单位等。(58)税源答:税源是由税本产生的收益,它是税收收入的源泉,也就是指税收的具体出处和最终来源,例如,所得税的税源在于应税利润或所得。(59)拉弗曲线答:拉弗曲线是一条描述税率和税收收入关系的曲线,它由美国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拉弗(Arther Laffer)提出。其基本内涵是:税率水平有一定限度。在一定限度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增加,因为税率提高不会等比例地导致税

24、源的减少。(60)分类综合所得税答:分类综合所得税是所得税的一种类型,它将分类和综合两种所得税的优点兼收并蓄,实行分项课征和综合计税相结合,即对同一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不同种类的所得分类课征所得税;纳税年度终了时,再将本年度的所有所得加起来,按照累进税率计征所得税,平时所缴纳的分类所得税,可以在纳税年度终了时应缴纳的综合所得税中扣除。分类综合所得税是当今世界上广泛实行的一种所得课税类型,它反映了综合所得税与分类所得税的趋同态势。(61)社会保险税答:社会保险税是作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来源,以纳税人的工资和薪金所得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收。它最早由美国在1935年开征,是当代税制中最年轻的

25、税种之一。(62)特种财产税答:特种财产税是财产税以课征范围为标准分类的一种,是指就纳税人所有的某一类或几类财产,如土地、房屋、资本等单独或分别课征的财产税。(63)生产者剩余答: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卖出的商品实际得到的金额与所愿意售出的金额之间的差额。(64)消费者剩余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金额与他实际支付的金额之间的差额。(65)税收额外负担答:税收额外负担是指征税带来的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它等于税收总成本减去税收收入的差额。其中,税收总成本等于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与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之和。(66)税收效应答: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政府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

26、应,通常可归纳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67)税收中性答: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额外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在现实中难以实现。(68)税收的替代效应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征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从而促使人们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例如,对某种商品课税可增加其价格,从而引起个人消费选择无税或轻税的商品。税收的替代效应通过改变纳税人的行为选择影响经济的效率状况。

27、(69)税收的收入效应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产生的激励纳税人增加收入的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并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但因收入效应而引起纳税人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所做出的进一步反应则会改变经济的效率与状况。(70)无差异曲线分析答:无差异曲线分析是指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一起,分析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总效应或净效应究竟是什么。(71)税收转嫁答: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72)税收归宿答:税收归宿是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73)税收负担答:税

28、收负担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应交纳的税款。(74)辗转转嫁答:辗转转嫁是指同一税额从纳税人到最后负税人,其转嫁运动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75)混转答:混转又称“散转”,是指同一笔税款,一部分通过前转转嫁出去,另一部分则通过后转转嫁出去的情况。(76)消转答:消转亦称“税收的转化”,即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77)税收资本化答:税收资本化亦称“资本还原”,即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生产

29、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78)局部均衡分析答: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下,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换句话说,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某种商品或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即由其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而取得均衡,而不受其他商品或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79)一般均衡分析答:一般均衡分析,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假定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80)负债有害论答:在20世纪30年代大衰退以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经济学家们一

30、般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经营的。反映在公债理论上,那一时期的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大多对公债持否定态度,强烈地反对公债的发行,即坚持“负债有害论”。(81)可转让公债答:可在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公债,称为可转让公债。可转让公债通常按还本期限的长短分为四种:国库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预付税款券。(82)预付税款券答:预付税款券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期公债。发行这种债券的目的是吸收企业准备用于纳税而储存的资金。预付税款券与国库券有许多相似之处。它的期限也是短的几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而且,同样是按票面额打折发行,预扣利息。(83)公募拍卖方式答:公募拍卖方式亦称公募投标方式,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

31、开招标发行公债的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发行条件通过投标决定,即认购者对准备发行的公债的收益和价格进行投标,推销机构根据预定发行量,通过决定中标者名单被动接受投标决定的收益和价格条件;拍卖过程由财政部门或中央银行负责组织,即以它们为发行机构;主要适用于中短期政府债券,特别是国库券的发行。(84)平价发行答:平价发行就是政府债券按票面值出售,认购者按公债票面值支付购金,政府按票面值取得收入,到期亦按票面值还本。(85)到期一次偿还法答:到期一次偿还法就是对发行的公债实行在债券到期日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偿清,也就是何时债券到期,何时一次偿还。这是一种传统的偿还方式,其优点是政府公债还本管理工作简单、易行,

32、且不必为公债的还本而频繁地筹措资金;缺点则是集中一次偿还公债本金,有可能造成政府支出的急剧上升,给国库带来较大压力。(86)货币政策答: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它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87)公开市场业务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88)财政乘数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