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28KB ,
资源ID:76940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940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821关于普通话.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821关于普通话.docx

1、0821关于普通话关于普通话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在台湾称作国语,在香港、澳门以前称为国语,现在也改称为普通话了。“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

2、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普通话的由来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

3、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话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北方以洛阳雅言为标准音,南方以建康雅言为标准音。洛阳雅言属于中原话,建康雅言属于吴语。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雅言为正统。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金陵雅音为主,参考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因此,扬州吴音也曾成为南方雅言的代表,但是,没有得到官方语言的地位。降及唐宋,即使在北方,口头

4、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别显著增大了。富丽堂皇的唐诗中,已经采纳了一些当时的口语。唐朝开始,江南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江南的苏州吴音也成为南方雅言的一种通行语。由于政治中心在长安,长安话属于中原话。因此,长安雅言也是北方雅言的标准音。到了宋代,汉文更出现了口语化的倾向。著名的大思想家朱熹的弟子所编的朱子语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朱熹使用宋代口语讲授和谈话的原貌。这证明即使像他那样文化修养很高的士人,尽管还是用古文写作,但平日的言谈,甚至讲授儒家经典,也已经不可能像六七百年前的北方庶民那样,“其辞多古语”,但他作为“读书人”,说的还是洛阳话。 及至南宋,首都建在临安,因此,临安雅言也成为标准音的

5、一种。临安雅言属于吴语,但是临安雅言中有很多中原话的痕迹,直至今天的杭州话也有中原话的痕迹。元代时,首都在大都,因此,大都话也是一种通行语。由于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不熟悉汉族文化,汉语的通行语继承了宋代的南方雅言。明代的时候,南京由于战争等动乱,南京话从吴语(南方雅言)转变为江淮官话。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江南的吴音开始以苏州白话为主要代表。吴音继承了南方雅言的地位,并且以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

6、:“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白话在当时社会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当时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清代一开始,仍然以南京官话为正统。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

7、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了标准音的地位。这样,北京白话开始成为唯一的标准音。民国初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因为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经常发生京音教员和国音教员互相争吵的事。他们的国语听起来很不一样,很多字的读音也不统一,教的人觉得难教,学的人觉得很难学

8、。于是有人(南京高师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老国音就被修改为“纯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新国音了。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

9、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

10、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

11、、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我们今天讲的普通话有明确的内涵,有科学的界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里面明确规定的。从1956年到现在,普通话的含义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个样子。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不难理解,所谓普通话就是

12、现代的汉民族共同语。显然在我们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

13、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

14、,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说成“hn”,把“蝴蝶(hdi)”说成“hdir”,把“告诉(gosu)”说成“g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n l”、也有人念成 “qn l”;“附近”一词,有人念“fjn”,也有人念成“fj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

15、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苞米”,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

16、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

17、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话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北方以洛阳雅言为标准音,南方以建康雅言为标准音。洛阳雅言属于中原话,建康雅言属于吴语。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雅言为正统。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金陵雅音为主,参考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因此,扬州吴音也曾成为南方雅言的代表,

18、但是,没有得到官方语言的地位。降及唐宋,即使在北方,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别显著增大了。富丽堂皇的唐诗中,已经采纳了一些当时的口语。唐朝开始,江南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江南的苏州吴音也成为南方雅言的一种通行语。由于政治中心在长安,长安话属于中原话。因此,长安雅言也是北方雅言的标准音。到了宋代,汉文更出现了口语化的倾向。著名的大思想家朱熹的弟子所编的朱子语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朱熹使用宋代口语讲授和谈话的原貌。这证明即使像他那样文化修养很高的士人,尽管还是用古文写作,但平日的言谈,甚至讲授儒家经典,也已经不可能像六七百年前的北方庶民那样,“其辞多古语”,但他作为“读书人”,说的还是洛阳话

19、。 及至南宋,首都建在临安,因此,临安雅言也成为标准音的一种。临安雅言属于吴语,但是临安雅言中有很多中原话的痕迹,直至今天的杭州话也有中原话的痕迹。元代时,首都在大都,因此,大都话也是一种通行语。由于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不熟悉汉族文化,汉语的通行语继承了宋代的南方雅言。明代的时候,南京由于战争等动乱,南京话从吴语(南方雅言)转变为江淮官话。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江南的吴音开始以苏州白话为主要代表。吴音继承了南方雅言的地位,并且以当地

20、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白话在当时社会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当时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清代一开始,仍然以南京官话为正统。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

21、。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了标准音的地位。这样,北京白话开始成为唯一的标准音。民国初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因为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经常发生京音教员和国音教员互相争吵的事。他们的国语听起来很不一样

22、,很多字的读音也不统一,教的人觉得难教,学的人觉得很难学。于是有人(南京高师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老国音就被修改为“纯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新国音了。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

23、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 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

24、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 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5、“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我们今天讲的普通话有明确的内涵,有科学的界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里面明确规定的。从1956年到现在,普通话的含义就像我

26、刚才介绍的那个样子。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不难理解,所谓普通话就是现代的汉民族共同语。显然在我们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周至西晋古代雅言(时洛阳话)官方通行,和今天洛阳话差别较大。东晋至南北朝北方雅言(时洛阳雅言)官方通行。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中国官方话开始分为两种:北方雅言和南方雅言。北方雅言是北朝标准音,和今天洛阳话差别较大。南方雅言(时建康雅言)官方通行 。建康,今为南京。南朝以南方雅言为官方标准音。南方雅言以当时建康话为标准,但是和今天南京话不同源。当时建康话属于吴语,和今天苏州话同源,但是差别仍然很大。隋北方雅言(时洛阳雅言)官方通行隋朝

27、统一,北方雅言重新获得唯一的官方地位,北方雅言和今天洛阳话差别较大。南方雅言(时金陵雅言、扬州吴音)官方通行金陵今为南京。由于扬州经济的繁荣,原南方雅言分化为两支,一支以金陵话为代表,一支以扬州话为代表,他们都属于吴语,比较接近。吴音和今天的苏州话同源。上层社会一般通晓扬州吴音。隋炀帝也学习过吴音。吴音和今天的苏州话差别较大。今天的南京话和扬州话属于江淮官话。一般认为江淮官话是北方雅言和吴语的结合,和吴音不同源但是受到吴音影响。唐北方雅言(时洛阳雅言、长安雅言)官方通行 长安官话是长安化的北方雅言,和今天西安话差别较大,有专家称接近今天的粤语。南方雅言(时苏州吴音、金陵雅言、扬州吴音)官方通行

28、 唐初扬州话也是吴音的代表,但是后来扬州由于战争,经济地位让位于苏州。由于唐朝苏州经济的大发展,苏州吴音一开始流行于沿江和江南,后重新转为全国大部分地区通行,通行主要人群是知识分子,当时的艺术工作者,歌妓等中间一般也流行使用吴音。和今天苏州话差别较大。金陵今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话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 北宋北方雅言(时洛阳雅言、开封雅言)官方通行和今开封话差别很大。南方雅言(时平江吴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平江即今天的苏州。北宋的江南文化承袭了唐代的强势地位。吴音继续流行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和今天的苏州话差别较大。金陵今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话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

29、。南宋南方雅言(时临安雅言、平江吴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南宋的三大有通行地位的语言(临安话、平江话、金陵话)都属于吴音。从南宋开始,南北雅言合并为一种,结束了1000多年的标准语言分裂。临安即今天的杭州,临安雅言是受到北方雅言影响的吴音。今天的杭州话仍然带有北方口音。和今杭州话差别很大。平江即今天的苏州。和今天的苏州话差别较大。金陵今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话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元蒙古语 官方通行大都话 官方通行元代汉语没有标准音,官方语言一般沿革宋朝的南方雅言,但大都话亦有通行度。南方雅言(时临安雅言、平江吴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临安即今天的杭州,临安雅言是受到北方雅言影响的吴音

30、。今天的杭州话仍然带有北方口音。和今杭州话差别很大。平江即今天的苏州。和今天的苏州话差别较大。金陵今为南京。南方雅言在北宋仍然为官方语言。和今天的南京话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明南方官话(时南京官话)官方通行南京方言从吴音转为江淮官话,当时南京话类似今老南京话,当时外国人学习汉语较多以南京官话为主。迁都北京后,仍然以南京官话为主。 北方官话(时北京官话)官方通行类似今北京话,开始为土话,后来随着迁都北京,开始有一定影响力。官方语言重新开始分为南北两支。吴音(时苏州白话)民间通行继承宋代南方雅言。明代开始,南方雅言转为民间。明代江南承袭了历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当时有人云:“善操海内上

31、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苏州白话对各个剧种有很大的影响。百戏只祖昆曲也是使用苏州白话。苏州白话发音类似今苏州话。清南方官话(时南京官话)官方通行类似今老南京话,清初流行于官方,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取消南京官话的标准音地位。北方官话(时北京官话)官方通行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类似今北京话。吴语(时苏州白话、上海苏白)民间通行类似今苏州话,清末由于战争,苏州经济地位下降,让位于上海。苏州的文化影响力开始减小。上海式苏州白话,是苏州话和上海话的结合,苏州经济文化地位让位于上海之后,上海文化开始影响中国。粤语(时

32、广州白话)民间通行类似今广州话,由于广东经济迅速发展,清末开始流行,影响力慢慢扩大。民国老国语(北京话)官方通行类似今北京话,兼顾南北官话,带有入声。 新国语(北京话)官方通行和今天普通话相差不大,无入声。吴语(苏州话、上海话)民间通行 今天的上海话在民国形成。影响力在华东地区较大,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但相比历代苏州话的地位就逊色多了。粤语(广州话)民间通行影响力在华南和海外较大,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现在 普通话(北京话)官方通行上海话(上海话)民间通行。上海话属于吴语,在江南影响力较大,全国也有一定影响。闽南语(厦门话)民间通行。随着福建和台湾经济的发展和放开了方言使用,闽南语的地位正在上升。目前在福建和台湾影响力较大,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力。粤语(广州话)民间通行。随着改革开放和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加上香港的地位。粤语的地位仅次于普通话。目前在广东影响力较大,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很大,在全国也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